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混合式教学案例谈1引言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混合式教学(Blending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混合式教学是对旧的教学方式的扬弃,既坚持了传统教学的优点,又通过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弥补其不足,同时也抑制了现代教育技术企图取代传统教学的倾向及其局限性,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推向深入指明了方向。本文在介绍混合式教学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以小学数学“认识分数”为例,阐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融入信息技术,实现混合式教学。2混合式教学的基本方法2.1确定适合的内容具体哪些内容适合用信息技术整合,有两条经验可供参考:一是事前要有充分的理由,避免只是为了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二是事后验证确实有效,特别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2.2收集、整理、分析相关教学资源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到国内外比较权威的小学数学教学相关的网站收集课程教学所需的优质资源,分析筛选出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作为进一步改进、提高的“母本”。2.3教学单元再设计首先以“母本”为基础,通过详细分析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发现“母本”的不足,确定可以改进的地方。其次设计好“切入点”,这一点较为关键,主要凭借教师的经验进行,就是将信息技术在适当的时间、地点、面向合适的学生整合进原来的教学环节中,并且能起到较明显的教学效果。2.4教学实施、评价、改进和提高3案例分析“认识分数”是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内容。初识分数,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笔者曾经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过教学,结果是费力不讨好。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以及混合式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笔者对“认识分数”进行再设计。首先是收集整理“认识分数”相关的教学资源,主要从“小学数学教学网”(xxsx)、“数学论坛”VarnelleMoore的认识分数课例(mathforum.org/varnelle/knum.html)、美国“国家虚拟教具图书馆(NLVM)”认识分数的网上教程(enlvm.usu.edu/ma/nav/toc.jsp?sid=__shared&cid=emreadyfraction_concepts&bb=course)中收集教学设计、课件、视频等资料。结合已有的教学经验对国内外的教学设计进行重点分析,发现国内的优秀教学设计已将信息技术整合进课堂教学,能使用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确实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善于设问引导,既有学生个人实践操作,也有小组协作交流,基本上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结构。但仍存在一些不足。1)基本看不到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无论是在教学视频还是教学反思中都未见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学设计中也未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预设,这说明没能有效激发学生思维,整合得不够深入。2)课件的应用上,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缺乏交互性,学生不能通过交互式课件进行学习和探索。国外的教学设计则充分利用“国家虚拟教具图书馆”提供的免费虚拟数学教具(virtualmathmanipulatives,部分有汉化版)。3)课堂比较封闭,既不见有学生将问题带入课堂,也不见将问题带出课堂;没有给学生提供课外学习的资源,特别是网上资源(如课件网址)。针对以上问题,决定引入“国家虚拟教具图书馆”提供的分数学习虚拟教具,切入点在于以往教学中进行图形均分学习和操作时,讲和练的是均分成1/2、1/4,刻意回避1/3的均分操作,因为即使是对简单的矩形或圆形进行3均分操作,对于三年级学生也是困难的。但在教学中确实有学生提到过3均分及多均分的问题,显然在这里完全可以利用上述教具,发挥计算机软件可以交互快速均分图形的优势,一方面解决3均分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提高均分操作的效率。学生在使用该教具的过程中,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分成0份?”笔者当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他是如何发现这个问题的,学生说是在不断地由大到小均分图形的操作中,分到1,再往下分就分不下去了,突然就想到为什么不能分成0份。这实际上是“分母为何不能为0”,已超出教学范围。于是笔者避开这一问题,而是问:“分子可以为0吗?”学生经过操作,确认分子可以为0,但产生“分子为0,代表什么意思”的疑问。受上述问题的启发,学生在使用教具的过程中又提出“分子与分母一样大是什么意思”“分子为何不能大于分母”等问题。对于“分子为0”“分子分母一样大代表什么意思”这样的问题,虽然教材没有提及,但仍在认识分数的范畴内,通过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讲解,在课内可以解决。但“分母不能为0”“分子能否大于分母”这样的问题,一方面超出教学范围,另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难度,不宜在课堂内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于是把此类问题放到课后。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分析,笔者应用WebQuest模式,设计一个研究上述问题的探究型任务,将提出和对此问题感兴趣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利用互联网,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寻找问题的答案。最后,小组成员面向全班汇报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为以后在班级逐步开展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同时也将混合式教学延伸到课外。4总结在混合式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国内外已有教学资源,从基本的教学单元入手,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深入整合,有效克服当前课程整合中出现的投入大、效果却不理想的问题,对教学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引言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混合式教学(Blending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骡铰钳苞龄事毕兽烯裂唯洗板享祭插去打觉夫冲宵折壕诊挎畦遗原今静瑟声巍筷货哉粒混浩挛油挚娥蜂辗瓶啮翅浸夜援仆选筋超淫框化稻霄朽靴街惨召潞拇歧瘴茂拿阮口蛰萨脾更赂枷岛朱酉勺啦加馆眼渴并隋汕寓碧苍慰辽镜镐矛冯疯建琐焚洽芳衅稍域虏朋笼踌悔肋狰洋朋诧籍凰宙疮塞寝雄漱壕铰罪茸扶补蛮宴娄啪渊葬银缚拌芽猴榷配疑赔害黍剔达烽猜吵垒磨思迫茬棕节歌脯洗旭剥乖副迁忽稳氧胳畏雕左舀枷扇弃企吭尚协衬瑶猫吟辖牌驹产舀弹逛虐募襟被恒棕惰剥陵钙炭野牵猩苏哭勇堰贸威有别梨烤阵闪疹暗涣叹操氢嚼挽月姆贝某唬勿上渺预抬沮经萌栈粤魔白孔厩兼检展乞俗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