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际税收管理体系(PPT-40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苏州工业园区国家税务局2011年5月关于建设国际税收管理体系的认识与实践汇报提纲一、认清形势,把握国际税收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二、夯实基础,创新机制,推进跨国税源专业化管理汇报提纲一、认清形势,把握国际税收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二、夯实基础,创新机制,推进跨国税源专业化管理一、认清形势,把握国际税收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逐渐融为一体。阿沙夫•拉辛在全球化经济学中提出,全球化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税收问题,财政和税收权益的分配是全球化协调的核心。如何保护国家的税基不受侵蚀,保证国家应得的税收权益免遭流失,成为税务工作者必须研究和重视的课题。一、认清形势,把握国际税收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之一,累计实现合同外资超25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超160亿美元。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0亿元,进出口总额738亿美元,其中出口343亿美元。2010年园区局实现税收收入165亿元,其中84%来自跨国公司。跨国税源是园区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税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些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跨国界、跨区域、跨行业,税源控管的难度较大,园区跨国税源管理的实际迫使我们必须提高研究和探索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当前国际税收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1、国际间税收竞争加剧园区跨国公司多以集团生产车间形式存在,产品以出口为主,主要原材料、关键设备、生产组织及市场直接受母公司制约。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欧美等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反补贴调查、对跨国子公司的利润合理性调查增多、监管力度明显加大。我们作为税务机关需加强对国际间不同税制的了解,掌握各国税收征管新动向,积极研究从税法层面保护本国税源,减少国际税收竞争对国家税收权益的侵蚀。企业内部交易及定价政策不仅出于自身的意愿,往往还与总部战略、经营调整、全球或局部业务重组结合,有时还顺应了投资国政府的要求,通过企业内部交易来实现跨国企业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利益分配。当前国际税收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2、跨国公司避税手段日趋复杂及隐蔽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载体,金融危机后跨国企业总部纷纷通过利润分配、集团内劳务、调整转让定价政策等加速资金回归。两法合并后提高的居民企业所得税税率使得跨国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意向增强,手段增多,除了利用传统的关联购销高进低出外,还通过增加对外关联支付、直接或间接股权转让、改变职能模式等方式实施筹划。2010年我局对外支付金额达157亿元,同比增幅47%,其中95%为关联支付,从支付金额来看,专有技术和特许权使用费位列第一,达68亿元。这些筹划方式如不加以监管,其对国家税收权益的影响不可低估。当前国际税收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3、跨国公司运营的高度信息化增加监管难度跨国公司信息化程度高,内部核算与管理电算化、网络化程度高。园区90%以上的跨国大企业使用ERP系统,无纸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大增加了税务机关掌握跨国税源信息的难度。有的公司全球联网运营、监控与处理,同时服务集约化,各种集中服务的成本费用分摊异常复杂,对税务机关的跨国税源监控手段、信息渠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相对应,对我国税务机关的跨国税源监控手段、信息渠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一套先进、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包括获取信息的机制、人才和管理手段、审计技术等,将很难获取跨国公司复杂的财务信息和经营信息并进行有效的分析。当前国际税收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4、跨国公司团队化运作对监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跨国公司在总部多设立税收部门,聘用专业人员负责研究税收政策及对策,同时还聘请著名会计公司进行审计和咨询,负责预约定价安排及谈判等专业服务。以生产功能为主的本地公司由于被动性、受控性强,对市场、价格、交易方式缺乏决定权和完整的知情权,稍大的涉税事项均要向母公司和中国总部报告,并由总部与税局进行沟通、交流,税务机关所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大多是从申报资料中所获得的静态税源资料,跨国监控环节滞后、范围狭窄。我们认为,对跨国税源监控应是全方位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监控,如只侧重于对跨国公司经营活动情况事后的评析,对跨国公司经营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动态监督做得不够,跨国税源的监管就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当前国际税收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5、产业布局调整加剧跨国税源流动金融危机后伴随着供应链和产业布局的调整,跨国公司整体上呈现出多元化战略向归核化战略转变、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经济资源争夺向技术资源争夺转变的态势。全球产业分工虽然由垂直整合向网络水平整合转变,但跨国公司对于产业链控制、市场争夺依然是不变的逐利目标。跨国集团公司往往出于全球利益最大化的考虑,采用架构设计、运营设置、链条重组、战略共享服务等综合制度设计降低税收成本,运用不同税种之间、征退税之间、海关税收和不同地区之间、国际税收和国内税收之间的制度差异整体设计、综合税收筹划。在国际税收管理的新形势下做好跨国税源管理工作,就必须加强国际税收管理体系建设。我们认为:国际税收管理体系建设是系统工程,随着经济发展和资本流动,其内涵及外延都将发生新的变化。目前,结合跨国税源管理实践体系建设需要不断加强以下四个方面:国际税收管理体系建设1、注重加强国际税收管理法制化建设跨国税源管理需要健全规范的法律制度来保证,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跨国税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国际间的税收竞争一定程度体现在税制及征管方式的竞争,目前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跨国企业跨境所得的申报事项及法律义务,进一步增加跨国交易复杂事项税收处理的确定性,明确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社会关联团体跨国税源监控的协助义务。