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级导游知识专题(重点归纳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级导游复习指导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一、中国传统文化简述(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四种形式的文化内容: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种文化形式的具体表现)(二)中国传统文化六大特色1、时间视角:历史悠久、传承连续而完整;2、空间视角:地域的多样性和民族的多元性;3、主体:儒家、道家和佛家文化的融合;4、范围和深度:内容广泛、内涵精深;5、开放性:胸怀广阔、海纳百川、兼收并蓄;6、世界地位:世界古代东方文化的代表。二、中国古代思想流派(一)简述夏以前:尧舜“禅让”公天下“三易”夏代“连山易”、殷代“归藏易”、西周“周易”“儒易”:春秋时儒家学派继承的易学;“道易”:道教产生后以太极八卦图为其标记。研究流派:“学理易”探究易理“术数易”发展占筮(shi)之术夏、商、西周“三代”产生的两个极为重要的思想体系;其一:八卦易学体系八卦(传伏羲创):乾、坤、震、艮、离、坎、兑、巽自然事物和现象:天、地、雷、山、火、水、泽、风其二:阴阳五行体系一阴一阳谓之道,平衡则顺,平衡打破则反常;五行为:金、木、水、火、土相克:金→木→土→水→火→金相生:金→水→木→火→土→金墨家:春秋时墨翟(di)创“天志”观基础上的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攻等,代表了以手工业者为主的下层百姓利益。兵家:春秋时孙武战国时孙膑孙武“孙子兵法”十三篇孙膑“孙膑兵法”法家:战国中期形成,集大成者韩非子法与国家治理的理论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学术思想流派:农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杨朱学派等(二)儒家思想流派(2000多年来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1、孔子学说(春秋末期)(1)“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仁人”是最高尚的人格;“仁政”是最理想的统治。(2)“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其功用是“整民”,“政之舆”。(3)认知观:“学而知之”,“学而时习之”;教育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修身观“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儒家流派的发展演变(1)战国孟子“仁政”把孔子这一学说发展为系统的理论,“以德行仁”“民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性善”人之初,性本善;“仁、义、礼、智”修身名言“三不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苦劳饿空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2)汉代董仲“谶(chen)纬说”今文经学与阴阳五行学说结合,天人感应;神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宋明理(心)学两宋周敦颐、程颐与程颢、张载、朱熹(理或道学)周、程、朱主张宇宙本原是天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认识论;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礼教。张主张气为宇宙本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代王阳明(心学)“心即理”、“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宋明理学融儒、释、道为一体(4)现代新儒20世纪20年代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以儒家学说为主干,吸收道家、佛家心性之学,尤其借助西方科学思想和方法所构建(三)道家思想流派:春秋创始人老子战国以庄子为代表魏晋“玄学、贵无”派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贵有”派:p22(道教与道家不同,道教借《老子》为《道德经》,把道家学术思想改变为宗教神学)1、老子思想核心存在于《老子》一书中,关键在于“道”。p19:“道”的主要内容:“道”是宇宙本源,又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发展变化运行的规律。哲学上主静、取弱、居柔,因条件改变而制动胜强而克刚,体现了正与反斗争转化的辨证思想。治理国家应“无为而治”。