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考点整理1、小说集:《呐喊》、《彷徨》中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关键点:封建传统吃人的总主题;权势者、卫道士、社会群体、被损辱与被损害者以及觉醒者的形象塑造;叙事结构及表现手法上的根本性创新。2、《阿Q正传》的永恒艺术魅力关键点:阿Q形象中的国民性弱点——自我意识缺乏及其“精神胜利法”;小说与辛亥革命的关系;艺术上,现实主义典型的塑造以及悲剧和喜剧的有机结合。3、散文诗集《野草》中的情感意向与艺术特点关键点:五类抒情意向——自我主观情绪的表现、自我存在价值的肯定、对庸俗倾向的揭露、对反动统治的控诉、对某些青年思想的批评;象征主义艺术方法的运用和奇幻壮美的意境创造。4、散文:《朝花夕拾》的内容和艺术特点关键点:人情世态的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融议论于记叙的表现手法5、《故事新编》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手法(05年简答题已考)关键点:内容上两类三组;艺术上古今贯通6、杂文:鲁迅的主要文化和文学业绩关键点:内容上,中国社会思想的百科全书(成熟期对八类历史事件和思想斗争的论战——①对国民党的政治、文化专制;②创造社、太阳社部分激进青年;③对“新月社”;④对“民族主义文学”;⑤对“自由人”和第三种人;⑥对“论语派”;⑦对左联部分领导人;⑧对各类文坛小丑);艺术上,理性的启迪、情感的感染和形象的刻画熔于一炉。【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中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一、封建传统吃人的总主题:《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小说中,有赵贵翁这样一些封建传统的自觉维护者,也有那些为封建传统蒙蔽的一般群众,他们自己是被吃者,但同时也参与吃人。封建礼教影响的普遍性决定了人吃人的普遍性。而封建礼教又是以家族制度为核心的。小说中“大哥”的意象,就是家族制度的象征,他并非有意戕害“狂人”,但他所遵奉的礼教观念决定了他要遵照社会传统的意志消灭“狂人”的叛逆意识;“医生”这个意向则集中体现了在传统封建社会里,那些以“治病救人”面目出现的道德说客一类人的实质,他们实际上起着帮助统治者吃人的作用。就这样,鲁迅实际上揭示了整个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本质。这里的“吃人”,绝不仅仅是指肉体的“吃人”,而更是精神上的“吃人”,是传统的封建道德扼杀了中国人民的生命活力。封建传统吃人不仅是《狂人日记》的主题,也是《呐喊》、《彷徨》的总主题。鲁迅曾说,“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如果说《狂人日记》是这场人肉筵宴的象征性的总体描绘,其余各篇则是它的各个细部的真实、具体的描绘。二、《呐喊》、《彷徨》中的人物形象:1、权势者的形象:《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都属于这一类。他们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阔人”,与传统伦理道理在本质上是合二为一的,他们的精神特征也正体现了封建传统的本质。首先,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是漠视人、压抑个性,只把人当作封建统治者的工具看待的;体现在这些人物形象身上,就是他们内心深处对人的冷酷无情。其次,他们的冷酷无情又总是为封建伦理道德的面纱所笼罩着,其虚伪性也便表现出来了;他们道貌岸然的外表下就是其自私、狭隘、冷酷的本性。第三,鲁迅站在时代的高度揭露了这类人物的腐朽性。2、卫道士的形象:《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等封建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都属于这一类。高老夫子到女校教课只是为了去看女学生;课未教好受到嘲笑,又回来大骂新式教育。他们的虚伪与权势者的虚伪是相同的,都植根于封建伦理道理自身的虚伪性。“存天理,去人欲”是封建道理的基本信条,而人欲是不可能被根除的,于是,这种道德的维护者便只有把自己的欲望巧妙地掩盖起来,这种做法使他们不虚伪是不可能的。3、社会群体的形象:《示众》中的看客、《药》中的茶客们、《孔乙己》中嘲笑孔乙己的人都属于这一类。这些人的外在表现也包括传统道德的冷酷、虚伪、陈腐等,但其主要特点是愚昧。他们完全是传统的奴隶,盲目追随着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旧观念,在盲目中害人又害己,不自觉地维护着封建传统和封建统治。