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封面模板本页面为作品封面,下载文档后可自由编辑删除!精吕文档工程程技类模版目录前言0.1方案编制的依据0.2方案编制的目的0.3方案适用的年限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1.1矿区自然地理1.2矿区地质条件1.3矿山企业概况1.4矿山开发方案概述第二章矿山环境影响评估2.1评估级别确定2.2可能引发的矿山环境问题分析2.3矿山环境影响预测评估第三章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原则、目标和任务3.1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原则3.2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目标3.3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任务第四章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总体布局4.1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分区4.2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部署4.3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技术方法第五章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5.1保护方案5.2治理工程方案5.3矿山环境监测方案第六章保护与治理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建议6.1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工程6.2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可行性论证6.3建议附图目录图号图名比例尺1460矿床矿山地形地质图1:100002460矿床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图1:100003460矿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图1:100004460矿床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图1:100005460矿床尾矿库表土区植被恢复6460矿床临时防护措施7460矿床废石场植被恢复8460矿床道路防护林前言中核北方铀业有限责任公司拟于河北省沽源县西辛营乡张麻井村建设460矿床铀钼综合回收矿冶项目,该项目为新建矿山。河北省沽源张麻井铀钼矿床(460矿床)是目前国内已探明资源较为丰富的大型铀钼共生矿,其地质储量可靠,开采条件较好。沽源张麻井铀钼矿床的开发建设,可以使该矿床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对提高我国天然铀的生产能力、核能事业的发展,以及维护我国战略地位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对该矿床赋存丰富的共生元素钼的综合利用回收,生产目前市场上有较大需求的钼酸产品,在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此,中核北方铀业有限公司在2006年对460矿床铀钼综合回收矿冶项目进行了立项。中核北方铀业有限责任公司根据河北省省长办公会议纪要第30号文件精神,着手筹建460矿床铀钼综合回收矿冶项目,设计矿石处理能力1500吨/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国土资源部《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7)新建和已投产生产矿山企业要制订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为此,2007年6月1日中核北方铀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院依据相关文件及技术要求编制460铀钼矿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工作内容包括资料搜集、野外调查、野外必要工程施工、报告编制及组织专家进行成果评审。0.1方案编制的依据本方案编制的依据和相关文件及技术要求: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国办发[2001]85号)《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意见的通知》;2、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3、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条例》(国土资源部第四号令);4、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5、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3号令);6、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7、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8、《河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河北省人大常委会第15号公告);9、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冀国土资环[2003]32号);10、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落实“河北省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冀国土资矿字[2003]302号);11、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冀国土矿字﹝2004)24号);12、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冀国土矿字﹝2004)36号);13、国土资源部《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7)14、委托任务书。0.2方案编制的目的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和矿山开发设计工程的分析,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业”的原则,进行编制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为矿山工程审批、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矿山环境保护、矿山恢复治理等工作提供技术依据。0.3方案适用的年限一期为露天开采,本方案适用露天开采阶段,年限为20年。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1.1矿区自然地理1.1.1气象本区地处高寒地带,气候受内蒙古高原气流控制,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草原气候。冬季寒冷,气候干燥;春、秋两季多风沙;夏季短暂,昼夜温差大。