2、庄子思想“自恣适己”“无用之用”之道,“庄生梦蝶”“超世”、“顺世”、“游世”(四)佛教思想流派1、中原佛教的八大宗派2、净土宗和禅宗的要义净土宗:认为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可借助佛力与念佛所行之业力结合,往生净土。禅宗:主张以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主张“不立文字,直指心性,见性成佛”的“顿悟”观。3、魏晋时儒、道、佛三家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格局p22三、中国戏剧(一)中国戏剧的产生、发展起源于上古原始社会的民间舞蹈奴隶社会:祭祀性歌舞,“优孟衣冠”封建社会:汉代“百戏”盛唐:“参军戏”、“歌舞戏”、训练艺人的组织—梨园宋金:多种形式歌舞杂戏融合产生“宋杂剧”,中国戏剧基本形成。元代:戏剧史上的黄金时代,元杂剧也称“元曲”。明代:南戏发展成为传奇。清代:四大徽班进京,形成京剧。(二)京剧(p29)1、形成:清乾隆五十五年,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进京。徽班以唱徽调(以二黄调为主腔调)为主。清嘉庆道光年间,以唱西皮腔为主的湖北汉调艺人进京,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出,出现徽汉合流。道光十四年前后,皮黄腔即京剧形成。2、虚拟性的程式化特点(p30)规律性;规范性3、流派、名家(p32)咸丰同治年间:“老三鼎甲”: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光绪年间:“后三鼎甲”: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等民国初年:“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海派:王鸿寿、盖叫天、周信芳等4、京剧的角色、脸谱等(p31)(1)角色:生——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旦——表演女性人物的行当净——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男性人物(花脸)丑——在鼻梁上抹以小块白粉,扮演人物种类繁多(2)脸谱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主要用于净角,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的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为剧情服务。(3)“四功五法”四功——唱(唱功)、念(道白)、做(表演)、打(武打)五法——手(手势)、眼(眼神)、身(身段)、步(台步)、法(上述四种技艺的规格和方法)(4)四大名旦梅兰芳嗓音圆润,唱腔流畅大方,扮相典雅,世称“梅派”代表作《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程砚秋唱腔幽咽婉转、回肠荡气,世称“程派”。代表作《锁麟囊》、《荒山泪》荀慧生扮相俏丽娇媚,做派活泼洒脱,世称“荀派”。代表作《红娘》、《杜十娘》尚小云嗓音宽亮,行腔刚健峭拔,吐字七夕爽利,世称“尚派”。代表作《梁红玉》《昭君出塞》(四)话剧舶来的西方戏剧品种,“五四”之后,欧阳予倩等人将西方现代戏剧经验引入国内,为中国话剧奠定基础。田汉: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获虎之夜》、《名优之死》曹禺:中国现代杰出戏剧家,《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四、中国书法(一)汉字书体及其演变(P42)1、汉字的起源:图画与契刻2、古文字和今文字的涵盖范围:(二)中国书法的特色p44(三)中国书法流派、代表人物及书法作品(p47-50)五、中国绘画(一)中国绘画的特点1、中国绘画的艺术形式:一般以卷轴式展现,现存卷轴画多为魏晋南北朝以后的作品。(P59)(二)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和基本技法(1)艺术特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书画同源,绘画同书法、篆刻、诗文相互影响,使诗、书、画、印相彰相益。(2)基本技法1、运用线条点簇和墨色的变化等描绘对象,抒发情怀2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构图方法3、高度概括,突出主题的表现手法4、不断吸收外来艺术的精华,经过汲取、净化丰富自己。5、中国绘画与诗、书、印的有机结合。(三)中国绘画的主要流派(p70)(四)怎样欣赏中国画(P74)1、如何评价中国绘画评价绘画的基本功(造型、用墨、构图、技法)评价绘画的画面语言(选题、气韵、意境、格调)评价画家的档次(人品、学识、才情、思想)2、如何欣赏中国绘画气韵(超越神貌的神气、韵味)意境(意趣、境界)笔墨(与情感结合,线条凭借其活力,赋形象以生命)画法(正规画法形神兼备;写意画法不求形似,以无法为法;商品画法无雅可言)诗、书、画、印(画中题诗,诗意如画,画境如诗,抒发心境;以书入画,产生神采;画上盖印,画印同辉;)留虚(计白当黑,是绘画语言)3.