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时政术语提炼】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2.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4.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5.必须坚持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平衡和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5.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6.加快建立绿色生产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体系。依靠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意识。必须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7.推进全民共治。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企业主动承担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公众自觉践行绿色生活。(调动农民主体和市场主体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的大格局。)8.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落实减排承诺,为全球环境治理作出贡献。9.绿色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10.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持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绿色发展经济体系。11.学习塞罕坝精神,弘扬艰苦创业,久久为功的优良作风;听从党的召唤,艰苦奋斗、甘于奉献。12.全面补齐生态文明短板,应坚持两手抓,一方面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要改革生态文明体制,而且应该说后一手应该要更“硬”一些。(二)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护航生态环境保护【重大背景简释】材料一“生态文明”入宪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切实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方法推进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入宪是党内法规和国家立法全面衔接和协调的要求。生态文明入宪标志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发展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健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材料二环保税开征一周年为绿色发展提供新动力不仅适应了税费征收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需要,更有助于中国社会形成鲜明的绿色发展导向,激发广大企业主动转型升级,从而助推中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材料三首部《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迫切要求,对“美丽中国”建设意义重大,是保障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民生工程。土壤污染防治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原则,国家支持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等污染防治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鼓励土壤污染防治产业发展,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促进土壤污染防治科学技术进步。材料四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全面启动重点盯住督察整改不力,甚至“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等生态环保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重点检查列入督察整改方案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查处、整治情况;重点督办人民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立行立改情况;重点督察地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肃责任追究情况。【时政术语提炼】1.开征环境保护税,目的是要发挥税收调节作用,使经济步入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轨道。2.鼓励和倒逼企业改进设备工艺、提高环保投入,进而推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同增长,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3.环境保护税代替排污费都将使环境保护机制更加规范有效,力促中国经济优化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4.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5.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热点题目回顾】1.(乌鲁木齐市2019届高三适应性训练)从2018年10月16日开始,中央环境督察组将陆续向相关省(区)反馈“回头看”和专项督察意见,并同步移交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案卷。督察组在督察过程中:一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第一轮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紧盯整改不力问题,严厉查处一批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装整改等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督察组受理的3.7万余件群众生态环境问题举报已基本办结,罚款达7.1亿元,行政和刑事拘留610人。三是坚持边督察边公开。进驻期间累计公开53个典型案例,不仅指出存在的问题,而且分析背后原因和责任,有效传导了压力,发挥了震慑效果。四是坚持严格规范。新制订“回头看”督察进驻工作规范,督察组临时党支部工作规范等,实现规范化、模块化督察。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环保督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12分)答案①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工作效率和水平,在求真务实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③坚持边督察边公开,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有利于强化政府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和责任,助力美丽中国建设。④坚持严格规范,依法问责,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提高政府在生态治理中的公信力和权威。(每点3分)2.(河北名校联盟诊断考试)2018年9月26日,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2003年,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倡导和主持下,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浙江在全省启动“千万工程”。15年来,“千万工程”注重把环境整治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高污染的小作坊通过转型升级,搬迁到工业园区。许多农村开辟了绿色农产品经营、手工艺品等绿色产业、并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销售。同时注重培育农家乐休闲旅游点,把农村的生态环境转化成旅游资源。2003年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431元,2017年浙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56元,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经济生活》中“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知识,分析浙江省的“千万工程”是如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的。(10分)答案:①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2分)②浙江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环境改善为重点,注重把环境整治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高污染的小作坊通过转型升级,农村开辟了绿色农产品经营、手工艺品等绿色产业,同时把农村的生态环境转化成旅游资源。(4分)③坚持绿色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4分)2(2)运用《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析浙江省委为什么能领导“千万工程”取得成功。(10分)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使浙江“千万工程”取得成功。(3分)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浙江“千万工程”的建设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到了科学执政。(3分)③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党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浙江省的“千万工程”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4分)3.(2019年武汉二调)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我国要积极形成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沙患变成沙利,风沙变成风景,黄沙变成黄金”。库布其治沙,探索出一条“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四轮驱动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鄂尔多斯市大胆改革,先行先试,率先实行“五荒到户、谁造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政策,激发了社会各界巨大的治沙动力。在亿利集团等龙头企业带动下,已有80多家企业推动沙漠产业蓬勃发展,促进治沙技术推陈出新,开发了微创气流法植树、甘草平移、飞播造林术等343项治沙科技创新成果,推动防沙治沙澎湃发展。沙漠生态产业链,让当地农牧民拥有了“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小老板、民工联队长、产业工人、生态工人、新式农牧民”7种新身份,农牧民成为库布其治沙事业最广泛的参与者、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最大的受益者。几十年来,库布其治沙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提供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超过10万人。201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库布其作为中国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被写入190多个国家代表共同起草的联合国宣言,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典范。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库布其治沙模式给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14分)答案:(1)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4分)(3)启示:①贯彻创新、绿色、共享新发展理念,坚持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走生态与经济并重的中国特色生态建设之路。②突出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锐意改革、科学调控,凝聚社会各界动力,共同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③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和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走产业化经营道路,开发新技术,延伸产业链。④大力彰显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让广大人民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践行绿色消费。⑤坚持开放共享,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向世界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每点2分,共10分)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着眼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遵循,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一起动手,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2)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法知识谈谈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3分)答案①要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要联合旅游、建设、林业、文物以及国土资源、水利、农业等部门,争取计划、财政等综合部门的支持,共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②要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既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前途充满信心,又要善于走曲折之路。③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其他国家应对类似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挑战提供了经验借鉴,又要应根据各自国情选择最佳的实施路径。(每条3分,共9分)【原创新题演练】1.2018年是颁布“限塑令”第十年。快递与外卖业的崛起,大量的塑料包装让“限塑令”遭遇尴尬。有网友建议:通过降低已有相关产品(如布袋、纸质包装、可降解材料等)的价格,实现“白色污染”与时俱进的治理。下列供求曲线图示能正确反映该网友观点的是(注:P为价格,Q为数量,d1为可降解材料类包装的曲线,d2为塑料类包装的曲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推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