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婧2010010507171一、内容介绍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三、理论渊源及演化四、研究现状五、个人观点21991年12月25日,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0多年的镰刀和锤子国旗徐徐落下,取而代之的是一面俄罗斯的红、蓝、白三色旗,这标志着苏联解体。苏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在世界历史上终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执政长达74年之久的苏联共产党丧失了执政地位。3苏联十月革命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巩固、过渡建设、发展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解体4苏联解体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马克思主义认为,重大历史事变都是一种“合力”的结果。苏联剧变的原因也是错综杂,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解体的原因,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体来说,苏联的解体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5一、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一)改革失败6苏联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解体时间:1956——1964年后果:揭开改革的序幕,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的经济政治体制背景:调整斯大林时期的错误做法时间:1986——1990年背景:苏联政治经济处于危机前的境地后果:社会混乱,民族矛盾激化,导致苏联解体“八一九”事件后,叶利钦掌权1991年底,苏联解体71987年10月,戈尔巴乔夫出版了《改革与新思维》一书,提出了“新政治思维”,作为对苏联社会制度进行全面改革的理论依据。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改革“新思维”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苏联解体的思想根源。8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进一步认识到旧体制的弊端,陆续开始了改革,掀起了一股世界性的社会主义改革浪潮。改革是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在内外压力下,苏联推行了一条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错误的改革路线,完全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从而葬送了通过改革使社会主义获得新生的大好形式,导致了苏联的剧变与解体。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进一步认识到旧体制的弊端,陆续开始了改革,掀起了一股世界性的社会主义改革浪潮。戈尔巴乔夫就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他提出了要更新“长期被简单化”和“阉割”社会主义的口号,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成就。9戈尔巴乔夫就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他提出了要更新“长期被简单化”和“阉割”社会主义的口号,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成就,并提出要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改变苏联共产党的性质,取消了苏联共产党法定的领导地位。在体制上引进西方国家的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经济方面要求实行私有化和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并提出要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改变苏联共产党的性质,取消了苏联共产党法定的领导地位。在体制上引进西方国家的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经济方面要求实行私有化和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10“新思维’的核心论点是两条:一是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高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阶级的利益。把全人类的利益同无产阶级的利益对立起来。他把在核武器条件下,处理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具体政策扩大到两个阶级、两种制度斗争的领域,作为处理一切国家关系的指导思想,实质上是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牺牲无产阶级的利益,迁就帝国主义的要求。11二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把资产阶级的民主、人权、人道描绘成超阶级的、抽象的人类共同价值,并以此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把西方的价值标准加到社会主义制度中去,从而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新思维”的要害是否认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否认阶级斗争的存在,抹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12“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集权的体制。这种体制,为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能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力,适应备战和应战的需要,取得工业化和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成果,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使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二)体制僵化13然而这种体制严重背离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压抑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加上它在政治上无情地消灭各种反对派和压制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密控制,使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1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时代主题逐渐向着和平与发展转移,这种体制使经济发展缓慢,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更加严重,制度性的弊端进一步凸现。显然,这种体制不但不能完成把俄国建成现代化民主国家的历史性任务,反而使俄国在同资本主义的世界性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15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16(三)经济战略的急于冒进造成经济结构比例的失调经济结构严重畸形,比例失调,抑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苏联模式积弊太深,社会长期存在三种矛盾:一是过左的急于求成的路线使生产关系超前于生产力水平,过早建立的僵化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难以持久地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尽快发展;17二是过度集权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和对外关系的体制同社会主义要求尽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自由的矛盾;三是党政军官僚特权集团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雪上加霜,更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18这三大矛盾最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时期就出现了,经过后来的发展更加激化和严重了,尤其是本该属于经济结构调节范围的政策加入了政治因素,反而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贫困,对社会主义建设失去信心。