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国古代史(西汉)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西汉统一前中期政治—从黄老无为到“霸王道杂之”第一节西汉前期政治西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发展一、楚汉战争和西汉的建立1、刘邦入关刘邦(公元前256-195年),主要见《史记·高祖本纪》、《汉书·高祖纪》。“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1、刘邦入关二世二年秋(前208年),楚军兵分两路向外进攻。一路由宋义、项羽北上救赵,然后进攻咸阳;一路由刘邦率领直接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从砀郡出发,经过南阳郡,于二世三年(前207年)8月攻入武关,拒绝赵高提出“约分王关中”的要求。十月,秦王子婴投降。前207年,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项羽(公元前232-202年),出身楚国贵族。刘邦入关以后,派兵守函谷关。项羽派英布攻破函谷关,进驻鸿门,欲与刘邦决一死战。刘邦当时军队10万,项羽有40万,只好到鸿门请罪,出现“鸿门宴”。陕西临潼新丰镇鸿门宴遗址2、项羽进入咸阳项羽进入咸阳。《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3、项羽分封诸侯项羽利用军事上的优势,称霸诸侯。分封诸侯王。名义上尊奉楚怀王为义帝,把他迁移到郴(今湖南郴州)。自称西楚霸王,控制九郡,都城在彭城,分封十八个诸侯王。项羽分封图3、项羽分封诸侯分封加剧矛盾和冲突。其中刘邦、田荣、陈余、彭越意见最大。田荣手握重兵,受项羽猜忌;陈余、张耳均为赵歇大将,张耳封王,陈余受封南皮侯,仅有三县;彭越与英布功劳相等,未受封。刘邦,按约定,该封秦王,项羽不肯。《史记》记载: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4、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秋,田荣率兵反抗,拥有三齐之地,自称秦王。项羽分封局面被打破。随后,陈余在田荣的帮助下,打败常山王张耳。项羽领兵进攻田荣,刘邦也就开始在西方起兵。楚汉战争开始。楚汉战争图楚汉战争图楚汉之争形势秦地四国:汉王刘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楚地四国:西楚项羽,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九江王英布。赵地二国:常山王张耳,代王赵歇。齐地三国: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胶东王田巿。燕地二国:燕王臧荼,辽东王韩广。魏地二国:西魏王魏豹,殷王司马卬。韩地二国:韩王韩成,河南王申阳。5、楚汉战争进程第一阶段(公元前206-205年)。楚强汉弱。公元前206年秋,刘邦“明烧栈道,暗渡陈仓”,一举消灭关中三秦王,趁胜东进,攻占楚国都城彭城。项羽率军反击,刘邦大败,父刘太公和妻吕雉被俘。局部战场上,刘邦获得胜利。河南王申阳、西魏王魏豹、九江王英布转向刘邦,楚军部将韩信、彭越投靠刘邦。第二阶段(公元前204年),相持阶段,形势逐渐不利于楚军。双方在荥阳、成皋一线对峙第三阶段(公元前203-202年),楚弱汉强,刘邦消灭项羽,结束战争。公元前204年底,项羽在正面战场上夺取荥阳、成皋,但后路被切断。公元前203年,双方议和。《史记·项羽本纪》: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汉遣陆贾说项王,请太公,项王弗听。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公元前202年,楚军垓下(安徽灵壁东南)被围,项羽乌江自刎。项羽不肯承认失败。他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对项羽有一段评论: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5、楚汉战争胜负原因《史记·高祖本纪》: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1)民心向背问题。项羽行为残暴,“所过无不残破,秦民大失所望”。进入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息,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刘邦则被认为是“宽厚长者”,进入关中,“废秦苛法,与民约法三章”,所以“秦人大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注意稳定秩序。(2)根据地问题。项羽都城彭城是四战之地,周边都是王国分布区,没有充足兵源、物资保障。刘邦有关中地区,可攻可守,经济比较富裕。每当战败,萧何为他提供人力、物力补充,使他能够东山再起。(3)用人问题。刘邦做到知人善任,手下有一大批谋臣良将。项羽刚愎自用,迷信武力。一些将士转而投奔刘邦,如韩信、英布、陈平、彭越等人,甚至最信任的范增也被迫离开。(4)策略和战略问题。“项羽为天下宰,不平”,分封使他成为众矢之的。对外用兵,东奔西走,顾此失彼没有一套完整的方略。刘邦则政治诱降和军事进攻,双管齐下;自己正面作战,不下和诸侯军队配合,分散和牵制楚军。楚军在正面战场虽然屡有收获,但没有退路,又乏物资支持,最后一蹶不振。5、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在诸侯和大臣拥戴下,改称皇帝,在定陶即位。定都洛阳。后接受娄敬、萧何的建议,迁都关中,在咸阳东南郊长安乡建立新的都城,取名长安。史称“西汉”,刘邦为汉太祖高皇帝,一般称作“汉高祖”、“汉高帝”。西汉纪年问题西汉纪年始自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直到公元8年。但讲述西汉历史时,常常将新莽政权(公元9-23年)和刘玄更始政权(公元23-24年)包括在内,共计231年的历史。汉高祖刘邦像汉高祖刘邦像西汉历史分期根据西汉社会发展特征,有三种不同的分期法。