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环相扣层层揭秘》《认识三角形》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数学博大精深,亦如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浩瀚的天空,欲探其真面目,只有环环相扣,层层来揭秘。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四年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认识三角形》。我将从教材解读、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课堂反思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重点阐述的是教学过程。一、教材解读1、首先我对教材进行简要分析本课是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中三角形的第一课,内容主要包括三角形的概念、高和特性,体现在例1和例2个例题中。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并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因此着一定的基础,同时这节课又为更深一步学习三角形和五年级三角形的面积做好了铺垫,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课标要求课标对本单元及本课具体要求有3点:认识三角形,掌握其特征。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并会画高。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高及对应的底,能正确的作出三角形的高;会运用三角形的特性说明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探索现实世界中的有关图形问题。我想认识、探索、运用是其中的关键。因此,结合课标的要求和这一课的特点,我拟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特征和特性,并会给三角形画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德育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创新意识。意图:目标简洁而多元化,且可控可测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定义、特征和特性。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二、教法与学法(一)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平面图形也有着一定的了解。一年级年级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四年级学习了线段、角和四边形,在此基础上学习三角形的认识,学生很容易掌握,做到水到渠成。(二)教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引导自学+实验操作+任务驱动,同时借助课件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三)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三、教学流程本节课结合我校教师-引问讲评学生-读说测练的“乐学精导”二四制教学模式,设计采用(一)联系生活、情境引入(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三)实验解疑、探索特性(四)达标检测,转化能力(五)科学评价,激发兴趣这五个步骤完成自学合作的“操作实验”课堂教学,实现读中思、动中学的教学理念。(一)联系实际、情境引入我首先让学生欣赏生活图片同时让其找出熟悉的三角形,再提出问题,从而揭示课题——三角形的认识〖设计意图〗不仅揭示了课题,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A、理解三角形的概念如何真正理解三角形的内涵呢?我通过两个层次的教学来展开:第一层:自我感受三角形自己画一个三角形,思考下列问题。1、同学们画的图形大小和形状相同吗?都是三角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2、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什么是三角形?3、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是不是三角形。意图: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再通过辨析就对三角形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此时,学生对三角形概念的描述是模糊的,不严谨的。我不予评价,而是顺势转入第二层次的教学:第二层:多途径理解三角形1、自读课本,找出三角形的概念,同时圈画出重点字词,并指一指,说一说。2、结合三角尺与同桌说一说三角形的概念。3、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中标出顶点、边、角4、用一个三角板进行展示。在读的基础上结合第一层的理解,同时说、摸、标和展示,让学生更深刻理解三条边围成的真正含义,层层推进使模糊的知识变得清晰起来。B、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第一层:自主学习初步感知自主学习,圈画重点内容,初步了解高和底及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完成填空:1、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作一条(),()和()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叫做三角形的底。2、你认为三角形有()条高。3、一个三角形的3个顶点分别用字母E、F、G表示,那么这个三角形可以表示为()。意图:自主学习初步感知第二层:任务驱动深化理解出示三角形ABC,创设问题情境:三角形一家碰到一个难题,顶点A想到到对边BC家去,怎样过去最近呢?你们能帮助她找一条最短的路吗?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可以得出其实就是从顶点A到对边做一条垂线,老师再进行适时的点拨,从而让学生更加明白高的实质性含义。意图:通过解决问题使初步感知的知识深化,明白高的实质含义。第三层:独立完成交流方法让学生尝试画高。启发学生尝试从B点,C点画高,并标出它所对应的底。同时交流画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意图:充分利用了学生资源,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升认识,构建对三角形底和高的理解,从而有效突破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高的教学难点。三、实验解疑、探索特性数学教学不应片面地提倡“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但同时也不应只强调“数学教学的形式化”。因此,我认为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关键在于找准“学校数学”和“生活数学”的衔接点。这环节我让学生从三个层次逐步深入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第一层次:实验让学生动手搭一搭三角形和四边形,并在动手拉一拉中体验三角形稳定性的表面特性第二层次:感知:在生活中寻找三角形的特性。通过实验操作可以发现,三角形不易变形,可见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的这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课件出示图片,请学生找出各图中哪有三角形?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作用?第三层次:解决问题。请学生来想一个办法,使刚才拉动的四边形拉上去不动。根据是什么?(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让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为起点——动手实验发现数学结论——体会应用认识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既带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同时带给学生“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真实体验。四、达标检测,转化能力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填空,判断操作解决留言厅(2分钟)〖设计意图〗学习任务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得与疑惑,有利于学生及时抒发自己学习感想,记录自己学习的疑问,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及时的反思。六、说板书设计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的板书,更加便于学生掌握理解。本节我的板书设计如下:(五)课堂评价激发兴趣(3分钟)新课程标准对课堂评价有4个关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关注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多用启发性和鼓励性语言。所以在评价时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合作意识、表述能力进行了重点评价,时时激励学生,最终达到鼓励学生的目的。四、课堂反思伟大的教育家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对本课我的想法是“数学课程应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我在课堂中把学生活动和教材知识融为一体,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以上就是我对《三角形的认识》说课设计,在讲述过程中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评委批评指正,谢谢大家!新知形成突出重点简洁明了认识三角形高围成底顶点边角3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