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发现不明原因肺炎,至2020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并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为新冠肺炎)定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新冠肺炎以指数级增长的传染人数成为全球性的大流行病。面对疫情,中国最早发现,最早处置,从1月初开始在“九省通衢”的湖北武汉爆发,至3月底卫健委宣布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短短3个月的时间战胜本土疫情,证明了中国的“抗疫”实践的迅捷有效。《纽约时报》3月4日报道,世卫组织访华专家组组长布鲁斯·艾尔沃德曾说,随着国际病例的不断增加,他接到的电话也越来越多,很多人想知道中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问他“我们该怎么办?”[1]面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中国的“抗疫”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希望通过本文,能够粗略阐明中国的“抗疫”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之间的必然联系,中国共产党只有坚定“四个自信”,才能最终带领人民实现“抗疫”的最终胜利。一、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抗疫”胜利的根本保证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一场发动举国之力的人民战争,在2020年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可以说是对党和政府执政工作的一次严峻的挑战。中国要在抗击疫情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战场克敌制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制胜的根本保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抗疫”胜利指明奋斗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更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人民的美好生活紧紧相连,这使中国共产党必然成为中国“抗疫”之路的领导核心,“抗疫”的阶段性胜利也充分证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是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在这场“抗疫”大考中,习近平同志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冲到一线,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有网友统计,占全国人口6.4%的共产党员,在“抗疫”战线上,奔赴武汉一线的医疗队中共党员占比超70%,全国各地基层“抗疫”一线人员中共党员占比超70%,因“抗疫”英勇牺牲人员中产党员占比同样超过70%。正是因为党员干部能够身先士卒、敢于牺牲,人民群众才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疫情防控,相互劝导、相互教育、相互帮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是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抗击疫情不仅是对中国的考验,更是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一次大考,对比其他国家的疫情防控情况,不禁令人感慨“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人类简史》的笔者尤瓦尔·赫拉利在他的新文《冠状病毒之后的世界》中提到,公民对于科学、公共权威和公共媒体的信任是应对危机的关键,但在(美国)过去的几年,不负责任的政治家故意破坏了这种信任[2]。笔者认为,赫拉利所说的不信任确实是美国“抗疫”不力的一个原因,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美国的政治是为美国的各大财团服务而非为人民服务,所以才会出现总统在电视上说新冠肺炎不过是“流感”,而政治精英却在私下的献金午宴上提醒大家减少外出、抛售股票的惊天丑闻[3]。放眼古今中外,“中国奇迹”让世人不得不惊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民的美好生活的创造与实现。正是因为有了新中国70年来的发展和积淀,在疫情大考面前中国才有底气按下“暂停键”。中国人民不怕牺牲、不惧损失,因为人民群众相信党和政府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相信党和政府有实力统筹调动各方资源,相信党和政府有能力扶持困难群众的生活,更相信党和政府有把握在打赢防疫攻坚战的同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正是因为党对人民的高度负责,人民有对党的强大信任,中国共产党才能握着大家的手一起按下这个“暂停键”。一场“战疫”让中国人民无比自信,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现代化强国之路敌人无法阻拦,病毒更不可能做到。(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抗疫”胜利提供行动指南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做出部署,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就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1月20日就疫情防控工作做出指示,1月25日大年初一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之后又多次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同时,习总书记每天还对疫情做口头指示和批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视、时刻关注之下,全国上下一盘棋,终于实现了“抗疫”攻坚的阶段性胜利。在对疫情防控工作指导中,习总书记明确提出,疫情防控工作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从习总书记的“抗疫”指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又一次发挥它真理的力量,为全国人民战胜疫情提供行动指南,为全世界人民共克时艰提供中国方案。1958年毛泽东主席曾说:“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者结合起来,瘟神就只好走路了。”[4]这次疫情要取得最终胜利,最关键的是党作为领导核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历史证明,每当中国共产党能够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使党正确主张化为人民群众自觉自愿的行动之时,党的工作就能够无往不胜,而只要脱离人民群众,就必然遭受挫折和失败。今日的“抗疫”之路更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走向最终的胜利。(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抗疫”胜利确保精准施策在这次“抗疫”大考中,中国共产党作为团结领导一切“同心圆”的“圆心”,真正做到了党统一领导、以人民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大事,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大灾大难面前的中国,全国各省结对支援湖北、武汉,“沪”你周全,“浙”风挡雨、“豫”你同在、“辽”表心意见证着全国上下一盘棋。