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中外历史纲要》试教问题与解决作者:徐金卫来源:《中学历史教学》2019年第09期2019年4月衢州市高中历史教师进行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的培训,我给培训的老师们上一节课,先行试水,有一些感受,与同行交流,冀抛砖引玉。第一,矛盾突出:每节课超多的教学内容与短暂的教学时间新教材每节课的内容都很多,高度概述,所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就像高密度的压缩饼干,想要在一节课40分钟(或45分钟)的时间内,让学生能够消化吸收这么多的内容,难度很大。本节课的知识特点:一是时空知识多。時间跨度大,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一直讲到西周王朝,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群阶段)、新石器时代(母系和父系氏族阶段)、三皇五帝时期、夏朝、商朝和龙源期刊网西周。有很多知识需要落实到地图中,原始社会各阶段,主要的原始人遗址必须熟记在地图上,夏商周的疆域和影响范围以及西周的主要封国都要落实到地图上。其它的像商、周首都、犬戎等民族分布等知识都需要落实到图中。二是概念多。时间概念就有:公历的时间距今××年、公元前××年;考古学上的时间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社会学上的时间原始人群、氏族公社(母系、父系)。朝代时间夏、商和西周等。这节课必须搞清楚的上位概念:什么是文明(文明的起源)?什么是人(人的产生)?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殷墟等。历史知识类概念:商汤灭夏、周武王灭商、国人暴动等历史事件;三皇五帝、商汤、周武王、周厉王等人物;禅让制、世袭制、内外服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等制度;甲骨文、金文(铭文)等等。三是材料多。提供了很多考古文物的图片材料、地图及古籍的文字材料,考古文物的图片及地图有9幅,文字材料11段,有的对正文的结论性叙述提供证据,有的对正文的知识起拓展和解释作用。这么多大容量的知识原来至少需要三四节课的时间,现在缩减为一节课,在40分钟(或45分钟)内学完,解决矛盾的新路在哪里?第二,矛盾解决:敢问路在何方?1、构建教学框架,找准核心素养培养落脚点这节课主要讲两个问题: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的早期国家。进一步展开,呈现其内在的内容和逻辑脉络: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什么是文明?2、什么是“人”?3、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了“人”?4、他们达到了怎样的水平状态?与文明起源有什么关系?二、中华文明的早期国家1、不太确定的时期和国家:三皇五帝时期、夏朝2、可以实证的时期和国家:商朝、西周龙源期刊网、早期国家达到了怎样的水平?有哪些特征?这一提纲对教科书知识进行了重新整合,是课堂教学的知识框架,也是笔者对教科书知识逻辑化处理后的个人认识,条理清晰,易于把握。那么,这一教学框架所涉及的知识可以培养哪些核心素养呢?就第一个问题(中华文明的起源)看,其下面的第3个问题: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了人?落实时间和地图空间的位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第4个问题:他们达到了怎样的水平?这一问题所包含的知识最能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因为教科书的结论都是根据考古出土的文物材料推导出来的,出土文物就是第一手史料,从史料到结论,就是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过程。因此,在这部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就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就第二个问题看,其下面的第1个和第2个问题更是培养史料实证的好素材。原始社会各阶段的代表性人类所达到的水平与文明起源有什么关系?早期国家有哪些特征?这是根据原始社会和早期国家历史发展的史实做相关的分析、解读和概括,是典型的历史解释。2、根据课标与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对知识进行合理取舍知识该如何取舍呢?这就需要根据课标与核心素养的培养来确定。本节课课标的要求是:“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1]。本人以为,“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是初步迈入文明的表现,所以课标的第一点要求可改为“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类似的道理,早期国家特征可以从私有制和阶级等角度概括归纳,因此,课标第二点可改为“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下面以中华文明的起源为例,具体分析知识的取舍: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教材的正文就讲到8个,加上地图和非正文提到的,起码有几十个,这么多没必要个个都讲,也讲不完,因为这类知识的学习,其思路是一样的:都是根据出土文物材料,得出相应的结论,最后分析与文明起源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对这些遗址知识的了解情况,选择一个自己最熟悉的,通过提供出土文物材料,让学生去推导结论,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其它的就没必要再讲了,我就列了一个表格让学生填上(见下表),这样虽然未讲,但学生有个大概的了解,为阐明与文明起源的关系提供基础,又节省了教学时间。