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样本-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样本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开题报告论文题目:高密度电法与GPR技术综合地质调查学院:学号:学生姓名: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与传统的电阻率法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在观测中设置了较高密度的测点,现场测量时,只需将全部电极布置在一定间隔的测点上,然后进行观测。由于使用电极数量多,而且电极之间可以自由组合,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地电信息,使电法勘探能像地震勘探一样使用覆盖式的测量方式。与常规电法相比,高密度电法具有以下优点:(1)电极布设一次性完成,减少了因电极设置引起的干扰和由此带来的测量误差;(2)能有效地进行多种电极排列方式的测量,从而可以获得较丰富的关于地电结构状态的地质信息;(3)数据的采集和收录全部实现了自动化,不仅采集速度快,而且避免了由于人工操作所引起的误差和错误;(4)可以实现资料的现场实时处理和脱机处理,大大提高了电阻率法的智能化程度。地质雷达,又称探地雷达、透地雷达。地质雷达技术是一种高精度、连续无损、经济快速、图像直观的检测手段,是用于确定地下介质分布的电磁波技术。地质雷达利用发射天线发射高频脉冲电磁波,利用接收天线接收反射或透射的电磁波,将接收到电磁波的旅行时间(亦称双程走时,走时)、振幅与波形等资料经过数值处理,并以二维图形的方式表示出来,即可推断介质内部的结构。高密度电法与探地雷达技术在地质调查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而在实际工作中,采取单一的方法探测的结果往往存在一些误差和错漏,因此采用两种或者多种物探方法对目标进行多重探测以此相互印证增加探测结果的准确度成为我们应该研究的方向。本文旨在了解高密度电法和探地雷达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相应地质应用并利用GPR仪器和电法仪器同时调查目标体,对比分析其地球物理场的共性。二、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高密度电阻率法由常规电法发展而来,其实质是一种阵列勘探方法。阵列勘2探思想是20世纪70年代末学者们考虑实施的,高密度电法的最初模式实际上就是英国学者设计的电测深偏置系统。80年代中期,日本有学者实现了野外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数据采集,其借助了电极转换板,但由于不完善的整体设计,高密度电阻率法的优越性无法通过这套设备充分发挥。80年代后期,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并完善了方法理论及有关技术问题,我国原地质矿产部率先开展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几种类型的仪器也研制成功了(董浩斌,王传雷,2003)。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高密度电法在仪器、软件、方法及应用上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且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领域的扩大,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反演软件也在不断的发展,如国外M.H.Loke工作组开发的“RES2DINV,RES3DINV软件”、中国地质大学“2.5维反演软件”和河北廊坊中石油物探所的“电法工作站”等,还有很多相关的文献和资料都在不断的研究各种可用于高密度电阻率数据处理的数值模拟技术,数据处理能力不断的提高(阮百尧,村上裕,徐世浙,1999)(底青云,王妙月,1999)。高密度电阻率法的三维反演难度很大,费用也较高,相对来说,二维反演,既能得到想要的分辨率又能节省开支,对于应用推广来说有很大的优势。高密度电法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只要目标体与背景之间存在电阻率差异,同时目标体具有一定的空间尺寸和埋藏深度,都可以使用高密度电法对目标体进行探测。归纳起来看,主要应用领域和解决的问题有: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工程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城市工程勘察、工程质量检测、考古和其它工程等。1910年德国的G.I.Ambach和H.LhIY在一项德国专利中提出,用埋设在一组钻孔中的偶极天线探测地下相对高导电性质的区域,正式提出了地质雷达的概念。1926年,Hulsenbeck首先提出应用脉冲技术确定地下结构的思路,并指出:由于波源方向性的实现,该技术优于地震方法。但是,由于地下介质具有比空气强得多的地磁波衰减特性,加之地下介质情况的多样性,波在地下的传播特性比空气中要复杂得多。因此,在以后的30多年中,脉冲技术作为一种探测方法,多限于对电磁波吸收很弱的冰、盐等介质中。1960年Cook用脉冲地质雷达在矿井中做试验,表明使用宽频单脉冲地质雷达技术,可得到较高的分辨率,并能把电磁波的散射和地下导电介质的吸收所引起的能量损耗减到最小。GPR技术在70年代后开始应用于实际,逐渐从冰层、盐矿等弱损耗介质扩展到土层、煤层、岩层等3有耗介质中。在20世纪S0年代,GPR被广泛用于测量煤层的厚度,检测管道和电缆;而且一些军事应用包括隧道检测和非金属地雷的检测等也被提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直到现在,GPR的应用已经拓展到各行各业,从而促进了GPR技术的全面发展。现在GPR技术已经应用于基岩探测,地下水调查,地质分层,喀斯特成图,河底及湖底剖面,岩溶及空洞探测,湖(河)底形态调查,隧道超前探测,坝体深部探测,滑坡调查,管网普查及管线探测,坝体质量检测,路面检测(分层、缺陷定位及质量评估),混凝土质量检测,墙体质量检测,钢筋分布检测,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桥面及桥桩质量检测,不明物体定位等。三、论文的主攻方向、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主攻方向论文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分别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探地雷达对目标体进行探测,采集并处理数据,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探测效果,对两种方法如何相辅探测以提高探测精度提出可行性建议。