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中主题图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自筹课《小学数学教材中主题图开发与应用研究》结题报告宿豫区丁嘴中心学校柳伟一、研究背景主题图是小学数学新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以其色彩斑斓的画面,生动活泼的小动物和卡通人物,更主要的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设计、吸引了孩子的目光,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的课程资源,已经成为了数学课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主题图(TopicMaps)的概念最初是由W3C提出的,并由国际标准组织SGML委员会第三工作小组的研究人员开发,用来实现索引和辞典构建过程的形式化。主题图是一种用于描述信息资源的知识结构的元数据格式,它可以定位某一知识概念所在的资源位置,也可以表示知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主题就是主题图中的基本构成单元,是现实事物的具体化,它可以是表示任何事物对象的名词,通过主题表述的概念被形式化之后就是标题。主题图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主题间的关联。”本课题的“主题”是一堂数学课的精髄、核心、知识点,是一节课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主题图”是指能反映数学课中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的、带着浓浓的生活情境的图画。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1)有的教师把主题图的功能简单地定位成为情景创设服务,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没有合理安排主题图出现的时机。(2)有的老师没有深入考虑主题图的内涵,只会按部就班的照着主题图安排的活动指导照做,使教学目标偏离。观照当下,----不同地区的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地区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及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由于认识的误解和操作的偏差,“主题图”使用误区颇多,主要存在着“弃置不用”、“随意更换”、“本末倒置”、“机械使用”四大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的迷信和盲从,应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对主题图进行有效地处理,使“主题图”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在使用主题图时要做到收放自如、张驰有度、科学引导,这就需要教材的使用者——教师,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主题图。本课题是针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而选定的。着重从能使教师掌握高效应用主题图进行情境教学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深入挖掘新教材主题图中,蕴含着的丰富的信息资源,渗透着的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会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主题图,学会等待学生去发现知识。充分发挥主题图的功能价值,赋予主题图以灵魂(资源化、故事化、生活化、活动化、问题化、人文化),使主题图真正“活”起来;使学生有目的地学习,使学生乐于学习,使学生能独创性地学习等方面进行研究,以达到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二、核心概念本课题所涉及到的概念,作如下界定:1、小学数学教材:九年制义务教育一至六年级数学课本,为研究方便,本研究中专指苏教版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课本。2、主题图:主题图(TopicMaps)的概念最初是由W3C提出的,并----由国际标准组织SGML委员会第三工作小组的研究人员开发,用来实现索引和辞典构建过程的形式化。主题图是一种用于描述信息资源的知识结构的元数据格式,它可以定位某一知识概念所在的资源位置,也可以表示知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主题就是主题图中的基本构成单元,是现实事物的具体化,它可以是表示任何事物对象的名词,通过主题表述的概念被形式化之后就是标题。主题图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主题间的关联。”本课题的“主题”是一堂数学课的精髄、核心、知识点,是一节课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主题图是指能反映数学课中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的、带着浓浓的生活情境的图画。3、主题图开发与应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开发”的意思是对矿山、森林、水力等资源开始加以利用;“应用”的意思是适应需要,以供使用。“主题图开发与应用”是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数学课本中主题图内涵、价值,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对主题图进行有效地处理,进行灵活合理的改编创造,进而构成高效的教学情境,最终使主题图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使“主题图”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三、研究目标(一)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主题图总是一个情境的再现。主题图中的情境是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是数学的发现与运用的载体。2、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主题图来源于现实世界,贴近学生的生活。课堂中引入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明确学习数学的价值。3、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主张“现实的数学”,主张“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他从数学教育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数学现实”、“数学化”、“再创造”等数学教学原则。所谓“数学现实”乃是人们用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总体,其中既含有客观世界的现实情况,也包括学生个人用自己的数学水平观察这些事物所获得的认识。“数学化”指人们运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种种具体现象,并加以整理组织的一个过程。“再创造”是指数学实质上是人们常识系统化,每个学生都可能在一定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获得这些知识。(二)研究目标:本课题是为了深入研究主题图在教学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主题图的功能价值,赋予主题图以灵魂,使主题图真正“活”起来,使课堂变得更加灵动。