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技术与古代技术的区别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研究生课程(论文类)试卷20/20学年第学期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论文题目:学生姓名:专业﹑学号:学院:课程(论文)成绩:课程(论文)评分依据(必填):任课教师签字:日期:年月日课程(论文)题目:现代技术与古代技术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内容:为了了解现代技术和古代技术的根本区别,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技术;技术是什么?哲学上的技术概念与具体的技术概念是有区别的,因为技术活动本身只以具体的技术为对象,它并不询问“技术本身是什么?”,这个问题是由哲学提出来的。关于技术的哲学正是在回答“技术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并不是从这个词开始的。技术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它与从猿分化出来的人类一样古老。从西方来说,技术一词源自希腊文techne,含义是技能、技艺、能力。根据对这个古希腊词的原始词义的分析说明,古希腊人不能在“科学”、“技术”和“艺术”三者间做出区分,也说明,技术与“知识”可能(或者应该)有共同的起源。在古代汉语中,“技”与“术”是两个词,各有其义。“技”代表熟练的身体动作,也是工匠们的活动方式,而“术”代表思维的动作,是士大夫或知识分子们的活动方式。把这两个字合成为技术,是近代才有的。在希腊语系以外的欧洲人那里,技术与手艺之类的词义也很相近。而我们今天意义上的“技术”概念,是在17世纪以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中逐渐形成的。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古代的与自然经济相适应的劳动和其他活动的方式,主要体现为个体的技艺,而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则需要社会化的技艺,即技术;并且不再是仅仅停留在经验之中,而是要有相应的社会化的理性指导了,这就使主要作为思维活动方式的科学(中国称为“术”)与主要作为身体活动方式的技艺开始结合起来--虽然两者在远古,在起源的时代是没有分化的。古代的技艺不是不需要思想(或知识),但是,有一点对我们历史地理解“技术”是必要的:自人类“文明”以来,思想或者理性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与直接的生产活动是分裂地发展的。这样,我们已经初步揭示了技术是一个历史地形成的概念,因此我们只能历史地给它下定义。同时,技术也是一个社会地形成的概念,也就是说,技术是渗透和散布于社会的各个不同方面的,从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技术及其特征。我们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展开对技术的理解:即使是在近代和现代的意义上,生产劳动的技术也是技术的主体,是我们理解技术的本质的基础;但是技术也扩散到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军事、政治、文化、教育,还有生活本身。特别是在处于人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今天,技术早已从生产领域中溢出,成为普遍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来理解技术。从狭义的角度上看,技术是从人能动地改造自然这一角度也就是从生产劳动领域定义的技术,或者从工程学领域理解的技术。日本的技术论学者户坂润和相川春喜为代表的“劳动手段体系说”认为“技术就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劳动手段的体系或体制”。所谓劳动手段体系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各种劳动手段的布局和结合的方式。而劳动手段又包括客观因素(工具、机器等物质因素)和主观因素(技能、方法等观念因素)。从广义角度上看,技术概念不局限于生产劳动的有效手段或者工程学范围之内,而是扩展到一切讲究方法的有效活动。德国技术哲学家埃吕尔在《技术社会》一书中将技术定义为:“在一切人类活动领域中通过理性得到(就特定发展状况来说)具有绝对有效性的各种方法的整体”埃吕尔认为,技术和工艺学所指的是一种广泛的、多样的、无所不在的总体,他们处于现代文化的中心,包括了人们所做事物中有重大价值的部分。既然我们了解什么是技术,我们就可以说说,古代人对技术认识和现代人对技术的认识的不同,从而初步说明现代技术与古代技术的根本区别。因而,我们可以说,在古代,人们一般认为技术主要指劳动者的技能,是劳动者通过自己双手表现出来的对物体进行加工、制作的能力。它更强调的是个人的能力,或者说技能。在现代,人们首先认为技术是各种劳动手段的总和。就如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雷金认为技术是社会生产的劳动手段的总和。这种看法强调技术同劳动、劳动手段的联系,是合理的,但“劳动手段”同“技术”这两个概念还是有区别的。人们其次认为技术是科学的应用,邦格把技术和应用科学当作同义词来使用。强调技术是以科学为理论基础的应用是正确的。如,先有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然后才有发电机的技术;先有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然后才有利用原子能的技术。人们还认为技术是物,如苏联的奥塞戈夫认为技术是劳动手段、生产工具和一切用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实物。技术当然包括物,这里的物指的是人造物,即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技术是改造物的手段,改造物必须以物为工具。但又不能把技术完全归结为物。还有人们认为技术是知识,技术需要一定的知识作为前提和基础,技术本身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实用性知识。但正如物不是技术的惟一因素一样,知识也不是技术的惟一因素。另一些人认为技术是人的一种活动,把技术理解为改造和制作物质客体的活动,强调技术要付诸于行动,是正确的;但不能把技术简单地等同于“技术活动”。最后,一部分人认为,技术指人类一切有效的活动,技术的灵魂是有效、高效,但把人类所有有效的活动都理解为技术,那实际上把技术等同于“技巧”了,这就把技术理解得过于宽泛了。