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教学论文:成语教学浅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成语教学论文:成语教学浅探内容摘要:成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成语教学贯穿了语文教学的始终。通过成语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成语的一般常识,开阔眼界,增加知识,提高认识水平和阅读、写作能力。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成语,并将之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关键词:成语语境典故应用成语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是相沿习用的一种极具表现力,言简意赅的语言形式,它具有意义的完整性和结构的凝固性特征。它来自源于神话寓言、历史典故、诗文语句、俚语和俗语等,大部分成语由四个字构成。由于成语的结构紧密,言简意赅,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成语,对充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丰富学生的语言质量,增强学生语言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成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对于这一独特的教学内容,如果设计精当,就会深深吸引学生,反之,则会令学生感到厌烦。切实有效地开展成语教学是继承传统文化瑰宝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在领悟教材意图和成语内涵的基础上,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使成语教学活起来。一.文化瑰宝,成语溯源。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至关于词的语言单位。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它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容。?成语渊源流长,主要来源于古代神话寓言故事、古代历史故事、古代典籍作品、俚语和俗语,它浓缩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一)神话传说远古时代,盘古“开天辟地”,有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神话故事,给我们营造了一个神幻的世界,“精卫填海”、“弈射九日”、“八仙过海”、“牛郎织女”、“夸父逐日”……这是我国古代人民想要征服大自然的美好幻想;对美好爱情坚贞不渝的追求;还有不畏艰难险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二)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它常用假托的故事或你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常带有劝诫或讽刺的意味。一些成语就来自古代的寓言故事。“滥竽充数”、“惊弓之鸟”、“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叶公好龙”、“拔苗助长”、“望洋兴叹”、“亡羊补牢”、“刻舟求剑”、“画龙点睛”、“南辕北辙”、“守株待兔”、“塞翁失马”、“愚公移山”、“螳臂当车”、“与虎谋皮”、“鹬蚌相争”……数不胜数的寓言故事,代表着古代智者的智慧。(三)历史事件或历史故事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文献记有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或历史故事,有些则凝缩为成语,用以说明某种道理、认识或境遇。如“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破釜沉舟”、“三顾茅庐”、“负荆请罪”、“三国鼎立”、“完璧归赵”、“朝秦暮楚”、“望梅止渴”、“图穷匕现”、“项庄舞剑”、“四面楚歌”、“风声鹤唳”、“揭竿而起”“毛遂自荐”……中国历史的画卷通过这些成语呈现在我们面前,引人深思。(四)诗文语句我国古代诗文作品浩如烟海,许多脍炙人口的语句经反复使用就成了成语,如“学而不厌”、“舍生取义”、“老骥伏枥”、“物换星移”、“择善而从”、“举一反三”、“知彼知己”、“教学相长”……(五)俚语口语现在使用的一些成语,是来自群众的口头创造,大家都喜欢用。二.创造语境,辅助理解。教材中不少成语符合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统一在于发展和丰富情感记忆”的识记心理。如高教版《语文》第三册(修订版)第二十八课《沙家浜》(第四场·智斗)中有这样一组成语“晕头转向、面不改色、急中生智、不卑不亢、旁敲侧击、察言观色、舍己救人、阴阳怪气、滴水不漏、浩浩荡荡、远走高飞”。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没有让学生就单个成语来谈对其的理解,也没有出示这组成语,而是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看京剧《沙家浜》中关于文章中这个片断的碟片),然后让学生来描述这些成语的意思,大家你一言,我一句,踊跃发言,再进一步分析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把握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就容易多了,充分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三.多种方法,巩固成语。孔子云:“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为了巩固学生对成语的记忆,教学中我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地巩固练习,力求形式多样化。1.补充法。如学完《纳谏与止谤》一课后,我写出文中成语中的两个或三个字,如__概而论、__意忘__、娓__动__、门庭若__等,要求学生填上恰当的字。2.改错法。