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表演游戏中教师介入指导的有效性表演游戏是幼儿园游戏课程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活动。教师除了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情境之外,在游戏过程中的介入指导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也是深远的。那么,如何在表演游戏中更好地发挥“介入”在游戏中的作用,真正做到有效介入呢?实践中,笔者通过观察判断,把握介入的时机,选用恰当的介入手段进行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一、在表演游戏中老师“介入”存在的误区1.过于强调规范性幼儿在活动中会有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有的可能不符合老师的设想。如果老师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幼儿,这样幼儿就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2.急于指导幼儿在活动中难免会产生矛盾,有些老师不允许这种矛盾及吵架现象的存在。其实,这反而有利于幼儿在游戏中掌握社会规则,增进相互理解,从而促进幼儿增强团结,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二、观察判断是介入有效性的前提观察是教师了解幼儿表演游戏行为的前提。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在表演游戏中的各种表现,分析、判断幼儿行为的实际意义,从而确定介入指导的必要性,以便更有效地指导和完善幼儿游戏。例如:在中班表演游戏“小羊和狼”时,小泽争着扮演“大灰狼”这个角色,可是轮到他表演时他却离开游戏场地到处追逐。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没有干扰小泽继续游戏,而是继续观察,发现小泽一边跑一边说:“你来当狼爸爸吧,我当狼孩子,再去找一个狼妈妈来,我们一家去吃小羊。”他立刻吸引了一些幼儿加入他的游戏,“狼和小羊”的游戏表演内容有了进一步的拓展。这些观察结果远远超出了我的预设。幼儿用自己的方式邀请别人参与到他创编的游戏内容中,可见原有的游戏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继续发展的需要,这正是表演游戏中创造性的真实体现。如果在游戏中教师没有观察、判断,而是盲目介入,就不会有幼儿创造性的表演。三、掌握时机是介入有效性的关键幼儿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经验积累过程,如果在表演游戏中教师对介入的时机没有把握好,则不仅容易挫伤幼儿游戏的积极性,阻碍幼儿游戏的发展,还会使幼儿失去很多独立解决问题或伙伴间相互合作的机会。因此,选择介入指导的时机是重要的。1.当表演游戏中出现兴趣“停顿点”的时候由于表演的推进,幼儿在游戏中难免会由于对活动内容的熟悉,而出现兴趣转淡的现象,即遇到“停顿点”。这些“点”的解决可能意味着知识结构的重新调整或创造性智慧的产生。教师要注意这些“点”,并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使这些“点”能真正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例如,在一次“三只蝴蝶”的故事表演游戏中,活动前阶段幼儿非常感兴趣,他们总是用好听的声音和夸张的动作进行表演,有了服装和头饰等道具的帮助,幼儿游戏的积极性非常高。可是到了游戏的后半段,教师发现幼儿很多语言和动作的表现只是一种敷衍,甚至有的幼儿已经出现了盲目乱跑的现象,游戏情节没有得到发展。这时,教师就要开始介入:“如果是我,也觉得不好玩了,只有头饰和服装,真没劲,如果有点花园里的花啊草啊什么的,可能会更好玩。”“对啊,可以做些花来布置花园,让蝴蝶在花园里飞,这样会更漂亮的。”“也可以放好听的音乐,让蝴蝶边听音乐边跳舞……”孩子们开始发表意见,这样,在教师适时的介入下,幼儿重新选择了一些游戏材料,对游戏场景进行了重新布置,并加入了轻柔、优美的音乐,幼儿再一次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新游戏中,游戏情节得到了很大发展。2.当表演游戏中出现冲突行为的时候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自己的事情尽量放手让他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够好,也应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指导,让他在做事中树立自尊和自信。当幼儿有争抢玩具等不友好行为时,引导他们想想:“假如你是那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让幼儿学习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们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与同伴交往合作的机会,但是幼儿在游戏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幼儿年龄较小,在游戏中,他们往往会由于缺乏解决冲突的能力而陷入无助状态,甚至做出危险的攻击性行为。这时教师应及时介入指导,引导幼儿正确处理冲突问题。例如,在一次“小羊和狼”的表演游戏中,在结尾阶段,小狗的扮演者小宝抓住了“大灰狼”小瑞的胳膊不放。被抓的小瑞不高兴了,他猛地转头将小宝推倒在地。小宝痛得哭起来了。教师这时要及时地介入游戏,协助小宝和小瑞解决游戏冲突:“小狗,大灰狼你们怎么打起来了,我们故事的结尾可不是这样的哦,发生什么事了?告诉大家,让其他小动物来帮忙想想办法。”