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题】一个外星人来到这个美丽的星球,一不小心踩上了中国的版图,中国人做了友好的接待。外星人用食指向上指指,中国人用食指往下指指。外星人比了个“八”字,中国人比了个“十”字。外星人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向前指了指,中国人用食指、中指与大拇指搓了搓。外星人回到家,对家里人说:“中国人真恐怖,我说从天上来,他说从地下冒出来。我说,一路上匆匆忙忙过关斩将杀了八个人,他说他今天亲自主刀动了十个人。我说,用枪打死他,他说用手指头捏死我。”中国人回到家,对家里人说:“外星人有点神经。他问我树上的桔子掉价了没有,我说,掉了。他说买八斤怎么样?我说干脆凑十斤。他说,付八块钱,我说拿钱来,他就撒腿跑掉了。”这毕竟是自已杜撰出来的情节,只想诙谐地表达一种无法沟通的艺术,看样子,还是地球人“牛”。今天,就谈谈我们课堂里的师生互动,师生沟通话题,那么,如何开展有效性的课堂教学双边活动呢?【正题】一、什么是有效性课堂教学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其次,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作为有效性课堂教学,其包含了四个要素,具体指:1.时间要素:一节课而言2.空间要素:课堂,但不仅是教室。3.班级授课制:从面向全体到面向每一个鲜活的个体。4.效率追求: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不仅指知识。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有效的教学行为应该是用最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谓的“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而这种有效性的获得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不仅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而且学生的原有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教材的内容与结构方式等都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模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积极、情绪高涨地学习,顺利达到一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关键就看教学方法,这里的方法包括,备课的方法,引入新课的方法、教学过程方法、板书设计方法、问题讨论方法、表扬和激励学生的方法、练习巩固的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方法等。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浪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当代的教学方法,中国的教学方法和外国的教学方法孰是孰非不能一概而论,可以说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积极的一面,那一种方法最好,就看它是否适合那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古人云“因材施教”就有这个道理。例如,在基础知识的学习时我们可以采用以学生自学的方法,在疑难问题学习时可以采用学生讨论、师生讨论的方法,对于学生一时不能理解的问题也可以采用先“灌输”的方法,虽然说这种“灌输”法在当今教育界被人深恶痛绝,试想我们教师对一项事情是否也有经过多少年后才理解的?由实践——理论——实践固然顺理成章,由理论——实践——理论——实践也是成功的一条途径,而教师“灌输”的理论都是经过多少人实践出的真理。“把目前社会上林林总总的新概念、新教育理念的泡沫去掉,洗尽铅华,它们的本来面目还是那些常理,是中国几千年来便形成的教育思想。”魏书生说,教育一定要记住最根本的东西,“两大点一小点”,即一靠民主,二靠科学,一小点便是“记忆力体操”。在这里,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来谈谈个人的观念与做法。(一)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交给学生(1)转换角色,教师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学习的主人。(2)充分相信学生,全方位放权,让学生明确目标后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提出问题,自己去做题,自己总结知识规律等。(3)丰富教学形式,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可采用的方式有:(1)自主式。以问题引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辅之以教师精讲导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思考精神和自学能力。(2)讨论式。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学生定向阅读教材,随后分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增强了参与意识和成就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3)辩论式。教师提前布置辩论题目,确定正反两方,学生预习新知,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辩论,最后由老师点评小结。(二.)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种能力1.教师的倾听能力———有效教学的基本心理能力。实践表明,优秀的老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教学的本质在于交流能否与学生沟通是衡量教学效果好坏的标准。(给学生讲话的机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教师进入教室作演讲容易但要与学生形成高质量的交流却很难。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的时候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就将陷入困境教育的危机也将随之出现。不幸的是,许多老师喜欢独占课堂,滔滔不绝讲,很少听听学生的想法。例子:一位父亲经常带他2岁多的儿子去逛超市,同时他也总是认为儿子也喜爱逛超市,可每次逛超市时孩子的哭闹、不安等情绪又令他费解。终于有一天,孩子在超市摔倒了,这时,父亲赶紧蹲下身去扶小孩,也正是在这一瞬间,父亲忽然发现了什么。原来从孩子的高度看到的超市几乎是闪动的篮子和人的裤腿等,怪不得孩子每次到超市时总是很胆怯、很害怕地紧抓父亲的裤腿不放。至此后,父亲每次去超市时总是把孩子挺在肩膀上,那么,这时孩子眼中的超市是令他流连忘返的琳琅满目的商品。从这个例子中我深受启发与感动,作为老师,怎样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倾听学生的心声,确实是一种很难做到的而又是不可缺少的衡量教师教学是否有效的心理能力之一,这种能力是需要经常锻炼的。为了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逐渐做到从对学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从对结果的关注转向对过程的关注从对独白的关注转向对教学对话的关注正如一句古训所说:“倾听学生的意见与心声就像你希望学生倾听你的意见与心声那样。”2.教师的批判反思能力———有效教学的根本指标正如我国有的教育学者认为那样,“有效教学既是一种技术或策略,同时有效教学也是一种观念,它要求每一个教师超越一般的、共同的技术,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反思对于学生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对于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也具有重要作用。