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语评历史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思想文化取得重大进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思想领域活跃,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相互交融,促使儒家思想走向哲学阶段;而书法则成为自觉的艺术,画坛成就斐然,绘画理论形成,石窟艺术举世闻名;魏晋文学流派各异,唐诗繁荣;魏晋时期的科学技术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隋唐时期的科技走在世界前列;这一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注意吸收各族和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知识梳理(一)思想1.儒道佛的融合(1)魏晋南北朝时期:①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和“尊道”。②佛教在中国盛行,并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③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贵儒本土化(2)隋唐时期:①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主张以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②唐朝统治者奉行政策,奉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③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儒学三教并行老子2.反佛思想(1)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2)思想:①南朝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②北魏、北周及唐朝统治者几度灭佛。3.复兴儒学代表韩愈目的维护封建统治主张用儒家的______和__________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影响巩固了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范缜天命论封建纲常知识梳理(二)文学1.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点文学有了很大发展文学形式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____文学、东晋_______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2.唐朝(1)特点:创作进入黄金时代。(2)概况:①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创作的近万首诗歌。②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分别被誉为“诗仙”和“”。建安陶渊明诗歌五诗圣知识梳理(三)艺术1.书法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_____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________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隋唐时期书法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的颜体和________的柳体最为有名2.绘画东晋出现专职画家,以________为代表,提出“以形写神”,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__________》隋唐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________被尊为“画圣”行书王羲之柳公权顾恺之洛神赋图吴道子3.石窟背景佛教广泛传播代表山西大同的_____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的________等地位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知识梳理(四)科技数学南朝________精确地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农学北朝贾思勰著述的《__________》,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地理西晋地图学家______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建筑隋朝的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云冈莫高窟祖冲之齐民要术裴秀印刷术唐朝已经有了____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火药(1)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2)唐末,火药开始用于_____,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天文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了_____________长度医学(1)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________》,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2)唐高宗时编修的《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雕版战争地球子午线千金方唐本草知识梳理(五)中外文化交流1.佛学交流和研讨(1)中国与印度、中亚之间:①东汉后期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②东晋的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③唐朝的高僧,在贞观初年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并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法显玄奘(2)中日和中朝之间:①唐朝高僧六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②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2.其他文化交流(1)唐首都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2)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3)唐朝后期,不少西亚商人在广州、等港口城市定居。空海鉴真国际大都会泉州主题一三教合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析史料实证]材料一佛教进入中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国文化第一次接受另一个人类重要文明的影响,相当程度地改变了自己的文化特质。在佛教进入中国以前,中国人的信仰,是对神祇的祭祀与对祖先的崇敬。……神祇与祖先的信仰,没有深刻的教义,对人生种种终极关怀,不足以提供普世超越的解释。来自印度的佛教填补了中国文化的这一空间……自此以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始终是儒、道、佛三家激荡,互相影响的后果。——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拥有广大信徒。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分析佛教在当时盛行的原因。隋唐时期,出现上文中所说“儒、道、佛三家激荡”的局面,当时有利于佛教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提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为人生提供终极关怀,弥补传统文化的不足;政权并立,社会动荡不安,造成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渴求。隋唐时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佛教的中国化。材料二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中国,宗教的讨论已经完全停息,所有的人同时成为孔子、老子和佛陀的徒众。