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学科门类(二级类):交通运输类08122010年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本科)团队名称:交通运输类专业平台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团队带头人:杨浩所在院校:北京交通大学推荐部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二〇一〇年一月1填表说明1.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清楚、工整。2.推荐表由推荐部门通知拟推荐的教学团队填写。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该团队参评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资格。3.表格中所涉及的项目、奖励、教材,截止时间是2009年12月31日。4.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5.各级单位意见务必加盖公章,否则推荐无效。1一、团队基本情况简介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类专业(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两个专业)平台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成长于具有百年历史的交通运输专业建设的基础上,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尤其是近十多年的实践锤炼逐步发展、形成,团队建设的过程既是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又是锻炼队伍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教学团队以交通运输学院为建设单位,以交通运输类专业为建设平台,负责交通运输设备、交通规划、交通港站与枢纽、运输组织学、交通运输经济学、交通安全工程、运输商务七门交通运输类专业平台系列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每年授课人数为300余人,10个班级。教学团队以交通运输学科负责人杨浩教授为带头人,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是一支务实、创新、凝聚力强的教学队伍。经过团队成员多年的不懈努力,平台系列课程中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北京市精品课程3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国家“十五”规划教材5部,北京市精品教材6部,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这些成果奠定了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类专业在全国高校中的领先地位。1、前辈开创,代代传承上世纪50年代,在我国铁路运输组织学科的首创者和奠基人金士宣教授的带领下,以赵传云、林达美、沈奏廷、马许、秦作睿、钱仲候等为代表的教授们,为实现培养优秀铁路运输业人才的目标,结成了铁路运输专业教学团队,建立了由铁路运输设备、铁路行车组织、铁路站场及枢纽、铁路货运组织、铁路客运组2织、铁路运输经济等核心课程组成的完整的铁路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这些教授均是铁路运输领域大师级的人物。上世纪80年代,以胡安洲、孔庆钤、郑时德、沈庆衍、胡思继、吴育俭、马桂贞、刘其斌、佟立本等教授为代表的又一代铁路运输专业教学团队,在前辈工作基础上,不断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和教材,促进了铁路运输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这一代人在1995年前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以及省部级奖21项,编写了大量的教材,在全国有铁路运输专业的高校使用,为铁路运输专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上世纪90年代后期,接力棒传到了以杨浩、杨肇夏、刘凯等教授为代表的新一代铁路运输教学团队,不断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教学中,再次促进了铁路运输学科和专业的发展。他们与上一代合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研奖励34项,编写的铁路行车组织、铁路车站与枢纽、旅客运输、铁路货运技术等教材共17次获得铁道部、北京市和国家优秀教材奖,为专业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进入新世纪,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客观要求改变传统的立足于单一运输方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既要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基本原理和方法,又能适应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需要的宽口径、高素质的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需求。2000年,在二级教授、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国家重点二级学科负责人、交通运输国家一类特色本科专业负责人杨浩教授的带领下,以铁路运输教学团队为基础,吸收从事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研究的教师,在共同承担的世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交通运输大类专业宽口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中,提出打破按单一交通运输方式设置专业平台课程的传统模式,突出大交通运输规划3与管理的共性,以凝练交通运输规划、设计、组织和管理的基本原理为主线,设置由交通运输设备、交通规划、交通港站与枢纽、运输组织学、运输商务、交通运输经济学、交通安全工程7门课程以及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组成的大类专业平台系列课程,从而形成专业平台系列车程教学团队。交通运输设备阐述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交通运输的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技术的原理及功能。交通规划提炼了城市及区域不同范畴的交通需求预测和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共同原理、步骤和方法。交通港站与枢纽融合了运输结点及运输技术作业过程的设备配置原理,以及综合交通枢纽的结构和功能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运输组织学综合和集成了在一定运输市场环境下,对运输生产的规划、组织、计划、指挥和管理理论与方法,以及对运输需求组织管理和运输资源的优化利用的理论和方法。运输商务概括和总结了运输市场营销与运输商务过程的理论和实务。交通运输经济学论述了经济管理理论方法在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应用。交通安全工程系统地介绍了安全分析、控制和管理理论方法,以及系统工程方法论与交通运输管理与控制有机结合的理论和方法。平台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是铁路运输教学团队的传承和发展,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业和学科发展的要求,拓展课程内容,经过多年不断地改革创新和实践锤炼而形成,团队建设凝结了几代人的心血。2、结构合理,运行有序目前,专业平台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依托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国家重点学科、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交通复杂系统理论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学科和资源优势,根据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4统筹规划,承担课程的建设和教学任务。团队成员的学科研究领域涉及交通运输规划设计、交通港站与枢纽设计、交通运输控制、运输组织、运输经济、运输安全、运输商务等,每个科研领域形成的科研团队承担相应的课程建设。