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古代近代军事思想主讲人:龚衍丽中国古代近代军事思想第一节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第二节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第三节《孙子兵法》简介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问题的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思想及国防思想等基本内容。军事思想来源于军事实践,又给军事实践以理论指导,并随着战争和军事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一、概念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夏朝至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1840年)产生和发展的军事理论。即古代军事思想,是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各阶级、政治集团及其军事家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较少受外来影响,自成体系。在中国悠久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许多军事家与军事理论家。在战争经验的基础上,他们创立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这种思想一般体现在他们的军事著作中。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古代近代军事思想主要以儒家为背景古代人的军事著作一般称为兵书。后人了解前人的军事思想,除兵书外,还可以通过对战例、战法的分析。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早、发展快,内容博大精深。主要分为四个阶段:1.夏、商、西周时期(形成期)2.春秋战国时期(成熟期)3.秦汉到五代时期(发展期)4.宋至鸦片战争时期(体系化)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夏、商、西周时期(产生时期前2070—前771)(1)天命观为核心的战争思想(2)车战为主体的作战方式(战车2)(3)兵器:石器、木器、青铜器(戈)(4)出现了简单谋略的运用(5)“礼”和“刑”为治军基础(周制五刑)(6)专门的文献《军志》、《军政》(专门兵书的问世,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周制五刑墨刑(黥面):1000条劓刑(割鼻):1000条剕刑(断足):500条宫刑(去势):300条大辟(杀头):300条期而后至者大辟300条之一斩2、春秋战国时期(成熟期)公元前771年-前221年频繁的战争实践和活跃的学术气氛,使许多代表封建阶级的军事家和兵书著作不断涌现。军事论著比较全面、深刻地从战争论、治兵论、用兵论及研究战争的方法论等方面探讨了军事活动规律。也标志着其已基本成熟。军事代表作:《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2、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时期前770年—前221年)(1)战争规模扩大(2)车战转向步兵为主,骑兵(胡服骑射)、水兵产生(3)兵书:《孙子兵法》;《吴子》《尉缭子》《孙膑兵法》《六韬》《司马法》(4)军队的组织制度形式初步完善,战略战术的原理趋于系统。(5)仁义用兵—用兵以诈及慎战,以和平、外交手段达成胜利并强调战争中政治道义上的胜利。(几种冷兵器)3、秦朝到五代时期(1)兵家的地位开始下降,兵书著录呈递减趋势。(2)秦朝到五代时期(军事思想发展时期前221—960)。骑兵为决定力量,出现大规模、多兵种大集团配合作战,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进一步结合。(几种冷兵器)4、宋朝到清朝前期宋朝到清朝前期(军事思想的成熟时期960—1840)军事思想的总结和革新是这一时期的特点之一。但军事思想在走向成熟的同时,也逐步走向保守与没落。(1)北宋前期编纂了中国第一部兵书汇编《武经总要》。(2)《武经七书》是北宋由《孙子兵法》《吴子》《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六韬》《司马法》汇编而成的,为当时的武学必修课程。(3)明朝有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记》是革新思想的代表作。茅元仪编纂了军事百科全书《武备志》。北宋时,火药、指南针也开始运用在军事上。这个时期,水军大发展,也开始出现炮军。火武器宋代的城池防守蒙古军西征二、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1、战争的性质与作用战争的性质与重要性;战争与政治的关系2、战争指导思想(1)先发制人(2)速战速决。(3)力争主动。城濮之战(4)集中兵力。萨尔浒之战毛泽东:“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5)出其不意。明修栈道,暗渡陈仓(6)奇正互变。诸葛亮出祁山。姜维。魏延。魏灭蜀图(7)兵贵其和。(8)先戒为宝。3、治军理论(1)将帅修养智、信、仁、勇、严(2)以治为胜(3)教戒为先三、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特点(一)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二)崇尚道义,追求和平(三)注重谋略,力求智取(四)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固有的缺陷首先,偏重谋略、轻视技术。其次,消极防御,不思进取。再次,关注政治,忽视经济。第二节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中国近代军事思想,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期间形成和发展的军事理论。1、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形成、发展2、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特点3、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军事思想要点一、中国近代军事思想概述(一)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产生。民族危亡时期,林则徐、提出了:组织民众、军发配合,沿海各省协力筹防和以守为战,以逸待劳,在沿海和陆地歼地歼敌的作战方针。魏源战后提出战略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及建军方针:“器良、技熟、胆壮、心齐”这些标志者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林则徐、第一次鸦片战争图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二)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发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提出了“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的方针。西式武器陆续装备军队,引起了作战样式和战术的改革,标志着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已经形成。军工企业制造火器(三)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成熟。太平天国的起义与镇压;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提出了新的建军理论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二、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特点(一)伦理观念占有重要地位。“忠君报国”“成仁取义”“智、信、仁、勇、严”。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发展的时代和阶级特色。