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形法课程论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最优化方法课程论文题目:单纯形法的发展及其应用系别:理学院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姓名:班级:信息101班单纯形法的发展及其应用一.单纯形法简介: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通用方法。单纯形是美国数学家G.B.丹齐克于1947年首先提出来的。它的理论根据是: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是n维向量空间Rn中的多面凸集,其最优值如果存在必在该凸集的某顶点处达到。顶点所对应的可行解称为基本可行解。单纯形法的基本思想是:先找出一个基本可行解,对它进行鉴别,看是否是最优解;若不是,则按照一定法则转换到另一改进的基本可行解,再鉴别;若仍不是,则再转换,按此重复进行。因基本可行解的个数有限,故经有限次转换必能得出问题的最优解。如果问题无最优解也可用此法判别。二.单纯形法在线性规划中的应用1.单纯形法解线性规划问题在生产管理和经济活动中,经常遇到这些问题,如生产计划问题,即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人、财、物等资源,以便得到最好的经济效果;材料利用问题,即如何下料使用材最少;配料问题,即在原料供应量的限制下如何获取最大利润;劳动力安排问题,即如何用最少的劳动力来满足工作的需要;运输问题,即如何制定调运方案,使总运费最小;投资问题,即从投资项目中选取方案,使投资回报最大等等。对于这些问题,都能建立相应的线性规划模型。事实上,线性规划就是利用数学为工具,来研究在一定条件下,如何实现目标最优化。单纯形法是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通用方法。(1)单纯形法解线性规划问题的理论根据是: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是n维向量空间Rn中的多面凸集,其最优值如果存在必在该凸集的某顶点处达到。顶点所对应的可行解称为基本可行解。(2)单纯形法的基本思想是:先找出一个基本可行解,对它进行鉴别,看是否是最优解;若不是,则按照一定法则转换到另一改进的基本可行解,再鉴别;若仍不是,则再转换,按此重复进行。因基本可行解的个数有限,故经有限次转换必能得出问题的最优解。如果问题无最优解也可用此法判别。(3)单纯形法的一般解题步骤可归纳如下:①把线性规划问题的约束方程组表达成典范型方程组,找出基本可行解作为初始基本可行解。②若基本可行解不存在,即约束条件有矛盾,则问题无解。③若基本可行解存在,从初始基本可行解作为起点,根据最优性条件和可行性条件,引入非基变量取代某一基变量,找出目标函数值更优的另一基本可行解。④按步骤3进行迭代,直到对应检验数满足最优性条件(这时目标函数值不能再改善),即得到问题的最优解。⑤若迭代过程中发现问题的目标函数值无界,则终止迭代。(4)概述根据单纯形法的原理,在线性规划问题中,决策变量(控制变量)x1,x2,…xn的值称为一个解,满足所有的约束条件的解称为可行解。使目标函数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可行解称为最优解。这样,一个最优解能在整个由约束条件所确定的可行区域内使目标函数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找出最优解。最优解可能出现下列情况之一:①存在着一个最优解;②存在着无穷多个最优解;③不存在最优解,这只在两种情况下发生,即没有可行解或各项约束条件不阻止目标函数的值无限增大(或向负的方向无限增大)。单纯形法的一般解题步骤可归纳如下:①把线性规划问题的约束方程组表达成典范型方程组,找出基本可行解作为初始基本可行解。②若基本可行解不存在,即约束条件有矛盾,则问题无解。