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解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含有两个实验: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体内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错误。2.艾弗里和赫尔希、蔡斯等人的实验方法、实验思路和实验对象都不相同()【解析】艾弗里和赫尔希、蔡斯等人的实验思路是相同的,证明各自的作用,错误。3.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需要两次培养大肠杆菌,且培养基成分不完全相同(√)【解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先要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获得含放射性物质的大肠杆菌,再得到含放射性物质的噬菌体,然后用含放射性物质的噬菌体去侵染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大肠杆菌,所以该实验需要两次培养大肠杆菌,第一次培养基含放射性物质,第二次不含,正确。4.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转变成S型细菌的实质是发生基因突变()【解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转变成S型细菌的实质是发生基因重组,错误。5.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侵染含有32P和35S的大肠杆菌,获得标记的噬菌体()【解析】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侵染含有32P或35S的大肠杆菌,获得标记的噬菌体,错误。6.验证DNA半保留复制时,可用离心方法分离出含有15N或14N标记的大肠杆菌()【解析】验证DNA半保留复制时,可用离心方法分离出含有15N或14N标记的DNA分子,错误。7.艾弗里实验中,接种了S型菌RNA和R型菌的培养基上长出两种菌落()【解析】艾弗里的实验中,接种了R型菌和S型菌DNA的培养基上长出了两种菌落,错误。8.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时,保温时间长会造成上清液中的放射性明显增强(√)【解析】用标记噬菌体的DNA,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保温时间长会造成大肠杆菌裂解,上清液中放射性会增强,正确。9.烟草花叶病毒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解析】烟草花叶病毒实验证明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错误。10.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解析】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正确。11.遗传物质复制过程中均会发生的碱基配对是:A-T、C-G()【解析】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在复制过程中均会发生的碱基配对是:A-T、C-G,而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复制过程中不会出现A-T配对,错误。12.利用酶的专一性可探究某未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解析】利用酶的专一性可探究某未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正确。13.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解析】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正确。14.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能体现DNA纯度越高转化越有效()【解析】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未对DNA进行提纯,错误。15.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表明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解析】赫尔希和蔡斯所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结果显示标记组沉淀物放射性较高,而标记组上清液放射性较高,表明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正确。16.赫尔希和蔡斯实验离心后的沉淀物中留下的是T2噬菌体颗粒()【解析】赫尔希和蔡斯实验离心后的上清液中留下的是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的是大肠杆菌,错误。17.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不能直接用35S和32P的培养基标记噬菌体(√)【解析】噬菌体是病毒,只能用活细胞培养,不能直接用35S和32P的培养基标记噬菌体,正确。18.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解析】T2噬菌体只含DNA,遗传物质是DNA,错误。19.硝化细菌中不存在既有蛋白质又有核酸的结构()【解析】硝化细菌为原核生物,含有核糖体,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错误。20.大肠杆菌拟核环状DNA上含有控制所有性状的基因()【解析】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拟核,另外在细胞质的质粒中也有,故大肠杆菌拟核环状DNA上含有控制大多数性状的基因,错误。21.肺炎双球菌中由G、C、T、U组成的核苷酸有6种(√)【解析】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既含有DNA又含有RNA,DNA的碱基组成为A、T、G、C,RNA的碱基组成为A、U、G、C,DNA中含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中含有的五碳糖是核糖,故由G、C可分别组成两种核苷酸,而T、U则均只能组成一种核苷酸,所以由G、C、T、U组成的核苷酸有6种,正确。22.真核细胞的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中都有含少量的DNA和RNA()【解析】叶绿体和线粒体同时含有DNA和RNA,核糖体只有RNA,无DNA,错误。23.真核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对数等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解析】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真核细胞中DNA分子中碱基对数大于基因中碱基对数之和,错误。24.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蛋白质已经失去活性而DNA仍具有活性(√)【解析】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蛋白质已经失去活性而DNA仍具有活性,正确。25.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成S型是因为S型菌的部分DNA进入了R型菌(√)【解析】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成S型是因为S型菌的部分DNA进入了R型菌,使R型菌表现了S菌的性状,正确。26.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解析】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错误。27.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与含15N的DNA数量之比为3:1(√)【解析】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为2个,所以不含15N的DNA与含15N的DNA数量比=(8-2):2=3:1;正确。28.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2n-1×m个(√)【解析】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其实就是有2n-1个DNA分子在复制,每个DNA分子复制需要m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那么2n-1个DNA分子就需要2n-1×m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正确。29.