(二)具有多元化的结构层次。新旧交错,良莠并存。(三)体现了由低级向高级,进步替代落后,逐步转变、完善、发展的总趋势。从林则徐的“师夷长技而制夷”到甲午海战后的军制改革及辛亥革命的新政治体制下的军事改革。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三、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军事思想。(一)林则徐的军事思想。(二)魏源的军事思想。(三)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四)李鸿章的军事思想。辛丑条约的签定甲午海战(一)《孙子兵法》的作者(二)《孙子兵法》的影响(三)《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第三节、《孙子兵法》简介《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出生于公元前五百年前后的世袭贵族家庭。孙武一生经历了三个阶段:——奔吴隐居,研究兵法——吴国为将,显名诸候——功成名就,飘然归隐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孙子有力焉。史记武汉汉水淮水蔡唐凤台柏举大别山江陵楚武汉汉水淮水蔡唐凤台柏举大别山江陵楚(一)《孙子兵法》的作者(二)《孙子兵法》的影响(三)《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二、《孙子兵法》简介二、《孙子兵法》简介(二)《孙子兵法》的影响1、中国历代兵家名将无不重视对其研究与应用2、《孙子兵法》在国外久负盛名3、《孙子兵法》在许多社会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孙子兵法》在战国时就广为流传韩非《五蠹篇》说:“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汉时作为教科书南北朝之后尊为“兵经”宋朝元丰年间被朝廷定为“武经”之首明代茅元仪说: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孙中山高度赞扬《孙子兵法》:“旧中国历史来研究,二千年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就成为中国的军事哲学”。我党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刘伯承等都十分重视对《孙子兵法》的学习和研究。二、《孙子兵法》简介(二)《孙子兵法》的影响1、中国历代兵家名将无不重视对其研究与应用2、《孙子兵法》在国外久负盛名3、《孙子兵法》在许多社会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孙子兵法》在日本公元735年,留唐学者吉备真备将此书带回日本,曾在一段时间内成为皇家贵族的家宝、国宝。他们推崇孙武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称《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和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在西欧1772年,法国神父阿米奥特将此书译为法文。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威廉二世在被废黜后的侨居中看到此书后叹道:“早二十年读《孙子兵法》,就决不至于遭受亡国之痛苦了!”《孙子兵法》在美国全美著名大学中,凡教授战略学军事学课程的,无不把其作为必修课。美国国防大学将其列为将军的主修课。美政治家、兵学家、军事将领皆将《孙子兵法》奉为至宝。民间有近百个研究《孙子兵法》的学会、俱乐部。《孙子兵法》在海湾战争1991年1月,美国记者从海湾战场发回一条消息:尽管中国在这里没有派一兵一卒,有一个神秘的中国人却临前线,操纵作战行动,他就是2500年前的孙子。二、《孙子兵法》简介(二)《孙子兵法》的影响1、中国历代兵家名将无不重视对其研究与应用2、《孙子兵法》在国外久负盛名3、《孙子兵法》在许多社会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军事家称之为“兵学圣典”哲学家颂之为“人生的哲学”医学家赞之为“治病之法尽之矣”文学家评之为“不朽不灭的大艺术品”政治家视之为“政治秘诀”、“外交教科书”商人和管理学家视之为市场竞争的必读教材你想成为管理人才吗?必须去读《孙子兵法》。——美国的著名管理学家乔治(一)《孙子兵法》的作者(二)《孙子兵法》的影响(三)《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二、《孙子兵法》简介二、《孙子兵法》简介(三)《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火攻篇九地篇用间篇《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1、《计篇》全书总纲。“道、天、地、将、法”;“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兵者,国之大事”;提出战争谋划的重要性。2、《作战篇》“兵贵胜,不贵久”;“因粮于敌”《孙子兵法》简介3、《谋攻篇》“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知彼知己,百战不殆”。4、《形篇》“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自保而全胜”。《孙子兵法》简介5、《势篇》重视任势;善用奇正;择人任势。6、《虚实篇》“致人而不致于人”;“因敌而制胜”;“避实而击虚”。7、《军争篇》“以迂为直,以患为利”;“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趋利避害。《孙子兵法》简介8、《九变篇》“通九变之利,知九变之术”;“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有备无患。9、《行军篇》“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处军,相敌,并力。10、《地形篇》“地形者,兵之助也”;“地之道,不可不查”。《孙子兵法》简介11、《九地篇》“九地之变”;“兵之情主速”。12、《火攻篇》火攻;“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13、《用间篇》“知敌之情,必取于人”;“五间俱起”;“上智用间”。战争目的消灭敌人己保存自胜利胜孙子十胜论1、重战、慎战、备战思想――强胜论2、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知胜论3、运筹帷幄,庙算制胜――先胜论4、致人而不致人――致胜论5、谋形造势,以镒称铢――势胜论6、上兵伐谋,诡道取胜――谋胜论7、全争全胜,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论8、因敌致胜,灵活用兵――因胜论9、文武兼施,恩威并用――治胜论10、选才任能,五德兼备---将胜论二、《孙子兵法》简介(三)《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1、重战、慎战、备战思想2、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3、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4、文武兼施、恩威并用的治军思想5、朴素的唯物论和原始的辩证思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重战、慎战、备战思想重战人的知识不如人的能力人的能力不如人的素质人的素质不如人的觉悟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慎战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备战全民旨兵——瑞士瑞士面积:41300平方公里人口:625万人兵力:常规军3500人48小时可动员50万人600年无战争二、《孙子兵法》简介(三)《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2、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分析中日双方情况国别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国度人口正义性国际态度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