③若基本可行解存在,从初始基本可行解作为起点,根据最优性条件和可行性条件,引入非基变量取代某一基变量,找出目标函数值更优的另一基本可行解。④按步骤3进行迭代,直到对应检验数满足最优性条件(这时目标函数值不能再改善),即得到问题的最优解。⑤若迭代过程中发现问题的目标函数值无界,则终止迭代。用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所需的迭代次数主要取决于约束条件的个数。现在一般的线性规划问题都是应用单纯形法标准软件在计算机上求解,对于具有10^6个决策变量和10^4个约束条件的线性规划问题已能在计算机上解得。2.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化使用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时,首先要化问题为标准形式所谓标准形式是指下列形式:njjjxcz1max),,2,1(0),,1(1njxmibxatsjnjijij当实际模型非标准形式时,可以通过以下变换化为标准形式:①当目标函数为njjjxcz1min时,可令Z′=-Z,而将其写成为njjjxcz1min求得最终解时,再求逆变换Z=-Z′即可。②当s·t·中存在ininiibxaxaxa2211形式的约束条件时,可引进变量0)(122111nniniiinxxaxaxabx便写原条件成为0112211ninniniixbxxaxaxa其中的xn+1称为松驰变量,其作用是化不等式约束为等式约束。同理,若该约束不是用“≤”号连接,而是用“≥”连接,则可引进松驰变量0)(122111nininiinxbxaxaxax使原条件写成01111ninninixbxxaxa3.单纯形法迭代原理(1)确定初始可行解①当线性规划问题的所有约束条件均为≤号时,松弛变量对应的系数矩阵即为单位矩阵,以松弛变量为基变量可确定基可行解。②对约束条件含≥号或=号时,可构造人工基,人为产生一个m×m单位矩阵用大M法或两阶段法获得初始基可行解。(2)最优性检验与解的判别(目标函数极大型)①当所有变量对应的检验数均非正时,现有的基可行解即为最优解。若存在某个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为零时,线性规划问题有无穷多最优解;当所有非基变量的检验数均严格小于零时,线性规划问题具有唯一最优解。②若存在某个非基变量的检验数大于零,而该非基变量对应的系数均非正,则该线性规划问题具有无界解(无最优解)。③当存在某些非基变量的检验数大于零,需要找一个新的基可行解,基要进行基变换。4.确定初始可行解确定初始的基本可行解等价于确定初始的可行基,一旦初始的可行基确定了,那么对应的初始基本可行解也就唯一确定,为了讨论方便,不妨假设在标准型线性规划中,系数矩阵A中前m个系数列向量恰好构成一个可行基,即A=(BN),其中B=(P1,P2,…Pm)为基变量x1,x2,…xm的系数列向量构成的可行基,N=(Pm+1,Pm+2,…Pn)为非基变量xm+1,xm+2,…xn的系数列向量构成的矩阵。所以约束方程AX=b就可以表示为BBNNXAX=(BN)=BX+NX=bX用可行基B的逆阵B-1左乘等式两端,再通过移项可推得:-1-1BNX=Bb-BNX若令所有非基变量NX=0,则基变量-1BX=Bb由此可得初始的基本可行解1BbX=05.最优性检验假如已求得一个基本可行解1BbX=0,将这一基本可行解代入目标函数,可求得相应的目标函数值1-1BNBBbZ=CX=(CC)=CBb0其中B12mNm+1m+2nC=(c,c,c),C=(c,c,c)分别表示基变量和非基变量所对应的价值系数子向量。要判定-1BZ=CBb是否已经达到最大值,只需将-1-1BNX=Bb-BNX代入目标函数,使目标函数用非基变量表示,即:BBNN-1-1BBNNBNNNXZ=CX=(CC)X=CX+CX=C(Bb-BNX)+CXm+1m+2-1-1BNNBm+1,m+1,nnxxCBb+σXCBb+(σσσ)x其中-1NNBm+1m+1n=C-CBN=(,,)称为非基变量XN的检验向量,它的各个分量称为检验数。若σN的每一个检验数均小于等于0,即σN≤0,那么现在的基本可行解就是最优解。6.