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减数中间有零的退位减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69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会笔算被减数中间有零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2.结合实际,领会估算的基本方法,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3.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历质疑、交流、合作的过程,感受数学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会计算被减数中间有零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确定目标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田园小卫士——七星瓢虫,你们认识猫头鹰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到田园去看一下,看看猫头鹰的工作场面吧。(出示信息窗情境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情境图,从中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预设1:猫头鹰妈妈每月捉鼠205只;预设2:猫头鹰爸爸每月捉鼠300只;预设3:猫头鹰孩子每月捉鼠116只。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教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问题预设:预设1: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预设2: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预设3:猫头鹰爸爸比妈妈多捉了多少只?【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田园小卫士的情境,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探究的欲望。二、自主尝试,合作探究(一)教学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师: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重点解决这两个数学问题:1.“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2.“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师:我们先来解决“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这个问题。怎样列式?预设:205-116=师:为什么这样列式?学生可能回答:求谁比谁多或者谁比谁少用减法计算。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板书课题)启发谈话: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计算?预设:笔算、估算师:我们先来估一估,大约是多少?预设:205≈200,116≈100,205-116≈100。放手尝试笔算。这道题的得数到底是多少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试试?学习要求:请同学们先自己独立做一做,再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重点说一说你这样算的道理是什么?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计数器拨一拨,比比看哪一组合作的最好。(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反馈预设:指名板书竖式:205-11689重点讨论:个位上5-6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预设:可以向百位借一。师:我们借助计数器来看一看(见图1)。图1图2边演示边板书(见图2)。师: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谁来说一说?小结:个位上5减6不够减,只能向十位借,十位上是0,那么只能将从百位借的1退到十位变为10个十,这时再从十位借1退到个位,即连续退位。讨论:仔细观察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与上节课学习的有何不同?(补充板书:被减数中间有零的)预设:被减数中间有零。比较:刚才估算了这个算式的结果,与笔算结果比一比,你能发现什么?小结:与估算结果接近。仿例练习:笔算405-176=802-637=(自主解决,指名板演,集体订正)(二)总结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算法讨论:这三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总结:同学们,想一想,在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减法时,要注意什么?预设1:相同数位要对齐。预设2:从个位减起。预设3: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前一位退1。谈话:我们可以用儿歌来记忆,我们一起读一读吧!儿歌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减起莫忘记。十位是0百位借,百位退1十位接。十位退1留下9,个位加10变富有。图4图5【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从估算与精确计算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然后通过比较发现用竖式计算既简便又正确。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数形结合,为学生搭建直观的明确算理到抽象算法的桥梁,促进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三、联系实际,灵活运用1.我能行。(列竖式计算)(见图3)师:猫头鹰妈妈给我们出了几道题,你能很快计算出来吗?看谁计算的又对又快?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全班交流订正。2.火眼金睛辨对错。(见图4)师:小猫头鹰也做了几道题,你能用火眼金睛来判断一下对错吗?学生独立判断,并改正。学生交流错在哪儿。3.生活中的数学。(见图5)师:你能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学生自主解答,互相交流。4.数学小故事。师:你能看图编一个数学故事吗?看谁编的好?【设计意图】练习的形式融生活化、情境化、数学化有机结合,在现实情境中巩固了新知,发展了学生的技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整个练习图3设计层次清晰,既有基础练习,又有拓展练习,并注重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新的思考,新的感悟,从而产生新的问题,为后续深入学习做好孕伏。四、自我反思,总结评价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三个方面谈收获。预设1:学会了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预设2:学会了用估算、拨计数器、列竖式的方法来计算。预设3:明白了竖式计算的算理。预设4:知道了计算后可以通过验算来检查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总结:我们共同学习了被减数中间有零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我们要掌握方法,解决更多的实际生活问题。【设计意图】全面回顾本节课的收获,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学习的方法和乐趣,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提升自我反思、概括知识的能力,初步形成构建知识的意识。被减数中间有零的退位减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69页。[教材分析]1.结合具体情境,会笔算被减数中间有零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2.结合实际,领会估算的基本方法,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3.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历质疑、交流、合作的过程,感受数学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是二年级下册学生学习退位减法的难点。学生已经掌握了连续退位减法的方法,但是对于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比较难理解,因此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了理解算理的教学上。首先通过复习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一边用课件演示拨计数器的过程,一边用竖式表示出拨计数器的过程,利用数形结合,帮助同学们回忆起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也为本节课的知识迁移作准备。接着创设了学生喜欢的“田园小卫士”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在合作探究中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竖式的写法,再引领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一边课件演示拨计数器的过程,一边用竖式表示拨计数器的过程,从而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接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练习,青蛙吃虫子,啄木鸟吃虫子,既在愉快的练习中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又普及了一些自然知识。但整节课也有不足之处:一、教学中,对于内容有些处理过急,忽略了部分学生的认知程度。二、评价性语言稍微有些生硬,可以再生动些。被减数中间有零的退位减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69页。[教材分析]1.结合具体情境,会笔算被减数中间有零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2.结合实际,领会估算的基本方法,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3.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历质疑、交流、合作的过程,感受数学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多样练习,拓展延伸1、基础练习:笔算下列各题:305-157505-109=(1)独立计算(2)全班交流:计算“505-109”时,十位上是几减9?为什么?强调:0上有点看作9。2、变式练习:小窗户背后分别藏着几?446-14-56258943、趣味练习:游戏:扔骰子:骰子六个面上的数分别是:700、805、901、408、460、376规则:扔一扔,骰子的上下面差是多少?(4个人在一起玩,算对的人赢,加一分)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是二年级下册学生学习退位减法的难点。学生已经掌握了连续退位减法的方法,但是对于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比较难理解,因此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了理解算理的教学上。首先通过复习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一边用课件演示拨计数器的过程,一边用竖式表示出拨计数器的过程,利用数形结合,帮助同学们回忆起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也为本节课的知识迁移作准备。接着创设了学生喜欢的“田园小卫士”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在合作探究中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竖式的写法,再引领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一边课件演示拨计数器的过程,一边用竖式表示拨计数器的过程,从而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接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练习,青蛙吃虫子,啄木鸟吃虫子,既在愉快的练习中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又普及了一些自然知识。但整节课也有不足之处:一、教学中,对于内容有些处理过急,忽略了部分学生的认知程度。二、评价性语言稍微有些生硬,可以再生动些。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课标分析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这节课是小学数学数与代数这一章节里的重要内容,重点是突出数的运算,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的学习要掌握一定的运算能力,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连续退位减法的知识基础之上进行学习的,在学习完本节课的内容后,应该引导学生对于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与连续退位减法进行对比,明确两类问题在算理上存在的不同之处,从而让学生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每一学段的目标是该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要求,教师需要根据学习的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要求。例如,下表是对第一学段有关计算技能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是在学段结束时应达到的,评价时应注意把握尺度,对计算速度不作过高要求。因此,在本节课练习的过程中,我采用了给与学生大量时间的方法,让学生先充分的感知运算,感受运算的过程以及算理的形成过程,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