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用呼吸机的设置调节1.呼吸力学参数基本概念和临床意义1.1.通气量与通气流量1.1.1.潮气量(tidalvolume,VT):每次呼吸进入肺的通气量,平均在5-7mL/kg体重(必须注意呼吸机显示是未经体重修正),儿童与成人很接近。过高可能导致通气过度,容积使肺泡和小气道上皮过牵张损害,并引起循环二氧化碳分压迅速变化;过低则有效肺泡通气量下降。1.1.2.死腔(deadspace(VD):解剖死腔,为声门以下导气段气道容量(非气体交换部分),2mL/kg;生理死腔,解剖死腔加未获得有效血流灌注的通气肺泡容量之和,2mL/kg;其与VT比值(VD/VT)间接反映通气-灌流协调程度,或与肺内分流程度呈正相关。1.1.3.分钟通气量(minuteventilationvolume,MV):MV=VT×频率,mL/kg/min,为单位时间内的肺通气量,适宜于个体间比较;消去体重后(×kg体重),为呼吸机实际分钟通气流量,适合个体在不同时间点比较。临床意义:长时间通气中针对具体情况改变呼吸机参数应维持MV相对稳定。1.1.4.分钟肺泡通气量(minutealveolarvolume,MVa):MVa=(VT-VD)×频率,mL/min,为实际进行气体交换的通气容量。临床意义:肺内分流增加时,生理死腔(VD)增加,通过增加频率,可以补偿MVa;但增加频率使通气时间(呼吸周期)缩短,也会影响实际通气和换气效率。作为长期机械通气效率的相对稳定的通气量水平判断。1.1.5.功能余气量(functionalresidualcapacity,FRC):平静(潮式)通气呼气末肺残余气量,FRC=25-35mL/kg体重,相当于妊娠后期胎儿肺液量,可以维持肺泡气二氧化碳水平相对稳定。临床意义:设置PEEP、CPAP、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均直接影响FRC水平的变化,以获得比较高的Cdyn,并可以改善肺通气-灌流。1.2.通气节律1.2.1.通气(呼吸)频率(respiratoryfrequency,f):每分钟通气次数,n/min。1.2.2.吸气时间(供气时间,inspirationtime,Ti):每次通气时气体进入肺需要的时间,s。1.2.3.呼气时间(排气时间,expirationtime,Te):每次通气时气体排出肺需要的时间,s。1.2.4.通气时间与呼吸周期(ventilationtime,respiratorycycle):完成一次通气需要的时间=Ti+Te,s,与通气(呼吸)频率呈倒数关系。1.3.通气压力1.3.1.气道峰压(peakinsufflationpressure,PIP):单位cmH2O,在一次通气中气道压力相对基线压力(大气压时等于0cmH2O,PEEP时0cmH2O)的最高水平,包含压力上升时间段(其从基线压力到最高压力的时间),最大压力维持时间段(平台期),供气停顿段(pausepressure,指供气阀们关闭、排气阀们未打开,出现峰压略下降,反映肺泡继续扩张时峰压变化)。1.3.2.呼气末正压(positiveend-expiratorypressure,PEEP):单位cmH2O,指在呼气阶段气道压力由高向低变化,在呼气末段仍然高于基线压力的水平。21.3.3.平均气道压(meanairwaypressure,MAP):单位cmH2O,通气时间或呼吸周期中持续作用在气道和肺泡的平均压力,为PIP和PEEP时间变化的积分,按照以下公式:MAP=k[(PIP-PEEP)хTi/(Ti+Te)]+PEEP,其中k为供气上升时间系数(1)。1.4.呼吸系统肺顺应性(compliance,Crs),Crs=VT/(PIP-PEEP),单位mL/cmH2O/kg,反映肺在特定压力范围内的容量变化难易程度。正常水平在0.8-1.2之间。1.5.气道阻力(airwayresistance,Raw),Raw=P/Q,单位cmH2O/L/s,反映气道通畅程度。正常水平:新生儿100-150,婴儿50-100,小儿50,成人10-20,主要因为小气道截面积依年龄变大。1.6.