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考试大作业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一、大作业题目(内容):(一)名词解释(20分)1、《创业史》答:《创业史》是中国十七年文学中农村题材的代表作,被誉为经典性的史诗之作,具有思想的深刻性和矛盾冲突的尖锐性。2、伤痕文学答: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3、“双百”方针答:双百方针,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毛泽东提出的,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分别于1951年和1953年提出,1956年正式提出双百方针。4、山药蛋派答:山药蛋派又称“山西作家群”或“火花派”是当代文学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它由一些有意向赵树理的艺术风格学习,靠近的作家形式,它的重要成员有:马峰,西戎,束为等,多是山西省土生土长的作家或长期在山西农村生活工作的作家。作品多以山西农村生活为描写的对象。艺术上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走的是一条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这既表现在他们的审美追求上,亦表现在艺术表现的,语言朴实,清新,风趣。(二)简答题(20分)1、简述反思与改革小说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答:反思文学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茹志鹃发表于1979年2月的《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最早的代表作。“反思文学”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从一般的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比之伤痕小说,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代表作有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刘真的《黑旗》、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古华的《芙蓉镇》、谌容的《人到中年》等。改革小说:是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在文学上的反映,作家对这种深刻变革思潮迅速作出反应,代表作品有《乔厂长上任记》,《腊月.正月》等,是新时期文学崭新的品类。2、简述60年代与80年代政治抒情诗的不同艺术特点。答:这种立场与态度的第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从容,或如谢冕先生所说是“从容的审美”。第一代与第二代政治抒情诗人,如前所言,尽管彼此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醒目的共同之处,比如几乎超乎于其他任何诗体的诗歌写作的激情。(三)论述题(60分)结合具体作家作品,说说十七年长篇小说的成就与局限?(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有理有据。)答: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既具强烈的现实性,也有较高的艺术性,作为当年曾经感动一代人的著名小说《创业史》更是如此,它反映了“农村合作化运动”开展后农村的激烈动荡和变革,塑造了以梁生宝为首的不同以往的农民形象,展现了真实的农村生活和复杂的农村社会关系,反映了在巨大社会变革中的各类农民思想和生活的变化,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建国后农民对新农村,新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当然,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简单来说,就是过多受政治的影响和束缚,有浓厚的政治宣传色彩。比如都是光明的大团圆结尾。还有就是写作方法简单粗糙,艺术形式单一,描写的农村生活不够深刻和丰富。从《创业史》来看,虽然梁生宝感动激励了很多人,但不否认,这个人物过于理想化了,也就是说梁生宝的形象超过了他所生活的社会现实,是有一定缺陷和不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