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西南大学法学院犯罪论之犯罪主观方面无犯意则无犯人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二)特征第一、法定性即犯罪主观方面是刑法规定的要素(故意杀人意图以…为目的)第二、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是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意志因素认识因素)罪过的有无、形式都应以行为时为基准进行判断第三、犯罪主观方面表明行为人对法益的背反态度(积极蔑视消极漠视)第四、犯罪主观方面是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要件(罪过与行为同在)(一)概念:是指刑法规定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行为人对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犯罪心理态度包括故意、过失(合称为罪过)以及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第一节犯罪主观方面概述•二、犯罪主观要件的内容•1.必要要件------罪过•(1)犯罪故意•(2)犯罪过失•2.特定要件•(1)犯罪目的•(2)犯罪动机•三、犯罪主观方面的意义•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一罪与数罪重罪与轻罪•四、犯罪主观要件符合性的判断•1.以行为人实施的行为为基础进行判断•2.以行为的相关因素为参考进行判断•3.不能简单的用效果逆推动机犯罪论之犯罪主观方面无犯意则无犯人一、犯罪故意的概念(三)结构:(一)概念: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刑法第14条)(二)区别:犯罪故意是一种罪过心理,故意犯罪这种罪过心理支配下构成的犯罪行为。犯罪故意认识因素意志因素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犯罪论之犯罪主观方面无犯意则无犯人第二节犯罪故意•(1)认识因素-----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a.行为本身(内容性质)A.明知的内容b.行为结果(性质因果)•c.行为条件(特定时间地点对象身份)•B.明知的范围是否包括违法性认识(违法性认识错误是否阻却故意成立)?•观点:违法性认识不要说违法性认识必要说违法性认识可能性说•a.必定发生•C.明知的程度b.可能发生•⑵意志因素—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a.意志选择:实施犯罪行为的决意、犯罪行为过程的策划•b.意志态度:希望、放任•c.意志努力:意志过程中的有意注意•犯罪论之犯罪主观方面无犯意则无犯人二、犯罪故意的法定种类直接故意(一)认识因素意志因素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1)“明知会发生”包括:一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二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认识内容:a.行为的内容与危害性质b.认识到行为会发生何种危害结果c.认识到刑法规定的某些特定客观要件要素,如时间、地点、方法、对象或特定身份希望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1)这里的危害结果是指行为人所明知的那种结果(2)”希望”:行为人实施该行为就是为了追求该危害结果;发生危害结果就是其实施该行为的目的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犯罪论之犯罪主观方面无犯意则无犯人第二节犯罪故意特征概念表现形式①目的性直接故意例如:甲用枪顶在乙的太阳穴开枪②可能性直接故意例如:丙隔湖开枪杀人(二)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1)认识内容与直接故意相同。(2)如果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则只能是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只能是认识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是必然还是可能,以行为人的认识为准,而非以客观事实为准)认识因素意志因素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放任危害结果发生(1)这里的危害结果指行为人所明知的危害结果(2)放任:听之任之,既不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也不是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而是不采取预防措施,听任危害结果的发生,结果发生与否,都不违背行为人的意志。