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献检索论文论文名称中国汽车行业专利分析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班级双控研13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4年2月20日我国汽车行业专利现状分析摘要:本文运用科学统计的方法对国内已公布的专利数据进行分析,分别从汽车零配件,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等几个方面描述国内汽车行业专利申请状况,总结我国汽车行业专利申请落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我国汽车行业专利发展的策略,以期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进步。Abstract:Thepaperadoptsthescientificstatisticssystemtoanalyzethepatentdatawhichhasbeenpublishedindomestic.Fromtheaspectsoftheautomotiveparts,motor,chassis,electricalequipmentsandsomeotherparts,thepaperstatesthepresentsituationofthepatentapplicationinthedomesticautomobileindustry.Thenthepapersummarizesthemainreasonswhyourdomesticautomobileindustryhasbeenlaggedbehindothercountriesinthepatentsapplication.Theconclusionpartcomesupwiththestrategiesthatcanstimulatethedevelopmentofthepatentsapplicationinthedomesticautomobileindustry.关键词:汽车;专利;数据分析;策略Keywords:vehicle;patent;dataanalysis;strategy一、引言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为我国汽车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同时,发达国家的跨国汽车企业利用其知识产权的优势,不断加强其垄断地位,扩大市场份额,又使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面临更大挑战。因此,如何在入世后加强我国汽车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我国作为全球汽车产销最大的国家汽车行业专利保护情况不容忽视,特别是国内企业的专利保护意识更应引起注意。二、我国汽车专利现状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汽车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实行的“市场换技术”策略,更使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制造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专利是科技创新的有力衡量工具,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行业或者一个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通过研究中国实施专利制度以来汽车行业的专利申请情况,可以比较准确的把握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并制定有效的自主发展策略。表1项目国内专利国外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累计汽车(整车)0070497049汽车配件004068540685发动机58155150098121512204041297506底盘1909549631068726638731车身1053130893041406355918电气设备30071000001300777147燃料46873070499321281合计95475240929598853962702390583从表1可得知,国内外汽车行业申请专利最多的是发动机领域。这说明发动机领域是汽车行业的核心技术领域。从图1可见,在国内专利,中大部分专利申请的类型为实用新型专利。说明国内汽车企业的技术突破主要集中在工艺创新、质量提高等上。其关键技术还有待突破。三、我国汽车专利分析本文运用科学统计的方法对国内已公布的专利数据进行分析,分别从汽车零配件,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等几个方面描述国内汽车行业专利申请状况。(一)中国汽车零部件专利分析从图中可知,在专利申请总数上,浙江吉利控股有限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无锡爱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芜湖市三和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分别申请了116件、88件、33件、33件专利名列前茅。中国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在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作出了表率。但是,在3种专利类型的分布上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占了75.14%的比例。说明我国汽车企业的技术突破主要集中在工艺创新、质量提高等上,缺乏关键技术的创新。另外,我国汽车零部件专利申请公司也主要集中在浙江,安徽,江苏,上海等沿海城市,产业格局分布不均,内陆地区没有很强的专利发明。(二)中国汽车发动机专利分析从图中可知,在专利申请总数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有限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申请了325件、318件、281件、175件专利名列前茅。中国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在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作出了表率。但是在3种专利类型的分布上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占了69.09%的比例,发动机的发明仅仅占有30.91%的比例。说明我国汽车企业的技术突破主要集中在工艺创新、质量提高等上,缺乏关键技术的创新。另外,我国汽车发动机件专利申请数量在2004-2010年出狱稳步增长,2011年2012年达到最高峰,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其专利数量这两年也有所下降。(三)中国汽车底盘设计专利分析从图中可知,底盘设计专利申请总数上明显不足,浙江吉利控股有限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专利数量任然名列前茅,说明中国汽车产业技术主要集中在少数公司。底盘的发明仅仅占有30.3%的比例,说明我国汽车企业的技术突破主要集中在工艺创新、质量提高等上,缺乏关键技术的创新。另外,我国汽车零部件专利申请公司也主要集中在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北京等沿海城市,产业格局分布不均。(四)中国汽车电气设备专利分析虽然我国电气设备的专利数量也比较少,但是从3种专利类型上看,电气设备的发明比例明显优于其他汽车产品专利的比例,这也说明我国在汽车电气设备这一技术领域掌握了比较先进的技术。