消防安全知识教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广州市康乐中学《安全教育》课授课教师刘峰授课班级:初一6班授课日期:2010年10月28日。课题:消防安全知识教学目的:了解火灾的成因及预防常识,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掌握火灾初发时的紧急应急措施和火场自救与逃生知识。教学内容安排:1、火灾预防常识;2、火灾发生时的紧急应对;3、灭火技术。教学的重点难点:火灾预防常识,火灾发生时的紧急应对。教学方法设计:讲解、示例、设问、演示。教学时数(含实践性教学):2时教学过程:见课件作业布置:1、讨论日常生活中应当如何防火?2、遇到火灾时我们应当如何去做?课后小结:教师通过大量典型又活生生的事例,使该课非常生动并颇具教育意义,同学们听该课十分认真,课堂纪律很好,课堂效益非常佳。达到了良好的教育目的,并掌握了常见火器的使用方法。增强防火意识预防火灾发生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火。火能造福于人类,给万物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火一旦如果使用不当或者管理不善而失去控制,就会发生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这种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就称火灾。因此,消防安全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十分重要,消防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火灾的预防;二是灭火。对此,同学们都应该有所了解,掌握基本防火知识。大学校园里,火灾是威胁同学们安全的重要因素。学校发生的火灾,绝大多数发生在学生宿舍等人员活动较为集中的场所。如果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消防常识,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和逃生自救能力、互救能力低下,一旦发生火情,势必酿成火灾,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必须对大学生们进行防火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随着学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学校的安全环境有了实质性改变,防火安全条件得到不断改善。但是火灾隐患仍然存在,提高学校火灾预防能力是一项群众性基础工作,学校的防火安全工作不仅不能放松,而且应当加强。因此,对学生进行防火安全教育,是当前火灾形势和安全工作的需要。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江泽民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像野蛮的兽类。—柏拉图消防安全知识之一火灾的预防常识[案例1]【星岛网讯】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10分许,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602室发生火灾,4名女大学生慌不择路,手扒着阳台栏杆求救,后因体力不支从6楼坠亡。消防人员在火灾现场发现了用来烧水的简易加热器“热得快”,并初步推测,火灾原因可能是由电器使用不当引发。此次火灾引发人们对学校紧急救援教育缺失的关注,同时更加强了各大高校对学生在寝室违规使用电热水器严格管理。(为什么4名学生就没有想到用别的办法求生?)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发生火灾失火后的寝室情况血腥场面血腥场面[案例2]2003年11月24日凌晨,莫斯科时间2:50(北京时间7:50),莫斯科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六号学生楼失火。大火从203号宿舍烧起。这场大火是俄罗斯十年来最严重的一场火灾。消防局出动了50辆消防车、30辆救护车。直到凌晨5:45分,在发现火情约三个半小时之后,大火才被扑灭。经调查,失火的原因是电线短路。这场火灾造成41名学生被烧死,100多人受伤,其中遇难的中国留学生11名。一、火灾概述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人类使用火的历史同火灾作斗争的历史是相伴相生的,人们在用火的同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二、火灾的种类火灾按燃烧物质及特性,可分为五类:一类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丝绸等燃烧的火灾。二类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等燃烧的火灾。三类指可燃烧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等燃烧的火灾。四类指可燃的活泼金属。如钾、钠、镁、钛、锂、铝合金等可燃物的火灾。