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林一個面臨生存危機的海岸生態系組別:第五組組名:哪一組組員:食三C鄧凱云B87060019食三C黃柔佳B87060051食三C謝芝萱B87060069食三C周婉芸B87060085食三C姜文君B87060491食三C莊家豪B87060140溼地的定義與功能在過去,溼地只不過是一灘沒人要的爛泥坑,最近則因保育和開發的衝突,而突顯其重要性。然而,溼地固然很重要,但絕不是某些人所認定的:地上有水、有鳥駐足,就可算溼地。一般而言,溼地需具有三項要素:不論是否有水淹漫,溼地必須是長年性的積水地區;溼地的泥土結構與狀況需與林進的土地有所不同,溼地上所生長的必須是好水或耐水性的植物。溼地,依照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及加拿大的官方定義,大致可視為:被淺水覆蓋的地面,或是地下水位高達地表的區域。它必需至少滿足下列一項條件:一、至少在一年中的部分時間裡能生長耐水性或好水性的植物;二、大部分的泥土,都有充分的含水能力;三、底泥和四周土壤成分有所不同;四、在每年的生長季節中,有一段時間是被水所覆蓋,或是富含水分的。美國陸軍工程部也為溼地下了個定義,就是溼地必需有足夠高的地下水位或是淹水次數多到能夠讓適應在富含水分中生存的植物生長下來。因此,一塊地要稱之為溼地,就必需要有足夠高的地下水位,且泥土能吸收水分而不流失掉,並生長好水或耐水性的植物。因此,在陸、水交界泥巴堆積的鹹、淡水沼澤、紅樹林等地才符合它的條件,因為只有這些地方的細泥才具有足夠的吸水能力和足夠高的地下水位,也只有這種底泥,才能支撐耐水性的植物生長。其他的地方,如沙灘一來沒有足夠高的地下水位,沙子本身亦沒有含水能力,二來沒有任何耐水性的植物在此地生長,因此不能稱之為溼地(僅能稱之為沙灘)。農田也不是溼地的一種,它的土壤組成與鄰近的泥土完全相同;另外,稻子本身亦非耐水性的植物。廣義而言,我們定義溼地時應考慮它在生態特有的結構與功能,如圖一所示,溼地一般是指一種介於陸域和水域交會處之特殊生態系,它不僅具有緩衝水陸兩種生態系的功能,更進一步的,它能藉著本系統本身的水位變化,將水、陸兩種系統中的物質與能量加以混合以及和鄰近水域系統作充分的交換,以達滋潤的目的,而溼地生態系中,水位變化的機制,則多源於潮汐。因此,溼地不僅因水、陸域的交會而產生高的生物崎異度(因為部分水域及陸域的動植物都會在此活動),而且也因質能的充分混合與交換,而成為地球上生產力最高的地區之一。在這種量考下,就根本沒有所謂的因水管破裂而形成獨特的「都市溼地」這回事。到目前為止,世界約有6﹪(大概是860萬平方公里)的地表為溼地。溼地的範圍和定義依樣不好界定,這只要是因為溼地有和鄰近陸地、睡玉交換質能的功能。因此,除了那些終其一生都居住在溼地中的生物外,其他僅在醫生中的部分時間內會在溼地中居住的動物,如陸地昆蟲等,也都會因此進出這塊地區而將物質帶入或帶出,它們也是溼地生態系中的一分子。另外,潮汐、風暴、洪訓、都市開發行為,都會對這個狹長的邊緣生態系(fringeecosystem)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所以,溼地的範圍不光是限於低潮線及陸生植物出現之間的地帶,它也包含了許多與它活動有關的動,植物所分布的地區(所謂的緩衝帶)。至於這個緩衝帶到底多大才算夠。則全視這些動物對溼地的影響力而定。當此地區與濕地交換質能的頻率,不再影響到溼地常規性的活動時,這一地區將不在視為溼地生態中的一部份。因此,在都市或工業開發上,我們不能也不應將濕地的範圍僅限於路域植物出現的地方為止這樣做,只會削減及破壞溼地的功能。在以前,濕地的利用價值,僅限於草和樹林的砍罰以及漁獵行為,爛泥坑和蚊蟲滋生往往成了人們認為最沒有利用價值的理由,一直到了50年及60年代後,才由Odum,Lugo,Teal及Nixon等人著書,從生態的角度來闡述濕地對全球生態系的貢獻和重要性。到目前,濕地對全球生態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經十分確定了。一般而言,它除了是地區性重要的木材和丹寧的來源外,它因具有緩衝帶的功能,所以能防洪及防止海水倒灌。