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IT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情况汇报目录CONTENTS实施基础指导思想诊改目标基本原则01020304建设内容诊改实施实施情况保障措施05060708建设基础方案依据主要问题质保现状CCIT第一部分01方案制定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改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教育部职成司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江苏省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实施方案依据1.实施基础1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08年成立了质量评价与监控部,全面负责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与实施。2制定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细则》、《教学督导工作条例》、《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手册》等制度。3充实和完善了各项质量评价标准,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质量保障1.实施基础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过程监控与整改机制形成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制定检查、测评、考核、跟踪调查等制度;实施监控与整改机制;形成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立平台管理队伍;制定相关制度;形成数据分析、反馈、整改机制。优化教学部门年度绩效考核机制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实施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体系;专业导师制、中层干部听课、挂靠教研室、挂靠班级制度。实施、优化教学部门年度绩效考核机制;加强督导、监控与考核;实施了对职能部门、中层干部及教师个人绩效考核。智慧校园建设数据积累智慧校园上线一批应用系统,形成智慧校园建设省级地方标准《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共性技术规范》;与第三方评价机构合作,从12年开展实施毕业生跟踪调查,积累一批数据。学院各主要层面制定了发展规划,确定了目标,但具体质量目标尚未明确,尚未形成质量目标链、标准链。开展了质量监控和第三方评估,反映出来的质量问题和各类质量评估报告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和及时改进。一大批业务应用模块上线使用,在学校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各系统相对独立、关联性差、数据共享度不够,存在信息孤岛。一般专业、课程及相当部分教师和学生没有确立年度质量目标和发展目标,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中主动意识不强,自我质量保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结合大学章程的实施,学校制定了一批规章制度,但与五纵五横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有一定差距。目标标准有待完善问题改进尚未到位监控评价手段落后质量主体意识欠缺制度建设存在差距主要问题1.实施基础指导思想CCIT第二部分02基本原则诊改目标2.指导思想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和《江苏省中长期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建立质量目标体系、完善质量标准和质量制度、提高学生及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宗旨,坚持“问题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依托智慧校园和大数据技术,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改工作机制,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不断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水平。诊改工作涉及学校工作方方面面,必须坚持六个结合:诊改工作与日常工作,诊改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诊改工作与质量评价与监控,诊改工作与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自我诊断与专家诊断,全面自诊与抽样复核相结合。整体性原则诊改工作既要发挥各层面主体内生动力和质量主体意识,同时充分发挥学院层面的监督控制和评价作用。“双引擎”原则质量目标和标准必须符合各层面实际情况,在设计各层面质量目标时必须做到准确、可测、可达,系统设计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各层面规划、目标、标准和制度。可控性原则诊改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四个重点都在二级学院,因此诊改工作核心在二级学院,要充分发挥二级学院质量主体意识和诊改工作的主动性,依托业务应用系统和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诊改平台进行有效诊改,结合人才培养状态数据、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及相关信息分析为基础,实事求是开展诊改。重心下移原则依据二级管理实际情况,把诊改工作与对教学部门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结合起来,把质量主体意识延伸到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和全体师生员工,激励各层面质量保证诊改创新热情,通过持续目标设定和绩效考核,从而形成常态的诊改机制。持续性原则3.基本原则通过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健全完善组织架构,科学制定质量目标和标准,坚持诊改工作与常规工作、绩效考核、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常态化的自我约束、自我评价、自我改进和自我发展的诊改机制,建成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全面支撑、以自我诊断为基础的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高学院办学活力和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诊改目标总体目标建立质量标准体系依据质量目标,建立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管理服务等六类标准,并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各项质量内涵。形成一批有效诊改案例通过实施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诊断与改进,形成一批覆盖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的有效诊改案例。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根据学院实际,形成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等五个质量保证系统,依据高职人才培养内在规律,完善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五个层面相对独立又互为支撑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三全”育人环境通过营造质量文化氛围、诊改常态化机制建立、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等,全面提升师生员工的质量意识、参与意识,使质量工作融入到学院的每个师生员工的日常工作之中。形成诊改工作常态化的机制结合大学章程的全面实施,通过“废、改、立”,完善各类管理与运行制度,建立持续的诊改机制。