旨在通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研究如何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训练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使教师掌握高效应用主题图进行情境教学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师生的信息素养,使得教学方式有进一步的改善,学生和教师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有充分的发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试图达到以下目标:1、进一步使数学教师认识教材中各类主题图存在的价值,充分挖掘主题图在学生探究新知、解决数学问题、品德教育等方面的内涵。2、使教师掌握高效应用主题图进行情境教学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能够根据校情、生情开发出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教学情境;建立目标明确,操作有效的情境化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3、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主题图,从数学的角度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进行数学交流。(三)研究内容:本课题是针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在应用主题图时出现的问题而选----定的。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现状和教师课堂教学中主题图使用的现状调查、分析入手,探讨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应用;挖掘出主题图丰富的内涵;把握主题图的最佳应用时机;掌握主题图的应用方法,力争走出主题图应用的几个误区。具体:1、主题图类型、内涵、价值功能及类别研究。对现有教材主题图类型进行梳理,根据主题图的内容、功能、处理方式等进行分类。2、主题图教学现状调查研究。(1)教师课堂教学中主题图使用的现状调查研究;(2)学生读图现状调查及主题图阅读方法研究;3、主题图开发策略研究。通过研究,立足学校、学生实际,对教材中的主题图再开发与深加工,形成创造性地处理和应用主题图的策略,使主题图更贴近班级学生实际,使其更利用学生的学习。较好地解决主题图——教学内容——学生生活实际(经验)不兼容的问题,促进有效教学。4、主题图应用策略研究:对每种类型的主题图研究出教学策略,使教师轻松自如地、有效地运用主题图。(1)主题图的呈现方式策略研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变主题图单一的呈现方式为灵活多样的呈现方式,发挥出主题图的最大效应。(2)主题图的教学策略研究。深入理解主题图的编写意图,充分----挖掘主题图内涵,及主题图里所隐含的数学问题、蕴含的信息资源及人文价值,创造性地使用主题图,合理地对主题图调整、补充、开发,提升教师研读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四、研究方法过程(一)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了解师生运用“主题图”的现状,有目的地进行研究,通过听课、评课、测试、座谈调研等手段,及时了解课题实施过程中反映的共性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结构。2、文献研究法:凭借已有的文章资料,以及心理学观点、建构主义、《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等,支持本课题的研究。科学合理的运用主题图、创造性的设计主题图。3、行动研究法:鼓励全体数学教师主动申报参与课题实验,并重点确定培养一批骨干实验教师。实验工作中具体操作可在课前、课中、课后等阶段对“主题图”的功用及使用方法进行研究和指导,从而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主题图”在教学及教学效果提高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二)研究过程:本课题从2013年3月开题以来,经历了课题的准备阶段(2012----年3月至2012年4月),课题实施阶段(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课题总结阶段(2014年7月至9月)。在这期间我们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1、子课题“主题图类型、内涵、价值功能及类别研究”:本子课题研究目标:通过研究,对苏教版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教材的中主题图进行梳理,从主题图的、的类型、内涵、价值功能及类别进行分析、归类,深入挖掘新教材主题图中蕴含着的丰富的信息资源,渗透着的相关的数学知识。主要采文献研究法。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经过组内分工,十二位组员分成六组,分别对苏教版一至六年级现行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进行分析、整理,得到以下的分析:(1)主题图的分类:①从主题图提供的资源信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向我们提供了可以参考和借鉴的教学资源,属于自然情境类。如一年级上册的“数一数”所提供的游乐场全景图,“比一比”中的“小朋友游戏比赛”图等,其内涵是让教师引导孩子们在比较真实的、有趣或比较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中去发现和学习数学,从而让孩子们深切地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另一类则是提供了一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或操作方式,属于活动方式类。如一年级上册中“认位置”、“丰收的果园”、“有趣的拼搭”等主题图,它提示给我们的是一种“做数学”的教学理念,让孩子们在类似的操作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数学。不管是哪一类主题图,----教材只是向我们教师供了一些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和自主、合作的学习活动方式。②从教材知识呈现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课时主题图。“课时主题图”是指一节课的主题图,它是根据一节课的知识点创设的一个主题图。课时主题图,则要引导学生提出主要是涉及到这节课知识点的问题。一般是指新授课、例题中出现的主题图。信息量相对较小,主题明确,知识重点突出,知识问题化,明确呈现出本节课需要研究的、解决的问题。第二类,习题主题图。这些主题图就是与前面所学的新授内容有关的一些生活主题图,以提供给学生相应的习题情境。如三年级上册第57页为巩固有余数除法而作的“书店购书”和“森林餐厅”图。第三类,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图。苏教版新教材在相关单元的后面,以半页、整页、两页合并的形式安排了主题图。这种现象在以往的教材中尚未出现过,是新教材的一个特色。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图是指在苏教版教材中每册安排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以半页、整页或两页合并的形式安排的主题图,或一幅与数学学习有关的主题图。如:二年级数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