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运动员多年训练的计划与组织多年训练计划是对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的总体规划。对于运动员两年以上的训练过程的设想、安排,都属于多年的训练计划,其时间跨度有时可长达十几甚至二十几年。特点:战略性、系统性、全程性、指导性、可变性起始状态诊断确定训练目标制定训练计划组织、实施检查、评定实现训练目标发出反馈指令提出反馈信息满意不满意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结构第一节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现实表明:不经过多年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1992年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奥运选手系统培养的年限7.6-11.2年;现代培养的年限缩短些,时间短更需要精心的设计和规划,起码一届奥运会周期需要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一、多年训练计划的主要依据(一)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长期性的要求;结构性改造的缓慢性;技术稳定的长期性(二)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阶段性的要求;阶段任务的差异性/竞技能力结构优化的层次性/不同素质敏感期非同步性(三)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与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最佳组合的要求;运动能力遗传因素训练环境生活环境先天能力后天能力运动能力获得的不同途径第二节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一、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年龄特征运动员生理、心理机能发育的自然规律,以及在训练负荷影响下生物适应状态发展变化的规律,决定了大多数优秀运动员完整的多年训练过程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为了顺利地培养出世界水平的优秀选手,不同项目对运动员开始参加训练的年龄、进入专项训练的年龄、保持最佳竞技水平的年龄以及竞技能力开始下降的年龄,都有某些特定的要求。这里,核心的问题在于保持最佳竞技水平的年龄。在最适宜的年龄阶段,使运动员处于最佳竞技水平,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的最终目标,也是决定整个运动训练过程年龄特征的主要依据。51015202530岁心理能力体能技能全面发育成熟期运动员各种竞技能力在多年训练过程中的发展我国第23届、24届奥运会参赛选手训练成才年限运动训练计划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特点训练计划类型适应范围组成战略的框架的稳定的多年训练计划系统训练2-10几年年度训练计划系统训练1-3个大周期阶段训练计划阶段训练0.5-6个月或中短期集训2-25周周训练计划训练实施7天或3-20次课战术的具体的多变的课训练计划训练实施0.5-4小时二、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运动员起始状态的诊断确定训练任务及指标确定基本对策规划负荷变化的趋势确定各手段负荷量度安排比赛序列划分训练阶段、确定各阶段训练任务选择训练方法及手段确定恢复措施训练计划的基本内容及流程规划检查评定的时间、内容、指标准备部分指导部分实施部分全过程多年训练计划的阶段划分阶段主要任务年限训练的重点内容及顺序基础训练阶段发展一般运动能力3-51.协调能力,基本运动能力2.多项基本技术3.一般心理品质4.基本运动素质体能为主的项目技能为主的项目专项提高阶段提高专项竞技能力4-6最佳竞技阶段创造专项优异成绩4-81.专项运动素质2.专项技、战术3.专项心理品质4.训练理论知识1.专项技、战术2.专项运动素质3.专项心理品质4.训练理论知识竞技保持阶段努力保持专项竞技水平2-51.