开发诊改工作信息平台结合智慧校园建设,建设诊改大数据中心,开发诊改平台,实现对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及时、持续、有效的监控、诊断和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数据的主动预警,为学院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4.诊改目标建设内容CCIT第三部分03组织体系标准体系规划体系常态诊改总体框架诊改效能5.建设内容健全组织形成组织体系五纵五横建立总体框架制定规划构建规划体系建立标准形成标准体系完善制度实现常态诊改开发平台提高诊改效能健全组织,形成组织体系健全组织,形成组织体系健全组织,形成组织体系明确各级职责质量保证委员会质量控制部门二级学院教研室高职研究所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学校层面质量保证政策、制定学校层面质量规划实施目标任务分解、制定诊断考核制度、进行质量决策。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指导,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定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学校年度质量督查计划、实施工作质量督查与考核、组织专项诊断、实施考核性诊断、执行质量调控等工作。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究、质量诊断与改进研究、学院发展研究等。质量生成核心,内部质量保证管控、审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核专业标准、审核课程建标准、保证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实施质量、组织各项诊改工作。专业、课程质量管控、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保证课程实施质量、组织开展专业、课程诊改。纵向五个质量保证系统理清学校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院)在质量保证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在此基础上构建决策指挥系统、质量生成系统、资源建设系统、支持服务系统和监督控制系统。横向质量保证五个层面按学校办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等五个横向层面的主要工作环节,理清各层面必须的规划、标准、制度等事项,建立规划、制度、标准、目标链,构建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构建五个相对独立又互为支撑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五纵五横,建立总体框架制定好各类规划,形成目标依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及江苏省、省经信委“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要求,在广泛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好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以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为依据,做好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与社会服务、校企合作、校园文化、继续教育、智慧校园建设等专项规划;各二级学院依据学院规划和专项规划,完成二级学院子规划的编制,形成规划链、目标链。做好规划任务分解,明确年度目标完成各项规划制定后,相关职能部门做好规划任务的年度分解,明确每年要完成的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部门,为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确定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提供依据。建立规划执行反馈机制,适时修正目标每年年末由学院发展规划处牵头,汇同质控部,对各项规划年度任务的完成情况及完成质量进行绩效考核,完成规划年度执行报告。根据报告结论和情况变化调整规划目标,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实现规划目标。制定规划,构建规划体系依据人才培养规格和就业岗位,明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设计,建立和完善学院各级各类课程标准和课程建设标准,形成课程标准体系。课程标准建立教师发展路径,完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选拔培养机制。制定和完善各类教师标准,制定企业兼职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等聘用和考核标准,并与绩效考核、职称晋升、岗位聘用相挂钩。教师发展标准依据现有专业实际及发展需要,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明确就业岗位,由教务处和二级学院负责完善各类专业质量标准和专业建设标准,形成专业标准体系。专业标准综合考虑学生学习生涯、职业生涯、个人发展等要素,按照学习目标、职业目标、素质目标、个人发展目标四个方面建立学生发展标准。学生发展标准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师发展中心和学生服务中心,在完善各类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相应工作流程,建立各类服务标准,并依托智慧校园定期对服务质量进行测评和考核。服务与保障标准建立标准,形成标准体系做好制度“废、改、立”配合大学章程的全面实施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梳理现有制度,做好各类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厘清各部门的工作现职责和管控事项,建立规范化的工作流程。依托平台,做好动态诊改充分发挥诊改平台作用,动态做好各类质量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及时反馈实施、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各种质量预警的处理预案,即时反馈质量诊断结果与改进建议。建立定期诊改制度建立定期诊改制度,把各层面定期做好诊断与改进作工作为一项考核项目制度,形成年初确定诊改目标和实施计划,年底完成自我诊断和抽样复核,形成各类诊改报告。定期开展专业评估,编制学院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并委托第三方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估,评估结果向全院师生和社会发布。完善制度,实现常态诊改完善制度,实现常态诊改诊改维度诊改周期静态动态学校诊改办职能部门第三方每年一次依据诊改平台的预警和教学督导、学生教学信息员、师生信息、院长书记信息、满意度调查等反映的问题即时诊改。专业教务处二级学院专业负责人每年一次课程教务处二级学院(部)课程负责人每学期一次教师人事处二级学院(部)教师一年一次学生学工处二级学院学生一学期一次业务应用系统结合智慧校园建设,按诊改工作要求,认真分析、系统规划教育教学过程、行政服务、后勤保障等各类业务应用需求,完善、整合现有业务应用系统,开发一个诊改门户和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大诊改模块,实现学校所有关键业务都实现管理信息化。大数据中心从业务应用系统(教务、学生、教师、就业、科研、设备等)等获取数据,按学校基本办学指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部、省、市各类报表分级、分类导出各类数据,实现关键指标预警,实现纵横比对,即既能与学校历史数据比对,也能与国家、省平均水平或示范骨干院校或同类院校等比对。开发平台,提高诊改效能开发平台,提高诊改效能专业质量诊改模块门户课程质量诊改模块教师发展质量诊改模块学生发展质量诊改模块其他质量诊改模块数据中心数据输出模块数据采集与录入模块其他系统数据模块开发平台,提高诊改效能学校数据中心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招生管理系统质量控制系统就业管理系统知识回顾KnowledgeReview谢谢!放映结束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让我们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