国家重要物资统一调度,国有企事业单位主动担当起疫情防控和人财物保障的顶梁柱,见证着公有制为主体的中流砥柱作用。同时,党和政府凝聚统一战线各方力量,协同共治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合力。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到国家“抗疫”攻坚战中,从捐款捐物,到服从大局停工停业甚至自费转产、到发挥所长建言建议,再到亲身参与防疫工作,防疫战线上处处都有党和政府与统战人士并肩战斗的身影,这更加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另外,当地方行政系统出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之时,党能够迅速纠偏,对失职失责者严肃问责,对“抗疫”中工作优秀的干部进行“火线提拔”,形成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的领导干部选人用人机制,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打折、不走样,政令畅通。笔者有幸参与北京市级单位党员干部下沉基层社区协助工作,更是亲身体验到了基层工作对于“抗疫”的关键作用。基层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第一线,更是复工复产的第一线,针对流动人口占大多数的突出特点,在除夕前后,笔者下沉的基层社区村委会就开始进行全村的入户调查,确保在村人员信息的准确性,同时安排人员在村口长期执勤,每一位进村的人都要进行体温测量,每一辆进村车辆都要进行车厢检查,对于返京人员进行信息登记、隔离观察,对于非村内居住人员进行劝返,对于村内服务行业作分时段停工停业的宣传引导,并将北京市区两级在特殊时期的扶持政策印成小册子向村内住户免费发放,这些举措确保了村内几万人的安全健康和生活保障。笔者感到,中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通过施行社区网格化的精准治理工作,是中国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控制住疫情的蔓延,并且确保人民生活安定有序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因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保障,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各界人民群众的紧密团结,中国的“抗疫”过程才产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抗疫”胜利提供精神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应对重大公共危机时,发挥着强信心、聚民心的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5]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源于五千年文明智慧,成于中国的革命、改革实践,必将持续塑造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笔者记得,曾经有词汇如“丑陋的中国人”“精致的利己主义”等盛行网络,用于评价中国人的国民性,仿佛中国人就是一盘散沙,这凸显出中国社会在某些发展阶段中有着文化上的不自信。而今日面对疫情,中国人民迸发出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则展现出了真正的大国风范——湖北、尤其是武汉人民的封城隔离,为“抗疫”封城做出巨大牺牲,见证着中国人民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全国医护人员向疫情重灾区的最美“逆行”,见证着中国人民不怕牺牲的担当精神;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及基层工作人员夙兴夜寐、日夜工作,见证着中国人民的拼搏奋斗精神;从各个城市志愿者的自发组织行动,到各地方支援疫区的物资运送大军,见证着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守望相助的精神;企业家大规模捐款捐物,甚至停工转产医疗物资支援国家,见证着中国人民的家国情怀、舍利取义的精神;海内外中华儿女在“抗疫”时期从国外高价买回口罩包机运回中国,见证着全世界华侨华人报效祖国的爱国爱乡精神。全国上下,各行各业,一同见证着中国人民自强不息、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全体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如果说时代是“出题人”,全体党员干部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那么这次疫情大考,答卷人可以说用行动在答卷上倾力写下了“不负人民”。正是有这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中国人民面对艰难险阻,却能百折不挠,让中华文明跨越千年,却能不断新生。疫情这场大考,如一面镜子,照出了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在同一灾难面前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差异,中国的“抗疫”实践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号召力、理论向心力、制度战斗力和文化生命力,党和中国人民必须坚定“四个自信”。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应对国内、国际新挑战新冠疫情的蔓延趋势虽然在国内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国内、国际情况更趋于复杂难测。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学者在《科学》杂志上预测这次疫情可能甚至会持续两年甚至更长[6]。这必然会给中国的国内、国际环境带来重大挑战。习近平同志在4月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也强调: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从国内环境看,疫情防控、生产发展、舆论宣传的三条战线对于人民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认同感提升非常关键。当前,因为中国政府早期对于新冠肺炎危害认识不足,正直全国人民春节放假在家隔离,高度关注疫情的舆情信息之时,国内个别省市某些党员领导干部出现应对不力的问题。在官方平台没有及时做出回应后,网络舆情高涨,让社会的舆论也出现“撕裂”,比如“李文亮医生去世”“武汉红十字会捐赠物资管理问题”等事件等让广大人民群众产生负面情绪,并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攻击国家道路和制度。而当前受世界疫情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受阻,随着疫情的长期发展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达成之后,笔者可以预见,定会有更多舆情信息随之泛起,用来质疑我国的政治体制和发展道路。例如8月将在美、德出版的《方方日记》英文简介就十分明显地攻击、批评中国体制。中国治理能力的短板如何尽快补足?国内的舆情压力应该如何处置?是我们在疫情之下坚定“四个自信”时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国际环境看,如何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与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必然相关。在这次全球疫情中,我们看到有的西方国家认为这个病毒只会感染亚洲人,美国的《华尔街日报》称中国为“真正的东亚病夫”,甚至美国总统直接在新闻发布会上叫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