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澄迈中学邱景1、新课程语文高考说明及考纲对诗歌鉴赏有三个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三是在诗歌鉴赏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拓展延伸。2、古代诗歌鉴赏属于文学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为E级。考纲解读1.正确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2.掌握鉴赏诗歌意境的方法。◆3、学会分析诗歌的写景特色(角度)及作用学习目标怎么问?怎么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问题。(09年海南宁夏卷)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的幌子。思考: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6分)高考链接一答案一:上阙通过写桑树芽、蚕、细草、黄犊、夕阳、暮鸦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3分答案二:词的上阙描写了农村生活的景象:田间桑树已长出新芽,邻居家的蚕卵孵出幼蚕,黄犊在山坡上吃草、鸣叫,夕阳斜照,林中乌鸦归巢。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3—4分答案三:词的上阕通过写田间桑树萌芽,东邻家蚕卵孵出幼蚕,黄色的牛犊在长满细嫩青草的平缓山坡鸣叫,及晚归的乌鸦散落在夕阳斜照的树林中栖息的画面,‖渲染出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解官归居后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6分请你打分题型一: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景象)?(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答题范式】描图景+点氛围+析感情(景——境——情)【答题套路】这首诗描绘了()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分析意境特点时的常用术语(一般为四字短语)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条凄寂、宁谧寂静、淡雅朦胧、高远深邃、繁华热闹、清冷幽静、孤寂衰败、寥廓旷远、缠绵婉转高考链接二南歌子(黄庭坚)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提问:请分析“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两句写景的特色及作用。答案:(1)写景特色:色彩搭配,明暗对比.窗前槐树绿叶繁茂,榴花在室外竞放,红艳似火,色泽鲜艳,耀人双眼,“绿”与“红”相映衬、“暗”与“明”相对照,在色彩与光度上构成强烈对比,构筑了浓艳明丽之景.(写景技巧+景物特点)(2)作用: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离别时的无限凄楚,对人物形象和环境气氛起着烘托渲染的作用,衬托了离别的伤感.题型二:分析写景特色及作用型【答题步骤】①明确写景角度(远近、高低、俯仰、视听、动静、虚实、色彩对比等)②阐述怎样体现这种特色的③分析作用(营造氛围、借景抒情、以景衬情)【温馨提示】提问写景特色一般只考虑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不考虑抒情手法。提问方式:(1)这首词从哪些角度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这首诗在写景上用了哪些技巧?(3)请分析这首诗的写景特色及作用题型一:分析意境型【答题步骤】描图景+点氛围+析感情(景——境——情)题型二:分析写景特色及作用型【答题步骤】①明确角度(远近、高低、俯仰、视听、动静、虚实、色彩对比等)②阐述怎样体现这种特色的③分析作用(营造氛围、借景抒情、以景衬情)总结回顾我的高考我做主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①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①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②泠泠:形容声音清越③楹:房屋的柱子。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6分)真题演练一:【解析】解答分析古诗意境试题采用“描→点→析”三步法。【答案】半夜,四野万籁无声,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清凉月色,照射疏竹,泉水轻声作响,山中的鸟儿不时传来一声鸣叫。(步骤一)作者描绘出月下西园凄清寂静的景象,(步骤二)抒发了自己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无人理解的寂寞郁悒的情怀。(步骤三)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bó):“箔”是用苇等织成的帘子。把帘子挂起。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6分)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的?(6分)真题演练二【答案】第一问: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雄奇壮美景象。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第二问: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壮丽气势。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问:请分析这首诗的意境。牛刀小试赏析: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呢?有人家、花朵、蝴蝶、黄莺。诗歌前二句突出花之多且繁盛,“千朵万朵”是上句“满“的具体化,”表现了春天盎然的生机。蝴蝶竞相在花丛间翩跹飞舞,着一“戏”字,表现了蝶儿欢快的心情。“留连”则表明蝶儿对姹紫嫣红的花朵的深情依恋。黄莺呢?它正跳跃于枝头,展开婉转清丽的喉咙歌唱呢,像是在为明媚灿烂的春天送去一支美妙的赞歌。“娇”表现了莺儿的忸怩喜悦的神态。“恰恰”突出莺儿啼叫的清丽。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中的这些意象充分浸润了作者内心的欣喜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机盎然的春天的喜爱,对现实生活的无限热爱。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答案:(1)本诗给我们描绘了繁花满园,蝴蝶飞舞,黄莺歌唱的优美景象(步骤一),整个画面充满了春天盎然的生机(步骤二)。充分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欣喜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机盎然的春天的喜爱,对现实生活的无限热爱。课后作业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题李世南画扇蔡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注]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瓮:这里指水瓮。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坞。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祝愿同学们:考场得意,人生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