四、我国汽车产业专利申请不足的原因任何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都必须有其核心技术支撑。从国内汽车行业企业申请专利的情况看,在申请数量、质量上与国外企业都存在明显的差距。我国汽车行业专利申请不足主要原因在以下个方面。(一)研发投入不足持续的研发投入是技术创新的基础保证,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产业健康发展的动力。虽然近几年国内企业在研发方面大大提高了投入,但与国外企业比较有着明显的差距。这一差距正是国内汽车行业专利申请滞后的直接原因。研发投入不足,势必导致国内企业对国外企业技术的持续依赖。(二)自主创新意识不足我国汽车行业起步晚,前期发展缓慢,再加上我国专利制度实施时间较短,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汽车行业专利保护意识淡薄。国内很多汽车企业单纯地引进技术和对引进产品进行本土化,缺乏自主创新只注重短期市场回报,而忽视了长期的核心技术的储备和积累。(三)知识产权人才的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人才缺口很大。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高校学生中接受过知识产权有关教育的不足总人数的5%。五、我国汽车行业专利发展的有效途径(一)加大研发投入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因此,我国汽车行业的研发不能只依靠政府的专项资金进行扶持,企业应该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企业只有在研究领域加大投资力度,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还应该加强基础性研究,重点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二)建立知识产权工程师的培养制度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高素质的人才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而知识产权工程师需要有一定的复合能力,包括技术专长和法律专长,还要有企业经营的知识。因此要有专门的权威机构负责这项工作。知识产权工程师的培养需要国家、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方能满足社会各方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三)加强专利信息的利用企业应加强专利信息的利用通过对专利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将专利信息转变为专利情况。这可以使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目标更明确,避免盲目性和重复性研发立项,提高企业专利技术的稳定性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有选择地引进专利技术,避免企业利益受损。(四)实施专利战略专利战略对企业确立自主研发方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大的引导和保障作用。毋庸置疑,一项新技术出现后将会不断被他人所突破,只有善于利用基本专利,以此为基础加以改进应用,申请追随专利和外围专利,对原有基础专利技术形成包围之势,方能保持长久不衰的竞争优势。参考文献[1]杨伟文.我国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以我国汽车工业知名品牌为例.財務與金融.2008.10[2]张翔.国内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的概况.上海汽车.2Ol1.1[3]徐晖.汽车零部件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安徽科技.2Ol1.1[4]殷斯霞.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兰州学刊.2010.11[5]唐宇.汽车产业战略联盟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国际化经营竞争模式.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8.7[6]张翔.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的研究.汽车工程师.2Ol0.10[7]王之津.竞争情报[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345—348.[8]陈达仁等.由中国专利探讨TFT—LCD专利表现及主要公司技术布局[J].图书情报知识,2006,11(114),96—104,112.[9]董菲等.基于专利地图的专利分析方法及其实证研究[J].情报学报,2007,26(3),422—429.[10]邱均平等.专利计量的概念、指标及实证——以全球有机电激发光技术相关专利为例[J]情报学报,2008,27(4):556—565.[11]Narin.F.PatentsBibliometrics[J].Scientometries,1994,30(1):147—155.[12]NarinF..Patentsa8IndicatorsfortheEvaluationoflndustrialResearchOutput[J].Scientometrics,1995,34(3):489—496.[13]NarinF..ete.BibliometriePerformanceMeasures[J].Scientometrics,1996,36(3):293—310.[14]NarinF..PatentBibliometrics[J].Scientometrics,30(1):147一155.[15]BreitzmanA.F.andNarinF..Methodandapparatusforchoosingastockportfolio,basedonpatentindicators[P].USPatent6175824,2001.[16]骆云中.专利情报分析与利用[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7]张玉瑞.专利战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18]郑翘楚.企业专利战略[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9]科学出版社发行部.2006-2007各行业专利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发行部,2007[20]中国手机行业专利分析报告[EB].http:M[21]500强之丰田汽车分析[EB].http:M[22]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网站[EB].[23]肖国华.挖掘专利信息的潜在价值专利分析方法及应用[J].科学新闻,2007,(13):34~35[24]俞德浮,李晓雷,马彪.车辆悬架减震器的理论与实践.1988.[25]王守城,容一鸣.减压传动.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26]胡骅,宋慧.电动汽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27]陈清泉,孙逢春,祝嘉光编著.现代电动汽车技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28]张翔,杨建中,孙伯等.纯电动乘用车的进展[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