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一定义与分期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primaryimmunethrombocytopenic,ITP)过去也被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一种获得性的免疫紊乱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以孤立的外周血小板减少小于100×109/L为特点,且缺乏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明显的或潜在的原因。Blood2010;115(14)一定义与分期继发行ITP(secondaryITP,SITP)除原发性免疫血小板减少之外所有ITP称之为SITP,并在SITP后用括号标明引起ITP的原因。如果是系统性红斑性狼疮、HIV、药物相关的,则分别书写为SITP(狼疮相关性)、SITP(HIV相关性)、SITP(药物相关性)。Blood2009;113(11):2386-2393一定义与分期分期(Blood2009;113(11):2386-2393)新诊断的ITP(诊断3月内);持续性ITP(3~12月内);慢性ITP(持续12个月以上);二流行病学儿童ITP的发病率约为4.6/10万/年,成人ITP发病率为3.8/10万/年(美国)。目前流行病学数据显示除了(30-60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其余年龄阶段男女性别发病率相似。典型的成人ITP常隐匿发病缺乏前期的病毒感染或其他疾病并且呈慢性病程。而儿童ITP常急性发病占大多数,60%有前驱感染表现。三病因和发病机理免疫因素:血小板抗原性发生改变,导致自身抗体形成患者存在Tregulatorycells(Tregs)的缺陷导致自我耐受失调从而导致抗血小板抗体和细胞毒T细胞产生。血小板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的破坏四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以皮肤瘀斑或紫癜为首发表现。出血点最常见于下垂部位。紫癜、月经增多、鼻出血和牙龈出血常见,消化道出血和血尿少见,颅内出血很少发生,但后者常是致死的最主要的原因。小儿和成人ITP临床表现比较特点儿童成人发病高峰年龄2-4岁15-40岁性别相等(F:M)2:6:1发作急(大多数1W)隐匿(大多2M)症状紫癜(严重10%)紫癜(典型、不严重)BPC大多20×109/L大多数20×109/L过程自发缓解83%2%慢性24%43%切脾反应71%66%切脾最终完全缓解89%64%颅内出血1%3%出血死亡1%4%死于慢性、顽固性ITP2%5%五实验室检查1.血小板检查①急性型常低于20×109/L,慢性型在(30~80)×109/L之间。②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增大。③血小板功能正常。④放射性核素测定血小板寿命,较正常明显缩短。2.骨髓检查急性患者巨核细胞明显增多,且伴有成熟障碍。血小板生成减少。3.出凝血机制检查血时间延长、血块回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五实验室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杆菌检测HIV和HCV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血型(RH)类型抗血小板抗体检测抗磷脂抗体抗核抗体抗核抗体六诊断目前无确诊的金标准为排除性诊断诊断标准:1.多次检查血小板计数<100×109/L;2患儿无中度以上脾脏肿大;3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4.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疾病;5.药物治疗或切脾治疗有效。七鉴别诊断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如HIV,HCV感染,自身免疫疾病如SLE,肿瘤(特别是淋巴系统增生性),近期疫苗接种肝脏疾病药物,酗酒,暴露在有毒环境中骨髓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障,纤维化,巨幼贫血)近期输血(导致输血后紫癜的可能)遗传性血小板减少七鉴别诊断如果对于一个新疑诊的儿童ITP,即使是典型病例血细胞计数和血片也应该反复重复。以排除一些严重的骨髓异常或是血液学异常,直到明确诊断或是血小板计数恢复发生。儿童遗传性血小板减少有时候会误诊为ITP。如果发病在很小年龄,有阳性家族史或是一些典型表现必须疑诊遗传性血小板减少。八治疗ITP的危险是出血;ITP治疗的目的使患者血小板升到并保持安全的水平;什么是安全水平?对于新诊断ITP血小板﹥30×109/L一般认为是安全水平。对于持续性ITP和慢性ITP的目的尚未很好地确定,常常以推迟或避免更加毒性的治疗为目的,如免疫抑制剂和切牌,慢性ITP以最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为宗旨。八治疗ITP按照出血严重程度分类对指导治疗很有帮助临床出血程度措施1微小出血,少量瘀点(总数小于等于100)和/或小于5个瘀斑(直径小于等于3cm)血小板﹥50×109/L门诊观察2微小出血,多瘀点(总数大于100)和/或大于5个瘀斑(直径大于等于3cm)无粘膜出血血小板20-50×109/L观察或选择性治疗3中等出血,出现粘膜出血血小板﹤20×109/L住院治疗4严重粘膜出血或怀疑颅内出血立即抢救治疗八治疗(门诊治疗)轻症患儿如果不住院,家长应该告知观察出血的表现,另外应该得到医院或医生的联系方式,以便随时联系。患儿不要参加可能导致外伤的剧烈对抗性运动。其他的一般性活动并不限制。大多数轻微症状或中度症状的儿童可以进行门诊治疗,进行1周1次的或更频繁的门诊随访。八治疗(治疗药物)一线治疗药物anti-D免疫球蛋白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甲泼尼龙泼尼松)IVIg八治疗(一线药物)静脉输入anti-D免疫球蛋白:对于RH(D)阳性的儿童短期静脉输入anti-D免疫球蛋白,可以导致短期的血小板计数上升。并且一般耐受性好,目前在欧美国家已经是一线治疗方法。八治疗(一线药物)泼尼松;1-2mg/kg/d对于儿童就有治疗反应。大剂量4mg/kg/d连用3-4天被证明可以在72小时内提高72-88%患儿的血小板水平到50×109/L以上。因为长期使用激素的副作用,泼尼松应该在维持血小板计数的情况下尽快减停。八治疗(一线药物)IVIg:IVIg可以使大于80%的患儿迅速升高血小板(24h-4d),目前最初的0.4g/kg连用2-5天的方案已经被0.8-1g/kg的一次剂量所替代,依据短期血小板上升情况可进行重复治疗。副作用(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在使用1g/kg剂量的第二天最明显。八治疗(二线药物)硫唑嘌呤环孢菌素A环磷酰胺达那唑氨苯砜吗替麦考酚酯利妥昔单抗(CD20单抗,美罗华)长春花碱一、二线治疗失败的治疗选择TPO受体激动剂联合化疗脾切除手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八治疗(切牌)原理:1)去除血小板破坏场所;2)去除抗血小板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适应证:慢性难治性儿童ITP,一线及二线治疗效果不佳注意事项:切牌治疗应该尽可能延迟。大于70%的患儿对切牌有反应,但术后可能的感染风险限制了其作为常规手段。八治疗(抢救治疗)出现危及生命的颅内出血比例很低约0.1%-0.5%单采血小板输注(通常需要普通2-3倍剂量)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大剂量甲泼尼龙ITP总结开始诊断需谨慎,激素有效快减停。一线药物做首选,无效二线亦相宜。内科治疗效差者,外科切脾应小心。危重出血或手术,小板输注莫迟疑。静脉丙球加甲强,快升小板最相宜。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