足夠高的地下水位,亦可減輕沿海地區地下水鹽化的問題。濕地中沉積下來的泥巴不但有吸水的功能,亦能吸收上游及陸地排出多餘的有機廢物。在此經由各種細菌的分解而成為空氣中一個主要的二氧化碳及氮氣的供應者,這對全球氣候變遷的穩定性,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另外,細菌所無法分解的殘餘有機物----腐質物,因能吸收陸地上所排出的重金屬污染物,使其包埋於爛泥中,而穩定下來,因此有淨化水質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此一高生產力地區所流出的營養鹽,亦能不斷地供應沿近海基礎生產者所需的養分,因此大大提昇了當地魚產量。一個發展完整的溼地生態系統,能藉著內部的水位變化以及與外界不斷地交換質能的過程中,補充新的養分和排除各種新陳代謝的廢物,不但能維持其生態系的正常運轉,也能充分地供應河口及沿海生態系所需的物質和能量。換言之,地區性沿岸漁業的興衰和濕地的保存,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什麼是紅樹林「紅樹林」名稱的由來,是源自於一種紅樹科植物-紅茄苳的特徵,這種樹的木材、樹幹、枝條、花朵都是紅色的,其中樹皮的部分可以提煉紅色染料,馬來人於是稱它的樹皮為「紅樹皮」,而中文名稱則叫做紅樹。紅樹林泛指像紅茄苳這類,生長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河口、海岸沼澤區域的耐鹽性常綠灌木或喬木樹林。紅樹林發展出一特殊形態來適應該種環境。1.胎生現象:胎生現象是紅樹科植物顯著特徵,因為胎生苗可直接自母株吸收養分,待成熟後再掉落,且狀幼苗有利播至軟泥中,若不能順利固定亦可隨波逐流到較合適生育地再落地生根,此為紅樹林傳播方式。2.根部特性:由於生育地均為鬆軟之泥灘地,長期處於缺氧狀態,因此紅樹林根系分布廣而淺,氣根內部具有通氣道,有助於在鬆軟土壤固著生長。3.葉部特徵:一般鹽生植物葉片特徵具有緊蜜且有多數之柵狀組織,葉片角皮層厚、氣孔下陷且數量少,經解剖台灣產之紅樹林植物葉片發現其具有厚角質層、環胞氣孔型下陷、富含單寧及貯水組織等特性。這些特徵有助於紅樹林植物忍受高鹽之環境。紅樹林分布目前全世界的紅樹林面積約為1400萬公頃,其中分布密度最高的是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臨海地帶,如越南、泰國、馬來西亞,這些區域的紅樹林就佔了全世界的20%。紅樹林的地理分布集中於赤道兩側南北緯0度至25度之間,分屬於十科16屬55種。世界上最大的紅樹林位於孟加拉,面積廣達一百萬公頃,其次為非洲的尼羅河三角洲,面積為七十萬公頃。紅樹林分布簡圖台灣紅樹林植物現況水筆仔(Kandeliacandel)紅樹科植物,以台北淡水河流域為分布重心,包括關渡、竹圍、挖仔尾、社子等河岸地區。通常以純林的形態出現,竹圍紅樹林保護區是目前台灣面積最大的紅樹林,更是全世界面積最大的水筆仔純林。五梨跤(Rhizophoramucronata)紅樹科植物,現在僅存一千餘棵,是數量最少的一種,零星分布在嘉義、台南、高雄沿海,以台南四草與四鯤身一帶為主要生育區。五梨跤是台灣最典型的熱帶紅樹林樹種,由於綿延發達的支持根與寬大葉型,使五梨跤成為相當具有觀賞價值的紅樹林植物。五梨跤的花期集中在七月,而在開花的同時,去年的胎生苗還賴在母株上生活,也就是說,今年開花結果後,胎生苗一直留著,直到第二年的七至九月才獨立漂流;胎生苗比水筆仔長上一倍,可達五十公分。海茄苳(Avicenniamarina)馬鞭草科,分布於嘉義、台南、高雄等地海邊潟湖、魚塭堤岸、排水溝岸,是常見的護堤及防風樹種。海茄苳的樹型頗似榕樹,老樹的形態高大優美,新植株則成灌叢狀;六、七月是開花期,盛開的橘色小花兩兩對生,帶著濃冽香氣;果實為朔果,狀如蠶豆,在十二月左右成熟。海茄苳的棒狀呼吸根是由地下橫行的根系垂直發展,由土中伸出與空氣接觸。欖李(Lumnizeraracemosa)使君子科,是四種紅樹林植物中最耐鹽的樹種,目前僅存四千餘科,主要分布於台南四草鹽田區的堤岸、溝渠邊。