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节选一: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始终。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从商品分析开始的。商品有两种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这是由创造商品的劳动二重·陆所决定的。由于商品内在矛盾的发展,引起了交换的产生,这就产生了商品与商品舶矛盾。随着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的出现在商品交换中又发展成为商品与货币的矛盾。此后,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商品与货币的矛盾就发展成为资本与劳动的矛盾,资本剥削剩余劳动,表现在阶级关系上,形成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能否实现或全部实现是一个关键问题。如果在直接生产过程中虽然把剩余价值生产出来了,但商品卖不出去,剩余价值就不能实现;或者,即使把商品卖出去,但价格低于其价值,只能收回成本或只取得极少量的剩余价值。所以,剩余价值的实现,对于资本家来说具有着切身的利害关系。所谓实现问题也就是,既要在市场上把生产出来的商品卖出去,又能买到所需要的商品——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即实现商品的价值,又实现其使用价值;从再生产过程看,也就是既在价值形式上得到补偿,又要在物质形式上得到补偿。如果只是价值相当,但无物质补偿,价值补偿也不能实现,这就是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使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之间的交换,以及这两大部类内部交换的产品,不仅在价值上,而且在物质上,有一定的比例平衡。这种比例平衡,是客观存在着的,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市场经济中所产生的客观经济规律。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种客观的比例要求,只有通过平衡的不断破坏来实现。因此,研究比例平衡关系,是一个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的问题,也是一个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问题。可见,不论是对资本主义经济,还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都必须注意运用矛盾分析法。以上节选出自:徐志明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09,第281页节选二:矛盾分析法是运用对立统一原理分析各种事物的方法。矛盾分析法要求在考察事物和分析问题时,注意其本身所固有的内部矛盾。对事物种种矛盾类型、矛盾特性、矛盾形式、矛盾因素,矛盾过程、矛盾后果作出科学的分析。运用矛盾分析法,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看到优点,也要看到缺点。坚持两点论,不搞一刀切。在具体分析事物内部矛盾时,还要注意找出该事物内部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无论解决什么问题,都应该以这个主要矛盾作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要善于发现并抓住主要矛盾。当然,也不能忽视非主要矛盾。科学研究实质上就是研究事物内部矛盾。离开了对客观事物矛盾的研究就没有真正的科学研究。任何调查研究,都是对某一特定领域的各个矛盾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掌握矛盾的特殊性。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不研究各个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和发展的特殊原因,就无从正确处理和解决矛盾.在调查中,必须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掌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对具体事物作具体的分析。在矛盾特殊性问题中,必须特别注意研究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在任何过程中,如果有许多矛盾同时存在,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矛盾,起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它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当然,矛盾的地位是可能起变化的,在一种条件下的主要矛盾,在另一种条件下可能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而原来次要的矛盾可能转化为主要矛盾。但是,在一个问题的某个发展阶段,只有一个主要矛盾起着领导作用。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调查研究要注意抓主要矛盾,决不是说可以忽视次要矛盾。事物的各种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次要矛盾也会对主要矛盾发生影响。所以,在重视主要矛盾的同时,也要研究次要矛盾,注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主要矛盾的理论和方法,只是告诉我们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主导的地位,是决定事物性质的东西,但我们切不可以此否定次要矛盾的作用,导致片面性。在运用矛盾分析法时,要注意阶级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分析,即阶级分析法和经济分析法。阶级分析法,是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原理,调查社会各阶级的政治,经济状况,了解各阶级的历史盛衰荣辱的情况,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用以分析和把握各种社会矛盾的方法。在有阶级的社会,它要求人们在实际调查中,不仅要调查各行各业的相互关系,还要调查各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考察阶级力量,阶级意识对人们社会生活的作用和影响。阶级分析法是阶级社会中分析问题的重要方法,离开了阶级分析,就不可能对社会问题作出科学的结论。阶级分析方法,对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曾起过重大的作用。毛泽东同志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运用阶级分析法的典型.目前,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剥削阶级已经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社会现象中的骱级因素还是存在的,国内外资产阶级的影响还存在,封建主义的思想残余也是存在的。在调查研究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分析那些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是完全必要的。只是不要滥用罢了。这里要注意反对两种倾向,一是把阶级分析方法普遍化,过分强调阶级因素而忽视其它因素,二是否认阶级分析方法,对本来客观存在的阶级因素视而不见。在调查研究中,要坚持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又要防止滥用阶级分析法,把阶级分析法绝对化,简单化。经济分析方法,就是对社会现象的经济因素和经济关系进行分析,探求事物现象背后的物质利益,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则。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因素是经常起决定作用的。当然,分析具体问题时,还要注意具体环境,具体条件,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不要绝对化。