流量(Flow,Q)1.6.1.主供气气流。一些呼吸机上作为各种通气模式的主气流源,远远大于MV,以保证通气压力和容量的恒定。设置水平应保证特定通气模式下可以达到用Ti和VT精确设置,用PIP限制。1.6.2.偏流(Biasflow),为呼气相给出的供气管道气流,以清除管道CO2残余气,为下次通气管道内预充,并为流量触发提供背景气流。2.呼吸机参数的设置与意义2.1.压力2.1.1.PIP:作为将气道和肺泡扩张的主要力量,其设置水平的高低分别取决于Raw和Crs,以获得正常或接近正常生理需要的VT,MV,PaO2,PaCO2水平。正常情况下,Raw和Crs良好,只要10-15cmH2O;呼吸功能不全,肺炎15-20cmH2O;重度肺炎,呼吸衰竭20-25cmH2O;严重肺实变,25cmH2O;极其严重肺实变,35cmH2O,可以结合高PEEP进行肺复张开放式通气法(openlungmaneuvre,见下文)。PIP波形意义:从PIP随时间变化特点看,包括压力上升段及上升时间、最高水平及维持段、终止点及压力释放模式(对PEEP依赖),分别反映将小气道和肺泡打开的时间、肺泡扩张后维持时间、肺泡关闭时间。相对应的临床上,如果肺泡不成熟(如早产儿肺极不成熟伴呼吸窘迫),PIP设置上应由低向高、压力上升时间由慢向快,逐渐调节。理由:气道和肺泡中充满肺液且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Raw和肺泡表面张力均高。如果此时PIP从一开始设置就很高(25cmH2O)且上升时间短(上升速度快),会因终末细小支气管过度扩张,导致上皮细胞脱落,出现不可逆性组织损伤,进一步累及肺泡上皮细胞。如果将PIP从20-25cmH2O开始逐渐调高,且上升时间由慢向快,可以使一部分肺泡先扩张并趋于稳定,然后再逐渐使多数肺泡扩张,可以避免因PIP设置过高导致气道上皮的损伤。在有肺表面活性物质制剂治疗时,可以达到良好的肺保护效果,但在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时,主要依靠对肺损伤机制的生理和病理知识,通过这种缓进式加强通气参数的调节方式,也可以获得相对安全的保护性通气效果,只是时间上要更长,以换得内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有效生成,间接达到肺保护通气目的。2.1.2.呼气末正压PEEP3为维持肺泡及小气道在呼气相适度扩张、不至于完全关闭,一般采用2-3cmH2O为低水平,4-7cmH2O为中等水平,8-15cmH2O为高水平。多数情况下用中、低水平,特殊情况下用高水平。如果在低浓度氧(30%)通气足以维持正常血气,可以不用、或仅用低水平PEEP;新生儿、尤早产儿一般用中等水平PEEP;幼儿及儿童出现严重肺实变(白肺伴严重支气管充气征),有严重通气-灌流失调,可以作为特殊情况,应用高PEEP(10-20cmH2O),或者采用肺开放式通气压力组合调节策略,2.1.3.平均气道压(MAP)一般情况下通气MAP为5-10cmH2O,但肺实变,气道阻力增加,随PIP和PEEP提高,MAP可能达到15-20cmH2O,或25cmH2O。因此选择辅助通气模式可能在保证MV和通气效率不变条件下,可以用相对比较低的MAP通气。如调压定容(PRVC),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PSV),容量支持(VSV)等模式下可以比单纯压力控制(PCV)和容量控制(VCV)模式,使MAP下降1-2cmH2O。2.2.频率对新生儿可以先从35-40次/min开始(通气周期1.5s,设置Ti0.3-0.5s);对婴幼儿可以先从20-30次/min开始(通气周期2.0s,设置Ti0.4-0.7s);对大儿童从15-20次/min开始(通气周期3.0s,设置Ti0.5-1.0s)。由于呼吸周期与频率呈反比关系,随频率加快,呼吸周期缩短,相应的Ti及Te也应调节。如果Ti不变,随频率上调,Te缩短,吸/呼比变大。如欲维持吸/呼比不变,则Ti应调短。由于VD是固定的,VT的偏低,则MVa下降,为维持气体交换效率,则必须增加频率,以达到满足生理需要量的MV和MVa。