游戏中,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教师应及时介入,但不能包办代替,不能以自己的想法解决问题,而应提供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共同讨论,最后小宝和小瑞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且积极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小宝扮演的小狗抓大灰狼时不再拉住不放,而是用模拟的表演性的动作代替拉扯,灰狼也要乖乖地配合表演,灰溜溜地被“拉”走。教师还建议他们互换角色表演,从而体验不同角色的情绪、语言和动作。表演游戏结束后,小瑞突然跑到小宝跟前说:“小狗也可以抓大灰狼的胳膊,这样大灰狼就跑不了了,不过不要抓得太用力。”“这样轻轻地可以吗?”“可以的。”老师表扬了他俩积极动脑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的行为。3.当表演游戏中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幼儿一遇问题就想依赖老师的习惯,不利于表演游戏活动的开展,阻碍了幼儿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幼儿表演游戏中教会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表演游戏“狼和小羊”时,幼儿经过三四个阶段的反复游戏,故事情节日趋生动、多变。在“怎样战胜大灰狼”的情节创编中,有一组幼儿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他们请求教师的帮助。教师启发他们:“你们有没有看过《黑猫警长》和《西游记》?”幼儿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黑猫警长有手枪。”“孙悟空有金箍棒。”“可以请观音菩萨来帮忙。”“请超人帮忙吧,把大灰狼丢到外太空去。”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重新开始游戏。这时战胜大灰狼的有黑猫警长、有孙悟空,有超人,有奥特曼,有机器猫,人物不一样,方法也各不相同。四、方法运用是介入有效性的基础在确定介入的必要性后,还要把握好干预时机,教师要考虑在表演游戏中应采用何种干预方式方法。1.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当幼儿在表演游戏中遇到问题,游戏无法顺利进行,确定了介入的时机后,教师可尝试用一些启发性或商谈式的语言帮助幼儿分析现状、理清思路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在表演《小蝌蚪找妈妈》活动中,扮小蝌蚪的幼儿遇到“金鱼、螃蟹、小乌龟”时,只是简单地问:“你是我们的妈妈吗?”说完就走了,游戏情节很枯燥。于是教师就启发他们:“如果小朋友找不到妈妈时心里会怎样,小蝌蚪找不到妈妈时又会怎么想,它看到金鱼、螃蟹、小乌龟会说什么,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通过引导,一个表演蝌蚪的幼儿,在找妈妈的路上边走边说:“妈妈,你在哪里,我们好想你。”另一只“小蝌蚪”说:“妈妈你长得什么样,我们怎样才能找到你呢?”来到蜗牛家,他还做了个敲门的动作,说:“你好,在家吗?你是我妈妈吗……”说着伤心地“哭”了。教师在恰当的时机,通过恰当的语言介入指导,表演的情节变得更丰富、有趣了。2.暗示性的动作引导“暗示性的动作引导”即利用教师的动作、表情、眼神等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提示。这样既避免了语言表达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又体现出教师对某事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在“白雪公主”故事表演中,扮演小矮人之一的小明拿了一个围兜,他按照围兜上现成的扣子扣好后,围到腰上,发现围兜太大了,一下子滑到了地上。这时,其他小朋友已经开始游戏了,小明急得小脸蛋涨得通红,转头着急地望着教师,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但是,教师并没有走过去,只是远远地对他做了一个夹夹子的动作。小明一下子就明白了,很快在区角找来了两个夹子,将围裙夹在衣服两边的口袋里。处理好了围兜,小明开心极了。教师也在远处对小明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3.游戏材料的隐性介入丰富的操作材料是幼儿进行游戏的物质基础,对幼儿游戏中出现的创造性萌芽,教师应及时捕捉,并提供适宜的玩具材料进行隐性指导,让幼儿在游戏表演中大胆创编故事情节,充分发挥创造才能。例如,在表演《拔萝卜》时,教师开始准备了老爷爷、老奶奶、小花猫、小花狗和小耗子的头饰,随着活动的开展,更多的幼儿想加入进来,但是头饰数量有限,而且种类单一,活动中甚至出现了两个老奶奶、两个小花猫都在拔萝卜。这时教师及时增添了小兔子、大老虎、小猴子和大公鸡等头饰,这样不仅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到游戏中,而且丰富了游戏中幼儿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创编了新的游戏情节。总之,在表演游戏中,教师必须明确自己为什么要介入游戏、什么时候介入游戏及怎样介入游戏,教师要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的决策力,把握好介入的“度”。教师的介入指导既能体现对幼儿游戏兴趣和需要的尊重,又要能扩展和丰富幼儿表演的游戏内容,同时还要保障游戏的顺利进行,使幼儿在游戏中成长。参考文献:[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http://[2]刘晓芳.表演游戏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的策略研究——构建游戏课程新模式的反思.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