解的判别定理1:最优解判别定理对于线性规划问题nmaxZ=CX,D=XR/AX=b,X0,若某个基本可行解所对应的检验向量-1NNB=C-CBN0,则这个基本可行解就是最优解。定理2:无穷多最优解判别定理若1BbX=0是一个基本可行解,所对应的检验向量-1NNB=C-CBN0,其中存在一个检验数σm+k=0,则线性规划问题有无穷多最优解。定理3:无最优解判别定理若1BbX=0是一个基本可行解,有一个检验数m+k0,但是-1m+kBP0,则该线性规划问题无最优解。7.基本可行解的改进如果现行的基本可行解X不是最优解,即在检验向量-1NNB=C-CBN中存在正的检验数,则需在原基本可行解X的基础上寻找一个新的基本可行解,并使目标函数值有所改善。具体做法是:(1)先从检验数为正的非基变量中确定一个换入变量,使它从非基变量变成基变量(将它的值从零增至正值)。(2)再从原来的基变量中确定一个换出变量,使它从基变量变成非基变量(将它的值从正值减至零)。由此可得一个新的基本可行解,由m+1m+2-1Bm+1,m+1,nnxxZCBb+(σσσ)x可知,这样的变换一定能使目标函数值有所增加。8.换入变量的确定--最大增加原则把基检验数大于0的非基变量定为入基变量。若有两个以上的σj>0,则选其中的σj最大者的非基变量为入基变量。从最优解判别定理知道,当某个σj>0时,非基变量xj变为基变量不取零值可以使目标函数值增大,故我们要选基检验数大于0的非基变量换到基变量中去(称之为入基变量)。若有两个以上的σj>0,则为了使目标函数增加得更大些,一般选其中的σj最大者的非基变量为入基变量。9.换出变量的确定--最小比值原则把已确定的入基变量在各约束方程中的正的系数除以其所在约束方程中的常数项的值,把其中最小比值所在的约束方程中的原基变量确定为出基变量。即若lklikikikabaabx0|min则应令xl出基。其中bi是目前解的基变量取值,aik是进基变量xk所在列的各个系数分量,要求仅对正分量做比,(这由前述作法可知,若aik≤0,则对应的xi不会因xk的增加减值而成为出基变量)。10.两阶段法用大M法求解含人工变量的LP时,用手工计算不会碰到麻烦,但用电子计算机求解时,对M就只能在计算机内输入一个机器最大字长的数字,这就可能造成一种计算上的误差,为克服这个困难,对添加人工变量后的LP分两个阶段来计算,称为两阶段法。第一阶段:不考虑原问题是否存在基可行解,给原LP加入人工变量,并构造仅含人工变量的目标函数Minw,然后用单纯形法求解,若得w=0,说明原LP存在基可行解,可进行第二阶段计算,否则,停止计算。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计算得到的最终单纯形表除去人工变量,将目标函数行的系数换成原LP的目标函数,作为第二阶段计算的初始表。然后按照前面的方法进行计算。11.大M法大M法首先将线性规划问题化为标准型。如果约束方程组中包含有一个单位矩阵I,那么已经得到了一个初始可行基。否则在约束方程组的左边加上若干个非负的人工变量,使人工变量对应的系数列向量与其它变量的系数列向量共同构成一个单位矩阵。以单位矩阵为初始基,即可求得一个初始的基本可行解。为了求得原问题的初始基本可行解,必须尽快通过迭代过程把人工变量从基变量中替换出来成为非基变量。为此可以在目标函数中赋予人工变量一个绝对值很大的负系数-M。这样只要基变量中还存在人工变量,目标函数就不可能实现极大化。以后的计算与单纯形表解法相同,M只需认定是一个很大的正数即可。假如在单纯形最优表的基变量中还包含人工变量,则说明原问题无可行解。否则最优解中剔除人工变量的剩余部分即为原问题的初始基本可行解。三.结论单纯形法的创建标志着线性规划的诞生。单纯形法的创建统一了以往运输问题和营养问题等的算法,同时推进线性规划理论的发展。反过来,理论的发展也刺激算法的更新。线性规划在这样理论与算法相互促进和相互作用中发展。单纯形法有效地提升了数学规划的应用。很多重大理论诞生之初遭到人们的质疑和反对,但是线性规划不一样,一诞生就得到人们的青睐。这是因为,单纯形算法的计算简洁明了,计算结果精确有效。它求出的是最优解,超乎很多人的期望和想象力。因此被各个领域频频应用来提高工作效率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