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提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习提纲【前言】此学习提纲以王文彦主编的教材《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蓝本整理语文学科发展1.光绪二十九年(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产生了新的学制——“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起点,也是语文这门学科独立的起点。《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堂设“中国文字”科,高等小学堂、中学堂设“中国文学”科。2.“语文”学科名称的确立:“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语文语文课本之时。3.1956年,语文学科改为“汉语”“文学”分科教学。4.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1世纪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式启动。语文学科性质学科名称的含义:“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是以汉民族言语为核心,以文学教育为重点,包含语言、文学、文章、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学科。语文学科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工具性的内涵: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基本工具;语文是基础课程,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定义:P84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布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基本标准,是规范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P84“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请按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价值理念:1、一个根本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语文课程性质的二元融合,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3、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融为一体。《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定义:P138-139);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4.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4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语文素养:(对语文有长久的训练和修养)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含义:1、语文课程要沟通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沟通语文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2、语文课程应增加弹性,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想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2.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53.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国家或地方按照一定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语文课程目标:从语文科的角度规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高中课程总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语文课程目标确立依据:1、教育方针2、课程性质(人文性、工具性)3、学生年龄心理特征、4、社会发展语文课程目标确定的作用意义:1、导向作用2、推进作用、3、控制作用4、评价作用6语文课程目标组合元素:1、知识和技能2、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课程标准的设计:1、义务教育阶段的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2、高中阶段A选修课(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B、必修课(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语文课程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指一切对课堂有用的物力、人力、财力、自然资源等的总和。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校内资源:由学生、教师、学校物质条件与管理水平等因素构成;校外资源:民族文化背景、世界文化遗产、时代变革特征、社区资源、大众传播媒体以及家庭。校内资源:1、素材性资源:教本及教辅材料;教与学得方式和目的;教师经验教与学的技能;教学情景情感态度2、条件性资源:图书馆阅览室;多媒体影像设备;社团活动场所;专任教师及指导者7校外资源:1、素材性资源:课外试听读物;文化活动方式和途径;社会文化讯息及思潮;文化情感及价值取向2、条件性资源:文化场馆;公众网络;交往及活动环境;家庭文化资料和设施语文课程内容的主要构成语文教材的定义:P98语文教科书的内容要素:1、范文系统;2、知识系统;3、实践活动系统;4、助读系统使用语文教材的要点: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1.统观全套教材,了解编辑意图2.熟悉整册课本,明确教学重点3.钻研教材内容,研究教学内容4.灵活运用教学策略,适当调整教科书内容语文教学设计传统语文教学过程的共同点:81、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上都是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要目的2、在对待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上,都主张教师中心3、在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方法上都没有从教育学的相互作用来反映教学的整体特征。语文教学设计的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语文课程标准》;学情、教材、教师。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P127确立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文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语文教科书的单元目标,语文师资水平,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教学目标陈述的内容要素:P132-134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P135.-137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语文内容决定语文形式,语文形式为表达语文内容服务。)2.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智力的定义P135)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协调发展的原则。4.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和重构原则。9如何选用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符合教学方法2、符合教学目的、目标3、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4、符合教师的教学水平5、物质条件影响(城市、农村)语文教学评价根本目的:P155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阅读教学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10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阅读教学的假对话的表现:1、掩盖真实意图的对话;2、游离主题的对话;3、不具实质的对话;4、独白式对话;5、自说自话、互不碰撞的对话。避免阅读教学假话的措施:1、警惕并学会识破对话陷阱2、及时规劝对方回归对话主题3、对话者自觉遵守对话规则4、选择富有价值的话题5、教师要提高对话素养阅读与写作的关系:111、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反过来写作能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2、阅读写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阅读教学常用方法:1.诵读法(培养语感,语感:P308语感就是在真实经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于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知能力。方式:范读、朗读、集体朗读2.讲授法。方式:讲述、评点、串讲、讲评3.讨论法。方式:谈话、讨论4.练习法5.评点法6.探究法写作教学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写作理念(新的写作观念):1.关注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注重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122.鼓励自由表达,倡导个性化写作;3.注重写作实践。写作的评价:1.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2.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口语交际过程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口语交际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要求,综合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意态度和表达能力。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与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第二、第三学段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内容,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评价宜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并13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考察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的理念:1、注重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注意培养学生得问题意识和培养学生得个性特长。2、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3、强调合作学习,注重学习求实务实的品格和创新精神。综合性学习的内容:1、要素:具有不确定性有教材系统编排;2、组织形式:专题研究或活动——阅读主要在高中阶段实施即研究性学习;与写作、口语交际整合再一起得实践探究活动;3、要求:联系关注学生的人生、自然、社会、历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