因此临床上婴幼儿常因气道狭窄、肺泡不张、肺血管痉挛血流减少,出现气体交换障碍,而表现为呼吸急促,以代偿通气-灌流失调。2.2.1.时间切换一般强制通气模式采用时间切换(timecycled),辅助通气模式(如压力支持模式,pressuresupport)采用流量切换(flowcycled,见下文)2.2.2.流量切换时间切换模式时,在供气相,管道流量由低到高再到零(供气末);而流量切换则在流量由高向低(肺泡已经扩张)时,达到峰流量5%-25%时,供气停止,排气开始。这种模式可以保证肺泡扩张并完成通气换气,而MAP则比较低。2.3.流量一些呼吸机设置系统流量控制(mainflow,L/min),以满足不同通气模式需要。如果系统流量偏低,在特定模式供气时出现PIP和/或VT不能达到预定水平,MV显著降低。在容量控制模式通气时,VT主要由Ti和流量控制。3.针对疾病特点的设置与调节方法3.1.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疾病特点:肺泡不成熟,肺顺应性低,FRC低,呼吸动力差,尤其出生体重小于1500g超低体重早产儿。在行气道插管机械通气后,首先设置FiO2=0.5,4PIP=20cmH2O,PEEP4-5cmH2O,Ti0.3-0.4s,f=40-50/min,设定VT保证测定的呼出气VT在5-6mL/kg,保持MV在0.25-0.3L/min/kg。通气1-2h内测定血气后,根据PaO2,PaCO2水平,调节PIP,FiO2,Ti和f以在随后3-6h使血气值进一步改善,以后可以间隔6-12h测血气,进一步调节呼吸机参数,使病儿进入稳定通气阶段。呼吸机参数调节特点:PIP由低至高,以呼出气VT达到生理需要量,Ti由短渐长,一般最长0.5s,在调节中观察MAP变化,原则上在达到有效通气时以较低MAP为宜。3.2.足月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和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疾病特点:肺泡和小气道发育已成熟,肺顺应性高,FRC高,呼吸动力强,胎粪颗粒可以完全或部分堵塞小气道,使部分肺段不张或气储留;伴有窒息或严重低氧血症者,有肺血管阻力增加、血流下降、通气-灌流失调等持续肺动脉高压表现。在行气道插管机械通气后,首先设置FiO2=0.5,PIP=20cmH2O,PEEP2-3cmH2O,Ti0.3-0.4s,f=30-40/min,设定VT保证测定的呼出气VT在5-6mL/kg,保持MV在0.25-0.3L/min/kg。通气1-2h内测定血气后,根据PaO2,PaCO2水平,调节PIP,FiO2,Ti和f以在随后3-6h使血气值进一步改善,以后可以间隔6-12h测血气,进一步调节呼吸机参数,使病儿进入稳定通气阶段。呼吸机参数调节特点:PIP由低至高,以呼出气VT达到生理需要量,Ti宜短,一般最长0.5s,尤针对肺泡气陷者;有肺泡气陷者PEEP宜低,无肺泡气陷者PEEP可提高;在调节中观察MAP变化,原则上在达到有效通气时以较低MAP为宜。FiO20.8持续应用12-24h,并估计在24-48h不会显著改善者,应做为PPHN治疗,如吸入一氧化氮(NO)5-10ppm。当出现X-线胸片为“实变影伴支气管充气征”,应考虑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制剂气道滴入治疗,50-100mg/kg。以往单纯呼吸机治疗PPHN采用的大潮气量、快速频率(70/min)过度通气,因会导致肺泡过度牵张损害,及因PaCO2快速下降导致脑血流急剧波动,已经不再推荐。如果机械通气发展为肺炎,一般为胎粪化学性刺激、过氧化损伤、白细胞集聚等多因素作用下所致。其治疗处理见“3.4.新生儿肺炎”部分。3.3.窒息后呼吸衰竭疾病特点:产前、产时或出生后有窒息史,羊水污染,Apgar评分低,呼吸发动显著延迟等。如果接近足月且没有羊水胎粪吸入,自主呼吸强,可以先用CPAP治疗12-24h;若无改善,应该用气道插管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