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教学目标:1、理解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的内涵,以及在现实社会中的意义。2、积累文言词语;欣赏《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3、理解孟子所阐述的“义”的含义,懂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择,把握人生,慎重选择。4、感受孟子文章语言自然流畅,节奏鲜明的特点,强化朗读背诵,积累文言词语;善于联系当代,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拓展探究,更好地借鉴古人的思想精华。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生命是可贵的,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决不仅仅停留于“活着”。当面临生死抉择时,该怎样做出自己的决定?文中孟子关于“义”的论说,对今人仍不无启迪。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2、《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3、性善说: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还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给与)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认为“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学习生字:一箪.食(dān)一豆羹.(gēng)蹴.尔(cù)乡为..身死(xiàngwéi)所恶.(wù)得我与.(yú)今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wéi)5、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第一部分:(从开头至“贤者能勿丧耳”),由设喻引出“舍生取义”的论点,并说明“义”的美德就是人所固有的。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第一层:(从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而取熊掌为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至“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自己的论点“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的进一步论证。先正面再反面分析阐发自己的观点。第三层:(本段最后一句),作者得出结论:其实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持“本心”而已。第二部分:(从“一箪食”至结尾),“舍生取义就是丧失“本心”,人应该保有本心。”不能“见利忘义”,否则就是失掉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第一层:(从“一箪食”至“乞人不屑也”),从正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一箪食”、“一豆羹”关系到人的生死,但若用无礼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乞丐也不接受。这一事例充分证明,最普通的人也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而不失义。第二层:(从“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至“是亦不可以已乎”),从反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首先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辨礼义”就接受优厚俸禄。紧接着以一个反问句,说明他们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为私利所蔽。然后用三个排比今昔对比,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是亦不可以已乎”是一句反问,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第三层:(最后一句),与第一部分结束相呼应,人应该保有本心。“本心”就是人原来固有的“羞恶之心”,也就是“义”、“善”的本性。四、教师小结:本文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作者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言语,阐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在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照应:指的是行文时说过的话,在后面适当的地方重提,予以强调,或补充发挥的手法。照应有下列几种:1、扣题照应,即在文中对文章的题目作出交代。2、首尾照应。即在篇末对其开头进行照应。3、前后反复照应。即在几个相应的段落中前后各自照应。4、与伏笔照应。前文留有伏笔,后文进行照应。5、既与题目相照应,又与开头或前文相照应。6、人物的照应。前文写某一情节、搁笔转写他事,后文进行照应。7、情节照应,前文某一情节、搁笔转写他事,后文进行照应。8、论点的照应。前文提出论点、层层论述,最后通过归纳对前面的论点进行照应。二、利用工具书,翻译课文。三、古汉语知识:1、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躲避。)(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通“辨”,辨别。)(3)、所谓识穷者得.我与(“得”通“德”,即恩德。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词。)(4)、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2、古今异义:(1)、一豆.羮(古义: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今义:现常为豆类名称。)(2)、是.亦不可以已乎(古义:这。今义:常用作判断词。)3、一词多义:(1)、与: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给。例句: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2)、而: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例句: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却”的意思。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3)、于:介词,表示比较。例句: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例句:万钟于我何加焉(4)、是:指示代词,这个,这样。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样看来,由此看来。例句:是亦不可以已乎。四、合作探究:1、孟子在文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为什么鱼和熊掌不可得兼?3、“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舍生取义”的含义是什么?五、背诵全文。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生而取义”;有的说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而取义”是最高要求。你的看法呢?与同学讨论一下。明确: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亏心事来。其实,仅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一番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它的主旨是讲每个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六、说说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或用法是否相同。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3、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乎七、结合本文及《〈孟子〉二章》谈谈《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明确:1、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2、大量使用排偶句。这样就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3、善于比喻,这些比喻大多是根据生活常理设计的。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举的战争中的事例,《鱼我所欲也》中举的“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例子。这种取义浅近的比喻,既使他所讲的道理易于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学趣味。八、教师小结,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第三课时:一、再读课文,分析讨论文章思路: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人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明确: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总之,这段文章是说,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二、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明确: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三、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1、用类比论证法提出论点。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2、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显出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第一部分中用假设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然后得出结论,使读者心悦诚服四、讨论:《鱼我所欲也》一文在思想内容上有何进步性、局限性?明确:《鱼我所欲也》的论点是“舍生取义”。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坏事来。他表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贪图享受、为利忘义的人。这种思想显然有它的进步性。当然,孟子在文中阐发了唯心主义的性善说,说什么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合事实的。此类糟粕,应予剔除。五、教师小结:“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一言,警醒几千年。多少仁人志士追随着“取义”之路,开拓了一条精忠之道。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的屈原,终因遭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汩罗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文天祥,被囚禁狱中宁死不屈,含生取义,留名千古。鲁迅以笔代枪,在文坛掀起千层浪,留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动人诗句。对于今天的我们,亲历和与义的重大抉择也许很难得,但我们的人生不管选择。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三。七、板书设计:26、鱼我所欲也舍生取义是本心(讲道理)——提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从正反两面阐述论点:“义”重于“生”;得出结论。舍义取利失本心(摆事实)——正面举例:证明“义”之存在;反面举例:揭示“见利忘义”;对比论证:再次证明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