团队成员毕业于国内外多所大学,如北京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长安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等,具有多学科、多种运输方式专业方向的学缘结构。在教学的同时承担相关内容的科研项目,重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为凝练交通运输领域共性的基础理论创造了条件。团队现有教师48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4人,讲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5人。50岁以上有5人,40~50岁有22人,30~40岁有21人。平均每门课程有7位教师。从组织构架上,教学团队由团队负责人、课程组负责人、课程组成员组成。,团队负责人与课程组负责人形成总体组,工作重点是研究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教学研究改革,实行例会制度,推动教学团队的运行;课程组负责人带领课程组成员具体落实总体组确定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及制定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团队在开展教学、编写教材、拟定毕业设计题目、申报教改项目等方面密切合作,使团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实体,保证了团队运行的有效性。5图1团队组织架构3、科研教学,有机结合教学团队负责的每一门课程由该领域的科研团队承担,实行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一体化的课程教学管理。目前,团队成员承担的在研项目来自科技部(973、863、国家科技支撑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通部、铁道部、各省市及企业等,经费总金额在4000万元以上。科研项目为师资队伍和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团队成员通过授课,将这些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凝练的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收集的基础数据、采取的研究思路和步骤、获得的研究成果及时反映到课堂教学中去,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依托科研项目,为学生设立专题,学生可以利用科研实验室的资源,开展自主学习,个性化发展,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学团队负责人杨浩教授《交通运输设备》课程组负责人宋瑞教授《交通规划》课程组负责人邵春福教授《交通港站与枢纽》课程组负责人张超教授《运输组织学》课程组负责人杨浩教授《运输商务》课程组负责人郎茂祥教授《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组负责人秦四平副教授《交通安全工程》课程组负责人肖贵平教授课程组成员。。。。。。课程组成员。。。。。。课程组成员。。。。。。课程组成员。。。。。。课程组成员。。。。。。课程组成员。。。。。。课程组成员。。。。。。6训练。每年有35%的学生在科研团队中得到继续深造。4、教书育人,师德高尚团队将“教书、育人”作为团队的职责,团队成员一直将其贯穿于教学和指导学生的全过程中。团队负责人杨浩教授,是国家二级教授,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负责人,1990年获铁道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199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9获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人才奖,2001年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奖,2005年获茅以升铁道科技奖。是铁道部运输组织与安全领域的资深专家,公安部和建设部“城市交通畅通工程”专家组成员,在铁路运输和城市交通领域均具有很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杨浩教授从上世纪90年代担任铁路运输教学团队负责人,到本世纪初带领铁路运输团队成员并吸收其他运输方式的教师一起建设交通运输类专业平台系列课程,组建交通运输类专业平台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是一位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的团队负责人。同时,具体负责运输组织学课程的建设,并一直在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授课,主讲运输组织学、铁路运输组织、高速铁路运营管理等本科课程,以及学科新理论技术讲座,深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是团队成员和学生心中的教学和研究大师。团队成员邵春福教授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和北京市教学名师,肖贵平、张超、何世伟、袁振洲、聂磊、宋瑞、朱晓宁、孙晚华、郎茂祥9位教授及李海鹰、魏丽英、秦四平3位副教授为学校优秀主讲教师。目前,团队成员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7秀人才计划1人、铁道部突出贡献专家2人、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2人、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人才奖1人、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青年奖2人、茅以升铁道科技奖1人、北京交通大学毕业生评选出的“我最敬爱的老师”5人。5、通力合作,成果显著经过团队成员的努力工作,在教学上,目前7门平台系列课程中,有3门为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北京市精品课程,6门建立了网络课程,7部教材中,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国家“十五”规划教材5部、北京市精品教材6部,7部教材已经修订再次印刷。团队成员负责或参与的其他课程及教材的建设中,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北京市精品课程2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4部,北京市精品教材6部。团队成员参与国家一类特色专业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两个专业的建设,参与交通运输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参与“轨道交通复合型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的建设。2005年以来,在教学研究上,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精品课程:①《运输组织学》,2004年获批,负责人杨浩教授;②《交通规划》,2006年获批,负责人邵春福教授;③《交通安全工程》,2008年获批,负责人肖贵平教授;④《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2007年获批,负责人毛保华教授;⑤《铁路行车组织》(网络),2008年获批,负责人何世伟教授;⑥《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2009年获批,负责人袁振洲教授。北京市精品课程:8①《交通规划》,2004年获批,负责人邵春福教授;②《交通运输设备》,2004年获批,负责人宋瑞教授;③《交通安全工程》,2005年获批,负责人肖贵平教授;④《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2007年获批,负责人毛保华教授;⑤《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2009年获批,负责人袁振洲教授。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①《运输组织学》,“十五”规划教材,杨浩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②《交通运输设备》,“十五”规划教材,宋瑞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③《交通港站与枢纽》,“十五”规划教材,张超、李海鹰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④《运输商务》,“十五”规划教材,刘作义、郎茂祥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⑤《交通

1 / 5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