19(四)高福利政策拖垮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时代开始,苏联就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福利水平;到了勃列日涅夫时代,由于政府无法再实行广泛的恐怖统治,在共产主义意识形态逐渐失去号召力、社会不满情趣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只有“花钱买稳定”,用高福利来收买人心,换取老百姓的政治服从。20但是这种福利政策没有从当时的经济水平出发,由于长期经济低效率的发展,无力支撑这种高福利政策。于是,商品的短缺越来越严重,通货膨胀不断上升,经济增长停滞,最终拖垮了社会主义。21(一)政党腐败,脱离群众苏联各级干部的特权现象早就存在,二次大战后逐渐形成为特权阶层,享有各种既得利益。到勃列日涅夫时期,更形成一个个“官僚氏族集团”,这些集团内部儿女联姻,官官相护,贪污渎职,使执政党与民众之间隔阂越来越大,民心尽失。二、执政党自身原因2220世纪80年代末,这个集团羽翼已经丰满,他们已将大量国家财富占为己有,此时,他们急切希望共产党的垮台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剧变,以便通过国家制度的公开变更,在新制度下从法律上承认他们攫取的财富合法化,并能名正言顺地将这些财富传给子孙。23(二)党的指导思想发生偏差苏联亡党亡国20年,其问题主要是苏共党内的矛盾,党内意识形态的斗争就一直没停过,指导思想一旦发生偏差,行动方面就肯定全乱了。三次改革致使指导思想逐渐偏离了社会主义。24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改乱了,他急于过渡到共产主义,提出“全民国家”、“全民党”的错误理论,在纲领中取消了无产阶级专政的马克思主义核心理论,没有沿着扩大党内外民主、引进市场机制的方向前进,而是急躁冒进,在过度集权的框架中找出路。25勃列日涅夫改革把苏联改僵了,他在执政期间注重“求稳”对苏联模式修修补补,只谈完善,不谈改革。勃列日涅夫26戈尔巴乔夫改革把苏联改死了,他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路线,改革变成了“改向”,党员的指导思想变了,虽然一方面还讲着“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思想”,另一方面又从科学社会主义转向了民主社会主义,包括党的奋斗目标、阶级性质、组织原则等都发生了根本变化。27(三)苏共领导者的失职直至八一九事件发生,苏联共产党处境到了危难关头,“船长”竟弃船而逃,自动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使苏共迅速走向衰败。苏共衰败,是苏联剧变的前兆;苏联解体,是苏共垮台不可避免的结果。28从戈尔巴乔夫当政7年特别是最后时期的言行看,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当然有着不可推诿的历史责任。国内外有些学者把苏联解体的原因过多地甚至全部归咎于戈尔巴乔夫一个人。29博尔金认为,“苏联是被人从内部攻破的,是被一小撮有影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葬送的,是被反对派搞垮的”。国内也有学者提出一个所谓“叛徒论”,认为戈尔巴乔夫是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罪魁,是社会主义的叛徒。30三、意识形态方面以前学者多侧重于对苏联领导人的改革事物或是经济政策、苏联模式等角度去找原因,而很少涉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分析,而目前学术界将侧重点倾向于对意识形态方面的研究,尤其今年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人们更多池关注文化领域的发展,对苏联解体的原因也迎合了这一趋势。31(一)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放弃苏联改革选择的“人道的、民主的”目标,放弃了社会主义价值,引发重大策略失误,最终导致解体。32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新科技革命实现了生产力的大幅提升,社会财富显著增加,而苏联在高度集中的模式长期的发展下积累了很多弊病,经济发展缓慢,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同资本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人们对以往宣传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再信任。33戈尔巴乔夫在这种背景下开始改革,但是过于解读了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而对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放弃使改革逐渐背离方向。改革过去侧重于政治领域,而没有看到民众对经济发展的依赖性。34(二)文化软实力的坍塌十月革命以前,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硬实力十分薄弱,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苏维埃体制和最初的和平外交政策,使苏联在软实力方面获得很大发展,也在此基础上提升了硬实力。35但是随着苏联发展到后期,经济建设上建成了先进的农业国、工业国,意识形态方面却逐渐放弃了软实力,特别是个人崇拜、丧失凝聚力的意识形态,错误的对内对外政策和僵化的国家体制,使苏联逐渐走向衰亡。在苏联硬实力突飞猛进之时,其软实力却一路衰落。36而当苏联软实力彻底衰落的时候,其硬实力也迅速走向崩溃。文化软实力的坍塌,使执政党面临合法性危机。文化软实力的坍塌,使意识形态的防线彻底崩溃。37(三)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教条性苏共的意识形态教育呈现两面性,一方面是政策、法规等理论上高度重视,不遗余力地反复强调与宣传;另一方面,苏共的意识形态教育高调,却与其实际作用自相矛盾。由于苏共政权的强力撮合,这种两面性长期存在,到晚期的时候苏共领导层内一片混乱,意识形态教育失去了强大的支撑,出现了信仰危机。38领导者虽然一直主张对国民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信仰教育,但只是机械式的,教条式的理解。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弊端以及各方面政策和认识的错误,国家的经济日益严峻。39物资供应长期不足,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下降,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加上在干部的选拔和任命上长期以委派方式,缺乏民主,干部终身制等,使人民对于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不认可和接受,理论只是少数领袖自我欣赏的文案。40四、民族问题苏联是在沙俄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以民族为特征的邦联制国家。因而,苏联民族问题由来已久。从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建立沙皇俄国开始到1917年被推翻,在长达370多年中,沙俄先后兼并了外高加索、中亚、波罗的海沿岸国家、西伯利亚和远东等地,使其版图扩张了8倍,征服的民族达120多个。41为巩固其野蛮统治,历代沙皇均对被征服的民族实行残酷压迫与奴役,极力煽动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情绪,唆使俄罗斯人鄙视、仇恨、欺压非俄罗斯民族。非俄罗斯地区的一切重要职务都由俄罗斯人担任,俄语为官方语言,禁止用非俄语出版书报,学校禁止用非俄罗斯语授课,非俄罗斯民族被迫俄罗斯化,并经常遭到蹂躏和屠杀。42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虽然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旧俄疆域上形成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体及其民族问题却历史地遗留给了苏联。苏联党和国家为解决民族问题作了不少努力,也曾取得一些成绩,但由于历史上传袭下来的民族问题的严重性和民族关系的复杂性,加在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上的失误,使民族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43五、国际因素(一)和平演变和平演变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颠覆的一种战略,即以武力为后盾对社会主义国家遏制的同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