2、主要内容本文将介绍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探地雷达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及其在国民经济及科学发展等方面的意义。阐述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探地雷达技术的基本原理。利用GPR仪器和电法仪器同时调查目标体,对比分析其地球物理场的共性。研究如何把二者结合发挥各自优势达到最佳勘测效果。3、主要研究方法第一,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大量有关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探地雷达的文献,加深了对本文选题高密度电法与GPR技术综合地质调查各方面的认识,为后期采集数据及研究奠定很好的理论基础。第二,实证分析法。通过现场采集数据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突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证分析相结合,力求研究成果具有理论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4、技术路线第一、阅读相关参考文献、熟悉相关内容,为后面的实验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第二、寻找合适的实验场地,并熟悉相关的一起操作,为后面的实验过程做4好准备工作。第三、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相关实验,获取实验数据。第四、进行数据处理工作,并得到相关结果。第五、撰写论文,得出结论。四、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安排1.第1周,完成设计进度安排,查阅参考文献,完成任务书。2.第2周至第3周内完成开题报告,导师签名上交。3.第4周至第10周,完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4.第11周至第12周,完成论文初稿书写,交导师修改。5.第13周至第14周,修改并提交论文,参加论文答辩。五、毕业论文(设计)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BeauvaisA,RitzM,ParisotJC,etal.CombinedERTandGPRmethodsforinvestigatingtwo-steppedlateriticweatheringsystems[J].Geoderma,2004,119(1):121-132.[2]SassO,BellR,GladeT.ComparisonofGPR,2D-resistivityandtraditionaltechniquesforthesubsurfaceexplorationoftheÖschingenlandslide,SwabianAlb(Germany)[J].Geomorphology,2008,93(1):89-103.[3]BongiovanniMV,delaVegaM,BonomoN.ContributionoftheresistivitymethodtocharacterizemudwallsinaverydryregionandcomparisonwithGPR[J].JournalofArchaeologicalScience,2011,38(9):2243-2250.[4]LeucciG.ContributionofGroundPenetratingRadarandElectricalResistivityTomographytoidentifythecavityandfracturesunderthemainChurchinBotrugno(Lecce,Italy)[J].Journalofarchaeologicalscience,2006,33(9):1194-1204.[5]ReyJ,MartínezJ,HidalgoMC.Investigatingfluvialfeatureswithelectricalresistivityimagingandground-penetratingradar:TheGuadalquivirRiverterrace(Jaen,SouthernSpain)[J].SedimentaryGeology,2013,295:27-37.[6]徐占峰.地质雷达技术及其在工程勘探中的应用[J].物探装备,1999,4:010.5[7]薛桂玉,余志雄.地质雷达技术在堤坝安全监测中的应用[J].大坝与安全,2004(1):13-19.[8]杨金山,车殿国.地质雷达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地质装备,2001,2(4):7-9.[9]杨金山,马建国.地质雷达技术在土坝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0(1):60-61.[10]周道传.地质雷达检测砼结构性能的试验研究及应用[D][D].郑州大学,2006.[11]范秦军.地质雷达数据处理,解释及其在工程勘查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8.[12]刘四新,曾昭发,徐波.地质雷达数值模拟中有损耗介质吸收边界条件的实现[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3):378-381.[13]刘英利.地质雷达在工程物探中的应用研究[D][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14]阿发友.高密度电法和地质雷达在断层及溶洞探测中的应用[D][D].贵阳:贵州大学,2008.[15]闫建飞.高密度电阻率法应用技术研究[D][D].吉林大学,2009.[16]朱国强,黄立勇.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江山市岩溶调查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7,4(5):417-420.[17]刘东清.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坝址区风化裂隙带探测中的应用[J].山西水利科技,2011(2):20-21.[18]王丽华.综合电性勘探方法在灰坝探测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19]杨震中.综合物探方法在堤防隐患探测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20]卢建旗,张建民.综合物探方法在地下防空洞探测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005):188-190.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