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摘要:—位老教授昔日培养的三个得意门生事业有成:一个在官场上春风得意,一个在商场上捷报频传,一个埋头做学问如今也苦尽甘来,成了学术明星。于是有人问老教授:你以为三人中哪个会更有出息?老教授说:现在还看不出来。人生的较量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技巧的较量,其次是智慧的较量,他们现在正处于这一层次,而最高层次的较量则是人格的较量。同样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人格的发展比能力更重要关键字:大学生人格发展心里健康正文:什么是人格它反映了一个人总的心理面貌,是相对稳定、具有独特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方面内容,人与人之间显著的差别就在于人格。人格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面具”,解释了人格具有外在表现、内在实质两个层次的特征。大学生人格的特征:大学生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先、后天环境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如有的人开放自然,有的人顽固保守,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豪爽,有的人谨慎等。即使是同一种特征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出的具体含义也是不同的。环境会使某一人格品质在不同人身上表现出不同的含义。如独立性这一人格特质,作为缺乏父母爱护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独立带有靠自己努力的含义;而在一个民主型家庭成长的孩子,独立则作为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部分。又如固执对应的是撒娇亦或反抗。每个大学生的人格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可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是指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且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而且有自知之明;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偏激:低年级学生较常见;看问题绝对、片面;根据个人好恶、心血来潮论人论事;行动莽撞,不顾后果。依赖:自理能力缺乏信心,遇事乞求他人帮助,生活上寻求父母的保护和照顾。很容易形成依赖型人格。孤僻:性格内向,不合群,对人怀有戒备和厌烦情绪;独来独往,疑心较重,好神经过敏;容易把不良情绪积聚于身,引起严重的心理疾病;自卑:自我否定,自我拒绝;丧失信心,处事消极;嫉妒:忧虑、愤怒、怨恨他人优于自己的复合体验;采用贬低甚至诽谤他人的手段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和虚荣心,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掩盖嫉妒心,终日处在被揭露的焦灼不安、倍受折磨的痛苦中;用自己的心思窥探他人“隐秘”,整天寻找别人的挫折和失败,使自己长时间处于紧张体验中,无谓的消耗精力,积愤成疾,严重损害身心健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1自卑心理的调控:(1)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2)正确看待竞争,积极地自我暗示:不断获得小成功增强信心。(3)培养坚强的个性:坚强和自信心是分不开的。2、摆脱嫉妒心理的干扰(1)加强道德修养,防止自私心泛滥;(2)对自己要有恰当的认识和评价;(3)加强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化嫉妒为动力!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大学生人格的目的。3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或晚期,心理已基本成熟。他们大多数人的心理是健康的,心境开朗,具有统一而稳定的人格,能客观地认识自我、有效地工作及学习、友善而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与周围社会环境协调一致。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快速变化和主观原因等,部分大学生产生了诸多心理压力,对学习、生活、择业等出现了种种不适。如何正确地认识自我如何正确地认识自我: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忆能力减退。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一)进行客观的自我认知,优化人格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往往是形成人格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保持人格健康不仅要了解自己的优点、兴趣、性格,更要了解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并且正视它们。只有充分了解自己,坦然接受自我,既不高估自我,也不自欺欺人,这样才会心安理得,减少心理的冲突,保持健康的人格。要健全人格,要确保自我认识现实而客观,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能全面、丰富地认识自我;其次,要做到能现实地评价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第三,要能明确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感觉如何;第四,不管认识到自己有何优点或缺点,都要能接纳自己,即使对自己的缺陷也能予以正视和接受,并努力发展自己的内在潜能,不能为此而回避。(二)进行有效学习,提升成就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智慧的过程也是优化人格整合的过程。然而,大学生人格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源于他们在学业上没有成就感。因此,提升学业成就感是优化人格的一个途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的人格缺陷源于知识贫乏。如无知容易粗鲁、自卑,而丰富的知识则容易使人自信、坚强、理智、热情、谦恭等。可见知识的积累与人格的完善是同步的。(三)合理规划时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好高骛远、知行不协调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从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格优化就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个人的一言一行往往是其人格的外化;反过来,一个人日常言行的积淀成为习惯就是人格。2、制定合理的计划,并持之以恒,磨炼自己的意志,为良好的人格发展构建深厚的基础。许多人所具有的坚韧、正直、开朗、热情等优良的人格其实就是长期锻炼的结果,是一点一滴形成的。培养健康人格,是一项系统的自我改造、自我实现的工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是每一个大学生努力的起点。(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融入社会环境人格是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健全的人格也只有在与人交往中才能体现出来。塑造健全人格,必须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社会习俗、关心他人的需要,真诚地赞美,多与他人沟通,保持自尊和独立等。集体是人格塑造的土壤,也是人格表现的舞台。人格发展、塑造的过程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集体、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在集体中,通过与他人交流,可以看到别人的长处,自己的不足,从他人那里获得理解、肯定的欢悦,及时调整人格发展的方向。在与人交往时,其积极的正面态度应多于消极的负面态度。四)志存高远,确立奋斗目标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理想目标是人们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使之产生自觉行动的必要前提。人一旦没有了理想目标,就会意志消沉。大学阶段是人生道路上的重要驿站,要使大学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必须尽快确立起新的理想目标。具有明确的理想目标并且热爱自己专业的大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所学的专业中,才会感到生活的美好,其人格才会朝着健全的方向发展。因此,大学生确定自己的理想目标对于健全自己的人格至关重要。大学生在确立理想目标时,首先,要考虑个人的理想目标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其次,要考虑个人的理想目标与所学专业要求相结合;第三,要考虑将个人的理想目标与自身的实际条件相结合。每个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优势劣势各不相同。因此,大学生在确定自己的理想目标时必须考虑自身条件,全面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正视自己,扬长避短,切不可随波逐流;最后,要考虑长期、中期、近期目标。长期和中期目标必须有方案,近期目标是长期和中期目标指导下的具体目标,要具体可行。大学生应当积极进取,树立远大理想和志向,努力奋斗,乐观地看待未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理想,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享受到生活的快乐,做一个乐观自信的人。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参考文献(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编王涛四川大学出版社(3)《大学生心理辅导》主编苏巧荣苏林雁浙江大学出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