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发〔2011〕48号庙渠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庙渠乡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村委会:《庙渠乡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实施方案》已经2011年5月13日政府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附:1.庙渠乡天然草原及人工种草摸底表2.庙渠乡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驻2村工作组组成人员名单及日程安排二○一一年五月十四日庙渠乡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实施方案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政策精神,按照县政府《关于印发〈镇原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庙渠乡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实施方案》。一、目的意义草原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特殊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于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天然草地资源,促进我乡农牧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草原承包到户、明确草原承包者的权利和义务,是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前提,只有草原承包到户,各类草原补贴才能确保落实到户。按照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新政策的要求,我乡草原到户工作虽有一定基础,但还存在四至不清、责任不明、合同不规范、发证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必须按照“权属明确、管理规范、承包到户”的要求一次性将草原承包到户,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各项工作。二、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3(一)总体思路。按照国家和市、县的相关规定,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做到“三个到位”,坚持“四项原则”,做到“五个公开”。“一个中心”即:集体草原划分承包到户。“三个到位”即:依法明确草原所有权,将草原划分承包到户,落实草原经营管理权,保障承包经营者合法收益权落实到位;草原补贴资金落实到户,严格补贴发放标准,理顺补贴程序,规范补助资金运行,保障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到位;明确经营责任主体,确保草原用途不变、数量不减、质量不降,保护草原生态,保障草畜平衡机制落实到位。“四项原则”即:坚持尊重民意、民主决策的原则;坚持依法承包、稳步推进的原则;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坚持促进草原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五个公开”即:做到政策、办法、程序、内容、结果五公开。(二)基本要求。权属明确、管理规范、承包到户、长期不变。三、主要任务和承包范围(一)主要任务。一是明晰产权,承包到户。在坚持集体草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对全乡天然草地进行调查摸底,依法将草地的使用权、经营权通过家庭承包经营方式落实到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并依法签订合同进行确权登记和权证颁发,明确责、权、利关系,做到“草定性、地定权、人定心”。二是落实政策,补贴资金。对完成草原承包、人工种草、牲畜良种到户工作、验收达到要求的补助农户,逐级逐户进4行核实,明确补助标准、对象、资金和期限,确保补助资金及时兑现到农户。三是健全资料,规范管理。总体要求达到乡、村、组、户承包草原面积数据吻合对口;农户承包经营证上要有四至明确的图斑;村上要有草原承包农户的承包面积、四至花名册;农户要有由县政府签发的《承包经营证》和与乡镇人民政府签订的承包合同书,同时要做到图、表、册、证四齐全。(二)承包范围。这次草原承包以1985年全省草原普查我乡可利用面积10.25万亩为准,全部一次性承包到户,以2010年底人口、户数为准。其中:黎明村8534亩;慕塬8354亩;文夏7264亩;孙寨12755亩;常俭9825亩;庙渠13478亩;店王11834亩;六十坪9974亩;四合20482亩。各村要以此为准自上而下逐级划分到组、承包到农户。对林权制度改革中已承包的宜林地,若没有达到造林标准的,这次仍按草原面积对待。四、方法步骤按照“政策透明、决策公开、环环紧扣、程序到位、规范操作、稳步推进”的要求,全面抓好我乡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工作落实。从5月初开始至8月底全面完成任务。总体步骤共分五个阶段进行。(一)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5月2日至10日)。主要任务是成立领导机构,研究谋划,动员部署。1、组建机构。乡上成立了由政府乡长任组长,政府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乡财政所、林业站、司法所等工作人员为成员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林业站,分管副乡长兼任办5公室主任。同时成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技术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全乡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工作。实行乡级干部联村,抽调9名科级干部,38名乡干部,组成9个驻村工作组,负责督促检查指导各村工作。各行政村要在驻村工作组的指导下,由村委会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选举办事公道、有一定威信和文化的5-7人组成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此项工作有组织、有领导,全面有序开展。2、动员部署。要组织召开全村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工作动员会议,认真传达县、乡有关会议精神,精心研究谋划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工作。同时召开业务工作培训会,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方法步骤和工作程序进行专题辅导,统一思想,靠实责任,组织和动员干部群众积极主动地搞好此项工作。(二)制定方案阶段(2011年5月11日至31日)。主要任务是调查摸底,制定承包方案。1、制定方案。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依据政策规定,结合本村实际,由村委会组织,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认真研究制定草地承包方案。召开草地承包方案讨论会,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村民代表表决通过,公示7天无异议后,报乡镇政府审核批复、县草原生态补助奖励办公室备案后组织实施。2、调查摸底。