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C占碱基总数的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的G+C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解析】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C+C占碱基总数的M%,由于两条链中G+C的数目是相等的,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G+C所占比例就相当于分子、分母各减半.其比例是不变的,正确。30.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后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解析】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时,细胞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中都有一条姐妹染色单体被32P标记,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开后,有一半染色体带有标记,由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向两极移动是随机的,所以进入某一个子细胞的染色体不一定有一半带有标记,错误。31.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标记的占1/2n()【解析】DNA双链被32P标记后,不管复制多少次,都只有2个DNA带有标记,所以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标记的占2/2n,错误。32.环状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解析】环状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正确。33.DNA分子单链中相邻的碱基之间均通过氢键连接()【解析】DNA分子同一条链的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错误。34.DNA分子的两条链在方向上表现为反向平行,且只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解析】DNA的两条链反向平行,且只有每条链末端的脱氧核糖才连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正确。35.将染色体条数为2N的二倍体细胞放在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再将细胞置于不含15N的环境中使其分裂两次,得到四个子细胞,若两次分裂后四个子细胞中含有15N的染色体和DNA都是2N,则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解析】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两次分裂后不可能出现四个子细胞中含有15N的染色体和DNA都是2N,错误。36.DNA分子的多样性除与其中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有关外,还与其空间结构有关()【解析】DNA分子的多样性与其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有关,但与其空间结构无关,错误。37.沃森和克里克用显微镜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并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解析】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是通过DNA晶体X射线衍射图片构建出模型,并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错误。38.DNA聚合酶催化两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解析】DNA聚合酶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DNA链上的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错误。39.DNA和RNA分子中都含有磷酸二酯键(√)【解析】DNA通常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RNA通常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同一条核苷酸链中的相邻核苷酸分子是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的,正确。40.某DNA分子含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的A:T:C:G=4:3:2:1,该分子最多能携带41000种遗传信息()【解析】10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由于A、T、G、C的比例一定,因此遗传信息远小于41000种,错误。41.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是概念模型()【解析】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错误。42.搭建6个碱基对的DNA双螺旋结构,需要磷酸与脱氧核糖的连接物24个()【解析】设能搭建的DNA分子含有n个碱基对,则每条链需要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的数目为2n-1,共需(2n-1)×2个。若要搭建一个具有6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则需要脱氧核糖与磷酸之间的连接物(2×6-1)×2=22个,错误。43.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G和C共占1/2,则DNA分子中A占1/4(√)【解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A=T,G=C,所以若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G和C共占1/2,则DNA分子中A占1/4,正确。44.DNA指纹技术的原理主要是DNA分子具有稳定性()【解析】由于DNA具有特异性,故DNA指纹技术锁定嫌疑人,错误。45.不同物种的DNA分子杂交技术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解析】不同物种的DNA分子杂交技术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即A-T、C-G配对,正确。46.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结构时,利用了DNA的X射线衍射的结果(√)【解析】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结构时,利用了DNA的X射线衍射的结果,正确。47.科学家利用了同位素标记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探究DNA的复制方式(√)【解析】科学家利用了同位素标记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探究DNA的复制方式,正确。48.一个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共需要消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n-1×m个()【解析】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是(2n-1)×m个,错误。49.含有a个碱基、b个腺嘌呤的双链DNA分子中,共含有a-b个氢键()【解析】A-T之间为两个氢键,G-C之间为三个氢键,含有a个碱基、b个腺嘌呤的双链DNA分子中,A-T碱基对为b对,G-C碱基对的数量为(a-2b)÷2,故氢键数量为:2b+3×(a-2b)÷2=(3a/2)-b,错误。50.DNA分子的多样性是由它的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决定的()【解析】DNA分子的多样性是由碱基的排列顺序决定的,错误。51.DNA双螺旋结构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解析】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使其具有较强的特异性,错误。52.DNA聚合酶催化碱基对之间氢键的连接()【解析】DNA聚合酶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DNA链上的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连接,错误。53.DNA的一条链中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解析】DNA分子两条链中相邻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