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一、收入分配差距度量指标1912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图1.1)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即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可以比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国际上普遍采用基尼系数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从理论上说,基尼系数为“1”表示社会最极端的不公平状态,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基尼系数为“0”,则代表完美的公平状态,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现实中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社会公平状态,在0.3—0.4之间为社会公平基本合理状态,而0.4以上则属于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就是差距悬殊。二、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为0.16,从2000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越过0.4的国际警戒线。截至2013年,我国基尼系数的官方数据为0.473,而民间统计的数据则已达到0.61。这表明我国的总体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已十分严峻,在向着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发展。长此以往下去,将会对社会稳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下图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2003年至2013年基尼系数的走势图。由该图可以看出,我国基尼系数曾在2008年达到峰值0.491,而后虽逐年回落,但数十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在0.47以上,远远超过了国际警戒线的标准。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且仍有扩大趋势,主要表现在城乡、地区、行业之间。三、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1.经济上,挫伤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也表明,收入越高的群体,他们的消费需求是递减的,所以我们不能全指望洋葱型阶层结构中的那个小尖尖上的人拉动中国的内需。他们是有钱,但是却没有拉动内需。我们要靠中低收入者的消费需求拉动。当贫富差距较小时,而且财富分配比较合理时,社会成员久会把大部分的时间、精力和智慧集中在如何创造财富上。相反,当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且得不到有效控制时,财富分配变得不那么合理,社会成员也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使既有财富的分配对自己有利上,从而对财富的创造失去兴趣,使人们产生不满情绪。2.社会上,收入差距拉大趋势不利于共同富裕。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我们提出的目标就是要让全国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不是要让先富起来的遥遥领先,让贫穷的人继续贫穷。最终的目标是共同富裕,而不是说通过各种不法的手段富起来,甚至通过贪污、受贿富起来。在实行这个大政策的过程中,我们要采取各种法律的、政策的、制度的手段进行有效的调控。到一定时候要把共同富裕的问题作为中心课题提到突出地位加以解决。3.政治上,这种收入趋势影响社会稳定。差距要是再继续扩大对社会结构产生不良影响,引发仇富仇官心理。中国有个传统叫“不患寡,而患不均”,那么,现在这个时代我认为不仅仅是“患寡”,也“患不均”,更“患不公”。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不公平现象未有效解决,使部分底层群体产生心理失衡和被剥夺感,这种问题不及时解决就会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关系到人们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如果在公平上出了问题,人们心里就会产生恐慌,产生对政府的不信任,这个不平可能成为社会危险的火种。我国2003—2013年基尼系数走势四、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一)政策1、国家政策的倾向。优先发展东部地区和城市地区,由此对于促使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之初,中央政府为了利用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优势,加快全国经济发展,采取了重点支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我国优先开放、开发东部沿海地区,在设立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及经济技术开发区方面,给予了东部地区较多的财政、税收、信贷、投资、外贸等优惠政策,国内外投资大量向东部集中,其结果是东部地区经济优先发展起来。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会在居民收入水平上反映出来,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会获得比其他地区居民更高的收入。并且,经济发展的累积性还会造成不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2、重效率忽视公平。效率是一个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主要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相应的公平则是一个社会得以稳定和谐地存在、发展的基础,主要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意味着把追求效率目标法在重点的同时要把公平放在次重点的位置,对效率的特别强调导致了对公平的严重忽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理论上和指导思想上长期强调效率优先而忽略了社会公平,在实践上对效率的片面追求造成了居民收入差距的迅速扩大。(二)体制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不平等现象。首先,政府低价征用农民土地而高价出让,获取土地资本的巨额增值收益。失去土地的农民排徊在城市边缘,成为社会中最弱势的人群。其次,与城市工人相比,农民工工资偏低且常被拖欠。最后,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发展模式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农村公共投入严重不足,公共设施较差,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由此二元经济结构的不平等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导致我国收入差距扩大。2、改革的体制效应:(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为了激发社会的活力从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局面开始,收入分配差距被适度拉开了,一部人通过合法经营与诚实劳动先富裕起来了。但是这种激励性体制的作用应该发挥到什么程度以及能否使得全体人民享受同样的激励,这由于我国区域、城乡等因素的不同就可能导致体制性因素发挥激励作用的过程中出现不同的侧重。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城乡居民处于不同的体制中,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扩大,同时农村地区农民之间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是不一致的,而城市居民之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也是不一致的,所以城乡体制改革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3、政府调控不到位或政府调控错位:不到位主要是对高收入获利的途径、手段调控不到位。