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官方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官方版第一章1.模体(motif):蛋白质分子中具有特定空间构象和特定功能的结构成分。2.锌指结构(zincfinger):由蛋白质结构域围绕一个锌离子折叠形成的、保守的DNA结合蛋白模体。3.纤连蛋白(fibronectin):一类细胞外粘连蛋白,可与其他细胞外基质组分、血纤维蛋白、整合蛋白家族的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其功能是连接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参与损伤愈合。4.结构域(domain):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常可折叠成多个结构较为紧密且稳定的区域,并各执行其功能,称为结构域。5.亚基(subunit):组成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的次级结构,每一条多肽链都有其完整的三级结构,称为亚基。6.分子病(moleculardisease):由于基因上DNA分子的缺陷,致使细胞内RNA及蛋白质合成出现异常,人体结构与功能随之发生变异的疾病。7.蛋白质等电点(proteinisoelectricpoint/pI):蛋白质静电荷为零时的溶液pH。8.蛋白质变性(proteindenaturation):多肽/蛋白质的特定空间构象的部分或完全,非折叠过程或形式。9.电泳(electrophoresis):在电场作用下,带电溶液向正极或负极的移动。经常用于蛋白质、核酸或其他带电颗粒混合物的分离。10.层析(chromatography):利用物质分子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分配比例不同,将不同物质分子的混合物分离的一种技术。例如薄层层析、柱层析等。第二章1.碱基堆积力(basestackinginteraction):DNA分子的两条多聚核苷酸链在旋进过程中,相邻的两个碱基对平面会彼此重叠,由此产生的疏水作用力。2.DNA变性(DNAdenaturation):在某些理化因素(温度、pH、离子强度等)作用下,DNA双链的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使双螺旋结构松散,形成单链的构象,不涉及一级结构的改变。3.增色效应(hyperchromiceffect):变性后DNA溶液的紫外吸收作用增强的效应。第三章1.单体酶(monomericenzyme):由一条多肽链构成的仅具有三级结构的酶。2.酶的活性中心(activecenter)或活性部位(activesite):是酶分子中能与底物特异性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具有特定三维结构的区域。3.同工酶(isoenzyme/isozyme):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4.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competitiveinhibition):抑制剂与酶的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结合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与底物形成中间产物的作用。5.别构调节(allostericregulation):小分子化合物与酶蛋白活性中心以外的部位结合,引起酶蛋白分子构象变化,从而改变酶的活性的调节。6.酶的共价修饰(covalentmodification):酶蛋白肽链上的一些基团可以在其他酶的催化下,与某些化学基团共价结合或脱离,从而影响酶的活性,又称为酶的化学修饰。7.酶原(zymogen):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在其发挥催化功能前只以其无活性前体形式存在,这个无活性前体称为酶原。8.限速步骤(rate-limitingstep):指需要最大激活能或具有最高自由能转换状态的酶促反应步骤,是一系列酶催化的代谢途径中反应速度最慢的反应。第四章1.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由细胞分泌的,包括各种多糖、纤维蛋白和黏着蛋白等的位于细胞间的组成成分。其为组织提供结构支持,并影响细胞的发育和细胞的生物化学功能。2.糖生物学(glycobiology):研究糖类及衍生物的结构、代谢以及生物学功能,探索糖链的生物信息机制与生命现象关系的专门领域。第五章1.微量元素(microelement):指人体每日需要量小于100mg的化学元素,包括硒、碘【吸(一)点】、铁、锰、锌、钼、铜【高中口诀去掉硼】、氟、钴、铬【腹股沟】等,主要功能是作为酶的辅助因子。2.维生素(vitamin):是一类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甚少,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按其溶解性质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物质代谢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第六章1.糖的无氧氧化(anaerobicoxidation):缺氧时,G先经糖酵解生成丙酮酸,然后在胞质还原成乳酸,这一过程净生成2ATP,是糖的辅助产能途径。2.糖酵解(glycolysis):指G在胞质生成丙酮酸的过程,净生成2ATP和2NADH,是糖有氧氧化和无氧氧化的共同起始阶段。3.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levelphosphorylation):指ADP或其他核苷二磷酸的磷酸化作用与底物脱氢作用直接相偶联的反应过程,是生物体内产能的方式之一。4.糖的有氧氧化(aerobicoxidation):有氧时,G依次经糖酵解生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乙酰CoA进行TAC彻底氧化成H2O和CO2,同时偶联电子传递并释放能量,此过程净生成30或32ATP,是糖的主要产能途径。5.柠檬酸循环(citricacidcycle):在线体内乙酰CoA进行八步酶促反应并构成循环反应系统。共经历4次脱氢、2次脱羧,生成4分子还原当量(包括3分子NADH+1分子FADH2)、一分子GTP和2分子CO2,循环的各中间产物没有量的变化。它是糖、脂肪、氨基酸(三大物质)的共同供能途径和物质转变枢纽。6.巴斯德效应(Pasteureffect):指糖有氧氧化抑制无氧氧化的现象。7.Warburg效应(Warburgeffect):指有氧时,肿瘤细胞不彻底氧化G而是无氧氧化生成乳酸的现象。8.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phosphatepathway):指从糖酵解的中间产物G-6-P开始形成旁路,通过氧化、基团转移两个阶段生成F-6-P和3-磷酸甘油醛,从而返回糖酵解的代谢途径。主要生理意义是提供NADPH和磷酸核糖(供给核苷酸合成)。9.