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医各家学说.其他学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医各家学说一总论二伤寒学派三河间学派四易水学派五攻邪学派六丹溪学派七温补学派八温病学派九中西医汇通学派第二章河间学派一、概念河间学派是宋金时代以刘完素为代表的一个医学流派。其学术思想特点是从运气学说的角度出发,探讨火热病机,以治疗火热病证为其擅长,善于应用寒凉药物,故后世称之为“寒凉派”。二、形成1、《局方》盛行宋代,《和剂局方》盛行,“官府守之以为法,医门传之以为业,病者恃之以立命,世人习之以成俗。”由于《局方》用药多偏温燥,故对于温热病人或阳盛阴虚患者,不但于事无补,反因滥用而成弊,造成热病丛生。尤其是北方气候干燥,其人“秉赋多强,兼以饮食醇酿,久而蕴热……人情淳朴,习于勤苦,大抵充实刚劲。”即使外感风寒亦往往容易化热生燥,不耐《局方》药物助热劫阴之苦,何况感受温热乎?2、墨守陈规宋代医学界因循守旧之风仍劲,一些人墨守张仲景《伤寒论》陈规,不问伤寒与温病,治辄投以辛温,每每贻误病人。3、温疫流行宋金之际,战乱频繁,北部的广大地区沦为战场,社会动荡,生活不定,加之天气炎热,致使温疫病不断流行,众医束手无策,亦非局方、经方所能奏效。4、刘完素刘完素在运气学说的影响下,潜心钻研《内经》病机十九条的理论。发现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之中,火居其二,病机十九条中,火热居其九,认识到火与热是导致种病变的重要因素。于是用它来阐发各种疾病的机理,形成了以火热为核心的学术观点。力倡“六气皆能化火”说、五志过极皆为热说,力主寒凉之剂抑阳泻火、解表攻里、降心益肾,其中尤其重视六气化火说及外感热性病的治法。自此,刘完家始与局方、经方立异,形成对峙之势,而成为主火论、寒凉派的开山祖师。病机十九条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心);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燥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麻九畴常德张从正董系马宗素朱震亨罗知悌荆山浮屠穆大黄刘完素河间学派师承关系总之,河间学派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形成的,初期以发明火热病机、善用寒凉药物而名噪一时,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又先后以攻邪、滋阴而闻名于世,从而由寒凉派又分化出攻邪派、滋阴派。该派所研究的内容,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在临证上有重要成果,促进了中医病机学和治疗学的发展,并为明清温病学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是中医学术发展史上最具影响的学派之一。易水学派一、概念易水学派概念——以张元素为师祖,以李杲为中坚,以脏腑病机作为研究课题,研究内伤杂病虚损证辨证治疗规律的一个学术流派。二、易水学派的形成1、社会历史背景。金元时期,中国北方战火连年,人民饱受饥谨、劳役、惊恐之苦,内伤病发生较多。为脏腑病机研究提供了临床基础。魏晋以来至宋代,医家偏重于经验方的收集应用,忽略了医学理论的研究。脏腑病机的理论研究已成为当时区学发展的客观急需。2、张元素张元素,字洁古,金代易州人。著《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珍珠囊》等。元素是一位具有革新思想的医家。他有感于当时医生执古方以疗今病的习俗,针对性地提出“运气不齐、古今异执,古方今病不相能也。”主张从实际出发,强调脏腑寒热虚实辨证用药。整理总结《内经》、《难经》、《中脏经》有关脏腑辨证的医学理论,吸取《干金方》、《小儿药证直诀》的脏腑辨证用药经验,结合其临床实践经验,建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在医学发展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易水学派的开山。三、发展1、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金代河北真定人。金元四大家之—。从学于张元素,尽得其传。在其脏腑辨证说的启示下,探讨脾胃内伤病机,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悟出脾胃为元气之本而主升发,若因饮食劳倦所伤,脾胃不主升发,元气不足,乃百病发生之由。