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英]理查德道金斯作者简介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Dawkins,1941年3月26日-),英国著名演化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和科普作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是当今仍在世的最著名、最直言不讳的无神论者和演化论拥护者之一。理查德·道金斯在他的第一本书《自私的基因》中提出迷因学说。他认为演化的驱动力不是个人、全人类或各个物种,而是“复制者”(replicator),所谓复制者既包括基因也包括迷因(是文化资讯传承时的单位)。基因是细胞内决定某一生物体的性状的遗传物质。道金斯认为基因是我们的原动力:自私并且只对自己的生存和繁殖感兴趣。他宣称行为和生理机能可以由基因的永久性来解释。我们只是自己基因的传播媒介,是一套“生存机器”(survivalmachine),而这些“机器”的价值体现于是否能够提高基因存活与繁衍的成功率。道金斯还解释说即使那些看起来利他(altruistic)的行为都符合这个“自私”的模式。比方说,既然子女会有一半的基因和母亲的相同,如果一位母亲会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她的孩子,那么她的基因就会继续存活下去。因此,她看来无私的行为实际只是基因(即“复制者”)利用生存机器确保自己的复制体更可能存活下去的一个策略。《自私的基因》第1章:主要论点本书的主要论点:我们以及其他一切动物都是各自的基因所创造的机器。成功基因的一个突出特性就是其无情的自私性基因的自私性通常会导致个体行为的自私性。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滋生一种有限的利他主义。本书不准备论证的:不提倡以进化论为基础的道德观。只讲事物是如何进化,不讲人类行为的道德性认为从遗传学的角度看来,继承下来的特性是明确固定,不容改变的,这是谬误。我们的基因可以驱使我们的行为自私,但我们不必终生屈从。自私和利他的定义:指行为上的,而不是指主观意识上的。自私行为举例:雌螳螂吃掉雄螳螂利他行为举例:母鸟护幼。群体选择与基因选择:群体选择,貌似有道理,其实是靠不住的。进化中不存在“群体利益”。基因选择:选择的基本单位,也是自我利益的基本单位,既不是物种,也不是群体,甚至不是个体,而是遗传单位基因。《自私的基因》第2-3章:基因,染色体第二章: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其实是稳定者生存(热力学的定律)所谓稳定的意思是,那些分子要么本身存在的时间较长,那么能迅速复制,要么能精确无误的复制。自然选择的机制,使得那些能“稳定”的基因存续下来。我们正是基因的生存机器。第三章:基因间接的控制着人体的制造,影响是单向的:后天获得的特性是不能遗传的。基因是群居的,共同作用的。就一个基因而言,它的许多等位基因是它不共戴天的竞争者,但其余但基因只是它的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基因与染色体不同,基因是以世代计算的,是地质时代的居民-是永存的。染色体则只生存一代,而我们在完成我们的职责后就被弃置一旁。能与其他基因进行良好配合的基因,它往往能从中得到好处。例如牙齿和肠胃的配合。生长与无性繁殖是一样的,只是拷贝自身的基因。有性生殖貌似低效,但是它正是那些“负责交换的基因”控制的结果,因为有性生殖对他们有好处。多余DNA为什么存在?它们可能就是寄生虫,或者是无害也无用的乘客,在其他DNA所创造的生存机器中搭了个便车而已。进化就是指基因库中的某些基因变得多了,而另一些则变得少了的过程。《自私的基因》第4章:基因机器第四章:我们可以把躯体成为基因的群体,但就其行为而言,各种躯体确实取得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记忆,意识也是演化的结果。基因需要对未来进行预测,以帮助其生存,而一个好的办法就是赋予生存机器以一种学习能力。预测未来对一个最有趣对方法是模拟。