糖原(glycogen):指G的多聚体,是体内糖的储存形式。动物体内有肝糖原和肌糖原两种类型。肝糖原能够补充血糖,而肌糖原主要为肌收缩提供能量。10.糖异生(gluconeogenesis):指在饥饿状态下,非糖化合物(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在肝和肾转变为G或糖原的过程。11.乳酸循环(Coricycle):肌细胞通过糖无氧氧化生成乳酸,乳酸通过血液运送到肝,异生为葡萄糖,葡萄糖入血后再被肌摄取,由此构成循环。此过程能回收乳酸中的能量,又可避免因乳酸堆积而引起乳酸酸中毒。第七章1.必需脂肪酸(essentialfattyacid):机体必需但自身又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靠食物提供的多不饱和脂肪酸。2.脂肪动员(fatmobilization):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逐步水解,释放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供其他组织细胞氧化利用的过程。3.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lipase/HSL):即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三酯脂肪酶,在脂肪动员过程中催化甘油三酯水解成甘油二酯及脂肪酸,它受多种激素调节,是脂肪动员的关键酶。4.酮体(ketonebodies):脂肪酸在肝经氧化分解后转化形成的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酮体经血液运输至肝外组织氧化利用,是肝向肝外输出能量的一种方式。5.磷脂酶A2(phospholipaseA2,PLA2):参与磷脂降解的一种磷脂酶,能水解甘油磷脂2位酯键,生成1分子游离脂肪酸和1分子溶血磷脂。6.血脂(plasmalipids):血液中脂类物质的总称,包括甘油三脂+游离脂肪酸、胆固醇+胆固醇酯、磷脂等。7.脂蛋白(lipoprotein):是脂质与载脂蛋白结合形成的复合体,是血浆脂质的运输和代谢形式。一般呈球形,表面为载脂蛋白、磷脂、胆固醇的亲水基团,内核为甘油三脂、胆固醇酯等疏水脂质。8.乳糜微粒(chylomicron/CM):由小肠黏膜细胞利用从消化道摄取的食物脂肪酸再合成甘油三脂后组装形成的一种脂蛋白,经淋巴系统吸收入血,功能是运输外源性甘油三脂和胆固醇。9.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分为A、B、C、D、E等几大类,在血浆中起运载脂质的作用,还能识别脂蛋白受体、调节血浆脂蛋白代谢酶的活性。10.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lipase/LPL):分布于骨骼肌、心肌以及脂肪组织等组织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一种脂(肪)酶,能水解CM和VLDL中的甘油三酯,释放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1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eceptor):广泛分布于机体各组织细胞表面,能特异地识别和结合LDL,主要生理功能是摄取降解LDL并参与维持细胞内胆固醇平衡。12.胆固醇逆向转运(reversecholesteroltransport/RCT):新生HDL从肝外组织细胞获取胆固醇,使其酯化形成成熟的HDL,经血液运输至肝转化成胆汁酸排出体外,此过程称为胆固醇逆向转运。13.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ecithin:cholesterolacyltransferase/LCAT):催化HDL中卵磷脂2位上的脂酰基转移至游离胆固醇的3位羟基上,使位于HDL表面的胆固醇酯化,促成HDL成熟及胆固醇逆向转运。第八章1.P/O比值(P/Oratio):电子经过呼吸链的传递作用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在此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用于ADP磷酸化生成ATP(氧化磷酸化过程)。经此过程消耗一个原子的氧所要消耗的无机磷酸的分子数(相当于生成ATP的分子数)称为磷氧比值(P/O值)。2.解偶联剂(uncoupler):某些物质可破坏氧化呼吸电子传递过程形成的跨线粒体内膜电化学梯度,抑制ATP的生成,更多能量以热能散失。3.细胞色素(cytochrome):是一类以血红素为辅基的蛋白质,可在生物氧化呼吸链、光合作用以及其他氧化还原反应中作为单电子传递体。4.氧化呼吸链(oxidativerespiratorychain):又称电子传递链,指线粒体内膜中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具有电子传递功能的酶复合体,可通过连续的氧化还原反应将电子最终传递给氧生成水。5.氧化磷酸化(oxidativephosphorylation):即由代谢物脱下的氢,经线粒体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释放能量,偶联驱动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第九章1.γ-谷氨酰基循环(γ-glutamylcycle):首先由谷胱甘肽的γ谷氨酰基与膜外的氨基酸结合,将其转运至胞内释放,然后再重新合成谷胱甘肽,此循环又称Meister循环,是小肠吸收氨基酸的一条重要途径。2.氨基酸代谢库(aminoacidmetabolicpool):食物蛋白质经消化而被吸收的氨基酸、体内组织降解产生的氨基酸、体内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共同分布于体内参与代谢。3.蛋白质的腐败作用(putrefaction):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及未被吸收的氨基酸,在大肠下部会受大肠杆菌的分解。4.蛋白质的互补作用(complementaryaction):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彼此间必需氨基酸可以得到互相补充,从而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5.氮平衡(nitrogenbalance):机体吸收氮与排泄氮之间的关系。6.泛素(ubiquitin):一种高度保守的小分子蛋白质。在细胞内蛋白质的蛋白酶体降解途径中,在特异泛素化酶催化下,几个泛素分子串联地共价结合至靶蛋白的赖氨酸残基。7.一碳单位(onecarbonunit):指某些氨基酸在体内进行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包括甲基、甲烯基、甲炔基、甲酰基及亚氨甲基等。8.营养必需氨基酸(nutritionallyeseentialaminoacid):体内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口诀: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