以村民小组为单位,通过现场勘查、外业勾图、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查清草地面积、权属结构、草地界限、经营状况,确认承包人员资格,召开调查现状通6报会,将调查现状张榜公示,公示期7天。(三)勘界颁证阶段(2011年6月1日至30日)。主要任务是勘界确权,调处纠纷,签订合同,登记颁证,归档备案。1、勘界确权。由群众代表、乡村组干部组成勘界小组,对每宗纳入补助范围的草地宗地界线进行实地勘界,要求边界确认签字在现场、工作组在现场,做到四至清楚、界标准确,人、地、证相符,图、表、册一致。要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结合当地条件,按照群众意愿,采取公开协商等方法确定权属。勘界结束后召开勘界确权通报会,张榜公示,公示期7天。对自然村、行政村、乡草地之间界线,要按照管辖权属做到外围勘界清楚无争议。2、调处纠纷。对草地界线不清和承包经营引发的承包权纠纷,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依法调处”的原则,就地调处,及时化解,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对按政策落实权属的草地(即已承包到户的),只要程序合法,合同规范,要予以承认;对手续不完善的,要予以完善;对群众意见较大、显失公正的,要通过群众讨论,妥善予以处理。3、签订合同。经公示对勘界确权无异议的草地,由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发包方与农户(承包方)签订承包合同,依法明晰产权,确立经营主体。承包合同要明确规定承包方不能改变草地用途,不得损毁草地,发包方要尊重承包方的承包经营权,不得非法变更、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干涉承包方的生产经营活动,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4、草地承包权登记。(1)申请。合同签订后,组织填写权属落实情况登记清册,分户填写《草地承包权登记申请7表》,经农户签字确认,村民小组、村委会分别签署意见、加盖印章后,连同申请人身份证、权属相关证明等资料装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登记档案袋》,一并报乡镇政府审核。(2)受理。草地承包权申请登记材料经乡镇政府审查后,上报县农牧部门受理。(3)审核。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条件:一是申请主体合格,即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合法有效;二是属于管辖范围,即在本行政村区域内的草地;三是草地承包权来源证明文件符合法定形式;四是《草地承包权登记申请表》等申请材料齐全一致。(4)登记。对于申请登记的草地权属证明材料齐全、四址界线明确、记载无误、无权属争议的予以登记。(5)公示。对符合办证条件的要以村为单位制成《草地承包权登记公示表》,并附草地宗地图,在草地权所在地的行政村、村民小组的公示栏和明显位置张贴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对公示内容必须存档,并对公示榜拍照存底。5.颁发权证。经公示无异议的草权,由乡政府核准,颁发全省统一制式的草原承包经营权证,确保登记内容齐全规范,数据准确无误,图、表、册一致,人、地、证相符。随后,召开领证会议,颁发草地经营权证书。6.归档备案。草原承包经营权改革档案是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励工作的原始记录,也是解决草地权属争议、确保草地权规范有序流转、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推进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贯穿于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的全过程。对草原承包过程中产生的政策文件、数据资料、会议记录、表册图纸、民主决策的方案、承包合同等要进行造册登记,一式三份、立卷归档,县、乡、村各寸一份,乡草原生态补助奖励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村档案整理归档进行指导,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与安全。8(四)检查验收阶段(2011年7月1日至31日)。主要任务是对草原承包到户工作检查验收和查缺补漏。1.自查自验。草原承包到户任务完成后,各行政村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组织开展自查自验,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补充完善。2.复查验收。对自查合格并提出复验申请的行政村,由乡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政策领导小组组织工作组进村入户进行复查,写出专题报告,并反馈复查结果,提出完善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待全面合格后申请县上验收。(五)落实补助资金阶段(2011年8月1日至12月31日)。主要任务是全面兑现落实补助奖励资金。1.补助类别。分四类:天然草地补助、人工种草补助、牛羊良种补助和绩效奖励资金。2.补助对象。天然草原承包户、人工草地农户和牛羊养殖户。3.补助标准。按照市县标准予以兑现。4.补助方式。天然草地补助将通过一折通及时足额补助兑现到农户;人工种草补助以提供草种的形式发放;良种补助以冻精、投放种公羊形式发放;绩效奖励资金主要用于草畜产业开发和草地保护扶持奖励。5.补助期限。按市县政策执行。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要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亲自抓、负总责、要组建有力的工作领导小组,准确把握政策内容实质,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办法,明确工作任务、步骤和时限,进行主题部署安排。确保草原生态补助奖9励工作任务全面完成。驻村工作组要进村入户,深入草地现场,跟踪指导,及时解决问题,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二)强化宣传引导。各行政村要通过进村入户宣讲、举办重大宣传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草原法》、《甘肃省草原条例》和国务院有关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精神,使广大干部和群众充分了解政策的各项内容,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借鉴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充分调动群众积极参与草原承包工作,主动承担草原承包经营责任,自觉履行承包义务,促进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全面落实。(三)加强督促检查。要建立督查制度,加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发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对工作进度慢、质量差、措施不力、消极应付的村,进行通报批评;对不认真履行职责,违背政策原则,现失民主公平,造成乱承包和群体性上访事件的,进行追究问责,乡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强化工作指导,综合协调服务、做好政策咨询、信息反馈、工作指导等作用,上下配合、各方努力,确保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全面落实到位。10主题词:草原补助方案通知抄送:财政所、领导小组各成员、包村干部。庙渠乡党政综合办公室2011年5月14日印发共印4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