总结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理论,制定益气升阳、甘温除热大法,创制补中益气、升阳益胃等名方。为补土派代表。2、王好古字进之,号海藏,元·赵州人(今河南赵县)。初师张元素,后从李杲学。得张、李二家之传,重视脏腑内伤阳气虚损的一面,发挥为阴证论,所著《阴证略例》为阐发阴证病因病机和辨证治疗的专著。3、罗天益字谦甫,元代真定(河北定州)人。从李杲学医十余年,得其真传。著《卫生宝鉴》,发挥李杲脾胃内伤学说。理论上深入探讨了脾胃的生理功能,他指出:“《内经》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位在上,肾处在下,左右上下,四脏居焉。脾者,土也,应中为中央,处四脏之中州,治中焦,生育营卫,通行津液,一有不调,则营卫失所育,津液失所行”。此说揭示了脾胃与其他四脏以及营卫津液的关系,对于正确理解脾胃内伤诸证病机颇有裨益。易水学派的脏腑病机研究在明代又有了新的发展。一些医家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进而探讨肾和命门病机,从阴阳水火不足的角度探讨脏腑虚损的病机与辨证治疗,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临床特色的辨治虚损病证的系列方法,理论上发展成为以先天阴阳水火为核心的肾命理论。虽被后人习惯上称之为温补学派,实则为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的延续,代表医家有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等。易水学派师承关系张元素李杲王好古薛己罗天益赵献可李中梓张介宾高鼓峰吕晚村董废翁张璐沈朗中马元仪尤怡河间学派和易水学派区别河间学派易水学派研究对象着重于外来邪气着眼于机体五脏六腑辨证辨别外感火热表里分辨脏腑寒热虚实治疗清热泻火养阴调整脏腑机能发展趋势攻邪派、丹溪派、温病学派补土派、温补派攻邪学派一、概念攻邪学派----是金元时期以攻击邪气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一个学派。认为治病的首要任务是攻击邪气,强调邪留则正伤,邪去则正安,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代表人物张从正。丹溪学派一、概念丹溪学派——注重养阴,强调保存阴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代表人物朱丹溪。丹溪学派学术思想远绍《内经》,近宗刘河间火热论,旁参张从正、李杲,兼采众家之长,在理论和治疗上更趋完备。二、丹溪学派师承关系朱震亨赵道震刘纯刘叔渊王履戴思恭赵以德陈无咎徐彦纯虞抟王纶汪机亲传弟子:赵道震、赵良仁、赵良本、戴士垚、戴思恭、戴思温、戴思乐、王履、刘叔渊、刘纯、虞诚斋、朱玉汝、朱嗣汜、张翼、楼英、楼厘、贾思诚、程常、王顺共19人再传弟子:37个私淑弟子:汪机→黄古潭→孙一奎王纶→鲍恒斋→鲍叔鼎薛己虞抟、徐彦纯、陈无咎蒋用文→蒋主善、蒋主敬、蒋主孝、蒋主忠王世相、卢铣、王季獻、杨楚玉、程冲卢和、方广、高子正温补学派一、一般情况明代以温养补虚方法治疗内伤虚损病证著称的学术流派。该派继承东垣脾胃学说,注重探讨肾和命门病机,以阴阳水火不足立论,探讨脏腑虚损的病机和辨证治疗,治疗特点温养补虚。二、学派形成背景易水学派影响:薛己、张介宾、李中梓私淑李杲。实践要求,补偏救弊:肠胃消化机能减弱、食欲不振、性机能衰退、身体怕寒等等、衰弱性反应,为了改进这些临床上的反应,所以演变出桂附地黄丸、右归丸等方剂。方内喜用肉桂、附子、干姜、鹿茸等等温热性的药物,加入滋阴药中作治疗。一方面可以抵消滋阴药的寒凉,和抑制人体生理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强病者的新陈代谢作用,对虚弱性的疾病治疗大大增加其治疗功效。为了将这种用药方式与滋阴派(以朱丹溪为代表的)的用药方式区隔,所以称之为“温补学派”。三、代表医家薛己、赵献可、孙一奎、张介宾、李中梓薛己(约1488-1558),字新甫,号立斋,江苏吴县人。父薛铠以儿科及外科见长。南京太医院院使。薛己的著作极为丰富,包括内、外、妇、儿、针灸、口齿、眼、正骨各科及本草等,后人将其所著之书与其评注之书汇编成一部,名曰《薛氏医案》。薛己本人著作——《内科摘要》《外科发挥》《外科枢要》《外科经验方》《疠疡机要》《女科撮要》《口齿类要》《过秦新录》《正体类要》薛己校注之书——其父薛铠的《保婴撮要》、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陈文中的《小儿痘疹方沦》、王纶的《明医杂著》、倪维德的《原机启微》。其他——滑寿的《十四经发挥》、杜本的《敖氏伤寒金镜录》、陶华的《痈疽神秘验方》、徐用诚的《本草发挥》等。