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思考一下:“昭君出塞”的“塞”指的是哪个地方?昭君为什么要出塞呢?泪湿衣襟,别斜阳里,关山月,一声横笛,闻叹息;风不停歇,沙无边际,望长安,故国千里,归无计;山水一程,风雪一身,匆匆马蹄,夜点千帐灯,琵琶声声,谁悲泣?秋意浓,雁归程,愿长相忆,休问,是否有恨,无绝期。匈奴是活跃在蒙古草原上的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战国末年匈奴逐渐强大,并不断南下侵扰南方各国秦始皇末年匈奴形成一个强大的国家,首领称为“单于”匈奴匈奴不断南下侵扰,战国时期的国家如何来抵御匈奴?秦国又是如何应对?1、秦统一后北击匈奴,夺回大片土地2、秦始皇在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北方长城基础上,修筑长城。秦与匈奴西汉与匈奴与匈奴的主要关系变化的原因汉初汉武帝时汉武帝后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的事件。为了巩固刚刚建立起来的汉王朝,公元前200年冬,汉高祖刘邦亲率32万大军,出征匈奴。冒顿单于派左、右贤王屯兵广武以南至晋阳一带,企图阻挡汉军北进。由于汉军节节胜利,产生了麻痹轻敌的思想。匈奴故意将精锐部队隐藏,将老弱病残列于阵前。刘邦率骑兵先到达平城,此时汉军步兵还未完全赶到。冒顿单于见汉兵蜂拥赶来,在白登山设下埋伏。刘邦带领兵马一进入包围圈,冒顿单于马上指挥40万匈奴大军,截住汉军步兵,将刘邦的兵马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最后刘邦用计逃脱。汉朝与匈奴战争后续“白登之围”后,冒顿单于屡次违背汉朝与匈奴所订立盟约,对边界进行侵扰劫掠活动。刘邦采纳刘敬的建议,欲嫁长公主与匈奴和亲,吕后不答应,日夜泣,刘邦改以宗室女为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并派刘敬作为使者陪同前往。此外汉朝每年送给匈奴大批棉絮、丝绸、粮食、酒等。自此,汉与匈奴约定结为兄弟,各自以长城为界,两国的关系得到暂时的缓和。想一想:刘邦为什么会在与匈奴的战争中失败?(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你如何评价和亲政策?直接原因:刘邦轻敌根本原因:国力薄弱这次和亲是屈辱的,被迫的霍去病卫青“帝国双璧”三破匈奴汉武帝时对匈奴采取攻势,几次派兵攻打匈奴,取得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战争后续匈奴被击败后分裂成几部,相互攻杀。其中一部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南迁到长城附近,并同汉朝订立了和好盟约,同时向汉朝提出和亲请求。比较一下:汉初“和亲”与汉元帝时“和亲”的异同?昭君出塞比较汉初“和亲”与汉元帝时“和亲”的异同?相同:目的:都是为了两族的和平友好。形式:都是汉朝出嫁公主给匈奴。作用:都使两族的经济文化得到了交流和发展。不同:原因:汉初力量薄弱,被动提出“和亲”;汉元帝时,西汉力量强大,匈奴主动提出“和亲”。西汉与匈奴与匈奴的主要关系变化的原因汉初汉武帝时汉武帝后战,和亲休养生息,国力强盛,雄才大略武力反击和亲匈奴分裂,国力衰弱,主动和亲。匈奴国力强盛,被动和亲。东汉与匈奴①南匈奴②北匈奴友好、南迁侵犯、西迁从蒙古草原消失汉匈文化交流中原农业生产技术、医药技术等传到塞外,同时,汉地的铁器、铜器、陶器、金银和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大量流入匈奴。汉也得到了迫切需要的牲畜、畜产品和狩猎产品,使得双方的经济达到了不可分离的地步。《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想一想:为什么春风吹不过玉门关?出了阳关就见不到老朋友了呢?西域: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西域,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在你眼里,西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汉武帝以前,西域小国林立,这里物产丰富,盛产稻、麦、葡萄等农产品,还产良马和玉石.匈奴和大月氏公元前5~前2世纪初,月氏人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张掖至敦煌一带,势力强大,为匈奴劲敌。公元前177~前176年间,匈奴冒顿单于遣右贤王大败月氏。公元前174年,匈奴老上单于立,不久又大败月氏,杀其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大多数部众遂西迁至伊犁河流域及伊塞克湖附近。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大月氏的国王,你会怎么做?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朝廷给他的一百多个随从,第一次出使西域。被匈奴兵捉住,被拘禁了十多年。他历经种种困难,但从未丢弃汉朝的节(出使的凭证)。匈奴单于硬叫他娶当地女为妻,有了儿子,但仍没有动摇他完成使命的决心。后来张骞终于率领部属逃离了匈奴,到达了大月氏。