五类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三、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火灾,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一般说来,引起火灾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自然因素引起的火灾;二是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自然因素引起的火灾,主要指由于地震、火山爆发、雷击、物体自燃等原因造成的火灾。有许多物质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自燃,如煤炭、干燥的树叶及稻草堆垛、油棉纱等,它们堆积起来会产生高热,若再遇气温升高,极容易自燃。自燃现象是在物质内部形成的,往往不易被发现,所以常常酿成大的灾害。自燃火灾比较少见,现实生活中的火灾,绝大多数是人为火灾。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用火不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火,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做饭、取暖、照明;在生产中用火的机会就更多了。无论是哪方面用火,稍有不慎,都有可能酿成火灾事故,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如蚊香点着后,在燃烧过程中引燃其他可燃物;在野外郊游野炊、烧纸引燃树叶枯草等造成山林、草原火灾等。2、用电不慎。因用电不慎引起的火灾和因用火不慎引起的火灾一样,也是相当普遍的。如电线老化漏电(2007年10月郫县最大的电器行百信家电发生火灾,事出此因),私拉乱接电线,用铁丝、铜丝代替保险丝等;使用电炉、电褥子、电熨斗等不慎引起火灾;使用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缺乏安全常识,用电超负荷引起火灾等(这些电器都要单独使用接线板)。3、吸烟不慎。我国约有2.5亿烟民,每天消耗卷烟约7亿支,因吸烟引起的火灾次数约占火灾总次数的6%,甚至有些可达15%。首先烟头是一种点火源,烟头边缘温度(即表面温度)达200℃~300℃,中心温度为800℃~900℃,一支香烟燃烧时间约4~15分钟,一般可燃物的燃点大多低于烟头边缘温度,若点燃的烟头遇到低于烟头温度的可燃物,就能引起火灾。吸烟容易引起火灾的情况主要有:躺在床上(称为倒床烟)或过度疲劳后;随手乱放点着的香烟;随手丢烟头;在维修、清洁汽车或机件时吸烟;把未灭的烟头放进衣袋;在严禁烟火的地方吸烟。(示例:联峰山公园)4、用油不慎。在烹制油炸食品或做菜时,油滴飞溅遇火造成火灾;由于汽车、拖拉机等交通运输工具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使家庭接触、使用或存放汽油、柴油等油料的机会增多,个别家庭因使用或保管油料不当,引发火灾事故也日渐增多。5、燃放烟花爆竹。我国有喜庆日和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乘客违反交通管理部门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船的规定,携带烟花爆竹引来祸事。腾空而起的烟花爆竹,人们无法控制,其火星落在严禁烟火的地方和可燃物上即引起火灾。近年来,许多地方和城市为了消防安全,防止发生火灾,颁布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在指定地点、指定时间内燃放,大大减少了火灾的发生率。但是在广大农村,并没有完全禁绝,由燃放烟花爆竹而引起的大小火灾屡有发生。6、小孩玩火。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与玩火不慎也容易造成火灾事故。如儿童学大人做饭、点火吸烟等;点火把、蜡烛做游戏;玩火柴、打火机、打火玩具等,这些都容易引起火灾。其中,在校学生玩火引起火灾的事件有一定的普遍性。2002年,我国共发生火灾25万起,伤亡5000余人,而其中7%的火灾是由儿童玩火造成的,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7、学生在寝室违规违纪用火。冬天有些没有取暖条件的学校,学生用电炉取暖,烘烤物品;或焚烧废弃纸张;或使用蜡烛在寝室看书;夏天点燃蚊香后,未远离易燃物等,这些都非常容易引起火灾。8、冬季特别容易发生火灾事故。原因是:冬季天气寒冷,雨水稀少,贮存的各种原料多,用火用电用气量多。冬季又处于每年的首尾之际,生产、工作繁忙,加之昼短夜长,人们容易懈怠,往往忽视消防安全,初起火灾不能及时发现。所以造成冬季火灾事故多,损失伤亡大。另外,人为纵火也是造成火灾的原因之一。引起火灾蔓延的主要因素是:热传递、热辐射、热对流和飞火。四、火灾的危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社会财富日益增多的同时,导致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在在增多,火灾的危害性也越来越大。据统计,我国20世纪70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2.5亿元,80年代火灾平均损失不到3.2亿元。进入90年代,特别是1993年以来,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上升到年均十几亿元,年均死亡2000多人。