学术评议薛己治病求本,务滋化源思想的理论基础:(1)注意调理脾胃,以培后天之本;(2)注重滋补肾命,以滋先天之源。其学术对后世的李中梓、赵献可、张介宾诸家均有较深的影响,成为明代温补学派的先驱。鉴于明代朱丹溪之学的盛行,为纠偏救弊,提出以温补治病的观点有一定的现时意义,但其用方用药比较局限,是其不足。温病学派一、一般情况温病学派是我国明代末年以后,在南方逐渐兴起的一个学术流派,它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明清之际,温疫流行猖獗,尤以江浙一带为著,且该地区气候溽暑,热病盛行,客观上促使江浙诸医家对温病进行研究,由此逐渐形成一个学派。二、奠基1、《内经》———散在不成系统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学对温热病的探讨已始见端倪,在《内经》一书中有不少关于温病的记载。《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温者清之。”《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2、《难经》论述温病的内容,如《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3、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到了对温病的认识,如“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尔后,晋代王叔和、葛洪、隋代巢元方,唐代孙思邈,宋代庞安时、朱肱、郭雍等先后从不同侧面对温病作了程度不等的发挥。二、形成阶段明代末年,山东、浙江等地温疫流行。南医以伤寒法治之无效,惟姑苏吴有性辨其为温疫而非伤寒,按疫施治,大获奇效,于是他对温疫病的致病因素、感受途径、侵犯部位、传变方式、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详加探究,写成《温疫论》一书。指出温疫乃感天地之异气所致,邪自外而入,先伏于膜原,后传表里,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未能顿发,或内有诱因,正气受伤、邪气始张,治疗总宜疏利膜原,表里分消。为温疫病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认识,自此温疫学说开始建立,并迅速得到发展。三、发展阶段清代中叶,随着对温热病研究的日益兴盛,温热学说和温疫学说逐渐成熟起来。吴中叶桂首著《温热论治》,主张以卫气营血为纲辨治温病,他认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治疗宜“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则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这些认识极大提高了河间学派对温热病的认识,使温热病形成了更为独立完整的体系,彻底从伤寒病中摆脱出来。此外,他还注重辨舌验齿和斑疹、白疕的辨别,并作了具体阐述,丰富了温病诊断学的内容。叶氏因之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温热学派的中坚。总之,温病学派是在历代医家研究外感温热病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过明清两代而逐渐发展成熟,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又分为二个派系,一为温疫派,一为温热派,前者以探讨温疫病见长,后者以研究普通温热病(包括湿热病)为主;前者为温疫学说的创立与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者为温热学说的成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两者皆在促使外感热性病脱离《伤寒论》的束缚而自成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汇通学派一、一般情况汇通学派,取西方医学与中医汇聚而沟通之义。晚清著名医家唐宗海著有《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二卷,提出中西汇通概念,任应秋先生于《中医各家学说》四版教材,首列汇通学派一章,将汇通学派作为中医学术流派之一。二、形成西方医学传入中国,约始于明朝万历(公元1573—1619)年间,有意大利人利玛窦著《西国记法》传入中国,该书中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