犯罪论之犯罪主观方面无犯意则无犯人第二节犯罪故意间接故意1、概念2、特征◆3、间接故意犯罪的表现形式:①积极的放任:追求甲犯罪意图而放任乙危害结果A.同一对象的积极放任:抢劫暴力致人死亡B.不同对象的积极放任:丈夫毒妻害子②消极的放任:追求非犯罪意图而放任危害结果:火药枪打鸟打倒人◆间接故意的认定:①间接故意无犯罪目的②突发性捅刀子的案件认定案例:被告人崔某在发廊因帮派派系口角遂拿起理发用刀朝董某刺扎致死(三)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认识程度意志因素成立犯罪的要求直接故意明知必然发生与可能发生危害结果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不要求有危害结果的发生,可以区分为犯罪既遂、未遂、中止与预备。间接故意明知可能发生危害结果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要求有危害结果的发生犯罪论之犯罪主观方面无犯意则无犯人第二节犯罪故意(四)、犯罪故意的认定1.应区分犯罪故意与我们通常所讲的故意(1).犯罪故意包括对行为危害性质的认识及对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的希望或放任态度(2).我们通常所讲的故意,仅指行为人有意识的实施了某个行为。2.注意刑法总则中的“明知”与分则条文规定“明知”的关系(1).刑法总则上的“明知”是故意的一般构成要素,分则上的“明知”是故意的特定构成要素。(2).分则中的“明知”是总则中“明知”的前提,具备了分则中的“明知”才可能具备总则中的“明知”3.犯意转化与另起犯意犯罪论之犯罪主观方面无犯意则无犯人第二节犯罪故意•在直接故意中,存在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改变的状况。即存在犯意转化和另起犯意的情形。•所谓犯意转化,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改变犯罪故意而导致此罪与彼罪的转化的情形。犯意转化会导致行为人的行为方式、性质产生变化,因而影响故意内容的认定。•犯意转化的第一种情况是,行为人以此犯意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却以彼犯意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或者说,行为人在预备阶段是此犯意,但在实行阶段是彼犯意。例如,行为人在预备阶段具有抢劫的故意,为抢劫准备了工具、制造了条件;但进入现场后,发现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等均不在场,于是实施了盗窃行为。行为人在实行犯罪时,由预备阶段的抢劫故意转化为盗窃故意,其实行行为便是盗窃行为。通常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以实行行为吸收预备行为。事实上对此还难以一概而论,或许可能根据重行为吸收轻行为的原则认定犯罪:如果盗窃行为严重,以盗窃罪论处,其抢劫预备行为可以作为盗窃罪从重处罚的情节;如果盗窃行为并不严重,而抢劫预备行为严重,则以抢劫(预备)罪论处,将盗窃行为作为抢劫罪从重处罚的情节。犯罪论之犯罪主观方面无犯意则无犯人•犯意转化的第二种情况是,在实行犯罪的过程中犯意改变,导致此罪与彼罪的转化。例如,某甲在故意伤害他人的过程中,改变犯意,意图杀死他人。又如,某乙见他人手提装有现金的提包,起抢夺之念,在抢夺过程中转化为使用暴力将他人打倒在地,抢走提包。再如,某丙本欲杀死他人,在杀害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改变犯意,认为造成伤害即可,没有致人死亡。对此,刑法理论上有人主张:犯意升高者,从新意(变更后的意思);犯意降低者,从旧意(变更前的意思)。换言之,如果行为人本欲犯较轻的罪,后来改变犯意,犯较重的罪,则定较重的罪;如果行为人本欲犯较重的罪,后改变犯意,犯较轻的罪,则仍定较重的罪。依此观点,对上述某甲、某乙的行为应分别定故意杀人罪与抢劫罪;对某丙的行月仍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但存在犯罪中止的问题,即如果符合中止犯的条件,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中止犯。我们赞成这种观点。•所谓另起犯意,是指在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因某种原因出现,停止原犯罪行为而另起其他犯罪故意,实施另外一个犯罪行为。对于另起犯意者,原则上应实行数罪并罚。如,某甲深夜埋伏路边意欲强奸路过的妇女,待妇女乙骑车路过时,甲以强奸的故意犯罪论之犯罪主观方面无犯意则无犯人•使用暴力制服乙,结果发现乙长的一点也不漂亮,甲失望之际便另起犯意便对乙实施抢劫行为。对此,由于甲的抢劫故意与抢劫行为是在强奸行为中止之后产生的,故对甲应以强奸罪(中止)与抢劫罪并罚。•另起犯意与犯意转化有十分类似之处,但本质不同,最终处理方式也不同,应注意辨析与区别。犯意转化本质是此罪转化为彼罪,因而仍为一罪;而另起犯意是在前一犯罪行为停止后(即前一犯罪行为既遂、或中止、或未遂),行为人有另起犯意实施其他犯罪行为,故实为数罪。犯意转化与另起犯意主要区别在于:•(1)前一犯罪行为是否已经停止下来。