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19届高三9月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4益阳市2019届高三9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注意事项:1.考试时量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2.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由于汉字的组合比较自由,中国古文献中出现过“茶道”这个词组。比如与陆羽同时代的皎然,他写的《饮茶歌》中就有“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之句。这里“茶道”的含义相当于茶事或茶艺,有别于日本所称“茶道”。日本和中国不同,日本原先不产荼,茶是从中国传去的。12世纪时,两度入宋求法的荣西法师带回茶种,开始在日本推广饮茶。不过荣西的着眼点是看重茶的医疗保健作用。他在《吃茶养生记》中说:“茶也,末代养生之仙药,人伦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把茶当成“仙药”,在其原产地中国,人们恐难以置信;这种说法实际上反映出对来之不易的外国物品之作用的习惯性夸张。日本茶道中饮用末荼,原是从南宋饮末茶的做法中学来的。但中国的饮茶法自元以后有了很大的变化,茶道却一直沿用那在中国已趋绝迹的末茶,因而无法与中国茶事的新发展相接续。日本生产不出像中国宋代那样的高质量的茶饼,却又要保持饮末茶的成规,乃将茶叶直接粉碎为茶末,其色绿,其味苦涩;特别是点出的浓茶,几乎难以下咽。虽然这和荣西所说“茶是味之上首也,苦味是诸味上首也”相合,但和中国六朝以前的成汤型茶、唐宋的甘乳型茶、明清的清茶型茶均绝不相同。同时日本点茶时多不用汤瓶而从茶釜中舀取,与宋代之烹点手法相较,也使人产生似是而非的感觉。中国没有日本的那种茶道,因为两国的历史背景、社会风气均不同,对茶的认知亦有别,本无足怪。如楚天在《百科知识》上撰文介绍中日茶文化时曾说:“中日茶文化的主要区别,2/24在于其中的‘道’,中国无,日本有。”“茶道是日本茶汤之道的俗称。日本饮茶之风已兴起七百多年,才由村田珠光从中悟出‘道’来。至千利休时,日本茶道的体系始告完成。经过千余年的历史积淀,茶道深深融入日本民族精神,成为日本特有的文化形态。它在交友恳亲的茶会上,形成以主人的茶事做法和客人的茶器鉴赏,及主客心领神会为环节的一整套繁缛复杂的礼仪,既细腻典雅,又莫测高深,同时还对时令、场所、道具、等级、规格的考究费尽心机。”而中国自唐以来,即称“茶为食物,无异米盐”(长庆间左拾遗李珏语,见《唐会要》卷八四)。宋代王安石的《议茶法》也认为:“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南宋的俗谚说:“早辰起来七般事,油盐酱豉姜椒茶”(《夷坚续志前集》卷一)。中国人以务实的态度对待茶。不仅中国平民从不把喝茶视作特殊的“道”,而且连被尊称为茶神的陆羽的雕像有时也逃不脱以滚汤浇头的遭遇;在实行家元制的日本茶人看来,同样会被认为是难以理解的了。(摘编自孙机《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本的荣西法师认为茶是“仙药”,重视其医疗保健作用。B.日本点茶时从茶釜中舀取的手法与宋代的烹点手法相同。C.日本茶道深深融入日本民族精神,是日本特有的文化形态。D.中国自唐以来就把“茶”看成是与“米盐”一样的普通食物。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通过举例阐明中国古文献中的“茶道”与日本的“茶道”不同。B.文章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突出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的不同之处。C.文章最后一段引用《百科知识》上楚天的介绍论述日本茶道的特殊性。D.文章用陆羽的雕像被滚烫浇头的事例证明中国人用尊敬的态度对待茶。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本人习惯性地夸大了茶的作用,是因为茶是一种来之不易的外国物品。B.日本茶道保持南宋饮末茶的成规,无法与中国茶事的新发展相接续。C.因为中日两国的历史背景、社会风气不同,两国的茶文化有很大的区别。D.日本饮茶之风历史悠久,在茶传入日本后不久就发展出独特的茶道体系。【答案】1.B2.D3.D【解析】【1题详解】3/2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B项,“手法相同”错误,原文两种手法“使人产生似是而非的感觉”。故选B。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结合文本内容“不仅中国平民从不把喝茶视作特殊的‘道’,而且连被尊称为茶神的陆羽的雕像有时也逃不脱以滚汤浇头的遭遇”分析可知,“滚汤浇头”是不尊敬茶神的行为。故选D。【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D项,“不久”错误,原文“日本饮茶之风已兴起七百多年,才由村田珠光从中悟出‘道’来”。故选D。(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只思想深邃的鸟杨海林我是在花鸟市场看到它的。作为在古玩行浸泡了大半辈子的老江湖,我一眼就发现关它的笼子上一根栅条呈浅黄色,又透着一点点银白。