正像有的学校教师三十年书教不好,不是水平和能力问题,而是他只用一种教学方法重复了三十遍,有的教师只教了三年教得很好,当他用第一种方法教效果不好时,他不怀疑学生教不会,而是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所以摸索第二种教学方法,第五种、第十种、第五十种教学方法,相信总会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这说明批判反思的老师能够从自己过去的经历中学习,他们不再仅仅依赖过去教学中用过的好的方法和活动,他们知道每一次面对新的学生这些学生就会带来新的挑战。敢于经常反思过程的教师,正是象临产的母亲经过终身难忘的阵痛后才感受了新生的活力。他们有一种兴奋的感受,认为自己的实践是有目的的。在参与实验过程中,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对待教师的权威,打破了传统的权力机制和师生关系,通过自由民主的教学对话创造了和谐的情感氛围,促进了学生进行最有效的学习。(反思日记、教学随笔)我们的教师应该把有效教学当作一种观念具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意识。通过关注学生对教学的反应,根据教学情境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方法;通过倾听学生的意见或建议,不断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从而避免重犯类似的教学错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师的批判反思能力的高低应成为判定教师教学是否有效的最重要的指标。3.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效教学的动力保证教学效能感的概念在理论上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的概念。班杜拉认为,所谓自我效能,是指个人自己对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班杜拉同时指出,一个人可能相信某种行为会导致自己所期望的结果(结果预期),但是他不一定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这一行为(效能预期)。人的行为主要受人的效能预期的控制个人对某种行为觉察到的效能感不仅影响着个体处理困难时所采用的行为方式也影响着他的努力程度和情绪体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定。是教师的自我画像,是教师的自我评价能力的表现,它能极大地影响和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表明教师教学效能感是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他们的教学效果存在密切的关系。如果教师对自己上的课都没有信心与兴趣有什么理由让学生对该课程感兴趣呢?实验过程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些效能感高的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教好学生等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她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注意对全班学生的指导,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指导学生时这些教师往往表现得比较民主,能够鼓励学生自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失败时,这些效能感高的教师表现得很有耐心,他们会通过重复问题给予提示等方法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他们来说,教学是一门行为艺术,每节课都是一次表演。因此,从教师教学的动力角度考虑,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解释教师动机的关键因素,它影响着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影响教师教学有效性的发挥。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第一,创设和谐严谨的课堂情景。1.教师必须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精神面貌面对每节课因为我们面对的是10岁左右的孩子他们不懂得为什么而学他们需要用教师的形态去吸引他们学去引到他们学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有时甚至会学着老师的样子去做所以一节课自始至终教师的凝聚力是非常关键的.2.课堂中教师的教态既要严肃认真又要可亲和蔼还要具有一定亲和力.倡导实施开放式教学但教师毕竟还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核心人物.对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必须严肃认真让学生看到,老师对他们有一种责任感学生对老师有放心的感觉使他们学得踏实.同时又不能让学生畏惧老师产生敬而远之的心理压力.3.激励性和强制性.激励性是针对大多数同学而言的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绝大部分同学还是渴望有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空间想学好特别是在老师讲课和作业的时候他们十分讨厌那部分给课堂造成混乱的学生所以对少部分同学我觉得在不伤害他们的前提下还是要采取一些强制措施控制他们好说爱动的行为以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第二、扮演好教师为主导的角色。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兴致勃勃.喜笑颜开那不用问他们的表情告诉老师这节课他们学得踏实.每每看到这种场景老师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1.当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让学生关注老师而不是让老师去关注学生.前15分钟是一堂课的黄金时段我们要把学生训练成一种习惯;课前2分钟准备好一切用具包括草稿纸在内课前一支歌将注意力凝聚到一起整装待发一双双期待的眼睛关注着老师等待着老师同他们一道探索新的知识.老师这时正好抓住时机在15分钟内完成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如果不养成这样的习惯前几分钟用于组织教学在这段时间里者抓不住重点突不破难点这节课就很难提高效率知识点学生似懂非懂可能就会出现课外大量辅导学生的现象留学生累老师更累.2.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吃透教材把书本上那些抽象疑难的知识转化成通俗直观的语言或表象传达给学生.这就和打蛇一样俗话说:打蛇得七寸就是这个道理.相反你即使能把它打死也要付出九牛二虎之力这是45分钟的关键同时也避免了大面积辅导学生的烦恼.个别辅导学生受环境和时间的限制老师不可能设计一个生动的场面全面系统的给学生传授知识而只能解决个体的问题或者针对某一题而言更谈不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了.再者大部分学生通过活动.探究所得到的知识其实都是一种朦胧的现象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他们还需要老师给他们一个明确的定论使其系统化.具体化.教师必须真正吃透教材找准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