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长远,立足大局,创新发展,全面、持续地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人力资源,在教书育人、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事业发展,我院突出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地位,坚持走创新发展道路,积极主动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弘扬崇高师德,建设良好师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一、调整师资队伍建设战略,确立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近年来,我院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主要方向和抓手,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学院采取有力措施,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推进“教授工程”,支持、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选送优秀青年教师外出进修,鼓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不断提高教师的职称级别、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好人民满意的教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结合事业发展新目标新任务,我院立足师资队伍现状,分析研究现有师资队伍继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探讨专业、课程建设对师资队伍所提出的新要求,形成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提出我院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实现两个转变,即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从注重个体的发展向优先支持创新团队建设转变,确立了我院未来几年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为师德建设提供了思想、组织等支持和保障。二、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我院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予以高度重视,大力弘扬崇高师德,建设良好师风。2008年10月,学院党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以师德建设为重点的职业道德建设活动的意见》。此后,各部门、系部、直属单位根据文件精神,深入、持续地开展了以师德建设为重点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活动。为有效地增强教师的师德意识,在“师德建设年”里,我院组织开展一系列师德教育活动:组织教职员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及《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邀请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丹教授开设师德建设讲座,帮助教师从社会职责角度提高对人民教师职业的认识,增强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自觉意识;开展了征集师德师风箴言,召开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报告会,引导教师深入思考师德建设问题,深化对师表角色、作用的认识,并促使其内化为教师的职业心理。三、丰富师德教育内容,努力实现师德建设的与时俱进我院不仅要求广大教职工自觉地肩负起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职责,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以及教育改革创新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建设人才,同时也明确提出广大教职工要在文明建设方面充分表现出自身的先进性,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做良好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和带动者,共同创造伟大祖国的美好未来。自从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决定给予我省先行先试的政策,明确海西发展的战略定位之后,我院采取多种宣传教育方式,努力增强广大教职工的社会责任感,要求他们坚定而牢固地树立学院的生存离不开海西,学院的发展也离不开海西的观念,心系海西发展,满腔热情地投身于海西建设的伟大实践,为促进海西建设与发展而努力奋斗。在我院事业发展即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之际,我院抓住这个时机,帮助广大教师明确形势任务,增强奋斗信心,自觉担负起学院建设与发展的历史使命,继续以主人翁的高度责任感,积极投身学院的改革与发展事业,在各自岗位上尽心尽力,勤干事多作为,努力创造一流业绩,推动学院事业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进。四、以评选、表彰、宣传、学习身边的优秀教师为契机,营造促进教师师德成长和发展的良好氛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充分发挥先进榜样的作用是师德建设的必要方式。我院不仅开展学习孟二冬、谭千秋等全国优秀教师活动,组织优秀教师巡回演讲和举办师德报告会,弘扬崇高师德和良好师风,而且十分注重树立身边鲜活的师德楷模,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来引起广大教师的共鸣,让身边的先进教师成为其他教师的学习榜样,为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和教师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近年来,我院通过评选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举办“我身边的好老师”征文及“师德建设先进团队”、“师德建设先进个人”网络评选等活动,并在评选的基础上进行隆重的表彰,大力弘扬爱岗敬业、潜心育人的精神。在第25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院附属幼儿园鹿海云同志荣获“福建省第二届杰出人民教师”光荣称号,我院举行仪式热烈欢迎鹿海云教师载誉而归,院党委作出《关于向鹿海云通知学习的决定》,将鹿海云老师先进事迹作为一本鲜活的教科书,激发教师们爱岗敬业精神,调动起他们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促进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五、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着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至2009年6月底,我院教师在读博士学位的增至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达60人,在读硕士为12人,在学历上形成人才队伍的新优势,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为进一步推动人才队伍建设,我院不断完善师资培训内容和体系,特别是着眼于事业发展需求和人才成长规律,着力加强有关青年教师成长、发展问题的研究,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对策。