犯意转化是前一犯罪行为正在继续进行过程中的犯意变更;而另起犯意是前一行为由于某种原因已经停止后的临时起意;例如,某甲以强奸故意对某乙实施暴力之后,因为妇女正值月经期而放弃奸淫,便另起犯意实施抢劫行为。由于抢劫故意与抢劫行为是在强奸中止之后产生的,故某甲的行为成立强奸中止与抢劫二罪。犯罪论之犯罪主观方面无犯意则无犯人•(2)犯罪对象是否为同一对象。犯意转化是针对同一被害对象而存在的;而另起犯意即可以针对同一犯罪对象也可以针对另一不同对象(更多地体现为不同对象)。如甲以伤害故意举刀砍某乙,适逢期仇人某丙出现在现场,甲转而将某丙杀死。因甲的行为针对不同的犯罪对象,应成立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两罪。•(3)犯罪客体即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是否为同一或同类社会关系。犯意转化的情形下,前后犯意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是同一或者是同类的,而另起犯意的情形下,前后犯意所侵害的社会关系多数情况下是不相同的。如行为人入室盗窃后,又突生破坏作案现场、毁灭罪证之念,于是又实施了放火行为。行为人前后犯意所针对的犯罪对象、所侵害的社会关系均不相同,应当以盗窃罪与放火罪(若放火行为并未危及公共安全,则可以考虑故意毁坏财物罪)并罚。犯罪论之犯罪主观方面无犯意则无犯人•三、犯罪故意的学理分类⒈根据故意形成的时间即故意与实施犯罪行为之间相隔的时间长短不同,将故意分为预谋故意与突发故意•突发故意:行为人产生犯罪故意后立即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态度•预谋故意:行为人产生犯罪故意后经过预谋才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态度⒉根据故意的认识内容的确定程度不同,把故意分为确定故意和不确定故意•确定故意:对意图发生的犯罪事实有明确认识的故意•概括的故意: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确定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但侵害的具体状况不确定例:向人群中投掷炸弹•不确定故意择一的故意:行为人认识到两个结果不会同时发生,但会发•生其中一个结果,例:以杀人的意图向甲乙开枪•未必的故意: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确定在或然基础上发生,•但侵害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相当于间接故意.犯罪论之犯罪主观方面无犯意则无犯人是指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但发生何种具体结果并不明确,并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3.根据行为人在行为当时的意思决定,把故意分为事前故意与事后故意。•事前故意,是指行为人在犯罪事实发生之前就希望危害结果发生的犯罪心理。详言之,行为人出于某种犯罪目的而实施一定的犯罪行为,因对犯罪事实判断错误,以为犯罪既遂。又出于其他目的,实施了另一行为,因后一行为才得以完成原来所认识的犯罪事实。例如,甲以杀人故意勒乙的脖子,致乙休克,甲误认为乙已死亡,为了消灭罪迹,甲将乙扔人水中,实际上乙是被水淹死。这种情况通常应将前后两个行为结合起来进行评价,认定为犯罪既遂。•事后事故,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已发生一定结果的行为后,才产生犯意,并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犯罪心理。例如,医生为病人甲剖胸作手术,剖开胸膛后,发现甲乃其仇人,中途停止手术放置不管,导致患者死亡。一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具有事后放意,构成杀人罪。犯罪论之犯罪主观方面无犯意则无犯人一、犯罪过失的概念1.概念: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刑法第15条第1款)2.犯罪过失与过失犯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3.犯罪过失与犯罪故意(统称罪过)的关系:相同点:都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都说明对法益保护的侵犯态度不同点:1)认识因素的内容不同2)意志因素的内容不同3)过失犯罪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故意犯罪一般不以危害结果为要件4)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犯罪论之犯罪主观方面无犯意则无犯人第三节犯罪过失第三节犯罪过失二、犯罪过失的类型业务过失与普通过失轻过失与重过失犯罪过失的类型(一)法定分类(二)理论分类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论之犯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