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教学目标:1、掌握常见实词、虚词及相关文学常识。(知识目标)2、把握传主的事迹与精神风貌。(能力目标)3、理解作者对方山子“异”的评价,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目标)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风烛残年的苏轼从被贬之地海南岛儋州北归途中,在金山寺看到李公麟(北宋名画家,苏轼好友)所画东坡像,回顾一生,心潮难平,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自题金山画像》诗。后卒于常州。三处贬谪之地及年龄:黄州,44岁惠州,58岁儋州,61岁“由一个人引发的一篇文章”——带着思考学文章苏轼写的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何写这个人?怎么刻画这个人?齐读课文,先标注不懂的字、词、句。思考第一个问题:在苏轼看来,方山子是怎样的一个人?试用一个或两个字概括_________“众人拾材火焰高”——疑难共析,好文共读字词正音闾里庵折节岐亭陈慥矍然耸然挟二矢精悍勋阀阳狂垢污傥(lǘ)(zhé)(qí)(zào)(jué)(xūn)(sǒng)(hàn)(gòu)(tǎng)ānXiéshǐ齐读课文,先标注不懂的字、词、句。思考第一个问题:在苏轼看来,方山子是怎样的一个人?试用一个或两个字概括_________“众人拾材火焰高”——疑难共析异(奇、怪)原名字号的来历家庭情况简历(爱好、经历等)“自我介绍”小结其“异”之处陈慥季常其所著帽,方耸而高,似“古方山冠”少时稍壮晚年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遗留的样子尊奉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施展才能不得志隐居住草房吃素食戴来往原名字号的来历家庭情况简历(爱好、经历等)“自我介绍”小结其“异”之处方山子档案陈慥季常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似“古方山冠”环堵萧然,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少时稍壮晚年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妻子儿女恰巧代词,他……的原因四墙,指屋中心情舒畅原名字号的来历家庭情况简历(爱好、经历等)“自我介绍”小结其“异”之处方山子档案陈慥季常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似“古方山冠”环堵萧然,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世有勋阀,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少时稍壮晚年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这样等同,一样假使原来他是个富有的官二代啊!显达闻名功勋之家洛河以北年通“佯”假装或许营谋任职原名字号的来历家庭情况简历(爱好、经历等)“自我介绍”小结其“异”之处方山子档案陈慥季常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似“古方山冠”侠士、豪士(喜好自由,仗义)环堵萧然,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世有勋阀,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少时稍壮晚年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第三段(豪士)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私下里想起认为通“现”,显现使动用法:使…跟从嗜酒意动用法,认为…奇怪于是在马上原名字号的来历家庭情况简历(爱好、经历等)“自我介绍”小结其“异”之处方山子档案陈慥季常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似“古方山冠”侠士、豪士(喜好自由,仗义)勤奋,静心(折节读书,然终不遇。)环堵萧然,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世有勋阀,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少时稍壮晚年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不得志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原名字号的来历家庭情况简历(爱好、经历等)“自我介绍”小结其“异”之处方山子档案陈慥季常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似“古方山冠”释然,自在(遁,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环堵萧然,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世有勋阀,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少时稍壮晚年勤奋,静心(折节读书,然终不遇。)侠士、豪士(喜好自由,仗义)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隐居住草屋,吃素食原名字号的来历家庭情况简历(爱好、经历等)“自我介绍”小结其“异”之处方山子档案陈慥季常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似“古方山冠”1、打扮2、爱好、习惯4经历5、淡泊名利6、居住地及家里成员表现等环堵萧然,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世有勋阀,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少时稍壮晚年侠士、豪士(喜好自由,仗义)勤奋,静心(折节读书,然终不遇。)释然,自在(遁,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问题探究2:苏轼为何写这个奇异人?引导提示:苏轼是什么原因来到这个地方的?苏轼接触了这个故友之后会作何感想?“同是天涯沦落人”——具有相似的遭遇。一个是读书没有受到赏识的陈季常,另外一个是当官不受重用的苏轼,两人可谓惺惺相惜(即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其实,文中有一个细节已经表达出了这层意思,请找出。——细节:第二段,“俯而不答,仰而笑。”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他的言外之意是?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早在十九年前我就和你一样了。要对名利成败看淡一点,对生活上工作的无奈或无法改变的东西,洒脱一点,寻找内心的宁静。仰笑,体现了方山子的潇洒、豪放及与苏轼交情深厚。苏轼见到方山子如此态度和生活会有何感受?找到知己,豁然开朗,表露赞许和羡慕之情。向往方山子的隐居生活和超然心态。由此看出苏轼写作本文仅仅是为了记方山子其人吗?还是另有深意?探讨一方面赞赏方山子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另一方面“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流露出同为「不遇」的感慨。还折射出作者在被贬到黄州其间的真实心态。打破常规显个性作文最忌平淡,请问此文是如何打破平淡,塑造丰满形象的?本文没有像一般传记那样,平铺直叙地介绍人物的姓氏、乡里、家世、生平等。开始,只是粗略地介绍了方山子生平,并说明得此称号的缘由。但其人真实姓名、家世、籍贯等均未介绍,让读者产生一种悬念,急于知道此人究竟是谁。接着,记叙自己在黄州跟他的一次巧遇,点明人物姓氏。随后追溯此隐士曾有过的年少气盛,最后说明其拥有的显赫家世。这样,由隐而显,由略而详,层层设疑,层层呼应,愈深愈见方山子的不同寻常和卓立无匹。——探究3:苏轼塑造人物形象的巧妙之处随堂练习A.然终不遇:不得志B.余既耸然异之:害怕的样子C.使酒好剑:因酒乱性D.方山冠之遗像:死者的相片A解析:B.惊奇的样子;C.嗜酒;D.遗留下来的样式1.对下列句中红色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对下列句中红色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闾里之侠皆宗之:推崇B.稍壮,折节读书:改变志节、行为C.方山子傥见之与:或许D.欲以此驰骋当世:纵马奔跑解析:D.“驰骋”在文句中是“施展才能”的意思D3.下列每组句子中红色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②今逢丈人,岂天之未丧斯文也B.①余既耸然异之②他植者则不然C.①晚乃遁于光、黄间②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D.①呼余宿其家②其皆出于此乎A解析:A.表示对动作行为或情况的揣测、估计。可译为“莫非”②今天遇见您老人家,莫非天不绝我这书生的命?B.①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代词,这样C.①介词,在②介词,比D.①代词,他的②副词,大概,表推测。4.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⑥晚乃遁于光、黄间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④⑤⑥D.②③④⑥C解析:①③是描述他的“侠”5、下面均能表现方山子的一生“侠”的特点的一组是()①闾里之侠皆宗之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④怒马独出,一发得之⑤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⑥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A.②③⑤⑥B.②⑥④⑥C.①④⑤⑥D.①③④⑤D6.下列各项对文章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D翻译下列句子:(1)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2)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3)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4)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作业⑴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个地方的缘故。⑵(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⑶因而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的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4)(他)都放弃不要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参考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