多年平均降水量399.7mm,降水量集中在6、7、8三个月,年最大降水量545.4mm,多年平均蒸发量1631.6mm,最高达1830mm。多年平均气温1.97℃,月平均最高气温20.2℃,月平均最低气温-22℃,年最高气温33.4。C,年最低气温-34。C,多年平均无霜期122.7天。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为封冻期,冻土深度为2.0~2.82m。常年盛行西北风,平均风速3.4~4.3m/s,最大为19m/s。1.1.2水文该区无地表河流分布,大气降水从北部汇集南部,形成小水淖,沼泽地。拟建工程区西部的“七一”水库,距本区约9km,坝基以上汇水面积145.5km2,坝高8.5m,设计库容900万m3;东部的“五甲地”水库距本约7km,坝基以上汇水面积204km2,坝高6.5m,设计库容700万m3,目前该水库已经废弃。这2座水库是地表水的主要排泄区。但由于近年来降雨量偏少,水库内蓄水有限,接近干涸。矿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地下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1.2矿区地质条件1.2.1地形地貌该区地貌为内蒙古高原南部边缘地带,属低山丘陵地貌单元,区内总地势:北部高南部低,坡度1°~12°,地面标高1500~1700m,相对高差100~200m,地势比较平坦,偶见冲沟,切割深度一般在1~3m。1.2.2矿区地质条件460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中段、沽源上迭式断陷盆地北部。该地区地壳处于由薄增厚,上地幔由隆起向坳陷急剧转折,即莫霍面的变异部位。太古代晚期的红旗营子群变质岩系组成了沽源盆地的主要基底地层。中生代裂陷——中基性火山岩两大构造层组成了沽源火山盆地盖层。区内断裂构造发育,按其展布方向可分为NE、NW、近EW三组,按其性质又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三种类型。除F45断裂规模较大、活动时间长、控岩、控矿作用明显之外,其余断裂规模较小,地表形迹不明显。1.2.2.1沉积岩据野外实地调查及查阅区域地质调查资料,评估范围内出露的地层自老至新有:张家口组二段、张家口组三段及第四系残、坡积物,其中第四系分布最广,现由老至新简述如下:1、侏罗系上统张家口组第二段(J3z2)主要分布于460矿床北部,与上覆地层呈断层接触,为喷溢相暗紫色、紫色的粗面岩。厚度大于300m,地层产状185°∠40°。顶部局部多见薄层状粗面质凝灰岩覆盖层。2、侏罗系上统张家口组第三段(J3z3)按其岩性、火山活动特征,工作区内发育第二喷发韵律的一个岩性层(J3z3-5)及第三喷发韵律的三个岩性层(J3z3-6~J3z3-8)。(1)薄层状流纹岩(J3z3-5)是本矿床矿化主岩之一,也是该层的主要岩性,石英斑晶常镶嵌长石,组成镶嵌结构,岩石裂隙中常充填水云母和铁质,似流动构造。地层产状与下伏地层一致,厚度16~141m。(2)角砾凝灰岩(J3z3-6)含大量的角砾,其成份以粗面岩为主,流纹岩次之,晶屑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基质为火山尘,多已脱玻化。该层底部有沉凝灰岩,厚度不稳定。地层产状与下伏地层基本一致,厚度10~141m。(3)角砾熔岩(J3z3-7)主要分布于东沟的两侧,上部具有巨形状角砾,直径可达1m,少量巨形状角砾具有顺层分布特征。厚度15~49m,地层产状223°∠23°。角砾与胶结物基本一致,但角砾分布不均,占30~40%,角砾常呈眼球状,其边缘主要是硅质、铁质徽脉组成。(4)块状流纹岩(J3z3-8)主要分布于西沟的西边,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由长石、石英组成。石英斑晶多呈六方双锥,斑晶含量达60%,粒径2~5mm。厚度5~99m,地层产状210°∠23°。3、第四系(Q)第四系厚度变化较大,广泛分于工作区内,残、坡积相松散沉积,厚度一般小于20m。1.2.2.2岩浆岩本区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形成了以太古界红旗营子群为基底,以中生界中酸性火山岩为盖层的双层楼式地层结构,为后期成矿提供了丰富物质来源。中生代的构造、岩浆活动作用形成了一系列火山断陷盆地(沽源断陷盆地),后期的火山活动,产生了区域性的构造洼陷,从而形成了沽源断陷盆地西北部蔡家营—双脑包北东向火山构造洼陷带。为成矿热液的生成、运移、成矿物质富集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储存空间,造就了有利的成矿地质环境。460铀钼矿床所处的次级构造单元为沽源火山断陷盆地西部的西辛营塌陷破火山口中的后张麻井隆起与F45断裂带的交汇处。矿化严格受火山管道相次流纹斑岩体、隐爆角砾岩及隆起边部流纹岩、角砾凝灰岩等控制。1.2.2.3断裂构造矿区范围内,主要发育有NEE、NW、NNE向三组断裂构造。其代表性的有F45-1、F45-2、F3、F4、F9、F10等。NEE向构造,以F45-1、F45-2为代表,是区域性控盆、控岩、控矿构造,地表以硅化角砾岩带、构造蚀变带出露,区域上沿张家口组二段粗面岩与三段酸性火山碎屑岩界面展布。NW向构造,以F3为代表,地表呈弧形展布,分布于次流纹斑岩体与张家口组三段地层的接触带,以硅化角砾岩形式出现,是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NNE向构造,以F4、F9、F10为代表,地表以压扭性蚀变带出露,深部对地层及岩体、矿体都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断裂构造的形成顺序为:NEE组→NW组→NNE组。总之,断裂构造对本矿床的定位、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对矿体连续性无破坏显示。1.2.2.4火山构造火山构造是控制本矿床形成、今后矿床扩大以及寻找新地段的主导因素。F45是控制张家口期火山活动,后期塌陷火山构造、次岩体的侵入、火山隆起的形成,乃至矿床形成和定位的主导因素。其西起张北县芮家村,经蔡家营、张麻井、大脑包、大官厂、双脑包往东延伸,平面形态呈阶梯状由西向东逐段向北错移,倾角63~74°,局部拐弯处产状变陡近于直立,整体倾向SE。F3属火山隆起构造,早期它与F45属火山通道的一部分。火山后期、次流纹斑岩沿其侵入,充填愈合,与此同时顶起上部地层,隆起初步形成。次流纹斑岩体及其顶部隐爆角砾岩。矿床主要矿体产在受F3和F45交接部位的北北西向次流纹斑岩体内部接触带中。次流纹斑岩体地表出露长度398m,平均宽度30~35m,随深度增加宽度增加至250m,倾向NE,倾角70°左右。在次流纹斑岩体顶部发育隐爆岩,其中心部位为隐爆角砾集块岩。角砾岩和集块岩成分为次流纹斑岩或霏细岩,胶结物为岩屑、砂屑和粉屑。1.2.3水文地质条件本矿区地下水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大类。1.2.3.1矿区地下水类型1、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主要分布于矿区第四系冲积洪积层中,厚度17~40m,水位埋深3~15m,平均水位标高为1494.11m,单位涌水量0.28~2.7L/s·m。该层地下水浅部为潜水。该含水层厚度较小、分布较广、透水性及富水性较差。2、基岩裂隙水以基岩裂隙潜水和构造裂隙带脉状水为主,二者赋存空间基本一致。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张家口组三段地层层面间破碎带和次流纹斑岩内外接触带内,水位埋深30~50m,平均水位标高1509.83m,主要含水段埋深于1200m标高以上,含水层厚度80.6m。钻孔抽水试验基岩裂隙水单位涌水量为0.004~0.053L/s·m,平均渗透系数为0.038m/d,富水性及透水性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