欖李的花期在五月到七月之間,滿樹的小白花朵相當醒目;果實是核果,是四種紅樹林植物成熟最快的樹種。外果皮具海綿組織,有助於水力傳播。台灣的欖李開白色花,婆羅洲則有另一種葉型較大、開紅色花的欖李。歷經百年的滄桑歲月,台灣西部沿海的紅樹林植物,如今只剩下四種。從文獻記載中,我們可約見紅樹林的昔日盛況:十九世紀紅樹林分布最北達基隆,往南一直延伸到屏東東港附近。日據時代的記錄則指出,北部紅樹林以水筆仔為主,南部則有細蕊紅樹、紅茄苳、五梨跤、欖李、海茄苳等五種。這呈帶狀分布的六種紅樹林植物,在50~60年代時,細蕊紅樹(Ceriopstagal)及紅茄苳(Bruguieragymnorrhiza)已經在高雄港擴建工程期間,消失殆盡;其他的西部沿海各項冒進的「建設」過程中,紅樹林被毫不留情地一一剷除。民國六十八年,在台北竹圍紅樹林砍伐的爭議事件中,大眾開始注意到紅樹林環境保護以及生態保育的重要性,竹圍紅樹林保護區也就是在這個時期規劃為自然保留區,時至今日,台灣西部沿海紅樹林保護區已經增設為十幾處。目前台灣西海岸紅樹林的分布,南北明顯不同,北部只見耐寒性較高的水筆仔,中南部的水筆仔則是由竹圍人為移植的,海茄苳廣泛分布於中南部沿海,至於欖李與五梨跤只侷限分布於南部地區,目前所存數量已經不多,又面臨強大的生育地開發壓力,也許將會走上細蕊紅樹與紅茄苳的相同命運。生長環境紅樹林植群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其生育地需具備下列數種環境條件,才能讓紅樹林生存,而形呈紅樹林叢林。一、熱帶型溫度:一般紅樹林生長在最冷月均溫不低於20度的環境中,然而此種溫度限制常因數種耐候性不同而有10度的下限。二、隱密的海岸線:在有遮蔽的海灣、河口、潟湖及近海島嶼為紅樹林生長最適宜的地方。三、廣大的潮間帶及淺攤:在緩降坡的海邊淺攤及寬廣的潮間帶可行成寬廣的紅樹林。四、水流及海水:紅樹林的種子、種苗及植物養分均須靠流水攜帶,而水流也是紅樹林植物傳撥的最佳媒介。五、土壤底質:於河口三角洲及潟湖等由細粒黏土所形呈的軟泥,富含有機質,最適宜紅樹林生長。紅樹林的需求和功能紅樹林為什麼只能存在台灣西部沿海泥沙堆的地方,而無法在東海岸找到它?為何有人想盡辦法去「種」紅樹植物,不但無法成林,反而幾乎全部死光?這主要的原因是,紅樹林和所有其他特有植物一樣,是需要一定的環境才能生長。紅樹林植物要能成林,必須:一、有良好的環境。如瀉湖、外圍有沙洲作屏障的河口、背風面的半島、發育完整沙丘後面的水源充沛區等,這些地方因水流速度慢,所以泥巴較易堆積,植物的根部亦較易抓住漂流的細泥。另外,植物的支撐根也較易深入泥土之中。二、要有充分的泥巴來源。有了充分的泥巴供應,植物就有賴以支持其生長及擴大的「土地」了。此地因水流速度小,細泥堆積快,所以含鹽度也較高。細泥一多,有機質含量亦高,在細菌大量分解有機質的情況下,造成泥中缺氧的情況亦十分普遍。另外,此地亦是潮間帶地區,氣溫、鹽度、溼度、覆水長短等主要的環境因子,每日的變化程度均很大,對一般生物而言,生長環境是十分惡劣的。對紅樹林植物而言,它們因是競爭弱勢種,無法在淡水中生存下來,所以才「躲」到這種惡劣的環境中。在這裡,不但競爭者不來,連天敵都幾乎不存在,自然這些植物一旦適應下來,就很容易繁殖成林,形成一獨特的生態景觀,而它們為了能在這種缺氧、泥巴堆積又快的環境下生活,紅樹林植物也因而發展出氣根、支撐根、呼吸根以及胎生苗等特有的植物型態。三、重要的因素,就是需要有足夠的潮汐量與足夠的覆水時間,最好的條件是要有半日潮(也就是一天有兩次高、低潮)。潮汐,不但因有鹹水流入,而趕走了競爭優勢種,同時紅樹植物及其種子亦能藉著漲潮的海水而向內陸擴張其領域。另外,潮水亦能帶入養分、排除生理廢棄物,進而提供紅樹林內動、植物一個健康的生長環境,漲潮時的潮水覆蓋,也可防止植物因暴露在空氣中,而導致水分過度蒸發致死的問題。這三種要素是缺一不可,而且三者之間的關係,也是環環相扣。譬如說,要有充分的細泥流入,上游的流水量必須要夠(因為大部分的泥巴來源,為上游沖刷而下的表土);而且要有保護性的環境,才會使流速慢下來,泥沙也才會在河口淺水區堆積;有了潮汐的作用,海水和淡水得以混合,河口環流才會形成,有了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