我的心中一动,脑海里立马跳出“象牙”这种材质,我假装对它感兴趣,凑近了去看笼子——栅栏上有纵行的浅沟纹,这是象牙无疑。从工艺看,应该是清中期的东西。4/24再看看,这只鸟笼在早晨的阳光下闪耀着温润的光泽,像涂了一层清水漆。你可不要以为真的是涂了漆哦,那其实是象牙内里渗出来的油,显油性的象牙最佳。老板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说:“这鸟不错,我又跟老弟有缘——这样,五十块钱你拿走得了。”老板从竹竿上取下鸟笼,他的一只手指横着伸进搭钩里,递给我。这个老板是不是不识宝呀?那么一只象牙的鸟笼他要当作附赠品送给我?就在我发愣的工夫,我看那只鸟“嗤”地冷笑了一声。我是个老江湖呀,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一幕:我接过鸟笼刚要拔腿走,老板拉住了我:“我只是卖里边的鸟,没说卖装它的笼子哟!”因为有了那声冷笑,我没有着老板的套:“我不喜欢雄性的画眉。”“一大早就在这里转来转去,我还以为你是爱鸟的人呢。”老板撇撇嘴。“我只爱母鸟。”我“哧哧”地笑了两声——那只鸟,人家只笑了一声。不买这只鸟,我还是经常来看它——什么清中期的象牙鸟笼、青花釉里红的鸟食罐、定窑的饮水盒,统统见鬼去吧,我真的只是来看这只鸟。它周围有好几个竹制的鸟笼,里面关着的都是一只只模样俊俏的雄画眉,为了寻一个好买家,只要它们相中了玩鸟人,就会伸着脖子鸣叫,活像那些浅薄的妙龄女郎在大腹便便的老板面前发嗲。但真的很快被买走了。而它,我看见它只是把头插在蓬松的羽毛里,一动不动。那么热的天,它还给自己的脑袋保暖?我没有把它比作我那个身体倍儿棒却还拼命买保健品的糊涂老爹,它是一只思想深邃的鸟,它的一举一动都体现了它的思想,它把头插在蓬松的羽毛里应该另有深意——深意是什么,容我慢慢参悟。有人要买它,老板开价一百。这只鸟不像别的讨好买家,这种脾气对我的个性,我也不喜欢讨好公司总经理。“但我喜欢征服别人”,想买它的人拍拍手,“总有一天,我要让这只鸟乖得像发嗲的女郎——打包。”这个有着强烈征服欲的人在喊“打包”时没有注意到这只鸟又“嗤”地笑了,他拿起了手机。5/24手机的显示屏上是他们公司总经理的号码。“是是是,我马上到。”这个人的腰弯到了九十度。“是是是,我十分钟到——不,五分钟。”他一边接电话,一边把腰弯到了一百度,然后像一根被弯曲到最大限度的竹片迅速还原一样,瞬间没有了人影。这真的是一只思想深邃的鸟儿,我如果错过它,我的人生将会失去一位导师,我会和平常人样过得碌碌无为。我喜欢写文章讽刺别人,如果我和这位人生导师失之交臂,我肯定也会被别人写成文章讽刺——我甚至已经看到了那样的情景。不管怎么样,我都得把它“请”回家,精心伺候,聆听垂训。老板居然很客气,他说:“既然你看出了门道,我不收你一百了,也不收你五十了——你给十块好吧?”这简直是对我和我的人生导师的亵渎!我给了老板五十,后来忍痛又给了老板五十,让他把我的人生导师“请”进普通的竹笼(竹笼无须另外付钱)。老板望望我:“大兄弟你仗义,我也不是孬种——这笼子是我十块钱买的,你连你的人生导师一起拿走。”回到家,我揭开鸟笼上的布帘,才发现这只思想深邃的鸟已经脱水死了。它不吃不喝不唱,偶尔高人似的冷笑一声,其实只是因为它拉了稀。有一天我又在花鸟市场的石板路上左一下右一下地蹦跶,忽然被一只虚握起来的大手抓住了。正好买了一只旧鸟笼,老板一伸手把我放进去。“哦,你也拉稀了,那就当一只思想深邃的鸟卖吧。”老板自言自语。他看见一个人盯着我老婆刚卖给他的鸟笼两眼发直……(《小说月刊》2018年第05期)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的那只鸟把头插在蓬松的羽毛里,不吃不喝不唱,对待买鸟人高傲而又冷漠,体现了它的思想深邃。B.小说中另一位买鸟人的出现推动了情节发展:如果我不买这只鸟,它就会被其他人买走,所以我下定决心把它买下来。C.小说结尾处“我”被抓进鸟笼的情节看似荒诞,其实寓意深刻:“我”得到了鸟和鸟笼6/24却失去了自由,变成了“笼中鸟”。D.小说结尾处老板说“那就当一只思想深邃的鸟卖吧”,这一句话照应了上文及标题,使小说结构更为严谨。5.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6.文中两次出现鸟“笑”的情节,请结合上下文分别分析其作用。【答案】4.A5.①精明。目光敏锐,能够看出鸟笼的材质及年代。②虚伪。口头说是看鸟,其实是对鸟笼感兴趣。③贪婪。明知鸟笼价值昂贵,仍然想得到鸟笼。最终没忍住,如愿买下了鸟和鸟笼。6.①第一次“笑”是笑“我”贪心而又谨慎,自作聪明,城府深。②第二次“笑”是笑另一位买鸟人表里不一,表面有征服欲,实际上对总经理极度顺从。【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A项,结合文本内容“它不吃不喝不唱,偶尔高人似的冷笑一声,其实只是因为它拉了稀”分析可知,并不是思想深邃,而是生病,拉了稀。故选A。【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结合文本内容“我的心中一动,脑海里立马跳出‘象牙’这种材质,我假装对它感兴趣,凑近了去看笼子——栅栏上有纵行的浅沟纹,这是象牙无疑。从工艺看,应该是清中期的东西”分析可知,“我”是一个精明的人;结合“我是个老江湖呀,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一幕:我接过鸟笼刚要拔腿走,老板拉住了我:‘我只是卖里边的鸟,没说卖装它的笼子哟!’因为有了那声冷笑,我没有着老板的套”“不买这只鸟,我还是经常来看它——什么清中期的象牙鸟笼、青花釉里红的鸟食罐、定窑的饮水盒,统统见鬼去吧,我真的只是来看这只鸟”“我给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