国际税收管理体系建设2、注重加强国际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跨国税源信息管理是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关键,也是缓解跨国公司税源管理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基础。应当按照整体规划和统一组织的原则,广泛收集、加工、处理跨国税源信息。国际税收管理体系建设2、注重加强国际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增加采集跨国税源信息的法定性和确定性,明确跨国公司交易数据的申报明细,减少随机性;增加采集跨国税源动态信息的主动性,建立从海关、银行等第三方部门统一信息交换的制度;利用公开媒介搜寻跨国公司及其关联公司有关经营活动或投资业务等报导数据;运用国际情报交换网络比对跨国公司运营数据;增加对已采集信息的加工利用程度,使之成为有用的跨国税源管理情报;增加对跨国税源管理情报的分析和运用,覆盖跨国税源监控的所有环节,通过统一的数据平台进行传递交互,形成高效、严密的数字化跨国税源监控体系。国际税收管理体系建设3、注重加强国际税收管理专业化建设对跨国税源进行有效的监控是防范防止跨国税源流失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切实推进跨国税源专业化管理才能提高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相对于来华跨国公司数量与规模的增长速度,我国跨国税源管理队伍的人数根本就无法对如此之多的大型跨国公司实行有效监管,人少事多的矛盾在基层尤为突出,而随着跨国公司税务处理团队化、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传统的单一由税收管理员管户的税源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我们认为:只有通过加强跨国税源专业化管理,以风险管理为导向,落实信息管税要求,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坚持专业分工、集约管理,把有限的征管资源用于风险大的行业和企业,将征管环节逐渐从由事后管理向事前事中管理转变,建立“管理—服务—调查”三位一体统一规范的跨国税源防控体系,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国际税收管理体系建设4、注重加强国际税收管理人员的能力建设建立高素质的跨国税源管理队伍是有效实施跨国税源监控的保障。要始终坚持人才强税战略,规划好、谋划好跨国税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专岗历练,将跨国税源管理的专业人员放到专门的岗位进行锻炼,促进干部立岗成才;专门集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专家辅导培训,实现跨国税源管理的专业人才快速成长;专题攻关,让跨国税源管理的专业人员承担重大、复杂的工作项目和科研任务,进行技术攻关,实现其专业水准的提升。汇报提纲一、认清形势,把握国际税收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二、夯实基础,创新机制,推进跨国税源专业化管理二、夯实基础,创新机制,推进跨国税源专业化管理(一)结合实际,科学分类对跨国税源进行科学分类是推进跨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础;园区高度外向型、国际化,五百强企业多,特大型外资企业多,行业的主导性突出,已形成了以液晶面板、半导体、航空零部件、精密机械等产业为主的生产体系。二、夯实基础,创新机制,推进跨国税源专业化管理(一)结合实际,科学分类园区跨国税源特点鲜明:一是税源受控性强。园区跨国企业多为国外垂直整合制造企业的生产工厂,产品以出口为主,核心原材料、关键设备、生产组织及市场依赖母公司,价格、市场、购销均受控于母公司或中国总部;二是税基流动性高。2009年跨国企业关联购销总额达1815亿元,占关联交易总额的93%;2010年我局对国外非贸易支付金额达157亿元,其中95%为关联支付;三是政策复杂性多。园区跨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贸易方式转变、结算方式调整以及跨境战略重组等重大事项较多,涉及税收政策及税务处理复杂。二、夯实基础,创新机制,推进跨国税源专业化管理(一)结合实际,科学分类对液晶面板、半导体、航空零部件、精密机械、医药等行业的生产性跨国企业集中管理;对三星、日立、维苏威等跨国集团性企业集中管理;对所有世界500强在园区的投资项目集中管理;对所有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集中管理;对综合保税区、国际科技园、独墅湖高教区等特殊区域需要特殊税收政策的跨国企业集中管理。从而形成了按“大、特、新”等不同属性进行分类,科学配置征管资源的专业化管理格局。根据园区跨国税源实际情况,我局以跨国税源控管为主线,对纳税人进行科学分类,实施以分规模、分行业及特定属性为主导的分类管理:二、夯实基础,创新机制,推进跨国税源专业化管理(二)合理分工,专业管理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本质是“专业化”,专业化是在把握管理规律基础上的科学分工与紧密协作。因此专业化分工存在着组织结构的选择以及组织效率最大化的问题。推进跨国税源专业化管理,就是要按照国际税收业务事项进行科学分工,合理划分税务机构和人员的责权范围,以分工求规模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我局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跨国税源管理的事项,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整合业务流程,分别在全局层面和基层分局层面优化配置征管资源,实施分级管理。二、夯实基础,创新机制,推进跨国税源专业化管理(二)合理分工,专业管理在园区局层面开展的实体化运作项目包括:三是组织跨国大企业审计和反避税的专业团队负责对跨国税源的复杂特殊事项进行集中处理和应对;二是组建跨国税源管理专门机构对一定标准以上的跨国企业实施相对集中的监控分析,从行业和产业链角度开展风险分析和排序;四是组织专业化的项目小组对跨国税源重点项目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出台《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实施意见》,加强对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分析,提升对重大事项的研究能力。一是组织专业化管理团队对跨国税源数据信息情报进行采集、筛选、量化和交换,努力做到各税种联动的一体化管理;二、夯实基础,创新机制,推进跨国税源专业化管理(二)合理分工,专业管理在基层管理分局层面,按照前后台相互衔接、上下业务相互对应的原则进行科学分类,调整岗责体系,实行按事分岗管理,分局对税源管理事项进行梳理,内设日常管理岗和税源管理岗。“日常管理”岗以跨国企业的日常责任区管理为主,直接面对纳税人,负责申报监控、日常涉税事项的办理和调查巡查;“税源管理”岗进行纳税评估、日常检查、较复杂涉税问题处理。“日常管理”岗直接面对纳税人,凡是需要与跨国企业接触、调查了解的事项由该岗专职完成,“税源管理”岗基于分局层面整合各类风险信息进行风险分析、识别和风险应对。各分局根据辖管的行业及税源属性确定分局跨国税源管理重点,由“税源管理”岗进行跨国税源信息的筛选、对比和分析。二、夯实基础,创新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