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MIS开发涉及的基本问题9.2MIS的开发方式9.3结构化生命周期法9.4原型法(PrototypingApproach)第9章MIS的开发方式与方法内容提要学完本章以后,应掌握的内容:MIS开发的基本原则MIS开发应具备的条件MIS的开发策略MIS的开发方式MIS的常用开发方法9.1MIS开发涉及的基本问题9.1.1MIS开发的基本原则9.1.2MIS开发的条件9.1.3MIS的开发策略9.1.1MIS开发的基本原则(1)完整性:MIS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整体,保证各子系统协调一致地工作,寻求整体优化。(2)相关性:各个子系统既独立又相互联系,不能不考虑其他子系统而孤立地设计某一子系统。(3)适应性:较强的环境适应性,系统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可塑性。(4)可靠性:保证系统软硬件设备的稳定性;保证数据采集的质量;数据校验功能;系统的安全措施。(5)经济性:尽可能节省开支和缩短开发周期。新系统投入运行后,尽快回收投资。9.1.2MIS开发的条件(1)领导重视,业务人员积极性高;(2)必须有建立MIS的实际需求和迫切性;(3)必须要有一定的科学管理基础;(4)有必要的投资保证,并能提供系统维护人员的编制和维护费用;(5)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应满足系统建设需要;(6)基础数据要齐全规范。9.1.3MIS的开发策略(1)接受式开发策略(2)直线式开发策略(3)迭代式开发策略(4)实验式开发策略(5)规划式开发策略(1)接受式开发策略认为用户对信息的需求的叙述是正确的、完全的和固定的,并且以此作为开发的根据。适合:小项目,高度结构化,用户需求明确和开发者有充分经验的情形。例如:对文件的转换、从已有文件或数据库中产生各种报表、以及某些简单的、单用户的系统等。(2)直线式开发策略从需求说明开始到最后开发直线的进行下去,每完成一步都要进行评审,以验证是否和需求一致。用户和开发者在系统开发之前就完全调查清楚实际问题的所有状况和需求。(3)迭代式开发策略研制过程中验证需求不论是有错还是不恰当,都可以回到需求确定过程,对需求说明进行修改,如此重复进行,直到所开发的系统满足需求为止。大型多用户系统、对用户或开发者来说是新的应用领域的情形。(4)实验式开发策略若信息需求不确定性很高,则可通过一个实际工作系统来验证需求是否得到保证。(5)规划式开发策略MIS的规模特别大,复杂程度特别高其信息需求的不确定性程度特别大,必须做好MIS的总体规划。9.2MIS的开发方式9.2.1自行开发9.2.2委托开发9.2.3合作开发9.2.4利用现成软件包开发9.2.1自行开发由用户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系统开发的各项任务。有较强专业开发分析与设计队伍和程序设计人员;系统维护使用队伍的组织和单位。如:大学、研究所、计算机公司、高科技公司等单位。适合:优点:开发费用少,容易开发出适合本单位需要的系统,方便维护和扩展,有利于培养自己的系统开发人员。缺点:容易受业务工作的限制,系统整体优化不够,开发水平较低。系统开发时间长,开发人员调动后,系统维护工作没有保障。需要大力加强领导,实行“一把手”原则。向专业开发人士或公司进行必要的技术咨询,或聘请他们作为开发顾问。注意:9.2.2委托开发由使用单位(甲方)委托通常是有丰富开发经验的机构或专业开发人员(乙方),按照用户的需求承担系统开发的任务。适合:使用单位(甲方)没有MIS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软件开发人员或开发队伍力量较弱、但资金较为充足的单位。优点:省时、省事,开发的系统技术水平较高缺点:费用高、系统维护与扩展需要开发单位的长期支持,不利于本单位的人才培养。注意:使用单位(甲方)的业务骨干要参与系统的论证工作;开发过程中需要开发单位(乙方)和使用单位(甲方)双方及时沟通,进行协调和检查。9.2.3合作开发由使用单位(甲方)和有丰富开发经验的机构或专业开发人员(乙方),共同完成开发任务。双方共享开发成果,实际上是一种半委托性质的开发工作。适合:使用单位(甲方)有一定的MIS分析、设计及软件开发人员,但开发队伍力量较弱,希望通过MIS的开发建立、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技术队伍,便于系统维护工作的单位。优点:相对于委托开发方式比较节约资金,可以培养、增强使用单位的技术力量,便于系统维护工作,系统的技术水平较高。缺点:双方在合作中沟通易出现问题,因此,需要双方及时达成共识,进行协调和检查。9.2.4利用现成软件包开发利用现成的软件包开发MIS,可购买现成的应用软件包或开发平台,如财务管理系统、小型企业MIS、供销存MIS等等。适合:对于功能单一的小系统开发颇为有效。但不太适用于规模较大、功能复杂、需求量的不确定性程度比较高的系统的开发。优点:能缩短开发时间,节省开发费用,技术水平比较高,系统可以得到较好的维护。缺点:功能比较简单,通用软件的专用性比较差,难以满足特殊要求。