[探究]结合魏晋以来传统儒学发展的轨迹,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提示]一方面,魏晋以来儒学不断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隋朝儒学家又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儒佛道经过反复碰撞与融合,到宋明时期形成了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的新的儒学体系(理学),至此,“在中国,宗教的讨论已经完全停息”。[明历史解释]佛教、道教盛行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①社会动荡不安,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为佛教、道教的流行提供了土壤,人民容易接受宗教。②当时佛教、道教都讲究人生的终极关怀,对普通民众有很强的吸引力。佛教所宣传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到来世幸福上;道教提倡互助互利,关爱穷苦人群,很容易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信任,得到下层民众的支持。③统治阶级的提倡与支持。为维护统治,当时统治阶级大力提倡佛教和道教,尤其是唐朝统治者为用神权强化李唐政权的合法性,以老子后裔自居,更是大力提倡道教。(2)影响:①同佛教和道教有关的建筑和艺术得到迅速发展。②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压迫,安于现状,但没有解脱人民的灾难,反而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③寺院经济发展,与官府争夺劳动力和税收,威胁封建统治。④出现了反佛教的斗争,以范缜最为突出。范缜的《神灭论》揭穿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进行的欺骗。⑤道教一度成为农民阶级斗争的武器。⑥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同时又使儒学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即理学。[练经典小题]1.“缁衣之众,参半于平俗;黄服之徒,数过于正户。所以国给为此不足,王用因之取乏。”材料反映出南北朝时期()A.佛、道教势力已对政权构成威胁B.刑罚严酷社会矛盾尖锐C.民族融合导致服饰丰富多彩D.割据混战造成人口剧减解析:“缁衣之众”与“黄服之徒”代表佛教与道教徒,佛、道教徒超过农民户口数,导致国用不足,说明佛、道教势力已对政权构成威胁,故A项正确;B、D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材料中“缁衣之众”与“黄服之徒”代表佛教与道教徒,并非表面的服饰颜色,故C项错误。答案:A2.南朝的范缜写了《神灭论》反对佛教,崇佛的梁武帝亲自颁发《敕答臣下神灭论》,发动高僧、王公朝贵六十四人与范缜辩论,但朝廷始终没有禁止《神灭论》的发行。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儒家思想与佛教出现融合B.佛教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C.当时社会的思想较为自由D.政治与学术之间不存在矛盾解析:A项不能解释朝廷始终没有禁止反对佛教的《神灭论》的发行,故A项错误;佛教冲击儒学地位,但儒学仍是当时社会主流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朝廷在崇佛的同时,也允许反佛言论的存在,说明当时社会的思想较为自由,故C项正确;崇佛的梁武帝“发动高僧、王公朝贵六十四人与范缜辩论”,反映出政治也会与学术之间存在矛盾,故D项错误。答案:C主题二大放异彩——魏晋隋唐文化的时代特色[析史料实证]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追求飘逸的魏晋风度的形成;二是胡汉服饰的双向互动。从南京出土的“竹林七贤”画像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士人领袖们都穿着十分宽大的衣衫,敞着衣领,袒胸露臂,均流露出鄙视名教、轻蔑法度、崇尚虚无、放达不羁的神情。——中新网[探究]材料一反映了魏晋时期怎样的社会现实?[提示]民族融合加强;士人阶层兴起,消极避世;儒佛道思想并立。材料二唐朝物质经济的高度发达,庶族地主构成的新文化队伍的结成并不断壮大,教育的深入普及发展再加上唐朝宽松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氛围,都对“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使参与和享受文化的社会阶层逐渐下移。精英文化被广大群众接受,而通俗文化也相应地提升了水平,所以唐朝的文化显示出空前活跃的氛围。——摘编自唐伟《试论唐朝文化的普及》[探究]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文化普及的原因。[提示]经济繁荣,为文化普及提供物质保障;庶族地主地位上升,成为唐代文化普及的主要新兴力量;教育的深入普及发展,享受文化的社会阶层逐渐下移;统治阶级政策开明,社会环境和思想氛围宽松。材料三唐时印度的熬糖法、东南亚的植棉和棉织技术的传入……印度的佛教艺术、西域乐舞的传入,使唐代文化更显得多彩多姿。而敦煌宝窟中的壁画和雕塑,更是对外文化交流的艺术结晶。通过开放,唐文化深刻地影响了周围各国:南抵东南亚;西南至印度;东方则哺育着日本、朝鲜,加速其进入文明之邦的步伐;西方则通过伊朗而与希腊、罗马的文化相交流,既丰富了自己,又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因而提高了当时在国际上的地位。唐代中国与各国频仍的文化交流,在世界文化史上写下了动人的篇章。鉴真东渡日本时,带去了大量文物典籍,并参加了唐招提寺的建筑,至今鉴真仍为日本人民所怀念。日本人念念不忘唐代中国文化的影响,津津乐道唐人、唐乐、唐诗和唐代书法等。——摘编自刘海峰《试论唐代文化的开放性》[探究]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文化开放性的影响。[提示]文化开放性促进唐朝的文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开放性扩大唐朝文化的影响,提高国际地位;文化开放性密切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文化开放性促成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明历史解释]1.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1)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如南北民歌风格的迥异;外来佛教及其艺术存在南北差异,南方重佛理,北方重形迹,南方佛教艺术多由寺院完成,北方佛教艺术多由信徒制作等。(2)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重要的文化成就来自不同民族优秀分子的创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格。(3)思想领域异常活跃。道教官方化,佞佛与反佛斗争激烈,玄学一度盛行,儒道释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尤其是佛教,经历了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南北方的政治、经济领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无不打上佛教的烙印。(4)科技成就突出。如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等。(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为隋唐文化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2.隋唐文化繁荣的原因(1)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2)隋唐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为其发展创造了有利氛围。(3)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中外交往频繁,文化上吸取了外来优秀成分。(4)隋唐继承发扬了历代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练经典小题]1.《风流蕴藉: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中写道:“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使人回归到了本真与自然。魏晋士人以放旷、恣意的人生态度……把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下列属于“魏晋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