如学完《都江堰》一课后,我出示了一些写错的成语,让学生改错,训练学生的判断力,既可改错别字,又能识记成语,如痛苦流涕、众目窥窥、砰然心动等。3.成语接龙法。如学完《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一文后,我以文中的“栩栩如生”起头,让同学们用这个成语的最后一个“生”(也可用谐音字)字接着说成语,这样连续地接说下去,可以记住很多成语,如生龙活虎、虎背熊腰、腰缠万贯等。4.换词法。教学中具体做法是:出示句子,给句中划线部分换一个恰当的成语。如:林冲安分守己,处处容忍并做出让步,结果是赔尽小心,依然落得一场空!学生根据句子说出成语“逆来顺受”。5.比赛法。以组为单位,把全班按分为四个大组,四个大组之间进行竞赛对抗。事先规定:题目由教师拟定,比赛结束后合计算出各小组所得总分,优胜的一组每位同学都能获得一份奖品。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十分高涨,都想跃跃欲试,誓与其他小组一争高下。例如:学完《威尼斯商人》一文后,我拟定了以下有关成语的题目,要求四个组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最后计算哪个组得分最高就为优胜组。1.分别找出与“公爵、安东尼奥、夏洛克、鲍西娅、巴萨尼奥”这些人物有关的成语;2.列举能表达人们心情的成语。四.熟悉典故,启示心灵。汉语中的许多成语,都有着较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有不少成语,来源于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和古代诗文。通过探究成语的来源,可以使学生了解这些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和古代诗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文史知识,扩大眼界,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还可以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比如成语“负荆请罪”是讲廉颇知道错怪了蔺相如后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充分体现了蔺相如的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廉颇的知错就改,通过这个故事可教育学生要知错就改。成语“鞠躬尽瘁”,出自蜀汉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可教育学生为革命为人民竭尽全力,奋斗终生。“先忧后乐”出自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可教育学生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学而不厌”出自《论语·述而》,可教育学生虚心好学,永不自满。出自《孔子家语》的“载舟覆舟”,说明人民力量的伟大,取得民心的重要。出自《淮南子》的“塞翁失马”,说明了坏事与好事互相转化的道理。出自《吕氏春秋》的“物及必反”,说明事物发展到顶点,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通过这些成语的学习,可以启发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五.反复练习,学以致用。成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将所学成语应用在生活及写作上,因此,除了理解词义、用法外,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练习成语造句,进而将成语应用在实际中。运用成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弄清成语的实际意义。如“亡羊补牢”的实际意义是指事情出了差错,想办法补救。又写成于时代感情色彩的,如“自食其力”与“自食其果”,前者有褒义,后者有贬义,使用时要仔细辨别它们之间的差别。(二)成语是凝固结构,一般必须沿用原型,不能随意变换和增减其中的成分。如将“螳臂当车”改为“螳螂当车”就不妥。(三)成语有确定的字形和读音,不能写错读错。如把“病入膏肓”的“肓”写成“盲”或“育”,把“一暴十寒”的“暴”(pù)读为(bào)。所学的知识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能真正变为自己的知识,实际运用是学知识的终极目标,运用也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强化记忆,只背下一些成语而不去应用,等于没有学会使用成语。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成语的实际运用,为达到这个目的,通过日常训练强化所积累的成语,已形成习惯。平时口语训练要求学生在表达某种意思时,能使用成语的地方,鼓励学生大胆使用成语,作文、周记和日记等日常练笔,都要求学生尽量使用成语,平时还让学生相互比较,看谁的词汇最丰富,表意最简练准确。通过日常的有意识强化,学生们大部分养成了自觉运用成语的习惯,说话写文章也更加有文采了。成语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精练的形式,它源远流长,运用普遍,极富有表现力。学生只有注重平时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充实自己词汇的宝库,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参考文献:[1]倪文锦.语文(第三册;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2]姚振强.成语教学点滴谈[j].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5.[3]田少青.成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2,1.[4]刘建章.成语教学存在的问题[j].语文学刊,2005,4.[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1999.文丽,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教师。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