训练、比赛中的心理稳定性2.专项运动素质(体)或专项技战术(技)3.专项技战术(体)或专项运动素质(技)(一)阶段划分世界各国全过程多年训练的阶段划分国别姓名阶段划分著作/年民主德国哈雷(Harre)惠格尔(Hoger)初期训练计划基础训练阶段建设训练阶段联接训练阶段高水平训练阶段训练学1969年俄罗斯马特维也夫(MaTBЧeB)基础训练阶段预备性训练阶段初期专项训练阶段最高竞技水平训练阶段顶峰前训练阶段最高成就训练阶段运动长寿阶段运动训练原理1977年俄罗斯佩特罗夫斯基(пeTpoBckuǔ)预备性训练阶段基础训练阶段运动提高阶段保持竞技青春阶段运动训练的组织1978联邦德国葛欧瑟(Grosser)基础训练阶段建设训练阶段竞技训练阶段高水平竞技训练阶段运动素质训练1980优秀长跑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的阶段(潘炎民)阶段年龄(岁)基础训练阶段9-16过渡阶段17-20专项训练阶段强化阶段21-22提高竞技阶段23-25竞技训练阶段最佳竞技阶段26-30结束阶段31-34(二)年龄特征1、开始训练的年龄:提前的趋势。2、达到高水平的时间、年龄(项目特点)3、退役的年龄:推后的趋势。世界水平运动员多年训练的年龄特征类别成人运动项目少年运动项目男女男女达世界水平年龄21±119±117±115±1必要训练年限8-128-12始训年龄10-126-8(三)负荷特点阶段主要任务负荷特点基础训练阶段发展一般运动能力循序渐进留有余地专项提高阶段提高专项竞技能力逐渐增加逼近极限最佳竞技阶段创造专项优异成绩保持高水平竞技保持阶段保持专项竞技水平保持强度明显减量第三节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一、基础阶段的多年训练计划1、任务及内容:发展一般运动能力,特别是协调能力、基本技术和运动素质:柔韧--有氧耐力、反应速度--最大速度、速度力量--最大力量、无氧耐力、力量耐力;发现其潜力,培养兴趣。2、负荷特征与竞赛安排负荷特征:循序渐进、适宜(量稍大强度小,有累感但不痛苦)、课次适中课时短;竞赛安排:全面素质测试与专项竞技相结合;国外:比赛中成长;国内:训练为主;二、专项提高与最佳竞技阶段的多年训练计划1、特征与任务:努力发展决定专项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体能类:专项运动素质、专项技术;技能类:专项技战术、专项运动素质;参加重大比赛,创造优异成绩;2、负荷特征:不同运动员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波浪式、递增式、跳跃式;大量大强度,特别是负荷强度要求更高;3、高原現象:达到较高水平后,运动成绩出现停滯甚至下降的现象。发生概率70%左右,时间一般在专项提高阶段(从训6-8年),持续时间2年左右;产生原因:遗传效应减慢或停止,负荷安排不当,训练内容、手段、方法单一,外界因素影响,伤病困扰等;(动力不足)4、集体运动项目:组建-提高-成熟-保持队伍构成、磨合年限(3年以上)、组建方式、更新方式;队员选拔原则:全面加特长,团队意识;教练员的频繁更换不利于队伍的建设和成长;三、竞技保持阶段的多年训练计划1、任务:保持心理稳定性,激发参训动机,适当进行素质和技术训练,延长竞技寿命;2、负荷特征:负荷量略小,负荷强度保持;3、趋势:更加重视训练质量;第三节年度训练的计划与组织一、生物学依据竞技状态形成竞技状态保持竞技状态消失发展过程准备比赛恢复提高竞技能力,促进竞技状态的形成适应性机制:机体对外界的刺激激的适应性现象训练时期训练任务生物学基础动员性机制:心理/生理能力被释放动员,各系统高度协调保护性机制:机体自动停止积极的应急反映发展稳定的竞技状态,参加比赛创造成绩积极恢复,消除心理与生理疲劳二、不同数量大周期安排特点(一)单周期1、含义:全年只安排一个完整的大周期。2、适用范围:需要4-6个月准备的项目。受气候条件的限制较多的项目。竞赛期过长的项目;(双峰型)年度单周期训练安排已越来越少;(二)双周期1、含义:全年安排二个完整的大周期。2、适用范围:第一个周期需要5-7个月。几乎所有运动项目。业余训练经常用此安排。(三)多周期1、含义:全年安排三个以上完整的大周期。2、适用范围:每个周期需要3个月左右。高水平选手。现代训练、比赛的特点。三、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准备期比賽周主要比赛阶段比賽期恢复期|1-2周|1周|4-6周|8-12周|8-12周|(一)时间确定(二)大周期训练计划要点1.准备时期的训练计划1)任务与时间任务:提高竞技能力;形成竞技状态。