有些高收入的获取明显是不合法的,但是没有得到及时、有力地打击和控制。错位主要是对中低收入者收税管得比较严,税收比较高。很多私营企业不在政府控制之下,偷逃税的现象非常严重。有的是暴利行业,像房地产业,对它的征税是不到位的。我们的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市场调控的手段都有赖于进一步完善。(三)制度1、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也会促使收入分配差距:城乡在市场化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城镇居民从中受益较多而农村居民从中受益不大,结果在客观上也起到了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2、税收制度方面的因素会造成收入分配差距:税收制度不规范,税收管理相对比较薄弱,依法治税的水平不高,对于税收的征管不到位等都使税收在调节我国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渠道透明度低,隐性收入大量存在,家庭收入、财产申报登记制度还没有起步,家庭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经济生活中现金交易比重大,税务部门对居民收入、财产情况的信息有限,个人所得税偷逃现象时有发生。与调节收入分配有关的赠与税、财产税、遗产税等尚未出台,税收制度对高收入的调节作用有限。3、垄断行业改革滞后我国行业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主要是由于行业垄断造成的。在市场改革中,我国在鼓励竞争的同时又对资源性或垄断性行业进行保护,使得垄断行业凭借其垄断地位和政府背景,获得了巨大的超额利润,其中有相当部分以各种形式转化为员工的工资福利。政府对电力、电信、石化、铁路、金融等垄断行业进行高度保护是为了取得更多的财政收入,然而由于缺乏合理的垄断利润调节税和国有企业分红制度,国有企业的绝大部分利润并未上缴国家。即使某些垄断部门经营亏损,但由于政府的管制不力,他们手里有可以分配的国有资产,其员工仍然拿着高工资、高补贴。国家对于民营经济进入一些垄断性行业的门槛设置过高,民营经济难以进入,缺乏有效竞争,使这些垄断性行业长期处于独家垄断地位。而对这些行业的改革滞后,监督体制不完善,分配制度不健全,造成了不同行业从业人员收入差距悬殊。4、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例如,目前我国农村仍未能建立一套像城市那样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且养老保险方面,绝大多数农民基本上还都是通过家庭自保来实现保障的。同时,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且难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没有系统的解决办法。因此,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可能会导致农村居民在养老和享受社会的保护方面要承担多于城市居民的,这样会使得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局面不断加剧。5、我国法律监督制度层面的不完善:我国法律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相对滞后,许多非市场因素在发挥作用,导致各种违法行为、非法获取暴利的活动出现,形成非法收入。这些非法收入,破坏了正常的分配关系,加剧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6、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这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因为二元户籍制度造成了城乡初次分配不平等,而其配套制度则造成了城乡间收入再分配的不平等。户籍制度赋予了城市居民在住房、医疗、养老及教育等方面的利益,而农村居民则因为户籍制度的限定而不享有这些利益。同时,由于实行城市和农村这种户籍制度,造成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使得进城务工人员找工作难,进而会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样会把农村劳动力长期限制于农村地区,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这种不利于农村居民的户籍制度不仅导致偏向城市居民的利益分配格局,而且导致农村居民无法获得和城镇居民平等的劳动机会,同工不同酬现象普遍存在,进一步促使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7、教育教育方面在教育问题上,不论在基础教育设施,或者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目前的教育投资还存在许多不公平之处,如对农村和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不足,远远小于城市和发达地区;另外,我国的教育投资结构也不合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资过高,而对初等教育的投资相对萎缩,使许多贫困地区的适学儿童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势必造成他们的竞争能力低,收入水平低。从而形成“收入水平低——教育投资水平低——下一代就业竞争力低——收入水平低”的循环效应,成为低收入阶层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四)市场1、价格机制:我国市场中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调节机制尚不完善。农户增产而不增收,农产品相对工业产品的价格不高。投机现象,操纵价格。2、生产要素的因素: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不能过快提升,租金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不断增加会导致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由于租金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是高收入者群体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工资性收入是中低收入者群体收入的主要来源,这种变化将导致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加大。富人所拥有的资本、土地、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往往要远远地多余那些穷人,这样就使得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会造成富人越来越富,穷人则越来越穷,这样就会使得贫富差距会进一步拉大,这也就是我们经济学中所说的“马太效应”。3、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优胜劣汰。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是各市场主体的收入趋于分化,只有这样市场才能优化资源配置,因而市场经济本身不但不能消除贫富分化,相反有可能扩大这种差距。五、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一)提低、扩中、限高三管齐下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是解决好人民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一个基础环节。在我国施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始终要以“兼顾公平和效率”为基本方针,采取“提低、控高、扩中”的措施和手段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只有这样,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才能实施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1、重点调节高收入,增加低收入人群收入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重点控制过高收入,最大限度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使其向中等收入群体转移,壮大中等收入阶层。政府“限高”的重点对象是这部分具有不合理收入的人群。于是,要根据收入获取的不同途径相应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1)若高收入来源于灰色地带,即所谓的灰色收入,则政府需要加大对此类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