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摘要:新课程需要新的教育评价,其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是教师必须面对的专业判断。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价,才能真正实现以学定教。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课堂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行十年,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建立促进学生成长、老师发展、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教育评价体系,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给新课程的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广大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对构建新型教育评价体系的热情参与和期待,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发展与完善的要求,使教育评价改革成为新课程实施中备受关注的焦点。新课程需要新的教育评价,其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新的教育评价观应该突显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强调评价主体的互动和参与、评价内容与方式的多元化及评价过程的动态发展等等。过去,教师总是在教学过程结束时进行课堂测验,如果学生在测验中成功了,通常也就意味着学生学得很好,教师教得也不错。应该说,教师只是在教学结束或临近结束时(例如在期末、学年末或单元教学末)才对学生进行测验,这种情况相当普遍。显然,教学结束后设计的课堂测验对教师的教学或者至少教学的绝大部分影响甚微。因此,课堂评价通常对教学设计没有什么实际影响。教师评价学生是为了确定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学生在评价中的表现应该被看做是一种标志,表明学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程度与水平。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结论来制定教学决策。就是说教师的决策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评价表现,三个主要的教学决策在评价的基础上都能做得更好。一是教什么?教师应该弄清楚学生进入课堂时他们已经具有哪些知识和技能,根据预先评价的结果,而专注于适合特定学生的教育目标的教学。二是教多长时间?教师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需要的教学时间应有多长。三是实际教学效果如何?教师要发现他们的教学过程是否有效的最简便的方式,就是比较在教学前后实施的评价中学生的表现。受评价启发的教学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基础上,评价的内容将影响教师的教学决策。因此,如果教师在教学设计前进行评价,教师所获得的清晰的评价结果将有助于教师做出更恰当的教学选择。一、“建构-反应-评价”,可以包括最简单的填空题和非常复杂的表现性测试在复杂的表现性测试里学生要对一些智力性问题以书面和或口头方式做出精心回答。在每个“建构-反应-测验”中,都有一项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并按照学生完成的恰当性来计分。对一些复杂的任务而言,学生的回答一般要根据评价规则来加以评估。一个评价规则有三个基本特征,即①明确评估学生反应的标准;②描述如何使用每个标准判断学生反应的差异;③指出评估标准是整体使用还是分项使用。绝大多数有价值的“建构-反应-测验”都集中用于测量学生的技能,而不是知识(知识一般通过“选择-反应-测验”来评价更有效)。因此,表现性测验通常旨在有助于有效地指认学生是否掌握了表现性测验所代表的技能。二、与“建构-反应-评价”相比,“选择-反应-评价”评价要为学生提供备选“选择-反应-测验”的最常见的例子是选择题测验和判断测验。如果把“选择-反应-测验”作为受评价启发的教学设计策略的一部分,这些测验也应在教学设计前使用,并应能有清晰的教学含义。我们可以将用“选择-反应-测验”来评价的教育目标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评价学生的知识,即学生对诸如重要事件的事实或日期等信息的回忆。第二类对布鲁姆的分类(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中五个较高层的任何一个层次来说,学生要求运用技能。通过“选择-反应”测验评价知识。因为“选择-反应-测验”能有效地用于测量学生的知识,这种测验也就经常只用于这种目的。通过“选择-反应-测验”评价技能,当学生被要求展现除知识外的较高水平的认知行为时,确定一套可用于区分正确与错误反应的标准是必须的。当然,这也是教师在教学前编制“选择-反应-测验”时所要做的事情。教师要确保所涉及的任何知识技能和在题目编制前都清楚地辨认出来,并充分运用于评价的“选择-反应”选项的设计中。这样,指向这些知识和技能培养的教学设计也将会更有效,因为教师会在过程中直接实施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三、进行情感评价能引导教师做出更合理的教学决定教师通过澄清情感教学目标,能对情感变量所涉及的内容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当然,清晰的理解有助于做出更好的教学设计。教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是教师必须面对的专业判断。作出科学判断,需要一定技术工具的支撑,需要基于评价证据。如果仅仅只能在考试之后才能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教师专业职责的一种缺位。在我们的教学中,如果在教学设计前构建了课堂评价,并且这些评价是带有教学指导意义的,那么这样的教学设计所带来的回报也将是最多的,“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去?你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老师应该时刻了解自己学生当前的状态与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目标状态存在的差距,才能真正实现以学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