模拟能力的演化似乎最终导致了主观意识的产生。基因对生存机器的“指令”不可能总是具体而细微的,只能是一般的战略以及适合于生存的各种技巧。基因是战略制定者,大脑是执行者。随着意识的出现,生存机器从主宰它们的主人(基因)那里解放出来,变成有执行能力的决策者。举例:北极熊的皮毛和颜色。基因对它们共有的生存机器施加影响时是“合作的”。属于同一“群体”的所有基因都会同意将生存和繁殖放在首位。《自私的基因》第5章:进犯行为第五章:不同物种的生存机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相互影响,属于同一物种的生存机器往往更加直接的相互影响对方的生活。那么同一物种间为什么极少发生屠杀和同类相食的现象?动物间的搏斗具有克制和绅士风度的性质。威胁和虚张声势代替了真刀真枪。因为同类相食的策略是不稳定的,只有稳定的策略才会被自然选择保存下来。进化上的稳定策略(Evolutionarilystablestrategy,ESS)1,全部由鸽基因组成的种群胜败概率0.5,胜者得分40,败者得分-10,平均得分+152,一个鹰,其他都是鸽鹰胜得分50,鸽输得分0,由于鹰占优,毫无疑问鹰基因将散步开来3,全部由鹰基因组成的种群胜败概率0.5,胜者得分50,败者得分-100,平均得分-254,一个鸽,其他都是鹰鸽子战败得分0,但是不会受伤。而鹰的平均得分是-25,因而鸽占优,鸽基因将散步开来5,均衡状态5/12的鸽,以及7/12的鹰,此时个体的平均得分是6.25分。赢输输,并且重伤时间拖长浪费时间500-100-10《自私的基因》第6章:基因种族第六章:一个自私的基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它的目的就是试图在基因库中扩大自己的队伍。一个基因有可能帮助存在于其他一些个体之内的自身的复制品。看起来是个体到利他主义,但是这种利他主义其实是处于基因的自私性。一个基因如果可以识别出含有这一基因的其他个体,则可能形成利他性,而亲代对子代的利他行为如此普遍正是处于这样的理由。亲缘关系指数:表示两个亲属之间共有同一基因的机会。例如父子之间,其系数是1/2。代距:例如A是B的叔叔,则共同祖先是A的父亲,B的祖父,则A和B之间的代距是1+2=3。推广之,A和B之间的亲缘关系指数是1/2*1/2*1/2=1/8一个准备自我牺牲的基因必须拯救两个以上的兄弟姐妹(子女,父母)才会成功。如果一个同卵孪生双胞胎弟弟,他应该像关心自己一样关心自己的孪生哥哥。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叔叔婶婶你哥哥父亲和叔叔的亲缘关系指数是2*1/2*1/2=1/2你和哥哥的亲缘关系指数是2*1/2*1/2*1/2*1/2=1/8你和叔叔的亲缘关系指数是2*1/2*1/2*1/2=1/4你和爷爷的亲缘关系指数是1/2*1/2=1/4《自私的基因》第7章:计划生育第七章:生育还是抚养幼儿,这是一个问题。单纯的抚养策略是不稳定的,很容易被生育策略入侵。动物的控制生育是利他性的么?是为了群体的利益而控制生育,还是自私性的,为了进行繁殖的个体的利益而控制生育?群体选择的观点:凡其个体成员能约束自己出生率的群体,较个体成员繁殖迅速以致危及食物供应的群体,前者灭绝的可能性更小。强壮的雄性-领地-“啄食等级”特殊群体-未得到“生育许可证”的其他成员自觉节育。自私的基因的观点:每一个自私个体对每窝孵卵数的抉择以其能最大限度地抚养的数量为准。养育幼儿是一件代价昂贵的事情。生育太多子女的个体会受到惩罚。例子:过分拥挤的鼠群-在自然条件人意味着饥荒的到来-那些生育少的更容易存活-因而鼠群的出生率降低。《自私的基因》第8章:代际之战第八章:亲代的策略:最理想的策略是,她能抚养多少子女就抚养多少子女,但要进行平均投资,直至她们自己开始生男育女时为止。断乳现象。如果在两个幼儿中它只能拯救其中一个,而另一个最终会死去电话,那么它应拯救其中年龄较大的一个?为什么?妇女停经现象的原因?一个妇女如果自己继续生育子女,那么就不能集中精力对孙子孙女进行投资。因而促使妇女停经的基因,就越来越占多数。男性生殖能力不是突然消失而是逐渐衰退?父亲对于每个儿女的投资不如母亲,对于年迈的男子而言,只要能使年轻妇女怀孕,那么对子女而不是对孙子孙女进行投资就是合算的。往往一窝鸟中都有一个最弱小的,它也往往活不到成年就死去。