中国古代绘画的名品杰作(P77)(五)中西绘画的比较p78西画产生于公元15世纪前后,又分为古典油画、近代油画和现代油画三个阶段。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其绘画题材各有侧重:古典油画题材多为宗教、神话故事,或者现实生活。1、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2、写意与写3、“点线结构”与“块面结合”4、墨分五色与色彩世界5、西方重视光影与透视6、构图:留空与全部着色7、中国讲究诗、书、画、印结合;西方仅签名、留日期8、中国画形式多样,西式画多镜框、形式较少;题材也不同9、中国注重笔墨功夫专题二、宗教文化一、中国宗教文化概况简述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当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现象:人类社会所特有。历史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消亡。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导游人员来讲,在学习宗教文化有关内容时,一定要正确认识宗教的性质、功用,产生、存在、消亡的原因、条件,尤其重要的是,要借助于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和理性,正确对待宗教,克服、消除宗教心理,超越宗教偏见和宗教价值体系的束缚,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宗教政策,熟悉和了解、尊重国外游客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在导游工作中争取当一名优秀的“文化使者”。二、中国的佛教1、佛教在中国传播简况2、佛教基本教义3、佛教宗派(宗派佛教的出现标志着佛教已经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4、佛教经典与制度5、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汉地佛教经克什米尔,越葱岭,沿天山山脉南北两路到达阳关和玉门关而传入我国的,故又称“北传佛教”。2、藏传佛教从古印度和中国内地传入中国的西藏地区,与西藏地区的本教融合,而形成的具有西藏地方色彩的佛教,俗称喇嘛教。3、上座部佛教由印度恒河一带传入斯里兰卡,再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地,进而传入我国云南地区,史称“南传佛教”。1、四圣谛(1)苦谛:众生经常被看到或者没有看到的一切事物或现象所患累,所逼恼,是谓“苦”。(2)集谛:解释形成所有痛苦和烦恼的原因。(3)灭谛:灭尽了贪、嗔、痴等烦恼的理想境界。(4)道谛:即解脱痛苦的方法。2、十二因缘亦称十二缘起支,它们互相为因果,一个因造成一个果生起,此果又为后果之因,生生不断。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3、三法印“诸行无常”:即事物不是永恒不变,永远存在的.“诸法无我”:即事物本身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存在.“涅槃寂静”:即达到最安乐的境界.宁玛派:又称“红教”.宁玛意为“古旧”,该派以传承弘扬旧密宗为主,称为旧派,故名宁玛瓦。萨迦派:又称“花教”.因地处西藏萨迦而得名。噶举派:又称“白教”.噶举意为“教传”,师徒相承,口语传授。格鲁派:又称“黄教”.格鲁意为“善规者”,以严守佛教戒律而著称。摆坝派:主张在山野修行,静心忏悔、戒荤、不求他人施舍。摆孙派:主张僧侣不必戒荤,不必在山中修行,可以接受他人施舍。1、大藏经(三藏经):是汇集佛教一切经典成为一部全书的总称,由经、律、论三部分组成。2、佛门制度:(一)、佛教学术对汉语语言学的影响(1)表现在词汇学方面a.一些中国固有的词语,用来表达佛教义理,如:心、空、真、关、定b.为译佛典而创造的词,如:四谛、五蕴、缘起、法界、真如。c.根据佛教观念创新的词,如:万劫难复、狂禅、回光返照。(2)佛典输入了许多新句法并发展了汉语固有的一些修饰形式。如颠倒词序、颠倒语序、排比句法等。(3)语音学方面切韵的发明,四声的发明(二)、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1)诗歌方面:盛唐后禅宗发达,文人多兼容儒释,在诗文中平添一份脱俗逸趣。(2)小说方面:佛教为古代志怪小说和神魔小说或直接提供了故事来源,或启发了作者的艺术构思。(3)说唱文学方面:僧徒传教使用读、唱结合,导致通俗文学中说唱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三)、佛教对中国其它艺术的影响(1)建筑:寺院采取宫殿式建筑,其间有宗教性的装饰点缀。(2)雕塑:佛像塑造逐渐与中国传统的圆雕艺术融为一体。(3)绘画:中国传统的线与墨与外来的面与色不断交流,不断出新,改变了中国绘画的面貌。(4)音乐:佛曲与民间乐曲、宫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