以上节选出自:高凤歧,陆军恒编著,调查研究理论与艺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12,第153页节选三:一、矛盾分析法的概念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所谓矛盾分析法,就是运用矛盾观点而形成的矛盾分析方法,它是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人民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理所当然,它也是科学决策的根本方法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这一方法,对坚持辨证法全面性原则,加强工作的创造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水平,防止和克服主观片性,减少或避免决策的非科学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矛盾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本性及其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一切现实的事物都作为系统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存在,而系统和过程都充满着矛盾,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的基本属性有同一性和斗争性。所谓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结、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贯通的性质。所谓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分离、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否定的倾向。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使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对立面的斗争是实现转化的决定力量。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决定切事物的存在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唯物辩证法在充分背定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的前提下,同时承认外部矛盾(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内因是根本原因,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部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性基本趋势和方向。外部条件可以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局部地改变事物发展的面貌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共性绝对性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是个性、相对性。就是指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带特殊性。研究矛盾问题,作重大决策时,最重要的是正确地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也就是事物矛盾问题精髓的原理。这一原理有如下三层含义: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个性之中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矛盾的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而没有包括个别的全部内容和特点。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一定时间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定场合、另一定时间则变为特殊性,反之亦然。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是我们作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四、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主要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矛盾方面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矛盾,就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出于此要和服从低位的矛盾,则叫做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由于主要矛盾起着领导和决定的作用,规定或影响者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所以解决矛盾同时,就要着重解决主要矛盾;另一方面,次要矛盾的存在,对解决主要矛盾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次要矛盾也不能忽视。还必须注意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以上节选出自:陈有礼,唐凤标,赵从钊,栗抗生主编,现代决策科学与技术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04,第294页节选四第六章用矛盾分析法分析社会主义商业中的矛盾社会主义商业是一个由多种矛盾构成的复杂的矛盾体。其中主要是:从经营对象——商品上看,有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从经营活动过程上看,有商品购,销,调、存各环节之间的矛盾,从商业部门内部商品流通上看有经营各环节之间,各地区之间的矛盾。要搞好社会主义商业,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矛盾。第一节社会主义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要了解社会主义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首先要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及其辩证关系的一般特点。一,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辩证关系(一)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晶具有的两种不同属性。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由于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不同于—‘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它是通过交换用以满足别人的需要而不是用以满足生产者自己的需要。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的劳动。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范畴,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从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溉念的区别中,就可以看出二者的区别和对立。这主要表现在:两者反映的关系及根据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此商品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由商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属性决定的。而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决定的。两者存在的方式及其变化状况不同。使用价值是以具体商品所具有的自然属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是具体的、多样的、有差别的和可变的。不同的商品,使用价值不同,同一商品可以有多种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不随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而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被不断发现。而商品价值则是内在的、抽象的,不能自己表现出来,是通过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体现出来的,即以交换价值形态表现出来的。价值是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间所存在的质上的共同的东西——一般人类劳动。…·切商品都具有这种质上相同的东西。商品使用价值和价胪的对立还表现在商品交换中,:之换双方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同时既占有使用价值,又获得价值,而是二者必居其一。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获得价值,但为了获取价值又必须生产出自己所不需要的使用价值。商品只有先证明具有使用价值,才能实现其价值。而为了实现价值,又需要先让渡使用价值。只有通过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