2006年全年共发生火灾222702起,死亡1517人,受伤1418人,直接财产损失7.8亿元(注:不含森林、草原、军队、矿井地下部分)五、火灾中可致人死亡的主要因素1、中毒死亡火灾中,往往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而毒性最强的气体是一氧化碳(CO)。人在一氧化碳弥漫的火灾现场,如果吸入大量的一氧化碳,必然会导致缺氧死亡。氧气是火燃烧的氧化剂,由于燃烧氧气被消耗,而人又离不开氧气,火灾中的烟呈低氧状态,人吸入低氧状态的烟必然造成缺氧,有时可致人死亡。2、烧伤死亡火焰或热气流直接接触人的身体,当超出人身体及皮肤所能承受的程度时,就会损伤人的大面积皮肤,并引起各种并发症而致人死亡。3、吸入热气死亡火灾中受到火焰的直接烘烤,火灾现场气温必然上升,人就会吸入高温的热气,从而导致气管炎症和肺水肿等而窒息死亡。另外,由于人面对火灾,都有求生的欲望,特别是在人多的公共场所发生火灾,当组织混乱时,出现践踏事件,就会造成弱者被踩踏死亡。六、火灾预防对于火灾,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总结出“防为上,救为次,戒为下”的经验。火灾发生的原因具有人为性和自然性。人为性火灾以戒为为主,充分认识火灾的危害性,提高防火的警惕性和自觉性。而自然性火灾具有一定的不可避免性,以防为主,应提高防火的意识。1、防火的基本原理防止燃烧条件的产生,不使燃烧三个条件(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或点火源)相互结合并发生作用,以及采取限制、削弱燃烧条件发展的办法,阻止火势蔓延,这就是防火的基本原理。2、防火的基本的措施(1)控制可燃物。用非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或可燃材料;采取局部通风或全部通风的方法,降低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的浓度;对能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分开存放。(2)隔绝助燃物。就是使可燃性气体、液体、固体不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等助燃物接触,即使有着火源作用,也因为没助燃物参与而不致发生燃烧。(3)消除着火源。就是严格控制明火、电火及防止静电、雷击引起火灾。(4)阻止火势蔓延。就是防止火焰或火星等火源窜入有燃烧、爆炸危险的设备、管道或空间,或阻止火焰在设备和管道中扩展,或者把燃烧限制在一定范围不致向外燃烧。根据燃烧的基本条件,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或终止燃烧的连锁反应而使火熄灭以及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火灾通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直到熄灭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五个阶段。一般固体可燃物燃烧时,在10~15分钟内,火源的面积不大,烟和气体对流的速度比较缓慢,火焰不高,燃烧放出的辐射热能较低,火势向周围发展蔓延的速度比较慢。可燃液体以及可燃气体燃烧速度很快,火灾的阶段性不太明显。因此,火灾处于初起阶段尤其是固体物质火灾的初起阶段,是扑救的最好时机。只要发现及时,用很少的人力和灭火器就能将其扑灭。3、灭火的基本技术(1)冷却灭火法。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除用冷却法直接灭火外,还可用水冷却尚未燃烧的的可燃物质,防止其达到燃点而着火;也可用水冷却受火势威胁的生产装置或容器,防止其受热变形或爆炸。如用水灭火。(2)隔离灭火法。是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隔离开,从而使燃烧停止。如将火源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移到安全地点;采取措施阻拦、疏散易燃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扩散;拆除与火源相毗邻的易燃建筑物,形成阻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等。(3)窒息灭火法。是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的含氧里,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采用棉被、湿麻袋、沙土、泡沫等不燃、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质或封闭着火孔洞、桶口等,都是窒息灭火法。另外,居民油锅起火,熄火将锅盖盖上即可灭火,如果液化石油气器具发生火灾,在关闭阀门无效或没有条件关闭阀门断绝气源的情况下,可用浸湿的棉被盖燃烧器具使火窒息,灭火以后打开门窗驱散室内气体。(4)抑制灭火法。也称化学中断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停止。如干粉灭火剂灭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