(1)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分为前后期。前期(公元前206年-100年),社会发展和上升时期。后期(公元前100年-公元8年),社会持续稳定和社会矛盾发展时期。(2)根据社会矛盾发展,分为四个时期。高祖惠帝吕后时期(公元前206-180年),动荡时期;文景时期(公元前179-141年)相对平静时期;武昭宣时期(公元前140-49年),社会矛盾表露时期;元成哀平孺子时期(公元前48-公元8年),统治危机时期。另外还有三分法。前期(公元前206-141年),从高祖到景帝,社会动荡和发展时期。统治集团指导思想是黄老学说。中期(公元前140-49年),武昭宣时期,西汉社会繁荣时期,黄老“无为”政治变为儒家多欲政治。后期(公元前48年-公元8年),元成哀平时期,西汉走向衰落。西汉社会发展特点在制度上,“汉承秦制”,重建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同时对秦制改造,使之更加完善。主要在四方面:一是实行郡国并行制;二是杂采周、秦、楚的古礼和乐舞,制定礼仪;三是用黄老、儒家学说取代秦朝法家政治;四是革除秦朝暴政,政策宽松。国家长期统一稳定。除汉初几十年外,社会一直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公元2年,全国人口达到5959万人。西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巩固秦统一局面,奠定了我国西部疆域的基础。儒学开始处于独尊地位,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核心。经济文化的巨大发展。西汉强盛,为中国古代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奠定基础,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文化圈”开始于汉代。(十五世纪前后,世界存在的国家体系:欧洲世界、伊斯兰世界、中国文化圈、拉美殖民体系)西汉形势图西汉研究资料文献资料:(1)《史记》、《汉书》、《汉纪》、《资治通鉴》、《汉官七种》;(2)《楚汉春秋》、《西汉会要》、《春秋繁露》、《盐铁论》等。考古资料有遗址、墓葬、简帛、封泥。遗址如西汉长安故城、未央宫、长乐宫遗址等。墓葬如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满城汉墓,长沙马王堆汉墓,广州南越王墓,临沂银雀山汉墓。阜阳汉简、敦煌汉简、居延汉简、罗布泊汉简等。二、封建统治秩序的重建(无为方针的确立)1、恢复和健全国家机器(1)重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机构实行三公九卿制,御史大夫不再是副丞相,专门负责监察。九卿是九部门长官,职能同于秦代。地方继续实行郡县制,但有所变更。分封王侯,王国相当于郡,侯国相当于县。王国相相当于郡守,侯国相相当于县令,各郡不设监御史。实际上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景帝时期改郡守为太守,郡尉为都尉。基层组织仍然为乡、亭、里。(2)重定法律刘邦入关,与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刑法志》,西汉建立后,“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令萧何依照秦朝《六律》制定《汉律》。萧何废除秦“夷三族”和连坐之法,在秦律基础上,增加“兴律”、“户律”、“厩律”,合称《九章律》。后来叔孙通补作《傍章》十八篇。共计二十七篇。(3)扩大军队中央设南军和北军,由卫尉和中尉率领,保卫皇宫和首都,作为京师常备军,称“京师之兵”。地方有预备军,分材官、骑士、楼船三种,由郡尉管辖,称“郡国之兵”。西汉实行义务兵制,常备军、预备军由地方征发的“正卒”组成。2、重建赋役制度西汉赋役制度特点是:田租轻,口赋重;赋税轻,徭役重。田租,按土地征收。汉初十五税一,后改为三十税一。口赋,按人头征收,又分算赋、口钱两类。献费,是诸王、列侯和地方长官献给皇帝的费用。徭役负担包括兵役和力役。西汉义务兵役,成年男子在20-56岁期间,服兵役两年。称正卒、卫士、禁军、戍卒。力役,称作“更卒”。每年一次,每次一个月。本人亲自服役的,称作“践更”;出钱雇人代役的,称作“过更”。3、采用黄老学说作为指导思想采用黄老学说的缘起:(1)西汉初年经济衰敝。一是人口大量减少。《史记·高祖功臣侯表》:“天下初定,故大都名城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二是生产萎缩,物价上涨。《史记·平准书》:“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甚至“天子不能具钧驷,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2)西汉将相大臣多来自社会下层,形成“汉初布衣卿相之局”。自身经历和面临的处境,使他们能认真汲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不同于秦的政策。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其次则张苍,秦御史。叔孙通,秦待诏博士。次则萧何,沛主吏掾。曹参,狱掾。任敖,狱吏。周苛,泗水卒史。傅宽,魏骑将。申屠嘉,材官。其余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皆白徒。樊哙则屠狗者。周勃则织薄曲,吹箫给丧事者。灌婴则贩缯者。娄敬则挽车者。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成例相沿,视为固然。其后积弊日甚,暴君荒主,既虐用其民,无有底止。强臣大族,又篡弑相仍,祸乱不已。再并而为七国,益务战争,肝脑涂地。其势不得不变,而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赵翼《廿二史札记》卷2《汉初布衣将相之局》)“秦以刑罚为巢,故有覆卵之患;以赵高、李斯为杖,故有倾仆跌伤之祸。”(《新语·无为》)“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1 / 16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