龙源期刊网教科书根据出土文物推导出的结论比较简单,比如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很多水稻颗粒,得出当时河姆渡人能种水稻,这些推理没什么难度,激发不了学生兴趣。我就选择了北京人遗址出土文物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分析:材料一:出土了6具头骨和许多肢骨及牙齿,总共代表大约40个个体的直立人。54种大型哺乳动物中,有包括2000个个体的鬣狗、在50—100个个体之间的狼、貉和狐狸以及少量虎和猎豹的牙齿和骨骼。食草动物中最多的是肿骨鹿和葛氏斑鹿,分别有2000和1000个个体。野猪也有200头左右[2]。(1)同学们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2)这一现象该怎么解释?材料二:发现了大量鬣狗粪便的化石。贾兰坡就曾注意到,在产鬣狗粪化石的层位,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很少。而出土人类遗骸和大量石制品的石英II层,食肉类化石极少[3]。(3)同学们怎么解释这一情况?(参考看法:古人类是和鬣狗这类穴居食肉类分享着这个洞穴,而且鬣狗更像是这个洞穴的主要栖居者。)材料三:洞穴中虽然发现了大量的石器,它们没有一件被认为足以或适于杀死大型有蹄类哺乳动物。而他们根据骨骼上留有的石器切痕往往覆盖在食肉类的咬痕之上[4]。(4)这一现象又该怎么解释?(参考看法:古人类采取的一种尸食或腐食的觅食策略。)通过上述教学,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不是高不可攀,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之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原始社会知识学完之后,做了如下小结:从人自身的进步看:从旧石器时代的元谋人、北京人等猿人到新石器时代的现代智人,使中华文明有了创造者。从社会经济的进步看:农业、手工业的产生及生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有了初步的物质文明。从社会政治的演化看:随生产及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组织及成员也在发生变化,从原始人群到母系氏族公社,再到父系氏族公社,使社会组织程度逐步提高,社会成员产生贫富分龙源期刊网化,有了私有制和阶级的分化。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有了初步的政治文明。从社会精神看:祭坛、墓葬和神庙表明现代智人有了思想和宗教信仰。精美的陶器、玉器等物品表明我们的祖先有了审美的艺术。这些表明我们的祖先有了一定的精神文明。以上表明,中华先人已到达了较高的水平状态,初步迈入文明的门槛。之所以做这样的小结,是为了说明所学知识与文明起源的关系,这是课标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需要,也能让这部分知识变得更有条理。综上所述,凡有利于实现课标要求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知识必须保留,但如出现多个多个这样的同類知识,我们只需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知识,这样可以不用面面俱到,节省教学时间。第三,教考协调:许多教学内容略学或不学能适应考试吗?前面的教学做法虽然有利于课标任务的完成,也能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但很多知识不学或简略带过,能适应目前的考试吗?这是教师最大的顾虑。笔者所在的浙江省,每年选考(高考)照搬教科书答案的试题,其所占的分数每年都在40%左右,适应这样的考试,教师最放心、最踏实的做法是仔细梳理教科书的知识,面面俱到,尽可能不要遗漏,学生课后不断地背书。但这样的教学肯定无法完成新教材的教学内容,除非加课补课。所以新教材的使用碰到了这样的两难困境:要适应考试,就完不成教学任务;要以新课程理念完成教学,就适应不了现在的考试。最终学校、师生一定会选择适应考试的教学做法,因为升学率是学校和师生的生命线。改革历史考试,使其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引领新课程的教学,让以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的师生容易取得好成绩,这是让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的不二选择。这次新课改在考试评价上同步进行,这让人充满期待,但毕竟才开始,具体做得怎么样,能不能做到教考协调?在期待的同时也充满担忧。适应新课改、推进新课改的高考题应该是怎样的呢?对此可能会有很多见仁见智的看法,至少应做到这两点:第一,试题以素养立意,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家国情怀),摒弃只考查知识记忆的试题。“考试永远是考查某种迁移能力,考试最终是解释受试的学科素质、学科素养、能力结构和知识运用的水平,是一种多维度的评价,而非单向的知识评价”[5]。第二,考试题的答案在教科书中找不到,必须经考生的思考、分析、推理、判断等才能得出。试题一般不直接考查教科书的知识,就像数学考题,根本不会考教科书中的例题;语文的阅读理解题,文章根本不会来自教科书。“即使是全部考查教材内容,也不会完全按教材的逻辑照搬到试卷上面,也需要一个转换思路的过程”[6]。只有这样,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教师才敢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教材知识大胆取舍,积极引进教科书之外的优质教学资源。龙源期刊网高考在这方面已有很大进步,但很不平衡,对于有自主命题而试题又比较落后的省份来说,考教协调的问题尤其突出。【注释】[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3页[2][3][4]陈淳:《北京猿人新传——读〈龙骨山—冰河时代的直立人传奇〉》,《江汉考古》2010年第2期。[5][6]徐奉先、刘芃:《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历史教学》201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