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之中国公众的公益观调查报告2017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公众的公益观调查报告2017【重要发现】我国公众的公益活动参与意愿强烈但实际参与行为偏少,“互联网+公益”效应凸显,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公众参与公益活动的重要渠道。信息的透明度、机构的合法性、品牌知名度是影响公众参与公益活动的三个决定性因素,中高收入群体的公益观念更强。移动互联时代,人人公益的理念不断强化,公益的内涵和形式更加丰富,需要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掌握技术和信息优势的互联网平台逐步成为推动公益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技术革新、行业监管、法律保障和运营管理是促进我国公益事业持续发展壮大的重要举措。【调查时间】【调查方法】通过人民论坛网、人民论坛微信公众号、人民智库微信公众号及民智市场调查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电子问卷回收。【样本情况】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1484份,有效回收率为95.7%。从汶川地震掀起全民慈善浪潮,到4元免费午餐激起爱的涟漪,面对互联网信息化、人们利益诉求多元化的时代背景,公益事业的展现形态、发展模式均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公益事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如何?中国公众有着怎样的公益观?互联网能否为公益事业提供新动力?互联网对创新公益模式和更好发挥公益事业作用有怎样的帮助?为弄清这些问题,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2017年度“中国公众公益观”调查。我国公众的公益活动参与意愿强烈但实际参与行为偏少,“互联网+公益”效应凸显,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公众参与公益活动的重要渠道本次调查显示,公众参与公益活动的意愿非常高,但是实际的参与行为偏少。在过去一年中,有32.8%的受访者是某个公益机构的成员,其中,超八成的人属于兼职,全职公益从业者的比例很低。在所有的受访者中,有31.6%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参加过公益组织或机构举行的活动,有31.2%的人有过志愿者经历。在未加入公益机构的群体中,公益组织成员的参与意愿高达84.7%。公众对公益组织活动和志愿者活动有着强烈的兴趣,在没有过公益活动经历的受访者中,超九成的个体希望参加公益组织举办的活动,或成为公益活动志愿者。强烈的参与意愿没能有效地转化为实际参与行为可能与活动参与的便捷性和成本有关,而互联网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可以弥补传统公益行为的参与成本较高的缺陷。本次调查显示,70.9%的受访者曾通过网络平台(如微信、qq、支付宝等)进行过捐款。互联网的公益平台推行的是“人人公益”的理念,借助互联网来降低公益参与成本,让每个人能够更为灵活地参与公益,每个网民都可以是公益行动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给公益所带来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通过把网络的参与互联、去中心化、共享等属性嵌入到公益中,“互联网+公益”的模式发挥了巨大的效果。“人人能够轻松参与公益”(56.7%)、“网络公益让行业更加透明规范”(64.2%)、“网络公益降低了公益组织的进入门槛”(49.9%)是人们对于互联网公益对公益事业颠覆性发展的最主要的三个认识。同时,公众对于网络公益的社会效益持积极态度。调查显示,“互联网公益使社会变得更好”得到75.1%的受访者的认可;此外,网络公益所带来的规范和透明让受访者感到“公众捐款都能得到适当使用”(72.0%)。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化软硬件的完善,互联网尤其是各类移动互联网入口,其连接效应正在逐渐增强。拥有海量社交关系链的平台,让公益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能够依靠公众自发的转发分享,呈现多层级的传播。调查显示,近九成的受访者认为互联网平台能够吸引到更多人对公益的关注。信息的透明度、机构的合法性、品牌知名度是影响公众参与公益活动的三个决定性因素,中高收入群体的公益观念更强在全世界范围内,公益机构的信息公开都非常重要,信息披露是捐赠人、受益人等利益相关主体了解公益机构的主要途径。调查显示,财务公开透明(70.5%)、有较高知名度(51.5%)和项目操作依法依规(51.3%)成为影响公众对公益机构信任度最重要的三项因素。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