4、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形象:这一类形象在《呐喊》、《彷徨》中占着中心位置,是多数小说的主人公。他们是无辜的,多数淳朴善良的品德,但他们同时又是愚昧、麻木的,认识不到自己悲剧命运的真正根源。这类人物最基本的特点是在愚昧麻木中被吃掉,其中又可分为三类。(1)首先是贫苦农民和小市民的典型形象。《药》中的华老栓、《风波》中的七斤、《故乡》中的闰土都属于这一类型,鲁迅以深刻地同情描写了他们的悲剧命运。(2)其次是中国传统妇女的典型。《明天》、《祝福》和《离婚》可以视为描写中国传统妇女悲剧命运的三部曲。《明天》中的单四嫂子为守节而苦,《祝福》中的祥林嫂则是因为未能守节而受到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离婚》中的爱姑看似很有反抗性,但反抗的不是旧的婚姻制度本身,而是全仗娘家的一点势力而口出“狂言”,遇到更强者,她的反抗性便化为泡影。鲁迅对中国传统妇女悲剧命运表现的深刻性在于,他始终是从封建婚姻制度本身以及昏乱的妇女观来探讨并表现妇女的命运的。(3)下层旧知识分子的典型。《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就属于这一类的悲剧典型。他们科举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的牺牲品。5、觉醒者的形象:《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故乡》、《祝福》中的“我”、《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等等都可归于这一类。“人醒了无路可走”是他们的共同命运。其中,后三部小说可以说是觉醒者悲剧的三部曲。如果说吕纬甫是主动妥协、自觉退让的话,那么魏连殳则是被社会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迫所摧毁的。《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只是想获得婚姻的自主和爱情的自主,他们的“理想”实现了,而沉滞的社会却最终毁了他们的爱情绿洲。鲁迅通过他们的悲剧所要表现的重心在于,整个社会的思想环境不改变,个别人的理想追求是不可能实现的,个人的改造与社会的改造总是彼此联系在一起的。除此以外,《呐喊》、《彷徨》中还有像《一件小事》中的车夫、《故乡》中的少年闰土、《社戏》中的六一公公和农村少年们这类心地纯洁、朴素单纯的人物。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鲁迅对美好人性的理解和追求。三、鲁迅小说在艺术上的贡献:鲁迅的小说在艺术上的贡献与其在思想上的贡献同样伟大。他完成了从中国古典小说艺术到现代小说艺术的根本转变。他的小说创作,成了中国现代白话小说艺术的第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开始了中国小说艺术的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国古典小说从总体上还没有突破讲故事的框架。受说话艺术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古典小说都是以时间先后安排故事情节的,都是在人与人的利害关系冲突中展开矛盾构成故事的,都是以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叙事角度进行叙述的。到了鲁迅,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小说才正式诞生。首先,鲁迅对古典小说的结构形式进行了大的革新与创造,开始根据小说题材的独立需要自由选择叙述角度和叙述方式。①从小说矛盾的性质来说,鲁迅极少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单纯利害冲突作为小说矛盾的主线,更多是描写一个人与整个社会环境的特定关系;②从叙述角度来说,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或二者相结合的叙述角度都曾出现在鲁迅的小说作品中;③在第一人称的小说中,有的只有一个确定的视点,如《孔乙己》、《故乡》等,有的则交错使用两个不同的视点,如《狂人日记》、《在酒楼上》等;④从时序安排上看,鲁迅小说中有顺叙,如《药》、《离婚》,也有倒叙《头发的故事》、《祝福》等;⑤从时间关系而言,横断面切割的方式在鲁迅小说中已成为经常运用的主要方式。鲁迅小说的数量不多,其文体形式却万象纷呈,各自不同,使中国小说从固有的故事框架中彻底解放出来,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多样化发展的基础。其次,鲁迅小说在表现手法上也有新的开拓。