对于母鸟而言,小个子的生命可能是母鸟打赌的赌注,如果食物多,那么多养一个;如果食物少,就让它死去。子代的策略:小猪争相抢夺母猪的母乳。小朋友明显自私的行为。自私贪婪似乎是幼儿行为的特征。幼儿利用一起机会进行欺骗。例如装出比实际更饥饿的样子,装出比实际更年幼或面临比实际更大危难的模样。布谷鸟寄生在其他鸟巢,很多布谷鸟出生时即啄死或者把其他鸟蛋摔到巢外,以独占养父母的照顾。甜蜜的笑脸和满意的叫声可以被孩子用来操纵父母,使自己获取额外的亲代投资。为什么幼儿总是很可爱?无论什么样的动物,其幼态总是惹人怜爱?《自私的基因》第9章:两性战争第九章:每个配偶都设法利用对方,试图迫使对方对子代多投资一点。性配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相不信任和互相利用的关系。每个个体都“希望”同尽可能多的异性交配,而让与之交配的配偶把孩子抚养大。精子和卵子为新个体贡献的基因数目相等,但是卵子在提供食物存储方面远远超过精子,精子实际上并不提供任何食物存储,只是致力于把自己的基因尽快输送给卵子而已。精子策略:小量投资,具有剥削性质,灵活运动。卵子策略:大量投资,诚实策略,等待被追逐。为什么通常情况下雄性雌性数量相同?假设全部女儿-生育男性的基因占优-男性越来越多-女性占优-最终达到平衡状态。生育同等数目的儿女是一种ESS,偏离这一策略会受到损失。一个普通基因在世代更迭的漫长旅程中,大概一般时间寄居于雄性个体,一般时间寄居于雌性个体。例如阴茎长度的基因同样也能从母体继承。雌性一开始就投资更多,因而一开始就陷入不利,在子女的整个发育期间都是如此。卵子-怀孕-母乳-抚养和保护幼儿。雄狮杀死新的狮群中的幼狮。雌性为什么在一定程度上允许这种行为?取决于幼儿的大小,怀孕的阶段(即沉没成本的大小)一个策略就是,尽早离开配偶,首先抛弃对方,被抛弃的配偶陷入了必须抚养幼儿的无情约束。《自私的基因》第9章:两性战争雌性如何避免被剥削?她手中有一个王牌,就是拒绝交配。她是被追求的对象,她是卖方,因为她有一个嫁妆,那就是即大又富有营养的卵子。交配前她具有讨价还价的筹码,一旦交配就失去了手中的王牌。家庭幸福策略:雌性对雄性考查,实现发现其忠诚和眷恋家庭的证据。订婚期长,扭捏作态。主要由羞怯忸怩的雌性个体和忠诚的雄性个体组成的种群能够稳定的进化。例如鸟类的巢穴主要由雄性负责营建。求爱性质的喂食。自然选择有利于善于识别雄性欺骗行为的雌性,以及忠诚可靠的雄性。大丈夫策略:雌性对得不到孩子爸爸的帮助不再计较,而把全部精力用于培育优质基因。拒绝交配,精挑细选,挑选具有优质基因的雄性进行交配海象,少数雄海象具有交配的权利,雌性只允许最够格的雄性享有交配的权利。一个雌性和一个相貌非凡并具有大丈夫气概的雄性交配,很可能养育出对第二代雌性个体具有吸引力的儿子,这些儿子将会母亲生育许多孙子孙女。雄性个体一般来说大多倾向于乱交。雌性个体在和谁交配的问题上比雄性个体更挑剔。表面上,人类男女差别不大,女性采取家庭幸福策略,双方共同抚养子女,实行一夫一妻制。更大的可能性是,男人大多倾向于乱交,女人大多倾向于一夫一妻。文化环境。《自私的基因》第10章:策略蚂蚁蜜蜂等昆虫的相互利他行为,似乎和自私的基因理论矛盾?其实不然。职虫利用它们的母亲来生产它们自身的基因的拷贝,因而这样比职虫自己从事这项工作更富有成效。一只鸟看见一只鹰飞进,它的理想策略是通知伙伴,否则它单独飞走,则反而可能成为老鹰攻击的对象。因为老鹰喜欢攻击离群的鸟,因而脱离队伍相当于自杀。因而通知群体,然后飞到树上是最佳的策略。跳跃的瞪羚,不是利他性的自杀行为,而是一种纯粹自私的行为。跳跃表演的对象是捕食者,告诉它们我跳的高,跳的远,你们不应该来追我,而应该追老弱病残的同类。不同物种间的共生现象是动植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同一物种间的不同个体之间,如何合作?斤斤计较策略:对陌生人好。别人对我好,我对别人好。别人对我不好,就牢记,并且对它不好。《自私的基因》第11章:觅母前面似乎太理性,太消极,看问题太机械了。人类的独特之处在于“文化”。文化的传播有一点和遗传相类似,即它能导致某种形式的进化生命:能复制,能进化。文化似乎也具有类似的特点。Meme觅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