那时,大月氏由于土地肥沃,生活安定,不想再和匈奴打仗。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回国。又被匈奴俘获,扣留了一年多。后来,匈奴发生了内乱,张骞逃回长安。他出使时带着一百多人,前后13年,只剩下他和堂邑父两人回来。张骞虽然没有达到出使西域的目的,但是深入了解了西域的地理、物产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也了解到西域各族人民很想同汉朝往来。公元前121年,汉朝击败匈奴,占领河西走廊,先后设酒泉、张掖、武威、敦煌四郡。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他率领300人,每人备马两匹,并携带了价值数千万的金、帛、货物以及上万头牛羊。张骞到了乌孙,正逢乌孙国内贵族争权,国王不敢决断,致使劝说乌孙东归的使命未能完成。张骞分遣副使到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身毒(今印度)、于阗以及和他们相邻诸国访问,中国使者受到安息两万人的盛大欢迎。张骞在乌孙停留一年多之后返回长安。西域各族政权派人跟随汉使到汉朝答谢,汉朝同西域各国终于建立了友好关系。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想一想:汉朝与西域各国分别交流什么?汉朝西域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织品、金属工具等葡萄、核桃、良马、地毯等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思考一下:汉朝与西域两国的交流对西域有什么好处?对汉朝有什么好处?西域都护府张骞通西域之后,汉王朝派往西域各地的使者和西域各国派往汉朝的使者络绎不绝,各族商人也频繁地往来于内地和西域之间。在当时人烟稀少、道路艰险的情况下,为了保障这条沟通东西方的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汉朝政府于公元前101年设置使者校尉。。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西域从此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域都护是汉王朝中央政府派遣管理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都护的职责是统辖西域诸国,管理屯田,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意义:这是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管辖的开始,保障了东西商路的畅通,加强了中原地区和西域广大地区的交流,以及对西域地区的管理。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凯撒,身着华丽的丝质长袍去看戏。长袍制作之精美令全场观众赞叹不已。后来,穿着用中国丝绸缝制的衣服成为罗马贵族的时尚。猜一猜:汉代的丝绸织品怎么会出现在古罗马呢?汉朝和西域沟通之后,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益活跃。中国的丝和纺织品,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阿富汗印度伊朗土耳其中国长安、楼兰、疏勒大宛阿富汗大月氏安息伊朗乌兹别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拉克中国丝绸之路()()玉门关阳关(敦煌)葱岭河西走廊大月氏安息(古罗马)(西安)长安大秦伊朗高原陕甘高原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乌鞘山经过哪些高山峻岭,戈壁沙漠?丝绸之路的意义①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沟通了亚欧两大洲。②是东西方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悬泉置遗址悬泉汉简丝绸之路上的历史遗迹丝绸之路上的一座驿站,它负责传递文书,并接待往来的官吏与使者。西汉敦煌太守为大月氏提供的介绍信抄件。拿着它,使者可以免费享受沿途驿站的吃住和车马服务。新疆出土的东汉丝袜丝绸之路上出土的西汉锦西汉政府十分重视对南方的经营,不仅有效管理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当时越人的聚居地,还修建通往西南地区的道路,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与南方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1)汉朝与朝鲜半岛的交往东汉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各国和我国关系密切,文化交流频繁。汉朝的铸铜和制漆技术传到朝鲜,朝鲜的名马等特产也运到中国。(2)汉朝与日本的交往日本和中国交往的历史也很悠久。西汉时,日本的100多个小国中有30多个和汉朝有往来汉朝与周边国家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