在鲁迅小说中,古典小说已有的心理描写、肖像描写、语言行动描写、景物环境描写等表现手法获得了新的发展,都在挖掘人的灵魂的总目的下具有了新的特色,而心理描写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伤逝》几乎全篇都是涓生心理变迁过程的描写。此外,鲁迅还广泛运用了象征、意识流、精神分析等纯属现代形式的表现手法第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鲁迅小说上的革新是通过鲁迅的个性创造实现的,热烈与冷峻的结合,可以说是鲁迅小说的总体风格,也是其最鲜明的个性特点。他怀着对人类、对民族、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民众的深厚感情而对现实、对中国广大社会民众的精神面貌作高度严格的现实主义描写,这是其小说总体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把深厚的感情融于冷静的客现描写,则是这种风格的主要表现形式。【《阿Q正传》的永恒艺术魅力】一、从阿Q形象看旧中国的国民性弱点:《阿Q正传》是公认的鲁迅小说的代表作品。它的不朽的思想价值主要在于它高度概括地表现了中国数千年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中国国民性的弱点,阿Q正是这种国民性弱点的集中体现者。1、阿Q的基本特征:自我意识的严重缺乏。所谓缺乏自我意识,就是说他的整个思想观念不是在他自身的生活追求和精神追求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为传统的、因袭的思想观念所束缚。这种思想和个人生活与精神生活相分离的特点,也正是中国广大社会群众思想意识的一种根本特征。长久以来,中国社会的文化思想(主要是一套伦理道理观念)主要是由孔子建立的儒家思想学说。这套学说的基本特点就是在封建等级关系的基础上维系整个封建社会的秩序,压抑个性意志、个人欲望和个性自由。体现在阿Q身上,就是个人的思想观念和本能欲望没有任何联系,常常处于严重对立的状态。当他为本能欲望所驱使的时候,他从内外两方面都无法找到思想观念的支持,因而缺乏理性认识,无法坚持自己的追求;而当他在传统思想观念的支配下行动的时候,又与他的实际生活状况背道而驰,根本无法转变自己的处境。可以说,阿Q的思想在整体上是被异化、被传统封建观念所窒息的。2、阿Q的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的实质,其实是在一个不平等的强权统治的社会里,一个没有平等意识的人在处于劣败地位时消极承担人生苦难的一种思想方式。可以说,凡是不能在平等的关系上看待人与人的本质关系,而承认社会不平等是正常合理关系的人,都不能不以精神胜利法来承担在强权者面前所受到的实际的歧视与凌辱。封建等级观念在封建中国影响的普遍性,也正说明“精神胜利法”对当时国民性弱点概括的普遍性。因此,“精神胜利法”这个思想武器并不为阿Q所独有,但在他的身上却又表现得那么突出:一方面,他常常在想象中把自己抬到高于别人的位置,由此在内心产生出脱离实际处境的自高自大的心态;另一方面,他现实中的卑下地位却又无法保证这种空洞的想像的长远存在,别人的嘲笑和威压很快就会将之破坏,让他陷入自轻自贱之中。于是,阿Q就总是在这两极之间穿梭往来。在《阿Q正传》中,鲁迅清晰地展现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不断升级的过程:第一阶段:上等人对待下等人的“实力政策”和蛮横态度。其内涵在于,风是不能正确判断自我价值而单纯从别人对自己的夸耀而获胜荣誉的“死要面子”的行为,都是“精神胜利法”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二阶段:怒目主义。其内涵在于:凡是在实力的斗争中遭到失败而仅仅满足于对对手的情感反抗,而不再追求实力斗争的实际胜利者,在本质上都是“精神胜利法”的表现。第三阶段:口头上说“你还不配!”其内涵在于:凡是以空洞的言词代替实际斗争中的失败,在本质上都是“精神胜利法”的表现。第四阶段:心里嘀咕一句“儿子打老子”。其内涵在于:凡是在实力斗争中失败而仅仅在私下里咒骂敌人并以此为满足的人,在本质上都是用“精神胜利法”抚慰自己的人。第五阶段:承认别人打自己是“人打畜牲”,并为这种能够比别人更加自轻自贱而骄傲。其内涵在于:凡是受人欺侮而又不得不公开承认别人欺侮自己的行为的合理性,并且把“服从”、“忍让”当作骄傲资本的人,本质上都是“精神胜利法”的拥有者。第六阶段:自己打自己嘴巴。其内涵在于:凡是在实际斗争中失败后不再谋求实际的胜利,而是满足于自谴自责、自怨自艾的人,都是在用“精神胜利法”在抚慰自己的精神创伤。鲁迅通过对“精神胜利法”的描写,既揭露了强权统治的暴虐专横,又严厉针砭了阿Q精神上的这种弱点。而这种普遍的国民性弱点,与清朝末年的特定历史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