在青年教师培养的实施工作中,我院一方面做好新进青年教师入岗培训工作,突出教师角色意识和师德规范培养,另一方面实行新教师导师制培养,通过学高身正的优秀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对新进青年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感染与熏陶,使更多的青年教师尽快脱颖而出;一方面对以青年教师为主的在外进修教师,建立相应的联系方式,加强思想沟通与教育,指引他们朝着“德艺双馨”方向前进,另一方面加强与硕士、博士生教师的接触、交流与指导,不仅组织他们开展学术活动,还关心他们的师德修养进展,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使他们早日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通过上述举措,我院教师普遍能够铭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四点要求,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自尊自励,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者,为促进海西建设与学院事业发展而努力奋斗。道者,导也;德者,得也。道德之义就意味着外在引导与内在修养的结合,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他律与自律的融合与会通。故,对于道德规范而言,既要“志存高远”又要“切实可行”。否则,不是流于琐屑平庸就是流于虚无缥缈变为一纸空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讨论稿)以“教书育人”为核心,从教师与社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他人、教师与自我、教师与教学、教师与学习等方面来描述与规范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及生活。其中的“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这一规定,众说纷纭。持反对者的观点是不能让教师承担无限多与无限大的责任,况且教师本身并没有专业的救护知识与救护能力。听起来是颇有几分道理的,但细细分析,我们探溯教育的本义与目的的时候,我们就深刻地领悟到,教育的目的就是教师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获得有益的影响,朝社会期待的方向发展。陶行知曾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时感叹“中国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名誉,人命贵于权位,人命贵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时,中国才站得起来!”教育被视为人本主义社会中最具有人道情怀的事业,我们怎能置学生的安危于不管呢?怎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儿戏呢?6月12日,安徽省长丰县双墩镇吴店中学的两名学生在上课时打架导致其中一人死亡,授课教师杨某某选择站在三尺讲台上充当“看客”,并不加以制止,而是继续上课直至下课。此事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他因此被网友冠以“杨不管”称呼。“杨不管”的做法真是匪夷所思啊,孩子命之不存,谈何教育?在教育国际《职业道德宣言》中这么一条规定也许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保护、促进学生的利益和福利,尽最大努力保护学生免欺凌和身体、心理伤害。”其实,在四川大地震之际,几乎大部分教师都是以“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面对这一不可抗力带来的灾难。教育是用生命来点燃生命,用生命来唤醒生命,用生命来润泽生命。当生命面临危险之际,教师不闻不问,道德何在?当然,如同以前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守则》中对“见义勇为”修改为“见义智为”,教师对学生安全的保护,并不意味着教师非得“捐躯与牺牲”,就如同《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教育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的教师对学生责任之一“当学生的学习、健康及安全受到危害时,应为保护学生做出恰当的努力”。综上权衡,“保护学生的安全”是不是可以表述为“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安全”?其次从一个真实的具体事例中来分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讨论稿)。曾听朋友讲述这样的一位教师,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是一位四十来岁的男教师,在乡镇小学任教数学学科。他每学年初都是要想方设法争着班主任。乍看之下,以为他工作积极认真,班主任工作很多时候是吃力不讨好的,许多教师都从心底不是很愿意干。而他当上班主任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独揽学生编排座位的大权。编排座位中可以变幻出多少花样来。他在上课之初就开始与教学同步开办辅导班,并且在全班广而告之,强调为了大家更好地学习,最好每个学生都要上辅导班。当然,辅导班需交纳一定的辅导费。毕竟在乡村学校,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愿意让孩子参加补习班的。这时,他这个班主任就发挥了不少作用。他把参加补习的学生都调到前排的座位或中间的座位上,没有参加补习的学生同是是一律调到后排及旁边的座位上,也不管你高矮什么的。然后,每一次单元测试时就弄虚作假,把没有参加补课的孩子的成绩都压得低低的,大部分记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而参加补课的孩子则都一例的记个好分数,以示辅导出成效。接着他就开始家访,家访的目的也是很明确地告诉家长,你的孩子不补习成绩太差了,学习跟不上,你看那些参加补习的学生个个进步的飞快。如此一来,很多不知内情的家长及学生都上了当。结果,一学年来,每次考试,他对于那些参加补习的学生总是挖空心思地透题、漏题……学生们成绩一直处于“虚高”状态。可是,学年末,学校组织统考进行质量检测,一考下来,班级学生的成绩居于学区末尾,大多数学生只考三四十分,及格的学生都是寥寥无几。可在填写期末成绩报告册时,他依然是瞒天过海,给这些参加补课的学生打上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由此足见规定“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等条目之重要性与现实性。在“敬业奉献”之条目中,“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对教师的工作概括得不是很全面,在这工作流程中还应该加上“认真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在“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一规定中有所体现,但还是不明显,故可以表达为“客观公正地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业成绩)”。另有“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规定中是针对教师如何处理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可以再加上“加强家校联系,尊重学生与家长的知情权”,这样就不会出现如上述案例中教师对学生与家长哄瞒欺骗的行为,同时,也倡导家校紧密配合,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此外,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规范》提出“终身学习”及“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中的规定,但对于教师成长过程中“自我反思”的反思文化、“同伴互助”的协作文化还是强调不足。特别是,要明确规定教师“要认真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教师的教研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协调能力、团队精神、教育教学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思想活力……很大一部分就是在教研活动中获得再充电。同时,也有利于校园文化的营创与积淀。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修之以身,其德乃真。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炼,我们要立旨远大,着力切近;立旨理想,着力现实;立旨精神,着力自身。只有这样,才能弘其道,厚其德,充于内,实于外,成就理想的教师形象。(福建省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林高明35120013599026859lgm751021@163.com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