时间:分为两个阶段。2)训练方法、手段与负荷特点方法:持续-间歇、分解;间歇-重复、完整手段:多样;专项。负荷:中(量大,强度小);大。2、比赛时期的训练计划1)任务与时间任务:提高专项竞技能力;并表现出来。时间:〉1.5个月。2)方法、手段与负荷特点方法:重复-间歇、完整(比赛)。手段:专项(有训练因素)比赛(恢复为主)。负荷:量中到小;强度大。3、恢复时期的训练计划1)任务与时间任务:心理、生理恢复;总结。时间:1-1.5月或两个2-3周。2)方法、手段与负荷特点方法:游戏、持续、变换。手段:环境。负荷:量保持在中等以上;强度小。四、常规大周期(1)与微缩大周期(2)1、任务:(1)全面竞技能力的提高;比赛中表现。(2)重点竞技能力的改善;比赛中表现。2、时间(1)〉14周;(2)〈12周。3、内容:一般到专项。4、负荷:(1)量,大-中-小;强度,中-小-大。(2)量,中-小;强度:中-大。5、专项化程度:较高-高。五、年度训练计划比赛安排与负荷变化(一)比赛系列的安排比赛是训练的杠杆;在划分好训练阶段、明确各阶段训练任务后,着手安排比赛(次数、时间、主次),作为安排负荷变化的依据;1、比赛次数:增多的趋势。基础训练阶段,比赛次数相对较少;专项提高和最佳竞技阶段,比赛次数相对较多;生理、心理消耗较小者,次数较多,反之则较少;2、分类及安排类别主要任务安排竞技性比赛创造理想成绩,实现训练目标每个大周期1-2次主要比赛训练性比赛发展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或综合能力准备期后期和比赛期前期检查性比赛技战术熟练程度,阵容组合适宜度,战术价值及配合默契程度;重大比赛前适应性比赛提高对比赛场地、气候、对手、裁判等条件的适应能力重大比赛前3、比赛阶段的划分将比赛期分为2-3个比赛阶段,每个阶段3-6周,各阶段间有一定的间隔,便于运动员进行调整和赛间训练。4、优秀运动员比赛次数的控制适宜的比赛次数是运动员提高竞技能力、创造优异成绩、实现自身价值的必要条件,但参加比赛过多,易导致运动员过度的生理和心理疲劳,因此,比赛要有所选择,有所放弃;一般:年3-5次重大比赛,总赛次30次左右;原则:确保重大比赛时处于最佳竞技状态;(二)年度训练负荷量度的动态变化安排的训练学要点1、重大比赛时机体处于表现最大强度状态。2、负荷变化与机体状态的周期性变化协调。3、一般先量后强度,避免二者同时提高。4、重视恢复训练。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一)中短期集训的计划结构与负荷特点|||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acbd六、赛前中短期集训的训练安排(二)赛前中短期集训中的区别对待不同类型集训运动员的区别对待1、了解情况2、年龄3、状态不同项目集训运动员的区别对待1、个人2、技术3、技能与体能年度训练计划的规范化用表表一基本情况项目教练员制表时间运动员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代表单位开始训练时间运动等级上年度比赛成绩及本年度参赛指标上年度比赛成绩序号*时间比赛名称比赛名次竞技水平**1234567本年度比赛指标1234567注:*上年度比赛需依时间顺序填写主要比赛情况本年度比赛需依时间顺序填写主要比赛指标**包括能够定量的成绩与教练员的评价竞技能力诊断及指标类别测试内容及项目上年度最高指标本年度最高指标上半年下半年形态身高(厘米)体重(公斤)体重×1000/身高(克/厘米)机能安静心率(次/分)血色素(常值区间克)最大乳酸值(Mmol)个体乳酸阈(Mmol)身体素质1、2、3、4、技术合理性稳定性战术自我发挥对抗能力心理参赛情绪意志品质年度训练周期、阶段划分及各项训练内容要点周期及阶段划分主要任务月周次123456789……474849505152比赛/测验*……负荷量……强度……负荷变化曲线主要恢复措施备注*比赛▲、专项测试△、素质测试●、机能测试〇、心理测试★实现参赛目标的可行性分析分析项目分析内容竞技潜力发育潜力训练潜力对手状态上年度本年度发展预测比赛结果预测及必要条件竞技水平比赛名次实现参赛目标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与主要措施序号需解决的主要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12345678910上年度与本年度负荷指标统计内容上年度本年度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