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领导小组讨论实施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无领导小组讨论实施方案人员准备:考官3~5名,被评者5~7人为一组(随机抽签产生)场地准备:北一308,309,310。具体操作流程起始阶段轮流发言阶段交叉讨论阶段结束被评者熟悉规则,准备发言提纲。评价者熟悉评价规则,统一评分标准。被评者每人发言一次,阐述自己观点评价者观察记录被评者的言行,重点是一些有特征的表现。被评者交叉讨论,同意观点,选出代表,总结发言全组统一观点。评价者观察记录被评者言行被评者讨论心得体会和收获评价者测评打分,撰写评语。宣读考题:假如你是某面包公司的业务员,现在公司派你去偏远地区销毁一卡车的过期面包(不会致命的,无损于身体健康)。在进行的途中,刚好遇到一群饥饿的难民堵住了去路,因为他们坚信你坐的卡车里有食物。这是报道难民动向的记者也赶了过来,对于难民来说,他们肯定要解决饥饿问题;对于记者来说,他是要报道事实的;对于你业务员来说,你是要销毁面包的。现在要求你既解决难民的饥饿问题,让他们吃这些过期面包(不会致命的,无损于身体健康),以便于销毁这些面包,又不要让记者报道过期面包的这一事实。请问你将如何处理?1.请考生认真读题并准备发言提纲,时间5分钟;2.每位考生按照抽签顺序依次发言表明自己的观点并陈述理由,时间2分钟;3.自由讨论发言,考生进入自由讨论阶段,必须达成一致意见,时间20分钟;4.小组推举一位代表,进行总结陈词,时间10分钟。说明:1.面包不会致命2.不能贿赂记者3.不能损害公司形象问题界定:通过以上的利益分析我们发现问题主要发生在业务员与记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因为记者是刚刚赶来的,所以他还不知道车上的面包是否过期,而一旦难民吃了面包,那么他就知道事实了。难民一定是要吃的、记者一定是要报道的,业务员面包是一定要销毁的。业务员要么不给、要么给。案例中由于对“一群难民”的概念还是模糊不清,到底是100呢还是1000个难民呢,到底能不能保证一群难民全部消费掉这辆卡车上的食品呢?这些都不清楚,因此给的话,对公司形象将大大不利。不给的话,时间持续下去,难民势必会哄抢食品,这就造成了一起突发事件。所以最终我们将问题界定为一起危机事件的处理。评价要素表评价要素行为观察要点权重系数评价分数(满分10分)沟通能力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态度诚恳,目光亲和,有亲和力语言生动简练,有深度善于倾听意见,有耐心,目光专注,神情专一,态度谦和15%优9~10良7~8中5~6差0~4分析能力能综合信息,透过现象抓本质解决问题思路清晰,角度新颖分辨发言者的问题关键及要表达的中心要点对小组不同成员的方案有清晰的自我判断与见解20%应变能力遇到到紧急问题时的抗压力与思辨能力多角度思考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法的能力在小组出现争吵局面时,能稳定小组成员的情绪15%团队合作精神能迅速融入小组讨论中能从小组利益出发和思考问题有独立的观点,但必要时善于妥协,善于换位思考,能从他人的立场、背景思考和分析问题愿意并能适时地准确地为他人提供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倾听他人意见20%情绪稳定性在处理争执是有良好的自制力,不意气用事在讨论中表现出一贯的语言风格10%倾听能力快速抓住他人说话的要点积极关注讨论中每个人的发言能够赞同他人的合理意见10%人际影响力观点得到小组成员的认同小组成员愿意按其意见行动善于把他人的意见引向一致积极发言,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强调自己观点是,思维缜密,具有说服力。考评者分数排序(从高分到低分)4、解决方案:通过对以上的问题界定,我们讨论出以下的解决方案:1)业务员不能主动给难民过期食品,而应僵持下去,让他们自动哄抢食品。在难民哄抢食品并开始吃的时候,业务员应大声疾呼,果断“伪叫”,假装阻止难民哄抢过期面包,同时大喊记者过来一起制止,这样可以向记者表明,业务员的本意即他根本就没有打算让难民吃过期的面包。2)业务员应及时打电话回总部,叫总部运来一车新鲜的面包,以解决难民的饥饿问题。并向总部解释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难民由于饥饿难忍会“消费掉”一些过期面包。3)待总部新面包送来之际,应及时和记者沟通,做好企业公关。比如记者对此次事件的报道,会采访业务员,业务员就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大打企业公关牌,比如为记者拟好明天报道的题目“过期食品遭哄抢,可口可乐显真情”,等等。其实这些都是把这一危机事件当作公关危机来处理。5、方案评估本方案即解决了记者的报道问题,又消耗了一定的过期面包,同时还借助这一事件,大大宣传了企业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社会责任,其付出的代价仅仅是一卡车新面包而已,就算是几百万的广告都很难达到的这样的公共效应。结果处理阶段:所有考官结合被试者在活动过程中表现进行沟通,对应试着综合评价,进行排序。至少要有2个评价者,以相互检查评价结果;评价者应对照计分表所列条目仔细观察应试者的各项表现;评价者一定要克服对受测者的第一印象,不能带有民族、种族、性别、年龄、资历等方面的成见;评价者对受测者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公正,以事实为依据。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