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力量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做软件改善和编制必要的接口软件等二次开发的工作。表9-1开发方式的比较方式特点比较自行开发委托开发合作开发利用现成软件包开发分析和设计能力的要求较高一般逐渐培养较低编程能力的要求较高不需要需要较低系统维护的要求容易较困难较容易较困难开发费用少多较少较少思考题9.1:大公司是否可使用小厂商提供的软件包9.3结构化生命周期法9.3.1系统的生命周期9.3.2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开发过程9.3.3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9.3.1系统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从提出要建立一个MIS开始,到完全建成的全过程,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即一个阶段的完成就是下一个阶段的开始,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开发生命周期(SystemDevelopmentLifeCycle,简称SDLC)。基本思想:将系统的生命周期划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阶段。9.3.2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开发过程1.系统分析阶段2.系统设计阶段3.系统实施阶段1.系统分析阶段以规划阶段提出的目标为出发点,调查企业现状,论证建立新系统的可行性;初步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成果:系统分析报告2.系统设计阶段设计系统的物理模型:代码设计、IS流程图设计、数据库设计、处理流程图设计和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成果:系统设计说明书3.系统实施阶段程序设计及调试、系统转换及系统运行与评估等环节成果:MIS,技术文档(程序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等)9.3.3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1)建立面向用户的观点。2)严格区分工作区间。3)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进行分析、设计,自底向上进行实施。4)深入调查研究,并在分析阶段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变化。5)开发过程按工程标准规范化,文档资料标准化1)开发周期长。2)繁琐,使用工具落后。3)不可能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变化。4)不直观,用户最后才能看到真实模型。优点缺点9.4原型法9.4.1原型法基本原理9.4.2原型法开发过程9.4.3原型法的优缺点9.4.4原型法与传统的生命周期法的比较9.4.1原型法基本原理原型:开发者在初步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构成、设计和开发一个系统初始模型,该模型称为原型或骨架。开发人员和用户在此基础上共同探讨、改进和完善方案,开发人员再根据方案对原型进行修改得到新的原型,再征求用户意见,如此反复,直至用户满意为止。9.4.2原型法开发过程(1)确定用户的基本需求(2)开发初始原型系统(3)对原型进行评价(4)修正和改进原型系统(循环、不断修改完善)原型法开发MIS的过程示意图图9-2原型法开发过程确定用户基本要求构造初始模型评价、使用系统原型用户满意?系统转换、系统维护与评价修改、完善系统原型YN9.4.3原型法的优缺点(1)开发周期短;(2)增加用户的满意度;(3)加强了开发过程中的用户参与程度;(4)降低系统开发中的风险;(5)降低系统开发的成本;(6)易学易用,减少对用户的培训时间;(7)可产生正确的系统需求描述。(1)对于大系统,复杂系统,不适于直接使用;(2)开发过程管理困难;(3)用户较早看到原型,错认为就是新系统,使用户缺乏耐心;(4)开发人员很容易用原型取代系统分析。优点缺点9.4.4原型法与传统的生命周期法的比较方法内容原型法生命周期法开发路径循环、迭代型严格、顺序型文档数量较少多用户参与程度高低开发过程的可见度好差对功能需求或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较好差用户的信息反馈早迟对开发环境、软件工具的要求高低对开发过程的管理和控制较困难较容易思考题:1.MIS开发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2.有哪些开发策略和开发方式?3.什么叫生命周期法?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任务是什么?4.什么叫原型法?有哪些主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