我们可以把上面的人们对技术的认为归结起来,现代人对技术的认识,是指为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所发明和创造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我们已经知道了现代和古代对技术的认识后,我想谈谈现代技术与古代技术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第一,古代技术的发展多和农业相关,大部分都是围绕农业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例如天文学,星象运动规律,节气变化等,如铁器的使用,最先应用到了农耕,就算后来在战争中广泛应用,战争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耕地和劳动人口。像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工程建筑等等自不必多说。而现代科技是围绕工业、商业、电子信息等发展的,因为它们比较有钱途,更确切的说现代科技以资本为纽带来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这是因为一个制度的束缚,或者时代局限下的生产力,所决定了现代技术与古代技术从本质上的不同。技术具有社会属性的重要体现,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与当时社会的认知水平及价值观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由于在传统伦理下的中国,大家普遍有“士农工商”的观念,因而在封建社会下,人们更注重农业,而轻视商业,并把行商的人一般看做下等民,人们不愿意做商人,更宁愿做农民,因而这种舆论的导向,使得人们更关注如何使得农业上更有效率生产,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技术大多围绕农业一个原因。另外,由于古代生产力有限,大家连温饱问题都没解决,试想大家怎么可能考虑享乐的需求,因而人们理所当然把注意力放在农业上,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技术大多围绕农业另一个原因。但是我又觉得技术反过来会导致生产力飞跃;促进制度的变革。因而我想说技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改变这个时代的契机。第二,古代的科技发展主导力量来自民间,且科技应用于实践的速度慢,且更新时间长,比如原始人学会用火的技术,也许就花了好几代人的时间才掌握了这项技术;又比如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这个并不是他一个的智慧,而是前人的技术的总结,这本书所蕴含的是一个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多由政府买单,且更新速度快,用用周期短,比如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一共花费了28亿人民币,花了短短的2年8个月,就研制成功了原子弹,如果仅仅靠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这一个巨大的成就的。其实这种根本不同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技术和文化是很类似的东西,它有一种传承的过程或继承的关系,古时候,技术稀少或者说落后,因而发明一个新技术的可能就很低,因为没有技术去支撑它,(技术与技术之间是有联系,它符合自然规律,高级技术是不可能在低技术没有时就凭空出现,我一直坚信这一点),当人们一代一代的积累技术,传承技术,人们所掌握的技术越来越多,那么新技术的出现的频率就越来越高,可以用中国的成语来归结——“厚积薄发”。我们刚才说过,技术具有传承性,技术是发展的,那么发展新的技术,需要先前的技术,还需要不断更新理论和知识,当技术达到一定层次时,就必须系统化,专业化,必须要专门的人从事技术的创新,民间那种盲目的,缺乏资金的,靠个人的,来研究、发明一项技术是低效的,或者说是不可能的。这符合自然规律,所谓的规律就是时代的发展,这个时代已不是女娲补天的时代,仅仅靠一人之力就能编织出美丽的神话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精英团队的时代,技术往往掌握在某一部分人群中,他们对这个领域有绝对发言权,我们称他们为“××专家”,我这里没有丝毫贬义,我们也不需要抱怨为什么把我们排斥在外,用平和的心想想,人并不需要把世界上所有技术都掌握,这是不可能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谓“××专家”也只不过是这个领域下的专家,其他领域也和我们一样被排斥在外,况且这也是时代的发展进程,人再是倔强,也拗不过时代的洪流。第三,在世界范围来说,古代科技在两千年前有四个文明圈,其后直至17世纪都是以亚洲为中心。而近现科技中心则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现代科技中心有回转太平洋沿岸的趋势,且在全球范围内各地区都有不同的科技专长。这种不同,恰恰说明技术具有地域性,古时候,交通不便利,技术相对比较固定,往往集中在一些比较文明的地方,而且各地的技术都有各自的特点。随着西欧地理大发现,促进各地的交流,技术也随之一起传播融合,这里,我就想说说,技术的主观性,技术作为人的创造,其间必然包含着主观性的东西。无论是技术的构思、设计还是改进等环节,都是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因而渗透着人的价值观等多种社会因素。有的国家对待异域技术的态度是欣然接受,比如很典型的国家日本,这样的国家就能在列强瓜分时代占有一席之地;有的国家对待异域技术的态度是盲目排斥,比如中国,但中国是个神奇的国度(我一直这么觉得),中国算是比较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洋务运动也做了接受异域技术的实践,然而中国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沦为列强瓜分的盘中物,历史的诡异(我觉得)恰恰是我们无论怎么做历史依然这么发展着,或许这只是我的错觉,或许中国骨子里还是蔑视异域技术,那为什么“师夷长技以制夷”要用“夷”呢?历史的发展逼迫我们这么解释,可是历史往往很复杂,并不是一个接受或者不接受就能改变的,中国终究成了人见人欺的国家,我们又何须感叹一个一个层出不起的如果呢。一谈到近代中国,我都会有无限感叹,我好像有点把话题扯远,我想说技术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性格,或者说他的人文环境密不可分,因而导致技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色的技术,同时也说明核心技术在不同时代下,在各国之间的交替转移,这种交替转移又是大国兴衰的缩影。概括的说,现代技术与古代技术的根本区别,其实我想说,命题中已经给出了这两个本质区别,那就是:“古代”与“现代”。可以说,这两个词无限近;然而同时又无限远,时代与时代之间本生就没有界限,然而有给人一种十分有轮廓感的边界。现代技术与古代技术的根本区别,不管是技术的偏重点的不同,还是主导力不同。其实我认为这些不同的本质在于,技术身处的时代不同,所要完成的历史使命不同而已。页数不够,可续页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